《短诗五首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短诗五首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12-12 18:51:35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3.短诗五首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沈尹默、戴望舒、卞之琳、芦荻、聂鲁达,积累与本课相关的语文知识。
2.理解五首短诗的内涵。
3.体会五首诗的思想或给我们的启示。
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的:
1. 了解沈尹默、戴望舒、卞之琳、芦荻、聂鲁达,积累与本课相关的语文知识。
2.《月夜》《萧红墓畔口占》的内容与思想。
教学内容与步骤 学习《月夜》:
情景激趣: 沈尹默(1883-1971),原名君默,杰出的学者、诗人、书法家。五四运动时期,沈尹默作为北大名教授,和鲁迅、陈独秀等人轮流主编《新青年》杂志。 1917年,正是近代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年代,也是最混乱的年代,却也是思想和文化最迸发的时代,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新诗诞生了。新诗之“新”首先在于其精神和灵魂的新,即思想的现代性,追求“科学”与“民主”,人的个体的觉醒,思想解放、个性独立遂成为这一时代的普遍追求。 自1917年2月《新青年》刊登胡适的八首白话诗之后,白话诗迅速引起轰动,优秀的白话诗作不断涌出,《月夜》便是其中之一。一定程度上讲,正是因这首诗的存在,中国首次面世的这一小批现代诗歌作品才可以说是真正地显示出现代性。近代诗人康白情评价说:“具备新诗美德的是沈尹默的《月夜》,此诗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 那么,这首诗究竟写了什么呢,看看我们学习之后有怎样的收获。
探究生趣
第一步,背诵课文。
第二步,课堂探究
1. 请用你自己的语言将本诗描绘的月夜图描绘出来。
明确:霜风呼呼地吹着,月光明明地照着。霜风寒月的冬夜中,顶天立地的高树与独立不倚的“我”并排站立着,充满了美的意蕴。
2请结合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说说一列意象的象征意义:
“树”:象征着古老的观念,传统、稳健、根基深厚、固执而迂腐。 “并排立着”:象征思想的并立。 “没有靠着”:象征挣脱、倔强,也象征追求独立。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象征着诗人独立不倚的坚强性格和奋斗精神。
2. 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主旨? 明确:在严寒下不妥协,在孤独中不退缩,这首诗表现了“五四”时期觉醒的一代知识分子追求独立自由、崇尚光明的意识和探索真理的精神与人格。
学习《萧红墓畔口占》
情景激趣: 戴望舒(1905—1950),现代著名诗人。1929年4月,出版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其中《雨巷》传诵一时,因而有“雨巷诗人”之誉。1941年底被日寇逮捕入狱。在狱中写下《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等待》等著名诗篇。 萧红(1911-1942),原名张廼莹,是身世坎坷而创作成就很大的现代女性作家。代表作有《生死场》、《呼兰河传》等。 戴望舒与萧红友情深厚。1940年1月,二人在香港首次晤面,却是一见如故。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际,萧红生病却得不到正常的治疗,死在极度混乱中的香港,年仅31岁。这对于当时同样在香港坚持抗日的友人戴望舒来说,自然是一个极大的刺激。这首诗是戴望舒在被日本人抓走放出来后拜谒萧红墓时所作,“口占”,说明这是随口吟成。
探究生趣 第一步,
背诵课文
第二步,课堂探究
1.“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表达了怎样的内容与情感?
明确:内容:花了很长时间,走了很远的距离来到萧红的墓前。“六小时”说明时间之长,“长途”说明距离之远。 情感:作者对已故者友谊深厚,情感诚挚;作者也倍感寂寞。
2.“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作者不说“墓畔”而说“头边”,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明确:诗人痛惜萧红的早逝,希望她仍然活着,幻想她只不过是暂时安睡。
3.“我等待着,长夜漫漫”中的“长夜漫漫”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明确:“长夜漫漫”,写出这种“等待”的漫长、痛苦,难以忍受,也隐喻萧红的生命正是在这漫漫长夜中被摧残的。
4.“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的“却”字表达了怎样的内容?“卧听着海涛闲话”又表达了怎样的内容?
明确:“却”字,表示诗人与友人虽然天人永隔,逝者却自有其穿透世事的安详与达观。 听“海涛闲话”,表达的是,海陪伴着逝者,虽仍然不免寂寞,但灵魂却超然静观,从容安详。
小结:本诗语言朴素、洗练又富于质感,充满暗示;情感表现沉静、克制,而又深挚,平淡中见深厚,委婉中渗透出激情,是戴望舒最优秀的诗篇之一。 总结固趣 《月夜》以意境美见长,而《萧红墓畔口占》却以情感美感染我们,这两首诗都值得我们认真品味。
布置作业: 预习《断章》《风雨吟》《统一》,争取背诵,基本理解文意,列出不懂之处。
第2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卞之琳、芦荻、聂鲁达,积累与本课相关的语文知识。
2.背诵理解《断章》《风雨吟》《统一》。
3.体会《断章》《风雨吟》《统一》的思想或给我们的启示。
教学内容与步骤: 学习《断章》
情景激趣: 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诗刊》社主编、诗人高洪波说:“卞之琳先生是中国诗坛的琢玉者。他一生写的诗歌没有超过五千行,惜墨如金,是个很特殊的例子,真有点儿像当年唐代的孟郊、贾岛这样的苦吟诗人,‘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诗的写法有两种,一种是才华横溢式的,写得很多,像龚自珍:另一种是披沙拣金式的,拙于言语,但有耐心和耐力,写得持久,不以数量取胜,如卞之琳。他把诗当成一块玉来雕,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诗作铮铮然有金玉之声。卞之琳长于内心思考,短于社会交往,把自己封闭起来,绝对不是公众人物,不是表演式的公众人物,就像孙犁,是远距离征服式的作家。但他却是文化和精神意义上的真正的公众人物。其诗,表现了人生深层次的痛苦、孤独、命运和思索,博采中西各家之所长,又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深层挖掘,沉着、大气、精光内蕴同时也静气内敛,并直接影响了当时的九叶诗人等诗作者。他是一个纯粹的诗人。” 《断章》,选自卞之琳的《鱼目集》,写于1935年10月,是诗人的重要代表作之一。据诗人自己说,这首诗本来是一首诗中的四句,因只有这四句诗人感到满意才保留下来,自成一篇。不料这首诗竟成了诗人流传最广,最有代表性的一首。 今天我们学习《断章》,看看我们学了之后有怎样的收获。 探究生趣 第一步,背诵课文。
第二步课堂探究
1. 请找出诗中的意象:
明确:“站在桥上的你”,“楼上看风景的人”,“桥”,“楼”,“明月”,“窗子”,“别人”“梦”。
2. 本诗的八个意象组合成了四个美丽而形象的画面,请探究这四个画面之间又有什么联系:
明确:前两个画面,“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桥上”“楼上”这两个地点,表面看来似乎互不相关,却因为“看风景”这个动作发生了联系。后两个画面,“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窗子”与“梦”互不相关,却在“装饰”这一点上又发生了联系。十分平常的生活画面,几个毫不相关的事物,经过诗人精心构思与组合,变得十分耐人寻味。
3. 从诗人描绘的四个相互联系的画面中,你得出了什么道理?
明确:人可以看风景,也可以成为别人的风景;明月可以装饰你的窗子,你也可以去装饰别人的梦,人生可以互相装饰。
4. 合你对诗歌的理解,说说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哲理:
明确:世间万物本来就是相互关联、互相依存的,人与人之间、物与物之间,不论自觉与不自觉,都有可能产生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学习《风雨吟》
情景激趣: 芦荻,1912年生,现代诗人。原名陈培迪,生于广东南海。30年代开始从事诗歌创作,与人合编《今日诗歌》《中国诗坛》《诗场》等刊物。抗战时期曾任桂林《广西日报》副刊《漓水》主编。195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曾任专业作家。后任暨南大学教授。著有诗集《桑野》《驰驱集》《远帆》《旗下高歌》《田园新歌》《海南颂》《芦荻诗选》等,亦有诗歌理论、鉴赏文章和著作行世。 一场暴风雨把整个世界变得天昏地暗。风雨中,诗人平日熟悉的景象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诗人也因此产生了年轻舵手的“忧怀”,写下了《风雨》这首短诗。
探究生趣
第一步,背诵课文。
第二步、课堂探究 1.本诗的画面感却很强,请结合诗中一些有特征的词,如“卷”“奔”“海”“舟”“舵手”等等,想象出画面并做描绘。 明确:“风”“雨”从大地“卷来”“奔来”,气势十足,风雨中的大地看起来像是波涛起伏的海面,大地上的“房舍”,就像海面上飘摇不定的舟船;“我”面对“大地的海”,忧思满怀,就像一个缺乏出海经验的年轻舵手,不知道如何把握自己的方向。 2.“风从大地卷来,雨从大地奔来”中的“卷”“奔”二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明确:“卷”“奔”这两个动词极为生动,描绘出了“大地”的动荡、不安定和被裹挟着的颇有气势的冲过来的动态。
3. 诗歌之中的“风”“雨”有什么象征意义?“大地”又有什么深层内涵?
明确:它们不仅仅是指自然界中的风雨,对于“我”这样一个“年轻”没有人生阅历与生活经验的“舵手”来说,它们也象征着人生的坎坷与遭遇。 “大地”遭受“风雨”侵袭象征当时风雨如晦的中国局势。
4. 面对这样的“大地”,“我”又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明确:“我”作为一个有志向的敢于像舵手一样乘风破浪的有为青年,面对苦难中的祖国,产生了强烈责任感、使命感与对中国社会前途、对民族命运的深深的担忧。 总结固趣: 诗中,“大地的海”是一个独特的意象,它实际上是诗人用主观情绪折射客观现象所得到的结果。这个意象使我们知道诗人的人生坐标发生了动摇,对未来感到茫然。“大地的海”的意象是与风雨如晦的现实联系在一起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产生了“房舍如舟”“年轻的舵手”等联想,形象地表达了年轻人面对难以预料的世事,产生的一种被动、困惑、无助甚至有些害怕的心理感觉。
学习《统一》
情景激趣: 巴勃罗·聂鲁达,智利当代著名诗人。13岁开始发表诗作,1923年发表第一部诗集《黄昏》,1924年发表成名作《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自此登上智利诗坛。 1945年获得智利国家文学奖, 1950年获得加强国际和平奖。1971年10月获诺贝尔文学奖。 小说《邮差》已被译为30余种文字流传于世界各国,同名电影荣获1996年奥斯卡金像奖。中文版《邮差》是被翻译的第31种语言。 聂鲁达对中国和中国文化很有兴趣,一生中曾经三次到过中国。1928年他作为外交官赴缅甸上任时,出发来中国,给宋庆龄颁发列宁国际和平奖,此行中,他还见到了茅盾、丁玲、艾青等文学界名流,进行了友好的交流。
探究生趣
第一步,背诵课文。
第二步,课堂探究
1. 作者在诗中是如何表现统一这个思想的?
明确:所有的叶与一片叶,所有的花与一朵花,所有的树木与一棵,都是对立的关系,作者用“是”等同起来,又构成了统一的关系。
2. 作者为什么认为“繁多是个谎言”?
明确:因为一切果实并无差异。
3. 作者认为“所有的树木无非一棵,整片大地是一朵花”,你认同作者的观点吗?为什么?
明确;(言之成理即可)
总结固趣
布置作业: 预习《海燕》,结合注释,基本理解课文,列出不懂之处,背诵课文,上网查阅与本课有关的资料。
与课文有关的趣味资料
沈尹默简介 沈尹默(1883—1971),原名君默。早年留学日本,毕业于京都帝国大学。五四前后在北京大学任教,历任北大教授、河北省教育厅厅长、北平大学校长、北平女子文理学院院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文史馆馆长、上海市中国书法篆刻研究会主任等职。沈尹默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也是最早的新诗尝试者之一,但后来长期写作旧体诗词,有多本旧体诗词集问世。其部分新诗收入《秋明集》,主要新诗作品有《月夜》《落叶》《三弦》等。 沈尹默以书法闻名,民国初年,书坛就有“南沈北于(于右任)”之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书坛有“南沈北吴(吴玉如)”之说。与李志敏合称“北大书法史上两巨匠”。 [1] 著名文学家徐平羽先生,谓沈老之书法艺术成就,“超越元、明、清,直入宋四家而无愧。”已故全国文物鉴定小组组长谢稚柳教授认为:“数百年来,书家林立,盖无人出其右者”。已故台北师大教授、国文研究所所长林尹先生赞沈老书法“米元章(米芾)以下”。北京大学书画协会会长张辛教授评价:“北大历史上的名书法家只有章梫、金息侯、罗复堪、沈尹默等寥寥几人而已,李志敏是改革开放新时代第一人。” 月夜文学赏析 这首诗只有四行,完全打破了旧体诗的格律,用纯熟的白话写成。不讲求韵律和句法的灵活变化,但精粹而凝炼,具备新诗美的品格。诗人托物咏志,以霜风、明月、挺立的高树三种景物,烘托与高树并立的“我”。霜风寒月中,顶天立地的高树与独立不倚的自我,充满了美的意蕴,表现了“五四”时期觉醒的一代知识分子强大的独立自主的意识和强大的人格。它在表现手法上已经避免直白浅露,而追求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象征意境,情感和思绪蕴藏很深。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冬夜,“霜风呼呼的吹着,月光明明的照着。”环境是萧森的,人物是孤独的,正好反映了“五四”运动之前的一个社会侧面——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的某种社会相。面对这样的人世,这样的处境,诗人表现了独立不倚的坚强性格和奋斗精神:“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在严寒下不妥协,在孤独中不退缩,这正显示出一代青年知识分子开始觉醒。追求人格独立,追求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进而唤起国人的觉醒,民族的觉醒,乃是那个时候进步青年的人生追求。这大概就是所谓的“意会”吧。 这首诗在艺术上的突出特点是意境的创造,显得清新质朴,含而不露。四句诗含义很广,没有半个字的说教;且诗中的主体情绪与客观物象融为一体,创构出浑整的画面与意境氛围。而白描手法的运用,又使诗中“我”的卓然独立的形象,在“霜风~明月”的“一吹~一照”中,显得越发清晰、生动,写意传神,颇有韵致。此外,诗以动词“照”、“靠”押韵,却在每行诗末缀以一个轻声词尾“着”,使语气委婉,节奏舒缓自然,富于散文之美。 忧郁的种子播洒在童年
戴望舒,原名戴朝采,字丞,小名海山。 1905年10月5日生于浙江杭州一户平民百姓家庭。杭州是戴望舒生活和艺术的起点,他在这里度过了平淡而又略带苦涩的童年和青少年。 戴望舒是家中的独子,但并不为父母所宠爱。母亲较严厉,常说:“孝顺,孝顺,最重要的是顺。”传统守旧的家庭对他有一种压抑感。家中不温不冷有点压抑的人伦关系多少给戴望舒的性格成长予以影响。寂寞中成长的孩子敏感、胆小、怯懦。 寂寞中成长的戴望舒带着自己的忧郁、孤独、诚挚、敏感而又要强的心灵走上了坎坷的生活和艺术之路。其中,忧郁紧紧伴随他的一生,成为他一切感情的基色。 余光中先生在承认戴诗的长处之时,“就诗论诗”地剖析了戴望舒诗歌的局限性。其中之一即是:“低沉”,“消沉”,戴望舒的悲哀,往往止于消极,不能予人震撼之感。总之,他认为,戴诗“产量少,格局小,题材不广,变化不多,”且“迷于细节,耽于情调,未能逼近现实”,“在深度和知性上都嫌不足。”徐荣街也指出戴望舒“沉湎于个人狭小天地”的诟病,认为诗人仅局限于个人的情感世界,对社会政治,民族国家的冷漠态度。 戴望舒并不是一个主要由才情和天分造成的诗人,他的成就和魅力在更大的程度上来自于他广博的人生感受和艺术胸怀。他一生主要的人生道路都是处于苦难和悲哀之中,他不停地倾诉着自己的愁怨和寂寞。而爱情的苦痛是最刻骨铭心的。读他的诗,给人一种很美很美的感觉。 这来源于诗人天生的气质,更多的是受后天环境的影响,尤其是他一生中的三次爱恋。 戴望舒对自由爱恋的执着追求、等待,更可以看见诗人对美好生活,情爱的渴求与希冀。可以说,没有苦恋,诗人的爱情诗将大打折扣;而没有这些爱情诗,我们将失去一位诗人。他的诗歌中有李商隐情诗的影子,更是西方象征派艺术的折射。 戴望舒一生与三位女性有不解之缘,他的初恋是施蛰存的妹妹施绛年、而他的第一任妻子是穆时英的妹妹穆丽娟,第二任夫人是杨静。 中国现代新诗史上,戴望舒是他的诗作以典型的个人话语书写内心情感历程,他咏叹情爱,但更多遭遇苦恋,未曾获得幸福。他的诗歌的大部分篇幅,忠实记录了他与施绛年、穆丽娟、杨静爱恋的心灵碰撞,交流与疏离。由于他生存的人文环境,童年的生活经历,生理、心理性格上的缺陷,使得他的个人情爱生活屡次受挫,从而导致他的爱情诗中呈现出浓厚的忧郁色彩。而忧郁中时时自卑又时时自强的病态心理,表现为爱情心理则是怯懦、卑微的。戴望舒将自身情爱的这种多重心态与诗情传达融合为一体,来表现自己对社会生活的感受方向和深度。
卞之琳简介 卞之琳1929年毕业于上海浦东中学入北京大学英文系就读,接近英国浪漫派、法国象征派诗歌,新诗创作。193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英文系,就学期间曾师从徐志摩,深受赏识,徐志摩不仅将卞之琳的诗歌在其编辑的《诗刊》上发表,还请沈从文先生写题记。因为这段经历,卞之琳被公认为“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的代表诗人。 卞之琳于20世纪30年代出现于诗坛,曾经受过"新月派"的影响,但他更醉心于法国象征派,并且善于从中国古典诗词中汲取营养,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诗精巧玲珑,联想丰富,跳跃性强,尤其注意理智化、戏剧化和哲理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诗的内容并进一步挖掘出常人意料不到的深刻内涵,诗意大多偏于晦涩深曲,冷僻奇兀,耐人寻味。 卞之琳曾任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1949-1952),中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二级)享受终身制待遇;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二届外国文学评议组成员;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副会长;历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现任顾问;曾作客英国牛津(1947年-1949年)。抗日战争初年曾访问延安从事临时性教学工作、并访问太行山区前方、随军;回西南大后方后在昆明西南联大,任讲师,副教授,定级教授,1946复员至天津南开大学任职一年。
芦荻简介 芦荻,1912年生,现代诗人。原名陈培迪,生于广东南海。 芦荻,在30年代即从事诗歌创作,与人合编《今日诗歌》《中国诗坛》《诗场》等刊物。抗战时期曾任桂林《广西日报》副刊《漓水》主编。195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曾任专业作家。后任暨南大学教授。著有诗集《桑野》《驰驱集》《远帆》《旗下高歌》《田园新歌》《海南颂》《芦荻诗选》等,亦有诗歌理论、鉴赏文章和著作行世。 《风雨吟》赏析 杨景龙 人生多风雨,世事多风波。诗中所写大有翻天覆地之势的暴风骤雨,是生活发生重大变故的象征。在这重大变故面前,年轻人辨不清茫茫人海的方向,操不稳命运之舟的舵把,表现出忧惧不安,甚至惊慌失措的情形,实属正常。 诗的第1节两行极有气势。“大地”是稳定和力量的象征,没有什么能够动摇它;连“大地”都被“卷来”了,这场“风雨”该是怎样的一场暴风骤雨啊!第2节用比喻承接,风雨中“大地”仿佛在翻动颠簸,茫茫“郊原”犹如起伏动荡的大海,“房舍”就像大海上漂浮的一叶孤舟。诗的前两节所写,都是抒情主人公“我”对这场暴风雨的感受。既已把郊原比做大海,房舍比做孤舟,那么顺理成章,“房舍”中的“我”自然就像那驾舟的“舵手”。因为“年轻”,所以在这“大地的海上”,“我”不知道人生命运的舟船驶往何处,是否有沉沦灭顶之虞,而不免忧心忡忡。 看来,“年轻的舵手”还缺乏历练。“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处变不惊的安详气度,“任尔狂澜卷地来,浮沉由我不由天”的履险如夷的从容自信,都是“年轻的舵手”有待达到的人生境界。 (选自《短章小诗百首》,河南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聂鲁达简介 巴勃罗·聂鲁达,智利当代著名诗人。13岁开始发表诗作,1923年发表第一部诗集《黄昏》,1924年发表成名作《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自此登上智利诗坛。他的诗歌既继承西班牙民族诗歌的传统,又接受了波德莱尔等法国现代派诗歌的影响;既吸收了智利民族诗歌特点,又从沃尔特·惠特曼的创作中找到了自己最倾心的形式。聂鲁达的一生有两个主题,一个是政治,另一个是爱情。他早期的爱情诗集《二十首情诗和一首绝望的歌》被认为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聂鲁达对中国和中国文化很有兴趣,一生中曾经三次到过中国。1928年他作为外交官赴缅甸上任时,出发来中国,给宋庆龄颁发列宁国际和平奖,此行中,他还见到了茅盾、丁玲、艾青等文学界名流,进行了友好的交流。在访问中国时他得知,自己的中文译名中的“聂”字是由三只耳朵(繁体“聂”)组成,于是说:“我有三只耳朵,第三只耳朵专门用来倾听大海的声音。” 早年时期 智利诗人。原名内夫塔利·里卡多·雷耶斯·巴索阿尔托,生于智利中部的帕拉尔城,卒于黑岛(一说圣地亚哥)。早年丧母,1906年迁居智利南部的特木科镇。父亲是一名铺路司机。在特木科读中学时开始写作。1917年7月在特木科《晨报》发表题为《热情与恒心》的文章,署名内夫塔利·雷耶斯,是诗人第一 次发表作品。此后,他不断使用不同的笔名在首都和家乡的学生刊物上发表习作。1920年起,正式使用巴勃罗·聂鲁达的笔名。1921年3月,到圣地亚哥教育学院学习法语。不久,诗《节日之歌》在智利学生联合会举办的文学竞赛中获得一等奖。 [1] 巴勃罗·聂鲁达中年时期 从1927年起,在外交界供职,先后任智利驻科伦坡(1928)、雅加达(1930)、新加坡(1931)、布宜诺斯艾利斯(1933)、巴塞罗那(1934)、马德里(1935~1936)的 领事或总领事。在马德里期间,主办了《绿马诗刊》。这时期的主要诗作是《大地上的居所》。第一卷发表于1933年,反映“一个移植到狂烈而又陌生的土地上的外来人的寂寞”。第二卷发表于1935年,色彩已经较以前鲜明。1936年6月,西班牙内战爆发。他坚定地站在西班牙人民一边,参加了保卫共和国的战斗。1937年发表诗篇《西班牙在心中》。然后奔走于巴黎和拉美之间,呼吁各国人民声援西班牙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1939年3月被任命为驻巴黎专门处理西班牙移民事务的领事,全力拯救集中营里的共和国战士,使数以千计的西班牙人来到拉丁美洲。反法西斯战争的洗礼改变了聂鲁达的诗风。他于1940年8月到墨西哥城就任总领事,并访问了美国、危地马拉、巴拿马、哥伦比亚、秘鲁等国家,写下许多著名的诗篇。在此期间,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事正酣,苏联人民正在与希特勒法西斯浴血奋战。聂鲁达到处演说,呼吁人们援助苏联人民的卫国战争。《献给斯大林格勒的情歌》和《献给斯大林格勒的新情歌》就是这个时期的作品。1943年11月,聂鲁达回到圣地亚哥。不久,在黑岛买下了一处别墅,着手创作他最重要的诗作《漫歌》。 [1] 1945年是聂鲁达的一生中难忘的一年:他当选为国会议员。1946年智利共产党被宣布为非法组织,大批共产党人被投入监狱。聂鲁达不得不中止《漫歌》的创作。他的住宅被放火焚烧;他本人也遭到反动政府的通缉,从此被迫转入地下,辗转在人民中间,继续从事创作。在此期间,他完成了《1948年纪事》和《漫歌》两部长诗的创作。 1949年2月他离开智利,经阿根廷去苏联,并到巴黎参加世界和平大会。此后他到过欧、亚、美的许多国家,积极参加保卫和平运动,并继续从事诗歌创作。1951~1952年暂居意大利,其间曾到中国访问。1952年8月智利政府撤销对他的通缉令,人民以盛大的集会和游行欢迎他的归来。回国后过了几年比较安定的生活,完成了《元素的颂歌》(1954)、《元素的新颂歌》(1956)和《颂歌第三集》(1957)。1957年当选为智利作家协会主席。 [1] 巴勃罗·聂鲁达晚年时期 当反对魏德拉势力的战斗在智利国内取得胜利,对左翼分子拘捕的命令撤销后,聂鲁达回到久别的智利。1953年,聂鲁达获斯大林国际和平奖。1957年,其在布宜诺斯艾利斯访问期间被捕。聂鲁达在他1958年的选集《放纵》(Estravagario)中反思了他的马克思主义理想。此后,聂鲁达开始旅行,他去了古巴和美国。1959年古巴革命胜利后,聂鲁达写了诗集《英雄事业的赞歌》,热情歌颂菲德尔·卡斯特罗领导的革命和社会变革。1969年,智利共产党提名他为智利总统候选人,后为了智利左翼的团结而退出竞选,并支持智利社会党总统候选人萨尔瓦多·阿连德。1970年阿连德当选总统后,聂鲁达被任命为智利驻法国的大使。1973年9月23日,因为白血病,聂鲁达逝世。在他逝世前不久的9月11日,智利发生了美国尼克松政府支持的皮诺切特军事政变,阿连德死于政变,聂鲁达在智利的两处住所被洗劫一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