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2、铁钉生锈了
教学目标:
1、了解铁锈与铁的不同之处,知道铁锈是铁发生化学变化后变成的新物质。
2、能设计铁钉生锈原因的实验方案,并能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3、全面了解铁生锈的原因,并能将研究的结果运用于防止铁生锈的方法中。
教学重点:研究铁生锈的原因。
教学难点:能设计铁钉生锈原因的实验方案。
教学准备:生锈的铁钉、没有生锈的铁钉、水杯、水、植物油等等。
预习要求:认真阅读课本第33页到35页的内容,初步了解铁生锈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看到生锈的东西,大家看到过哪些生锈的东西呢?
学生说一说自己在生活中见到过的生锈的铁制品。
2、教师出示生锈的铁钉和没有生锈的铁钉,引导学生看一看,比一比,生锈的和没有生锈的铁钉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学生从颜色、绣的形状、体积等方面进行比较。
3、教师小结:铁制品生锈的部分,叫铁锈,它是暗红色疏松的物质,容易剥落,它是一种新的物质,一块铁完全生锈之后,体积可以胀大8倍,铁锈特别容易吸收水分,使铁烂得更快,铁锈是人们不希望得到的东西。今天,我们以铁钉为例,研究铁钉生锈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4、板书课题:2、铁钉生锈了
二、设计实验方案,研究铁钉生锈的原因
1、同学们,你们认为铁钉生锈的原因可能是什么?铁钉生锈与哪些因素有关?
2、学生做出自己的猜测,教师相机引导:
A、铁钉生锈与水有关。
B、把铁钉放在盐水中,更容易生锈。
C、铁钉暴露在空气中也容易生锈。
……
3、引导学生选择其中的一个因素,设计实验方案。
(1)教师相机出示课本第34页下方的实验方案,引导学生认真读一读,并告诉学生可以借鉴这个实验方案,思考如何设计自己的实验方案,同小组的同学要合作,讨论交流,设计出比较合理的实验方案。
(2)各小组展示本小组设计的实验方案,全班交流评价,看一看这些方案是否合理。教师从中选出比较合理的优秀的实验方案,引导其他小组借鉴借鉴。
(3)各小组完善本小组的实验方案。
4、实验验证,教师提示:完成这个实验需要几天乃至一周的时间,这就需要同学们坚持不懈,认真观察,及时记录,同学之间还要经常交流。
(此实验需要的时间比较长,教师引导学生课后认真实验,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及时记录,到下一次上课的时候再来交流。
三、交流实验结果,分析铁钉生锈的原因。
1、学生汇报在实验过程中看到的实验现象,然后讨论铁钉生锈与什么因素有关,铁钉在什么情况下更容易生锈。
全班交流,教师小结:铁钉在有空气、有水的条件下最容易生锈。
2、出示课本第35页上面的一段文字,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进一步了解铁钉生锈的原因。
3、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铁钉生锈的原因,并且相机补充:铁接触酸、碱、盐等物品,也容易生锈。
四、探讨防止生锈的方法
1、铁制品非常容易生锈,这是人们不想看到的事情。现在我们知道了铁容易生锈的原因,那么该如何防止铁制品生锈呢?
2、出示课本第35页上面的几幅插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并且想一想,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方法有哪些?
3、全班交流讨论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方法:
一、擦去水分;二、在铁制品的表面覆盖一层搪瓷;
三、加入其它的物质,把铁制品制成不锈钢;
四、在铁制品的外面镀上不容易生锈的金属;
五、在铁制品的表面喷上油漆。
4、教师继续引导:除了书上介绍的这几种方法之外,你还知道哪些防锈的办法?
5、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小结:我们在生产生活中防锈的方法很多,不过常见的防锈办法还是擦干、喷漆、涂沥青、加覆盖膜、电镀等,不锈钢也能防锈,是因为在铁里面添加了其他的金属。
五、巩固应用
1、教师设计情境题:
(一)小明新买了一辆自行车,不过他担心时间长了自行车会生锈,你能帮他想一想防止自行车生锈的办法吗?
(二)厨房里面的菜刀、铁锅经常容易生锈,妈妈为此很烦恼,请你向妈妈介绍几个防止菜刀、铁锅生锈的办法。
2、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小结。
六、课后延伸
观察家中的金属制品,研究人们是怎样防止铁制品生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