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07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考试
高一化学(选修)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Ⅱ卷直接在试卷上作答,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Br-80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07年6月,“八国峰会”再次就温室气体减排问题展开磋商并初步达成共识。为减少二氧化碳这种温室气体的排放,下列措施不切实际的是
A.大力开发氢能源 B.充分利用太阳能
C.不使用含碳能源 D.提高能源利用率
2.上世纪90年代初,国际上提出了“预防污染”这一新概念,绿色化学是“预防污染”的基本手段,下列各项中属于绿色化学的是
A.处理废弃物 B.治理污染点 C.减少有毒物 D.杜绝污染源
3.下列分子的比例模型中,中心原子上存在孤对电子的是
A. B.
C. D.
4.冶炼金属一般有下列四种方法:①焦炭法、②水煤气(或CO、或H2)法、③活泼金属置换法、④电解法,四种方法在工业上均有应用。
古代有:(Ⅰ)火烧孔雀石[Cu2(OH)2SO4]炼铜;(Ⅱ)湿法炼铜。
现代有:(Ⅲ)铝热法炼铬;(Ⅳ)从光卤石[MgCl2·6H2O]中炼镁。
对上述冶炼方法的相关归类不正确的是
A.(Ⅰ)① B.(Ⅱ)② C.(Ⅲ)③ D.(Ⅳ)④
5.向CuSO4溶液中加入稀氨水至沉淀刚好溶解,若所得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该溶质是
A.Cu(H2O)4SO4 B.Cu(OH)2 C.Cu(NH3)4(OH)2 D.Cu(NH3)4SO4
6.按照下列方式进行原子堆积的金属晶体中,空间利用率最小的是
A.立方堆积(简单立方堆积) B.钾型堆积(体心立方堆积)
C.镁型堆积(六方堆积) D.铜型堆积(面心立方堆积)
7.下列外围电子排布式表示的四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
A.4s1 B.2s22p5 C.3s23p4 D.3d64s2
8.元素周期表前36号元素的基态原子中,含有3个未成对电子的有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给3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晶体中只要含有阳离子,必然含有阴离子
B.晶体中只要含有阴离子,必然含有阳离子
C.离子化合物一定含离子键,一定不含共价键
D.共价化合物一定含共价键,一定不含离子键
10.苹果酸是一种常见的有机酸,结构简式为,苹果酸可能发生的反应是
①与NaOH溶液反应 ②与石蕊试液作用变红 ③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气体
④一定条件下与乙酸酯化 ⑤一定条件下与乙醇酯化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11.某元素的原子核外最外层只有1个s能级的电子而没有p电子,该元素不可能位于元素周期表的
A.s区 B.p区 C.d区 D.ds区
12.下列物质性质的变化规律与共价键的强弱有关的是
A.H2O、H2S、H2Se、H2Te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
B.F2、Cl2、Br2、I2的熔、沸点逐渐升高
C.金刚石的硬度大于硅,其熔、沸点也高于硅
D.LiCl、NaCl、KCl、RbCl的熔点依次降低
13.N2的结构可以表示为,CO的结构可以表示为,其中椭圆框表示π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N2分子与CO分子中都含有三键 B.CO分子中有一个π键是配位键
C.N2与CO互为等电子体 D.N2与CO的化学性质相同
14.下列对于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用浓硝酸可以鉴别蛋白质和淀粉两种无色溶液
B.油脂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常用来制造肥皂和甘油
C.用新制的Cu(OH)2可以判断淀粉是否完全水解
D.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15.乙醇催化氧化为乙醛过程中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情况可表示如下:
(注:含-CHO的物质为醛类化合物)
下列醇能被氧化为醛类化合物的是
A.(CH3)3COH B.
C. D.CH3CH2CH2OH
16.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第一、第二周期10种元素的电离能数据(单位:eV),除带“……”的四种元素外,其余元素都给出了该种元素的全部该类数据。
(H)
13.6
(He)
24.6
54.4
(Li)
5.4
75.6
122.5
(Be)
9.3
18.2
153.9
217.7
(B)
8.3
25.2
37.9
259.4
340.2
(C)
11.3
24.4
47.9
64.5
392.1
489.9
(N)
14.5
29.6
47.4
72.5
97.9
552.1
……
(O)
13.6
35.1
……
……
……
……
……
……
(F)
17.4
34.9
……
……
……
……
……
……
……
(Ne)
21.6
41.6
……
……
……
……
……
……
……
……
研究这些数据,从中找出规律,判断氧元素8个数据中出现“突跃”的数据应该是
A.第4个 B.第6个 C.第7个 D.第8个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72分)
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
17.(8分)为定性探究乙醇的分子结构,某化学课外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在盛有少量无水乙醇的试管中,加入一粒擦干煤油的金属钠,在试管口迅速塞上配有医用注射针头的单孔塞,点燃放出的气体,并把一干燥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如图),在烧杯壁上出现液滴后,迅速倒转烧杯,向烧杯中加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观察有无混浊。
⑴以上实验设计存在重大安全隐患,请你帮他们指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确认所用乙醇为无水乙醇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若向烧杯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后发现有混浊,那么燃烧产生CO2的物质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
⑷若向烧杯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后未发现混浊,则可推断乙醇分子结构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10分)某化学课外小组用右图装置制取溴苯并探究该反应的类型。先向分液漏斗中加入苯和液溴,再将混合液滴入反应器A(A下端活塞关闭)中。
⑴写出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实验结束时,打开A下端的活塞,让反应液流入B中,充分振荡,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⑶C中盛放CCl4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⑷若要证明苯和液溴发生的是取代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通常有两种方法,请按要求填写下表。
向试管D中加入的试剂
能证明苯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的现象
方法一
方法二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
19.(8分)两种位于不同短周期元素X、Y,其原子序数相差4,X的基态原子的价电子层排布为 ns1,Y的基态原子的价电子层排布为 ns2np3,它们能形成两种化合物X3Y和XY3。
⑴画出Y原子的电子排布图(轨道表示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请用“>”或“<”比较原子半径或离子半径的大小:
r(X)_______r(Y) r(X+)_______r(Y3-)
⑶下列各图中,可能是X3Y晶体晶胞的是______(“○”表示阳离子,“●”表示阴离子,大图表示晶胞,小图表示晶胞的)。
⑷XY3中的阴离子与CO2是等电子体,则该阴离子的空间构型是______________。
20.(10分)已知:①红磷在氯气中燃烧可以生成两种化合物——PCl3和PCl5,氮与氢也可形成两种化合物——NH3和NH5。
②PCl5分子中,P原子的一个3s轨道、三个3p轨道和一个3d轨道发生混杂形成5个sp3d杂化轨道,PCl5分子呈三角双锥型()。
⑴NH3、PCl3和PCl5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个的是_______(填分子式),该分子的形状是_________。
⑵有同学认为,NH5与PCl5类似,N原子的一个2s轨道、三个2p轨道和一个2d轨道可能发生sp3d杂化。请你对该同学的观点进行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经测定,NH5中存在离子键,N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8,所有氢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2,则NH5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
五、(本题包括2小题,共16分)
21.(8分)由于苏丹红颜色鲜艳、价格低廉,常被一些企业非法作为食品和化妆品等的染色剂,严重危害人们健康。因此,加强苏丹红的监管对维护人们健康和社会稳定十分重要。苏丹红Ⅰ号的分子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苏丹红Ⅰ号的分子结构 图2 修饰后的分子结构
⑴苏丹红Ⅰ号分子中的氮原子杂化类型是________;该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OH”的名称是 。
⑵2-丁烯分子中由于双键不好旋转,使得它有两种空间异构体:
顺式异构体 反式异构体
苏丹红Ⅰ号也有两种这样的空间异构体,图1所示就是其反式异构体,可简写为,则苏丹红Ⅰ号的顺式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苏丹红Ⅰ号易形成分子内氢键,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有人把羟基取代在对位形成图2所示结构,其溶解度会增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8分)A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A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水平,D是具有果香气味的烃的衍生物。A、B、C、D在一定条件下存在如下转化关系(部分反应条件、产物被省略)。
⑴工业上,由石油获得石蜡油的方法是_________,由石蜡油获得A是________变化。
⑵A→B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反应B+C→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丁烷是由石蜡油获得A的过程中的中间产物之一,写出它的两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本题包括2小题,共20分)
23.(10分)据最新文献报道,可用如下步骤合成1,2—二溴乙烷:在装有温度计的干燥的三口烧瓶中,加入少许干沙,在室温下先向瓶中加入约l0 mL的无水乙醇和焦磷酸配成的混合溶液,加热到180 ℃~190 ℃,从滴液漏斗中开始滴加剩余的混合溶液,使反应平稳进行,乙烯气体经碱洗、干燥,通入装有液溴的反应瓶中,反应结束后,粗产品蒸馏,收集129 ℃~133 ℃的组分即得到产物1,2—二溴乙烷。
⑴由乙醇脱水得到乙烯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乙烯合成1,2—二溴乙烷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如取59.8 g无水乙醇,55.2 g液溴,得到56.4 g产物,试计算1,2—二溴乙烷的产率。(产率=,计算结果取3位小数)
24.(10分)用Na2SO3可以治理工业SO2尾气污染,这是一种治理SO2尾气污染比较新颖的方法。具体操作是:①将含有SO2气体的工厂尾气通入到Na2SO3溶液中,使其吸收尾气中含有的SO2气体并转化为NaHSO3;②将富集有SO2气体的溶液加热,即可使其中的SO2气体逸出,这些SO2气体可以应用于制取H2SO4。该方法中Na2SO3可以循环使用,符合绿色化学的基本原则。请根据上述信息解答下列试题:
⑴写出①、②两步的化学方程式:
① ;
② 。
⑵今有10 m3的0.1 mol·L-1 的Na2SO3溶液,每次吸收标准状况下的含有SO2气体的尾气89.6 m3后,即达到了饱和状态。试求该工厂产生的尾气中SO2气体的体积分数是多少。
高一化学(选修)期末调研考试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C 2.D 3.A 4.B 5.D 6.A 7.B 8.C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给3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9BD 10B 11D 12AC 13D 14AB 15D 16C
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
17.⑴点燃放出的气体之前没有检验纯度 ⑵向乙醇中加入无水硫酸铜,不变为蓝色
⑶乙醇(蒸气)
⑷不同于烃分子里的氢原子存在(或活泼氢原子、羟基等)
(每空2分,共8分)
18.⑴+Br2+HBr
⑵除去溶于溴苯中的溴 ⑶除去溴化氢气体中的溴蒸气
⑷方法一:AgNO3溶液 产生(淡黄色)沉淀
方法二:石蕊试液 溶液变红色(或其他合理答案)
(除第⑷小题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10分)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
19.⑴或 ⑵> < ⑶c ⑷直线型
(每小题2分,共8分)
20.⑴PCl3 三角锥形 ⑵不对,因为N原子没有2d轨道 ⑶
(除第⑵小题4分外,其余每空2分,共10分)
五、(本题包括2小题,共16分)
21.⑴sp2 羟基 ⑵ ⑶修饰后的分子易形成分子间氢键,使溶解度增大
(每空2分,共10分)
22.⑴分馏(蒸馏) 化学
⑵加成反应 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⑶CH3CH2CH2CH3、 (第⑴小题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8分)
六、(本题包括2小题,共20分)
23.⑴CH3CH2OH CH2=CH2↑+H2O
CH2=CH2+Br2→BrCH2CH2Br (4分)
⑵n(C2H5OH)=1.3 mol,n(Br2)=0.345 mol
1,2-二溴乙烷的理论产量应为0.345 mol
实际产量为0.3 mol
所以产率为0.870(或87.0%) (6分)
24.⑴①Na2SO3+SO2+H2O=2NaHSO3
②2NaHSO3Na2SO3+SO2↑+H2O (4分)
⑵设每次吸收的SO2的物质的量为x
Na2SO3 + SO2 + H2O = 2NaHSO3
1 1
0.1mol·L-1×10×103L x
所以,x=0.1 mol·L-1×10×103L=1000 mol (3分)
故,该工厂产生的尾气中SO2气体的体积分数是
×100%=25% (3分)
答:该工厂产生的尾气中SO2气体的体积分数是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