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 试题卷 说明:试卷共分二部分。第一部分为笔试试题,包括单项选择题与综合题,测试时间为25分钟,满分60分。第二部分为上机操作题,测试时间为15分钟,满分为40分。 第一部分:笔试试题(60分) 一、单选题(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对于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信息可以单独存在 B、信息是可以想出来的 C、信息是不能共享的 D、信息是可以传递的 2. 计算机系统由( )组成。 A、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B、主机和显示器 C、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D、Windows系统和杀毒软件 3. 计算机网络最突出的优点是( )。 A、信息容量大 B、资源共享 C、可以传递信息 D、运算速度快 4.保存网页文件时,只需要保存网页中的文本内容,保存的格式是( ) A、*.htm B、*.mht C、*.txt D、*.html 5.计算机存储容量的最基本单位是( ) A、KB B、MB C、TB D、Byte 6. 在Word中,要调整文档中的字符间距,可使用“开始”标签下( )命令。 A、字体 B、段落 C、编辑 D、样式 7. 下图是小明同学利用Word制作文档结果的一部分,其中图片“电脑”的环绕方式为( ). A、四周型 B、紧密型 C、浮于文字上方 D、衬于文字下方 8.在word中,利用“组合”命令,选择多个对象时可用到的键盘按键是( ) A、Tab B、Ctrl C、Shift D、Alt 9.一个Excel文件称为一个工作簿。工作簿由多个( )组成。 A、单元格 B、Sheet C、区域 D、栏目 10. 在Excel 单元格中输入公式时,输入的运算公式必须用( )开头。 A、+ B、= C、* D、: 二、综合题(本题共3小题,其中第1小题8分,第2小题10分,第3小题12分)(11,12题每空2分,13题每空3分) 11.本学期我们学习使用的软件主要是office中的__和__,其后缀名分别是__和__。 12.在因特网中计算机的“身份证”就是它的IP地址,它分为四段,每段数字范围是__到__。为了使IP地址更加容易记忆和识别,所以使用了__来表示那些IP地址。在浏览网页时,遇到喜欢的网站,我们可以通过“__”的方式,将网页保存下来,保存网页通常有__种方式。 13.排序是电子表格软件处理数据最基本的功能之一,如对“2012-2013年中国内地各省网民规模和互联网普及率”数据表按“普及率”从大到小排名,可采用以下方法: (1)选中需要排序的数据区域____。 (2)在“数据”选项卡的“排序和筛选”组中单击“___”。 (3)在弹出的对话框中,“主要关键字”选择“___”, “次序”选“___”,单击确定,即可完成排序。 第二部分:上机操作题(40分) 2014年1月16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请同学们分别对报告中的文字和表格完成相关操作。 (1)打开word操作题,用艺术字添加标题 “2013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 (3分),将正文设置为“宋体”,“小四”(5分),段落行距为“固定值18磅”(5分),在文中插入图片“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表”设置文字环绕效果为“上下型环绕”(5分),将整篇文档合理排版,所有内容均在一页内(2分), (2)打开excel操作题,用函数计算数据表中“普及率”和“网民规模增速”的全国平均值(6分),对数据表数据按“网民增速排名”从大到小排序(5分)。在数据表中选中“省份”“普及率”“ 网民规模增速”这三列数据,生成一张“柱形图”(7分),合理排版(2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选择题(每题3分)
1.D 2.C 3.B 4.C 5.D 6.A 7.D 8.C 9.B 10.B
二.综合题(11.12题每空2分,13题每空3分)
11. word、excel、*.doc(.docx)、*.xls(.xlsx)
12. 0、255、域名、另存为、四种(4)
13. A3:D33、排序、普及率、降序
三.操作题
(1)用艺术字添加标题 “2013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 (3分)
置为“宋体”,“小四”(5分)
段落行距为“固定值18磅”(5分)
插入图片“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表”,效果为“上下型环绕”(5分), 整篇文档合理排版,所有内容均在一页内(2分),
(2)用函数计算数据表中“普及率”和“网民规模增速”的全国平均值(6分)
数据表数据按“网民增速排名”从大到小排序(5分)
在数据表中选中“省份”“普及率”“ 网民规模增速”这三列数据,生成一张“柱形图”(7分)
合理排版(2分)。
2012-2013年中国内地各省网民规模和互联网普及率
省份 网民数(万人) 普及率 网民规模增速 普及率排名 网民增速排名
北京 1556 75.2% 6.7% 1
上海 1683 70.7% 4.8% 2
广东 6992 66.0% 5.5% 3
福建 2402 64.1% 5.4% 4
天津 866 61.3% 9.2% 5
浙江 3330 60.8% 3.4% 6
辽宁 2453 55.9% 11.6% 7
江苏 4095 51.7% 3.6% 8
新疆 1094 49.0% 13.7% 9
山西 1755 48.6% 10.4% 10
青海 274 47.8% 15.1% 11
河北 3389 46.5% 12.7% 12
海南 411 46.4% 7.0% 13
陕西 1689 45.0% 8.9% 14
山东 4329 44.7% 12.0% 15
重庆 1293 43.9% 8.2% 16
内蒙古 1093 43.9% 13.3% 17
宁夏 283 43.7% 9.7% 18
湖北 2491 43.1% 7.9% 19
吉林 1163 42.3% 9.5% 20
黑龙江 1514 39.5% 13.9% 21
广西 1774 37.9% 11.9% 22
西藏 115 37.4% 13.9% 23
湖南 2410 36.3% 9.5% 24
安徽 2150 35.9% 15.0% 25
四川 2835 35.1% 10.7% 26
河南 3283 34.9% 15.0% 27
甘肃 894 34.7% 12.5% 28
贵州 1146 32.9% 15.6% 29
云南 1528 32.8% 15.7% 30
江西 1468 32.6% 15.9% 31
全国 61758
2014年1月16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5.8%。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手机网民规模的持续增长促进了手机端各类应用的发展,成为2013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的一大亮点。
网民规模增长进入平台期 发展主题从“量变”转向“质变”
《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全年新增网民5358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5.8%,较2012年底提升3.7个百分点。综合近年来网民规模数据及其他相关统计,中国互联网普及率逐渐饱和,互联网发展主题从“数量”向“质量”转换,具备互联网在经济社会中地位提升、与传统经济结合紧密、各类互联网应用对网民生活形态影响力度加深等特点。
截至2013年12月,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5亿,年增长率为19.1%,继续保持上网第一大终端的地位。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比例由2012年底的74.5%提升至81.0%,远高于其他设备上网的网民比例,手机依然是中国网民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在3G网络进一步普及、智能手机和无线网络持续发展的背景下,视频、音乐等高流量手机应用拥有越来越多的用户。截至2013年12月,我国手机端在线收看或下载视频的用户数为2.47亿,与2012年底相比增长了1.12亿,增长率高达83.8%,在手机类应用用户规模增长幅度统计中排名第一。用户上网设备向手机端转移、使用基础环境的改善和上网成本的下降三方面是手机端高流量应用使用率激增的主要原因。
《报告》表明,2013年以网络购物、团购为主的商务类应用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2013年,中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3.02亿,使用率达到48.9%,相比2012年增长6.0个百分点。在商务类应用中,团购市场的增长最为迅猛:2013年团购用户规模达1.41亿,团购的使用率为22.8%,相比2012年增长了8.0个百分点,使用率年增速达54.3%,成为商务类应用的最大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