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信息技术学科抽测试题卷
第一部分:笔试试题(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于( )年
A.1936 B.1946 C.1957 D.1960
2.小明在网上看到自己喜欢的图片,想将其下载到自己的电脑里,以下哪种操作能正确的帮助其实现图片的下载?( )
A.直接按鼠标左键 B.按鼠标右键,选择“图片另存为…”
C.按鼠标中间键 D.双击鼠标
3.如图所示,为计算机存储设备,下列选项中设备名称正确的是( )。
⑴ ⑵ ⑶ ⑷
A.⑴软盘 ⑵光盘 ⑶硬盘 ⑷U盘
B.⑴内存条 ⑵硬盘 ⑶软盘 ⑷U盘
C.⑴硬盘 ⑵光盘 ⑶内存条 ⑷U盘
D.⑴硬盘 ⑵光盘 ⑶U盘 ⑷U盘
4.下列哪一个IP地址是错误的( )
A.198.162.0.2 B.256.123.0.2 C.202.204.0.100 D.156.123.0.2
5.下列关于艺术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艺术字本质上是图片,可以应用与相类似的操作
B.双击已插入的艺术字可以打开“编辑艺术字文字”对话框
C.插入的艺术字不可以更改文字的内容
D.艺术字可以像图片一样设置其与文字的环绕方式
6.小丽同学做一份《海盐旅游资源》调研报告,把查找到的一些资料保存在了自己的U盘中,这个过程是( )。
A.信息的获取 B.信息的传递 C.信息的存储 D.信息的加工
7.Word 中,如果用户选中了大段文字,不小心按了空格键,则大段文字将被一个空格所代替.此时可用( )操作还原到原先的状态。
A. 替换 B. 粘贴 C. 撤消 D. 恢复
8.Excel中对数据进行筛选,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选项中,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筛选结果是“第一作者”为“老舍”的所有图书情况
B.筛选会更改数据表中的数据
C.取消筛选所有图书书目将会重新显示出来
D.筛选操作可以通过执行“数据筛选自动筛选”命令实现
9.用word编辑多页文档时,需要在每页顶端出现“作者姓名”,可以通过哪个命令实现?( )
A.页面设置 B.页眉页脚 C.文字方向 D.页面边框
10.到目前为止,电子计算机的基本结构都基于同一个思想,这个思想最早是由( )提出的。
A.麦卡锡 B.图灵 C.王选 D.冯·诺依曼
二、判断题( “√”表示正确,“×”表示错误。每小题1分,共10分)
1.存储容量单位换算:1KB=1000B。( )
2.目前最大的广域网是“因特网”。( )
3.Word 文档中的文字方向只能横向排列,不能纵向排列。( )
4.在Windows中,不同文件夹里的文件可以命名同样的名字。( )
5.制作电子报时,图片用到的越多越好。( )
6.http://www.zjedu.gov.cn是一个政府机构网站的网址。( )
7.在Word中不能画图,只能插入外部图片。( )
8.在设置字体格式之前,必须要先选中需要设置的文字。( )
9.显示器和打印机是微机常用的输出设备。( )
10.在Excel中,E2:G6包含15个单元格。( )
11.一个Excel文件就是一个工作簿,工作簿是由一张或多张工作表组成。( )
12.当文本框内有光标闪烁时,该文本框处于选中状态。( )
13.Word中,表格不能设置文字环绕效果。( )
14.wav、mp3、avi都是常见的音频文件格式。( )
15.单元格A1、A2、A3的值相加再除以2的公式是:“=A1+A2+A3/2” 。( )
三、配对题(将中文含义的序号填入表格相应英文缩写的下方空格内,共10分)
A.中央处理器 B.信息技术 C.Word文档扩展名 D.一种网页浏览器
E.个人计算机 F.一种图片格式 G.Excel文件扩展名 H. 万维网服务
I:计算机在网络上的“身份证号” J:数据存储容量单位
IP MB JPG IE WWW
PC CPU DOC IT XLS
四、填空题(每空格1分,共5分)
寒假过后小强的体重增加了3.5kg,他把另外三个朋友的体重也做了统计并输入Excel,如图1。
(图1)
(1)当前的单元格是 。
(2)为统计“节后比节前重了多少”,小强操作步骤如下:①在E3单元格内输入公式 ;②将鼠标移至E3单元格右下角的填充柄处;③按住鼠标左键向下拖曳到E6单元格。
(3)小强用图1的数据制作了图2所示的图表,该图标的数据区域是 。观察图标可知,节后与节前体重变化最小的同学是 。
(图2)
(4)图表制作完成后,发现图1所示数据表中的范萌萌的节前体重数据有误并进行了修改。图表是否需要重新制作? 。(填:是/否)
第二部分:操作试题(40分)
一、“信息获取和整理”操作题(共计8分)
计算机硬件系统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五大功能部分组成,其中运算器和控制器合称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又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请在“信息获取和整理”操作题文件夹中按下面要求操作。
(1)为了便于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完善如图的文件夹结构,即:在“计算机硬件”文件夹下建立“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文件夹,在“存储器”文件夹下建立“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文件夹。(4分)
(2)利用搜索引擎在网上搜索资料,并按下面要求保存资料:(4分)
①保存一张“中央处理器”的图片放在相应的文件夹中,文件名为“中央处理器.jpg”;
②保存一个图文并茂介绍“内存储器”的网页在相应文件夹中,以单个文件形式保存,文件名为“内存储器.mht”。
二、“文字处理与应用”操作题(共计16分)
在“文字处理与应用”操作题文件夹中新建一个WORD文档,文件名为:幽默一刻.doc。利用文件夹内提供的文字和图片素材设计制作。要求如下:
1.A4纸,纸张调整横向摆放。(2分)
2.三篇小文章内容分别放置在自选图形中,必须有上下、左右结构。(6分)
3.自选图形中必须有一个的边框线型有变化,有一个背景填充过渡色,一个背景填充底纹。(3分)
4.把三篇文章的标题用艺术字做得醒目美观。(3分)
5.适当插入2幅图片进行修饰。(2分)
下图仅供参考:
三、“数据处理与应用”操作题(共计16分)
打开“数据处理与应用”操作题文件夹中的“电脑作品.xls”文件,进行如下操作,完成后原名保存。
1.用自动填充功能将班级名“七1班”至“七10班”填入相应单元格。(2分)
2.用公式求出每个班级全班共计作品数填入相应单元格;用公式求出每个班级平均每人制作的作品数填入相应单元格(保留2位小数)。(4分)
3.将各个班级的数据按“全班共计作品数”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序。(3分)
4.将标题“七年级各班制作电脑作品数量统计表”设置为合并居中(A1:G1);将表格部分的线型全部设置为单实线。(4分)
5.选择“班级”、“电脑绘画”、“电脑报刊”、 “电脑动画”这四列数据制作一个“簇状柱形图”,标题为“班级电脑作品统计”,图表放置在该工作表合适的位置。(3分)
参考答案
笔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B B C B C A C B B D
二、判断题( “√”表示正确,“×”表示错误。每小题1分,共1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 √ × √ × √ × √ √ √
11 12 13 14 15
√ × × × ×
三、配对题(将中文含义的序号填入表格相应英文缩写的下方空格内,共10分)
I J F D H
E A C B G
四、填空题(每空格1分,共5分)
(1)A2;(2)=D3-C3;(3)A2:D6,王小华;(4)否
操作试题:
一、“信息获取和整理”操作题:(8分)
略
二、“文字处理与应用”操作题:(16分)
如下图,仅供参考,酌情给分。
三、“数据处理与应用”操作题:(16分)
PAGE
1
命题说明
一、意图说明
本试题试图体现课改理念,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体现基础性。试题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体现时代性,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水平,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为学生进入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为学生进一步接受新知识打下基础,体现发展性。
为更客观地反映出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水平,在设计上,把考点分散在各题型中,并尽量互相少关联,以保证学生把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考点解答出来。
二、结构特点
本试题的笔试部分采用了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3分,占30分。在解答题部分设计了三种题型:判断题、配对题和填空题,占30分。操作题部分为共三题,分别对课本的三个单元的操作知识进行考核。第一题是“信息获取和整理”操作题,8分;第二题为“文字处理与应用”操作题,16分;第三题为“数据处理与应用”操作题,16分。
三、内容分布
本试题涵盖了七年级第一学期信息技术课程的所有重要知识和技能测试点,侧重对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考核,通过考试能比较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基本信息素养。
四、典型例说
对Excel的考核点分布在各种题型中。比如选择题第8题、填空题和操作题的第三题,。内容来源于学生的实际生活,从学生的认识水平来考核excel的基本操作技术。
这些题目综合考察了学生在书本中学习到比较常用的知识点:单元格的格式设置、函数计算、公式计算、自动筛选、数据排序、图表制作,并注意考察学生的读图、总结分析等能力的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