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精编精练
1·氢氧化钙的俗称( )
A.石灰石 B.生石灰 C.石灰水 D.熟石灰
2·下列关于浓硫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易挥发 B.有腐蚀性 C.无吸水性 D.密度比水小
3·下列有关氢氧化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钾固体露置在空气中易变质
B.氢氧化钾溶液能使石蕊溶液变红
C.氢氧化钾溶液与氧化铜反应生成蓝色沉淀
D.2mL氢氧化钾溶液与1mL硫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4·将浓H2SO4、NaOH、盐酸三种溶液敞口放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不考虑水分蒸发),则溶液中原溶质质量分数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都不会有变化
B.浓H2SO4和NaOH溶液变大,盐酸变小
C.都会变小
D.浓H2SO4和NaOH溶液变小,盐酸变大
5·下列“水”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是( )
A. 氨水 B. 汽水 C. 冰水 D. 糖水
6·用稀盐酸除去铁锈主要成分的原理是( )
A.FeO+2HCl═FeCl2+H2O B.FeO+2HCl═FeCl3+H2O
C.Fe2O3+6HCl═2FeCl2+3H2O D.Fe2O3+6HCl═2FeCl3+3H2O
7·下列关于H2SO4性质描述中,不属于酸的通性的是( )
A.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B.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
C.浓硫酸滴到白纸上使纸变黑 D.与Mg反应放出氢气
8·在“P+Q→盐和水”的反应中,物质P和Q不可能是( )
A.HCl,Ca(OH)2 B.SO2,NaOH C.Fe2O3,H2SO4 D.H2SO4,ZnCl2
9·实验室中有两瓶失去标签的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下列四种试剂中能将其鉴别出来的是( )
A.AgNO3溶液 B.无色酚酞试液 C.K2CO3溶液 D.Na2SO4溶液
10·如图,向点滴板①~④滴孔中分别滴入指示剂后,①②③④滴孔内溶液显示的颜色依次是( )
A.无色、红色、蓝色、红色 B.红色、蓝色、黄色、紫色
C.蓝色、红色、紫色、无色 D.无色、蓝色、红色、蓝色
11·用玻璃棒蘸取浓硫酸在白纸上写字,如图。
(1)现象:放置一会儿发现用 (填“浓”或“稀”)硫酸在白纸上写的字变黑。
(2)结论:同种酸由于 不同,它们的性质不完全相同。
12·根据碱的四条化学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碱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______色;
(2)图中的X代表一类物质,则X为____________(填物质类别),请写出符合性质③的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碱溶液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都含有__________。
13·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因发生化学变化而使其质量增加的是( )
A.浓硫酸 B.烧碱溶液 C.浓盐酸 D.过氧化氢溶液
14·下列有关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酸的组成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B.能够导电的溶液是酸
C.滴加无色酚酞不变色的溶液是酸
D.能与碱发生反应的物质是酸
15·氢氧化钠溶液和二氧化碳反应没有明显现象,为验证CO2与NaOH能够发生反应,某同学右图组装实验装置,并进行实验.
(1)有时药品滴加顺序会影响实验现象.如果观察到的现象是“气球先膨胀,后变瘪”,则加入试剂的顺序应该是 (填序号)
A.先加入盐酸,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B.先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再加入盐酸
(2)请解释气球“先膨胀”的原因: 。
(3)写出气体“后变瘪”的化学方程式 。
16·盐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也是实验室中重要的化学试剂。
(1)增大压强,HCl由气态变为液态,从微观的角度分析该变化过程中改变的是 。
(2)在盐酸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
①可以看到的现象是 。
②如图表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请写出每种图形代表的离子(填离子符号):
③下列金属中能与盐酸发生类似反应的是 (填选项)。
A.Cu B.Mg C.Al D.Ag
17·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某化学兴趣小组学习碱的性质后,通过实验对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进行了验证和总结,如图所示“﹣﹣”表示物质两两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请根据如图,回答问题,(已知:CaCl2溶液呈中性,CaCl2+Na2CO3═CaCO3↓+2NaCl)。
(1)甲同学将酚酞试液滴入氢氧化钙溶液中,然后观察到溶液变红,得出结论:氢氧化钙溶液呈 (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2)乙同学将过量的稀盐酸加入到甲同学所得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此时所得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 (酸碱指示剂除外);
(3)丙同学将碳酸钠溶液加入氢氧化钙溶液中,充分反应后,与乙同学所得溶液混合,静置后发现:上层为无色透明的溶液,底部有白色沉淀.则上层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酸碱指示剂除外),可能含有的溶质是 ;为验证可能含有的溶质,请写出实验操作过程及现象 。
18·硫酸和盐酸是实验室常用的试剂,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打开两瓶分别盛有浓硫酸和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出现白雾的是盛有 的试剂瓶。
(2)从微观角度看,硫酸和盐酸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 。
(3)在盛有少量氧化铜粉末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硫酸,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写出把硫酸转化为盐酸的化学方程式 。
(5)某工厂利用废铁屑与废硫酸反应来制取硫酸亚铁.现有废硫酸 49t(H2SO4的质量分数为10%),与足量废铁屑起反应,可生产硫酸亚铁的质量是 t
19·【2018广州市】下列物质属于碱的是( )
A. H2O B. NaHCO3 C.Ca(OH)2 D.H3BO3
20·【2018重庆B卷】氢氧化钠离液和氨水都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其原因是二者的溶
液中均含有义种相同的粒子是( )
A.H+ B.OH- C.H2O D.H
21·【2018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实验室中同学们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成功探究出了久置氢氧化钠固体的变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溶液可以选择稀盐酸或CaC12溶液(查阅资料得知:CaC12溶液显中性)
B.若Ⅱ、Ⅲ均有明显现象,则说明样品部分变质
C.D物质可能是气体,也可能是沉淀
D.溶液B中的溶质一定只含有NaOH和甲
22·【2018广西北部湾经济开发区】下列有关氢氧化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氢氧化钠俗称烧碱
B.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
C.氢氧化钠固体可用于干燥二氧化碳气体
D.氢氧化钠可用于制肥皂、洗涤剂、造纸、纺织工业等
23·【2018天津市】下列各组物质反应,所得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是( )(多选)
A. 一定量的稀盐酸与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会反应
B. 相同质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钾溶液与盐酸相混合
C. 将硫酸钾溶液滴入氢氧化钡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
D. 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得到碳酸钠溶液
24·【2018四川省达州市】氢氧化钠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也是实验室的常用药品。小明和小芳做了如下探究:
(1)小明查阅资料得知,氢氧化钠溶液露置在空气中容易变质,其变质的化学方程式 。
(2)小明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硫酸,该中和反应的实质是 。然后,对反应后废液的溶质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反应后,溶质是什么?
【查阅资料】硫酸钠溶液呈中性
【猜想假设】猜想1硫酸钠和氢氧化钠;猜想Ⅱ硫酸钠和硫酸;猜想Ⅲ 。
【设计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
溶液无明显变化
猜想 不成立
②另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氯化钡溶液
猜想Ⅱ成立
【反思与评价】小芳认为实验操作②得出的结论不成立。为了证明猜想Ⅱ成立,可以向废液中加入少量氧化铜粉末,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5·【2018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为探究盐酸的化学性质,某化学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1)A试管中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C试管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将反应后D、E试管中的废液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观察到烧杯中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出现。将烧杯中的混合物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同学们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NaCl
猜想二:NaCl和CaCl2
猜想三:______________
猜想四:NaCl、Ca(OH)2和HCl
【设计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的碳酸钠溶液。
_________
猜想二不成立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 滴加_______(填名称)。
_________
猜想三成立
【迁移拓展】稀盐酸、稀硫酸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在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__________。
26·【2018四川巴中市】小明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未密封的KOH固体,对其成分进行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①KOH与NaOH的化学性质相似。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KOH变质的原因是 。
②K2CO3溶液呈碱性,CaCl2溶液,KCl溶液呈中性。
【猜想假设】:假设I:只含KOH;假设II:含KOH和K2CO3;假设III:只含K2CO3。
【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有气泡
产生
假设 不正确
(2)另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振荡,静置
猜想II正确
(3)取②中上层清液,滴加无色的酚酞试液
【拓展应用】:完全变质的KOH也有利用价值,从K2CO3的组成或性质看,K2CO3在农业上的用途是 (填一种即可)。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精编精练
1·氢氧化钙的俗称( )
A.石灰石 B.生石灰 C.石灰水 D.熟石灰
【答案】D
【解析】A、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不符合题意;B、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不符合题意;C、石灰水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不符合题意;D、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2·下列关于浓硫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易挥发 B.有腐蚀性 C.无吸水性 D.密度比水小
【答案】B
【解析】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腐蚀性、不挥发,密度比水大,溶解放热的性质,故选择B。
3·下列有关氢氧化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钾固体露置在空气中易变质
B.氢氧化钾溶液能使石蕊溶液变红
C.氢氧化钾溶液与氧化铜反应生成蓝色沉淀
D.2mL氢氧化钾溶液与1mL硫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答案】A
【解析】A.空气中有二氧化碳,氢氧化钾暴露在空气中易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导致变质,故A正确;
B.石蕊溶液与酸碱的颜色反应为酸红碱蓝,故B错误;
C.碱溶液不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故C错误;
D.氢氧化钾溶液与硫酸溶液的浓度不一定一样,即使体积一样,含有的氢氧化钾和硫酸分子不一定为 2:1,因此不一定恰好完全反应,故D错误。
故选A。
4·将浓H2SO4、NaOH、盐酸三种溶液敞口放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不考虑水分蒸发),则溶液中原溶质质量分数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都不会有变化
B.浓H2SO4和NaOH溶液变大,盐酸变小
C.都会变小
D.浓H2SO4和NaOH溶液变小,盐酸变大
【答案】C
【解析】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敞口放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溶质的质量不变,溶剂的质量增加,则溶液的质量增加,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敞口放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溶质的质量减少,溶剂的质量不变,则溶液的质量减少,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敞口放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原溶质氢氧化钠的质量减少,溶液的质量增加,则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减小;
故选C。
5·下列“水”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是( )
A. 氨水 B. 汽水 C. 冰水 D. 糖水
【答案】A
【解析】A、氨水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正确;
B、汽水显酸性,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错误;
C、冰水显中性,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错误;
D、糖水显中性,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错误。故选A。
6·用稀盐酸除去铁锈主要成分的原理是( )
A.FeO+2HCl═FeCl2+H2O B.FeO+2HCl═FeCl3+H2O
C.Fe2O3+6HCl═2FeCl2+3H2O D.Fe2O3+6HCl═2FeCl3+3H2O
【答案】D
【解析】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O3+6HCl═2FeCl3+3H2O。
故选D。
7·下列关于H2SO4性质描述中,不属于酸的通性的是( )
A.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B.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
C.浓硫酸滴到白纸上使纸变黑 D.与Mg反应放出氢气
【答案】C
【解析】A、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H2SO4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其它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属于酸的通性,故选项错误;
B、氢氧化钠属于碱,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H2SO4能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其它酸也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酸的通性,故选项错误;
C、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滴到白纸上使纸变黑,其它酸滴到白纸上不能使纸变黑,不属于酸的通性,故选项正确;
D、活泼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硫酸能与镁反应生成盐和氢气,其它酸也能与镁反应生成盐和氢气,属于酸的通性,故选项错误;
故选C。
8·在“P+Q→盐和水”的反应中,物质P和Q不可能是( )
A.HCl,Ca(OH)2 B.SO2,NaOH C.Fe2O3,H2SO4 D.H2SO4,ZnCl2
【答案】D
【解析】A、盐酸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生成物是盐和水,故选项错误;
B、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生成物是盐和水,故选项错误;
C、氧化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生成物是盐和水,故选项错误;
D、硫酸与氯化锌交换成分没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故物质P和Q不可能是硫酸与氯化锌,故选项正确。
故选D。
9·实验室中有两瓶失去标签的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下列四种试剂中能将其鉴别出来的是( )
A.AgNO3溶液 B.无色酚酞试液 C.K2CO3溶液 D.Na2SO4溶液
【答案】C
【解析】A、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均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不能出现两种明显不同的现象,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
B、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分别显酸性、中性,使酚酞溶液分别显示无色、无色,不能出现两种明显不同的现象,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
C、K2CO3溶液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与氯化钠溶液不反应;分别滴加Na2CO3溶液,产生气泡的是盐酸,无明显变化的是氯化钠溶液;能出现两种明显不同的现象,可以鉴别,故选项正确;
D、硫酸钠溶液与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均不反应,不能出现两种明显不同的现象,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
故选C。
10·如图,向点滴板①~④滴孔中分别滴入指示剂后,①②③④滴孔内溶液显示的颜色依次是( )
A.无色、红色、蓝色、红色 B.红色、蓝色、黄色、紫色
C.蓝色、红色、紫色、无色 D.无色、蓝色、红色、蓝色
【答案】A
【解析】①酚酞试液遇稀盐酸性溶液不变色;
②紫色石蕊试液遇稀盐酸变红;
③紫色石蕊试液遇氢氧化钠溶液变蓝;
④酚酞试液遇氢氧化钠溶液变红。
答案A。
11·用玻璃棒蘸取浓硫酸在白纸上写字,如图。
(1)现象:放置一会儿发现用 (填“浓”或“稀”)硫酸在白纸上写的字变黑。
(2)结论:同种酸由于 不同,它们的性质不完全相同。
【答案】(1)浓;(2)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析】(1)浓硫酸具有脱水性,用玻璃棒蘸取浓硫酸在白纸上写字,放置一会儿发现用浓硫酸在白纸上写的字变黑。
(2)用玻璃棒蘸取浓硫酸在白纸上写字,现象不同,浓硫酸与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同,说明同种酸由于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同,它们的性质不完全相同。
12·根据碱的四条化学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碱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______色;
(2)图中的X代表一类物质,则X为____________(填物质类别),请写出符合性质③的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碱溶液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都含有__________。
【答案】(1)红;(2)酸,NaOH+HCl=NaCl+H2O;(3)氢氧根离子
【解析】(1)碱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色;(2)氢氧化钠是一种碱,能与酸碱指示剂、某些非金属氧化物、酸和某些盐反应,所以X应是酸,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3)碱溶液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都含有氢氧根离子.。
13·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因发生化学变化而使其质量增加的是( )
A.浓硫酸 B.烧碱溶液 C.浓盐酸 D.过氧化氢溶液
【答案】B
【解析】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放置在空气中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使其质量增加,但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敞口放置在空气中,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发生了化学反应导致质量增加,故选项正确;
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会使其质量减少,故选项错误;
D、过氧化氢溶液常温下能分解产生氧气,露置于空气中,会使其质量减少,故选项错误;
故选B。
14·下列有关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酸的组成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B.能够导电的溶液是酸
C.滴加无色酚酞不变色的溶液是酸
D.能与碱发生反应的物质是酸
【答案】A
【解析】A.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属于酸,所以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故正确;
B.酸、碱、盐的水溶液都具有导电性,能导电的不一定是酸,故错误;
C.酸性溶液与中性溶液均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故错误;
D.部分非金属氧化物也能与碱反应,如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错误。
故选A。
15·氢氧化钠溶液和二氧化碳反应没有明显现象,为验证CO2与NaOH能够发生反应,某同学右图组装实验装置,并进行实验.
(1)有时药品滴加顺序会影响实验现象.如果观察到的现象是“气球先膨胀,后变瘪”,则加入试剂的顺序应该是 (填序号)
A.先加入盐酸,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B.先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再加入盐酸
(2)请解释气球“先膨胀”的原因: 。
(3)写出气体“后变瘪”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B;
(2)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导致瓶内气压减小;
(3)Na2CO3+2HCl═2NaCl+H2O+CO2↑。
【解析】(1)如果先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再加入盐酸,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时,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导致瓶内气压减小,能够观察到气球先膨胀,后变瘪。故选B。
(2)气球“先膨胀”的原因是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导致瓶内气压减小。
故填: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导致瓶内气压减小。
(3)气体“后变瘪”,是因为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导致瓶内气压增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
故填:Na2CO3+2HCl═2NaCl+H2O+CO2↑。
16·盐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也是实验室中重要的化学试剂。
(1)增大压强,HCl由气态变为液态,从微观的角度分析该变化过程中改变的是 。
(2)在盐酸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
①可以看到的现象是 。
②如图表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请写出每种图形代表的离子(填离子符号):
③下列金属中能与盐酸发生类似反应的是 (填选项)。
A.Cu B.Mg C.Al D.Ag
【答案】(1)氯化氢分子之间的间隔;
(2)①固体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有气泡产生;
②H+、Cl﹣、Fe2+;
③BC;
【解析】(1)物质三态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改变的是粒子之间的间隔,所以对于氯化氢气体变成液态的氯化氢,改变的是氯化氢分子之间的间隔;
(2)①铁和稀盐酸反应,可以看到固体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有气泡产生;
②反应前,溶液中含有大量的氢离子、氯离子,反应后,溶液中含有大量的氯离子、亚铁离子;故三种离子分别为:H+、Cl﹣、Fe2+;
③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只要是氢前金属都可以和稀盐酸发生置换反应,所以只有镁和铝可以。
17·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某化学兴趣小组学习碱的性质后,通过实验对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进行了验证和总结,如图所示“﹣﹣”表示物质两两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请根据如图,回答问题,(已知:CaCl2溶液呈中性,CaCl2+Na2CO3═CaCO3↓+2NaCl)。
(1)甲同学将酚酞试液滴入氢氧化钙溶液中,然后观察到溶液变红,得出结论:氢氧化钙溶液呈 (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2)乙同学将过量的稀盐酸加入到甲同学所得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此时所得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 (酸碱指示剂除外);
(3)丙同学将碳酸钠溶液加入氢氧化钙溶液中,充分反应后,与乙同学所得溶液混合,静置后发现:上层为无色透明的溶液,底部有白色沉淀.则上层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酸碱指示剂除外),可能含有的溶质是 ;为验证可能含有的溶质,请写出实验操作过程及现象 。
【答案】(1)碱性;(2)溶液红色褪去;氯化钙、氯化氢;(3)氯化钠;氯化钙;取上层清夜与试管中,滴加碳酸钠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有氯化钙(合理即可)
【解析】(1)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甲同学将酚酞试液滴入氢氧化钙溶液中,观察到溶液变红,说明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
(2)乙同学将过量的稀盐酸加入到甲同学所得溶液中,稀盐酸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由于稀盐酸过量,最终溶液显酸性,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红色褪去;此时所得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氯化钙、氯化氢;
(3)丙同学将碳酸钠溶液加入氢氧化钙溶液中,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与乙同学所得溶液混合,稀盐酸能与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钙等反应,碳酸钠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由静置后发现:上层为无色透明的溶液,说明不含碱性物质,即不含氢氧化钠、碳酸钠;底部有白色沉淀,说明稀盐酸没有剩余,否则不会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钙不能确定;故上层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氯化钠,可能含有的溶质是氯化钙;为验证可能含有的溶质,可采用取上层清夜与试管中,滴加碳酸钠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有氯化钙(合理即可);
18·硫酸和盐酸是实验室常用的试剂,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打开两瓶分别盛有浓硫酸和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出现白雾的是盛有 的试剂瓶。
(2)从微观角度看,硫酸和盐酸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 。
(3)在盛有少量氧化铜粉末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硫酸,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写出把硫酸转化为盐酸的化学方程式 。
(5)某工厂利用废铁屑与废硫酸反应来制取硫酸亚铁.现有废硫酸 49t(H2SO4的质量分数为10%),与足量废铁屑起反应,可生产硫酸亚铁的质量是 t
【答案】(1)浓盐酸;
(2)它们在水溶液中都能解离出H+;
(3)黑色粉末消失,溶液变成蓝色;CuO+H2SO4═CuSO4+H2O;
(4)H2SO4+BaCl2═2HCl+BaSO4↓;
(5)7.6
【解析】(1)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所以打开两瓶分别盛有浓硫酸和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出现白雾的是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
(2)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酸,所以硫酸和盐酸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它们在水溶液中都能解离出H+;
(3)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所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黑色粉末消失,溶液变成蓝色,化学方程式为:CuO+H2SO4═CuSO4+H2O;
(4)硫酸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化学方程式为:H2SO4+BaCl2═2HCl+BaSO4↓;
(5)设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为x
Fe+H2SO4=FeSO4+H2↑
98 152
49t×10% x
=
x=7.6t
19·【2018广州市】下列物质属于碱的是( )
A. H2O B. NaHCO3
C.Ca(OH)2 D.H3BO3
【答案】C
【解析】碱是由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A为氧化物,B属于盐,C属于碱,D是酸,故选C。
20·【2018重庆B卷】氢氧化钠离液和氨水都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其原因是二者的溶
液中均含有义种相同的粒子是( )
A.H+ B.OH- C.H2O D.H
【答案】B
【解析】碱性溶液可以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主要原因是溶液中均含有氢氧根离子(OH-)。故选B。
21·【2018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实验室中同学们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成功探究出了久置氢氧化钠固体的变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溶液可以选择稀盐酸或CaC12溶液(查阅资料得知:CaC12溶液显中性)
B.若Ⅱ、Ⅲ均有明显现象,则说明样品部分变质
C.D物质可能是气体,也可能是沉淀
D.溶液B中的溶质一定只含有NaOH和甲
【答案】B
【解析】A、甲溶液不能选择稀盐酸,因为氢氧化钠、碳酸钠均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溶液,溶液B为氯化钠溶液和盐酸的混合溶液,滴加酚酞溶液不变色,无法确定溶液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甲溶液可以选用氯化钙溶液,若Ⅱ、Ⅲ均有明显现象(现象分别是产生白色沉淀、酚酞溶液变红色),分别说明含有碳酸钠、氢氧化钠,则说明样品部分变质,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由A选项的分析,D物质是沉淀,故选项说法错误。
D、溶液B中的溶质中一定含有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的氯化钠,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22·【2018广西北部湾经济开发区】下列有关氢氧化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氢氧化钠俗称烧碱
B.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
C.氢氧化钠固体可用于干燥二氧化碳气体
D.氢氧化钠可用于制肥皂、洗涤剂、造纸、纺织工业等
【答案】C
【解析】A、氢氧化钠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故选项说法正确。
B、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故选项说法正确。
C、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不能用来干燥二氧化碳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D、氢氧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基础原料,广泛地应用于制肥皂、洗涤剂、造纸、纺织工业,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23·【2018天津市】下列各组物质反应,所得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是( )(多选)
A. 一定量的稀盐酸与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会反应
B. 相同质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钾溶液与盐酸相混合
C. 将硫酸钾溶液滴入氢氧化钡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
D. 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得到碳酸钠溶液
【答案】CD
【解析】一定量的稀盐酸与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会反应,所得溶液显中性,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相同质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钾溶液与盐酸相混合,盐酸有剩余,所得溶液显酸性,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将硫酸钾溶液滴入氢氧化钡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是氢氧化钾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碳酸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故选CD。
24·【2018四川省达州市】氢氧化钠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也是实验室的常用药品。小明和小芳做了如下探究:
(1)小明查阅资料得知,氢氧化钠溶液露置在空气中容易变质,其变质的化学方程式 。
(2)小明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硫酸,该中和反应的实质是 。然后,对反应后废液的溶质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反应后,溶质是什么?
【查阅资料】硫酸钠溶液呈中性
【猜想假设】猜想1硫酸钠和氢氧化钠;猜想Ⅱ硫酸钠和硫酸;猜想Ⅲ 。
【设计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
溶液无明显变化
猜想 不成立
②另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氯化钡溶液
猜想Ⅱ成立
【反思与评价】小芳认为实验操作②得出的结论不成立。为了证明猜想Ⅱ成立,可以向废液中加入少量氧化铜粉末,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答案】(1)2NaOH+CO2═Na2CO3+H2O。
(2)氢氧根离子和氢离子结合生成水。
【猜想假设】硫酸钠。
【设计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猜想 1不成立
产生白色沉淀
【反思与评价】CuO+H2SO4═CuSO4+H2O。
【解析】(1)氢氧化钠溶液露置在空气中容易变质,是因为氢氧化钠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钠和水,其变质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故填:2NaOH+CO2═Na2CO3+H2O。
(2)小明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该中和反应的实质是氢氧根离子和氢离子结合生成水。
故填:氢氧根离子和氢离子结合生成水。
【猜想假设】猜想1硫酸钠和氢氧化钠;猜想Ⅱ硫酸钠和硫酸;猜想Ⅲ硫酸钠。
故填:硫酸钠。
【设计实验】
①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无明显现象,说明溶液中不含有氢氧化钠;
②另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了硫酸钡,实验过程如下所示: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
溶液无明显变化
猜想 1不成立
②另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氯化钡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Ⅱ成立
【反思与评价】
小芳认为实验操作②得出的结论不成立,这是因为溶液中只含有硫酸钠时,也能够产生白色沉淀;
为了证明猜想Ⅱ成立,可以向废液中加入少量氧化铜粉末,原因是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过程中氧化铜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H2SO4═CuSO4+H2O。
故填:CuO+H2SO4═CuSO4+H2O。
25·【2018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为探究盐酸的化学性质,某化学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1)A试管中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C试管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将反应后D、E试管中的废液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观察到烧杯中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出现。将烧杯中的混合物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同学们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NaCl
猜想二:NaCl和CaCl2
猜想三:______________
猜想四:NaCl、Ca(OH)2和HCl
【设计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的碳酸钠溶液。
_________
猜想二不成立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 滴加_______(填名称)。
_________
猜想三成立
【迁移拓展】稀盐酸、稀硫酸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在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__________。
【答案】(1).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或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2).Fe2O3+6HCl=2FeCl3+3H2O;(3).NaCl和Na2CO3(或氯化钠和碳酸钠);(4).无沉淀产生(或无明显变化);(5).稀盐酸(或稀硫酸);(6).产生气泡;(7).氢离子(或H+)。
【解析】(1)A试管中的实验现象为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或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得到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
【作出猜想】猜想三:观察到烧杯中先有气泡产生,说明是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后有白色沉淀出现, 说明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故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NaCl和Na2CO3(或氯化钠和碳酸钠);
【设计实验】碳酸钠与氯化钙溶液反应会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故无沉淀产生(或无明显变化),说明猜想二不成立;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 滴加稀盐酸(或稀硫酸),产生气泡,说明猜想三成立;
【迁移拓展】稀盐酸、稀硫酸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在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或H+)。
26·【2018四川巴中市】小明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未密封的KOH固体,对其成分进行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①KOH与NaOH的化学性质相似。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KOH变质的原因是 。
②K2CO3溶液呈碱性,CaCl2溶液,KCl溶液呈中性。
【猜想假设】:假设I:只含KOH;假设II:含KOH和K2CO3;假设III:只含K2CO3。
【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有气泡
产生
假设 不正确
(2)另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振荡,静置
猜想II正确
(3)取②中上层清液,滴加无色的酚酞试液
【拓展应用】:完全变质的KOH也有利用价值,从K2CO3的组成或性质看,K2CO3在农业上的用途是 (填一种即可)。
【答案】【查阅资料】①2KOH+CO2═K2CO3+H2O。
【进行实验】
(1)Ⅰ;
(2)产生白色沉淀;
(3)酚酞试液变红色:
【拓展应用】用作钾肥。
【解析】【查阅资料】
①KOH变质的原因是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钾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OH+CO2═K2CO3+H2O。
故填:2KOH+CO2═K2CO3+H2O。
【进行实验】
(1)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产生气泡,说明溶液中含有碳酸钾;
(2)另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碳酸钾;
(3)取②中上层清液,滴加无色的酚酞试液,酚酞试液变红色,说明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钾,实验过程如下所示:
实验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有气泡
产生
假设Ⅰ不正确
(2)另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振荡,静置
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II正确
(3)取②中上层清液,滴加无色的酚酞试液
酚酞试液变红色
【拓展应用】
完全变质的KOH也有利用价值,从K2CO3的组成或性质看,碳酸钾中含有钾元素,碳酸钾易溶于水,因此K2CO3在农业上可以用作钾肥。
故填:用作钾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