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精练: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基础+提高+中考)

文档属性

名称 精编精练: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基础+提高+中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8-12-13 15:18:01

文档简介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精编精练

1·测定溶液的酸碱性强弱应选用的是( )
A.酚酞试液 B.pH试纸 C.石蕊试液 D.蓝色石蕊试纸
2·下列物质呈碱性的是(  )
A.血液,pH为7.35~7.45 B.胃液,pH为0.8~1.5
C.牛奶,pH为6.3~6.6 D.苹果汁,pH为2.9~3.3
3·向10mLpH为12的溶液中加入试剂,溶液的pH肯定增大的是(  )
A.加水 B.氢氧化钠颗粒 C.pH为4的溶液 D.稀硫酸
4·下图X、Y、Z表示某些物质的pH值。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X一定是酸 B.Y一定是蒸馏水 C.Z一定是碱 D.Z可能是盐
5·下列物质呈酸性的是(  )
A.柠檬水 B.肥皂水 C.石灰水 D.浓氨水
6·下表是人体内一些液体的正常pH范围
物质
血浆
唾液
胃液
尿液
pH
7.35~7.45
6.6~7.1
0.9~1.5
4.7~8.4
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A. 血浆 B. 唾液 C. 胃液 D. 尿液
7·某同学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盐酸滴在湿润的pH试纸上,测得pH=3,他判断这是一种酸性溶液,对他的操作方法、测量结果及结论的评价,正确的是(  )
A.方法正确,测量结果正确,结论正确
B.方法错误,测量结果偏小,结论正确
C.方法错误,测量结果偏大,结论错误
D.方法错误,测量结果偏大,结论正确
8·同样是清洁剂,炉具清洁剂有强碱性,而厕所清洁剂则有强酸性,用这两种清洁剂进行实验得到的结果一定有误的是( )
A.测得炉具清洁剂pH=13
B.测得厕所清洁剂pH=8 C.炉具清洁剂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D.厕所清洁剂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9·下列做法利用了酸碱中和反应原理的是(  )
A.用食醋腌木瓜放入食盐进行调味
B.用稀盐酸除去铁钉上的铁锈
C.焙制蛋糕时加入碳酸氢钠使蛋糕膨松
D.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症
10·向某稀盐酸中逐渐加入试剂X后溶液的pH变化如图。试剂X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 )
A. H2O B. H2SO4 C. NaOH D. CaCO3
11·将稀盐酸慢慢滴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溶液的温度,温度随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1)在滴加的过程中,烧杯中溶液的pH逐渐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由图可知,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   (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3)图中B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12·2015年苏州市初中化学实验操作考查内容为“溶液酸碱性的检验”,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测得碳酸饮料的pH  7(填“<”或“=”或“>”)。
(2)下列使用pH试纸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将pH试纸剪成几段使用
B.将pH试纸直接插入待测液中
C.将pH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干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
D.将pH试纸湿润后放在表面皿上,用干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
E.读数时,在30秒内将pH试纸呈现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3)本次实验中滴管使用出现了如图1~图4所示的四种常见错误操作.请你从这四幅图中任意选择一幅(请写明所选图的序号),具体说明改正错误的方法   。
(4)使用白色点滴板完成实验有显色明显、便于对比、   (填一项)等优点。
13·用熟石灰中和一定量的盐酸时,溶液的pH与加入的熟石灰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当加入熟石灰mg时,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若改用7.4g氢氧化钠与相同量盐酸反应,所得溶液的pH________7。(填“>”、“<”或“=”)。

14·常温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pH=2的溶液显酸性
B.pH=7的溶液显中性
C.溶液的pH由5变成2,其酸性减弱
D.pH>10的土壤不适于种植农作物,因为碱性太强
15·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钾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c点所示溶液呈碱性
B.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K2SO4和H2SO4
C.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钾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硫酸的烧杯中
D.由b点到c点的变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16·在Ca(OH)2的饱和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冷却至室温,溶液的pH没有改变的是(  )
A.CO2 B.CaO C.Cu(NO3)2 D.HCl
17·用pH试纸测定石灰水的pH,如图所示,则测得结果与实际值相比(  )

A.偏高 B.偏低 C.相等 D.无法确定
18·分别向甲、乙、丙三种无色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甲溶液变红色,乙溶液变蓝色,丙溶液变紫色.则它们的pH由小到大的排列是(  )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乙、甲、丙 D.丙、甲、乙
19·食醋里通常含有3-5%的醋酸(CH3COOH),食醋与鸡蛋壳反应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B. 加水稀释食醋,溶液pH变小
C. 醋酸在水溶液里能解离出H+ D. 不宜用铝制容器盛装食醋
20·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
(1)熟石灰可由生石灰溶于水制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测量其溶液的pH时,可以   ,再用标准比色卡比较试纸显示的颜色,读取该溶液的pH。
(2)用石灰浆粉刷墙壁,干燥后墙面变硬,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用熟石灰来改良酸性土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以土壤中含有硫酸为例)。
21·中和反应在工农业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某学生课外兴趣小组对中和反应进行研究.
(1)对于没有明显实验现象产生的中和反应,如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要证明它们之间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可通过如下实验来进行。
①在盛有稀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加2~3滴酚酞试液,用胶头滴管吸取稀盐酸逐滴加入到上述烧杯中,边滴边用玻璃棒搅拌,当观察到   现象时,说明它们之间发生了中和反应,且恰好完全反应。
②将稀盐酸逐滴匀速加入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中,用数字化仪器对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温度、PH进行实时测定,得到的曲线如图1、图12所示。
由图1、图2可知,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已发生中和反应的判断依据是   。
对于某些有明显实验现象产生的中和反应,如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的反应,只要将稀硫酸滴加到氢氧化钡溶液中,观察到   现象,就可说明反应已经发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2·【2018广州市】下列清洁用品中碱性最强的是( )
A.厕所清洁剂pH=1 B.牙膏pH=8 C.肥皂Ph=10 D.炉具清洁剂pH=13
【答案】D
23·【2018四川省自贡市】肉类的鲜度可以通过测试pH来判断。有资料显示,pH与肉类新鲜度的关系如下表,则新鲜肉在变质过程中酸性如何变化(  )
A.不变 B.变强 C.变弱 D.无法确定
24·【2018四川省雅安市】人体内的一些液体正常pH范围如下,其中呈酸性的是(  )
A.血浆7.35﹣7.45 B.胆汁7.1﹣7.3
C.胃液0.9﹣1.5 D.胰液7.5﹣8.0
25·【2018湖南省长沙市】据报道,某经营宾馆的不法商人用氢氧化钠溶液浸泡、洗涤床单和被套,导致它们显碱性,引起顾客皮肤不适,氢氧化钠溶液的pH可能是( )
A. 3 B. 7 C. 13 D. 5
26·【2018重庆市B卷】已知生活中厕所清洁剂的pH=1,厨房的清洁剂的pH=12。下列关于两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厕所清洁剂加水稀释,溶液pH升高 B.厨房清洁剂可能含有NaOH
C.混合使用能提高两者的清洁效果 D.厕所清洁剂可能使铁制下水道腐蚀
27·【2018广西梧州市】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
液的反应过程,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随滴加液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b点所示溶液中,溶质是NaCl
B.向图中c点所示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
C.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
D.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
28·【2018山东省临沂市】向NaOH溶液中滴入HCl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
(1)如图表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在下面横线上写出每种图形表示的离子(填离子符号)。
(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下列物质中只有一种能与KOH溶液发生上述类似反应,应是   (填序号)。
①HNO3②CuSO4③CaCl2
29·【2018山东省滨州市】酸和碱能发生中和反应,它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图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时烧杯中溶液的pH随加入液体体积的变化曲线及相关的实验操作,请从中获取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①烧杯中盛放的是   溶液。
②曲线上坐标为(18,7)的点所表示的意义 
  。
③曲线上坐标为(15,12)的点表示的溶液中的微粒有  ﹣ (用化学用语表示)。
(2)小明完成上述实验几天后发现,忘记盖上盛放氢氧化钠溶液试剂瓶的瓶塞,请帮助小明完成如下实验方案来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一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稀盐酸
没有气体产生。
没有变质
方案二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氯化钡溶液
   。
已经变质
①请写出方案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你认为方案一的实验设计是否正确?   (填“正确”或“不正确”),请说明理由   。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精编精练

1·测定溶液的酸碱性强弱应选用的是( )
A.酚酞试液 B.pH试纸 C.石蕊试液 D.蓝色石蕊试纸
【答案】B
【解析】酸碱度可表示溶液的酸碱性强弱,测溶液的酸碱度用pH试纸, 故答案为:B。 2·下列物质呈碱性的是(  )
A.血液,pH为7.35~7.45 B.胃液,pH为0.8~1.5
C.牛奶,pH为6.3~6.6 D.苹果汁,pH为2.9~3.3
【答案】A
【解析】A、血液,pH为7.35~7.45,大于7,呈碱性;
B、胃液,pH为0.8~1.5,小于7,呈酸性;
C、牛奶,pH为6.3~6.6,小于7,呈酸性;
D、苹果汁的pH为2.9~3.3,小于7,呈酸性;
故选A。
3·向10mLpH为12的溶液中加入试剂,溶液的pH肯定增大的是(  )
A.加水 B.氢氧化钠颗粒 C.pH为4的溶液 D.稀硫酸
【答案】B
【解析】A、向10mLpH为12的溶液中加入水,碱性会减弱,溶液的pH肯定变小,故错误;
B、向10mLpH为12的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颗粒,碱性会增强,溶液的pH肯定变大,故正确;
C、向10mLpH为12的溶液中加入pH为4的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碱性会减弱,溶液的pH肯定变小,故错误;
D、向10mLpH为12的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发生中和反应,碱性会减弱,溶液的pH肯定变小,故错误;
4·下图X、Y、Z表示某些物质的pH值。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X一定是酸 B.Y一定是蒸馏水 C.Z一定是碱 D.Z可能是盐
【答案】D
【解析】A、X溶液的pH小于7,只能说明该溶液显酸性,不能说明是酸,A不符合题意; B、Y溶液的pH=7,说明该溶液显中性,不能说明是水,B不符合题意; C、Z溶液的pH大于7,说明溶液显碱性,不能说明溶液是碱,C不符合题意; D、盐溶液可能显碱性,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5·下列物质呈酸性的是(  )
A.柠檬水 B.肥皂水 C.石灰水 D.浓氨水
【答案】A
【解析】A、柠檬水中含有柠檬酸,显酸性,故选项正确;
B、肥皂水显碱性,故选项错误;
C、石灰水是氢氧化钙的水溶液,显碱性,故选项错误;
D、浓氨水是氨气的水溶液,是一种碱溶液,显碱性,故选项错误;
故选A。
6·下表是人体内一些液体的正常pH范围
物质
血浆
唾液
胃液
尿液
pH
7.35~7.45
6.6~7.1
0.9~1.5
4.7~8.4
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A. 血浆 B. 唾液 C. 胃液 D. 尿液
【答案】C
【解析】当溶液的pH<7时,随着pH的减小酸性增强,胃液的pH最小,胃液酸性最强。故选C。
7·某同学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盐酸滴在湿润的pH试纸上,测得pH=3,他判断这是一种酸性溶液,对他的操作方法、测量结果及结论的评价,正确的是(  )
A.方法正确,测量结果正确,结论正确
B.方法错误,测量结果偏小,结论正确
C.方法错误,测量结果偏大,结论错误
D.方法错误,测量结果偏大,结论正确
【答案】D
【解析】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某同学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盐酸滴在湿润的pH试纸上,稀释了待测溶液,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则使溶液的酸性减弱,测定结果偏大,但结论正确。
A、方法错误,测量结果偏大,结论正确,故选项错误;
B、方法错误,测量结果偏大,结论正确,故选项错误;
C、方法错误,测量结果偏大,结论正确,故选项错误;
D、方法错误,测量结果偏大,结论正确,故选项正确;
故选D;
8·同样是清洁剂,炉具清洁剂有强碱性,而厕所清洁剂则有强酸性,用这两种清洁剂进行实验得到的结果一定有误的是( )
A.测得炉具清洁剂pH=13
B.测得厕所清洁剂pH=8 C.炉具清洁剂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D.厕所清洁剂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答案】B
【解析】A、炉具清洁剂有强碱性,测得炉具清洁剂pH=13,正确; B、厕所清洁剂 有强酸性,测得厕所清洁剂pH=8,是呈碱性的数据,错误; C、炉具清洁剂呈强碱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正确; D、厕所清洁剂呈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正确; 故选B。 9·下列做法利用了酸碱中和反应原理的是(  )
A.用食醋腌木瓜放入食盐进行调味
B.用稀盐酸除去铁钉上的铁锈
C.焙制蛋糕时加入碳酸氢钠使蛋糕膨松
D.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症
【答案】D
【解析】A、用食醋腌木瓜放入食盐进行调味,没有发生酸与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没有运用中和反应原理,故选项错误;
B、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是利用了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没有运用中和反应原理,故选项错误;
C、焙制蛋糕时加入碳酸氢钠使蛋糕膨松,主要是利用了碳酸氢钠受热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没有运用中和反应原理,故选项错误;
D、Al(OH)3与胃酸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是酸和碱的反应,是利用了中和反应原理,故选项正确。故选D。
10·向某稀盐酸中逐渐加入试剂X后溶液的pH变化如图。试剂X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 )
A. H2O B. H2SO4 C. NaOH D. CaCO3
【答案】C
【解析】水为中性物质,可以减低稀盐酸的酸性,但是溶液始终呈酸性,溶液的pH<7;硫酸为酸性物质,可以增强稀盐酸的酸性,但是溶液始终呈酸性,溶液的pH值<7;氢氧化钠为碱,可以和稀盐酸反应,而使溶液的酸性减弱,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值为7,继续加入氢氧化钠则溶液呈碱性,而使pH值大于7;碳酸钙可以消耗盐酸,溶液的pH≤7。故选C。
11·将稀盐酸慢慢滴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溶液的温度,温度随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1)在滴加的过程中,烧杯中溶液的pH逐渐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由图可知,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   (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3)图中B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答案】(1)减小;
(2)放热;
(3)NaCl。
【解析】(1)氢氧化钠溶液的pH大于7,稀盐酸的pH小于7,在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的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变小;故填:减小;
(2)由图象可以看出,随着稀盐酸的加入,温度在逐渐的升高,说明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放热反应.故填:放热;
(3)根据图象可以看出,随着稀盐酸的加入,温度在逐渐的升高,在B点前后温度是两种情况,B点温度最高,B点表示酸碱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生成氯化钠和水,故填:NaCl。
12·2015年苏州市初中化学实验操作考查内容为“溶液酸碱性的检验”,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测得碳酸饮料的pH  7(填“<”或“=”或“>”)。
(2)下列使用pH试纸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将pH试纸剪成几段使用
B.将pH试纸直接插入待测液中
C.将pH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干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
D.将pH试纸湿润后放在表面皿上,用干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
E.读数时,在30秒内将pH试纸呈现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3)本次实验中滴管使用出现了如图1~图4所示的四种常见错误操作.请你从这四幅图中任意选择一幅(请写明所选图的序号),具体说明改正错误的方法   。
(4)使用白色点滴板完成实验有显色明显、便于对比、   (填一项)等优点。
【答案】(1)<;
(2)ACE;
(3)图3滴瓶上的滴管不用清洗直接放回原瓶(合理即可);
(4)节约药品
【解析】(1)碳酸显酸性,pH<7,;故填:<;
(2)A.将PH试纸剪成几段使用,可以节约,故正确;
B.将pH试纸直接插入待测液中,会污染原试剂,故错误;
C.将pH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干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正确;
D.将pH试纸湿润后放在表面皿上,用干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会试剂稀释,影响pH的测定,故错误
E.读数时,在30秒内将pH试纸呈现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防止腐蚀,故正确;
故正确的是:ACE;
(3)图1胶头滴管应该是先挤扁胶头再伸入试剂瓶吸液;图2洗净的滴管应该放在烧杯内;图3滴瓶上的滴管不用清洗;图4胶头滴管不能倒放;
故答案为:图3滴瓶上的滴管不用清洗直接放回原瓶(合理即可);
(4)使用白色点滴板完成实验有显色明显、便于对比,还能节约药品;故填:节约药品。
13·用熟石灰中和一定量的盐酸时,溶液的pH与加入的熟石灰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当加入熟石灰mg时,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若改用7.4g氢氧化钠与相同量盐酸反应,所得溶液的pH________7。(填“>”、“<”或“=”)。
【答案】Ca(OH)2+2HCl=CaCl2+2H2O;HCl和CaCl2;<
【解析】酸碱反应生成盐和水,Ca(OH)2+2HCl=CaCl2+2H2O。当加入熟石灰mg时,溶液的pH<7,即盐酸剩余,所以溶液中的溶质是HCl和CaCl2。由图像可知,7.4g氢氧化钙与盐酸恰好反应,所得溶液的pH=7。
Ca(OH)2+
2HCl=CaCl2+2H2O ,
NaOH +
HCl = NaCl + H2O
74
73
40
36.5
若改用7.4g氢氧化钠与相同量盐酸反应,则盐酸有剩余,故所得溶液的pH<7。 
14·常温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pH=2的溶液显酸性
B.pH=7的溶液显中性
C.溶液的pH由5变成2,其酸性减弱
D.pH>10的土壤不适于种植农作物,因为碱性太强
【答案】C
【解析】常温下,pH=7 时,溶液显中性;pH>7,溶液显碱性,且pH 值越大,溶液碱性越强;pH<7 时,溶液显酸性,pH 值越小,溶液酸性越大;植物一般生长在pH≈6.5﹣7.5 的土壤中;酸性太强或碱性太强均不适合植物生长。故答案是C。
15·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钾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c点所示溶液呈碱性
B.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K2SO4和H2SO4
C.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钾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硫酸的烧杯中
D.由b点到c点的变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答案】D
【解析】A、c点时溶液的pH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说法错误;
B、a点时溶液的pH大于7,显碱性,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K2SO4和KOH,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由图象可知,pH值是开始时大于7逐渐的减小到7然后小于7,可知原溶液显碱性,然后不断的加入酸性溶液,使pH减小,说明是把硫酸滴加到氢氧化钾溶液中,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由b点到c点的变化过程中,是恰好完全反应后继续滴加稀硫酸,变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6·在Ca(OH)2的饱和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冷却至室温,溶液的pH没有改变的是(  )
A.CO2 B.CaO C.Cu(NO3)2 D.HCl
【答案】B
【解析】A、二氧化碳能够消耗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从而使氢氧化钙的质量分数变小,溶液的pH减小.故选项错误;
B、氧化钙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冷却至室温后石灰水仍然是饱和溶液,氢氧化钙的质量分数不变,溶液的pH不变.故选项正确;
C、硝酸铜能够消耗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从而使氢氧化钙的质量分数变小,溶液的pH减小.故选项错误;
D、氢氧化钙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从而使氢氧化钙的质量分数变小,溶液的pH减小.故选项错误。
故选B。
17·用pH试纸测定石灰水的pH,如图所示,则测得结果与实际值相比(  )

A.偏高 B.偏低 C.相等 D.无法确定
【答案】B
【解析】石灰水是氢氧化钙的水溶液,显碱性;用蒸馏水润湿后,溶液的碱性变弱,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强,则测得的pH结果比实际值偏小。
故选B。
18·分别向甲、乙、丙三种无色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甲溶液变红色,乙溶液变蓝色,丙溶液变紫色.则它们的pH由小到大的排列是(  )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乙、甲、丙 D.丙、甲、乙
【答案】A
【解析】乙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说明乙显碱性,溶液的pH大于7;
丙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说明丙显中性,溶液的pH等于7;
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说明甲显酸性,溶液的pH小于7;
故选A。
19·食醋里通常含有3-5%的醋酸(CH3COOH),食醋与鸡蛋壳反应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B. 加水稀释食醋,溶液pH变小
C. 醋酸在水溶液里能解离出H+ D. 不宜用铝制容器盛装食醋
【答案】B
【解析】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与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钙、水和二氧化碳;加水稀释食醋,溶液的酸性减弱,溶液pH变大;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属于酸,醋酸属于酸在水溶液里能解离出H+;铝是活泼金属,能与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铝和氢气,不宜用铝制容器盛装食醋。故选B。
20·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
(1)熟石灰可由生石灰溶于水制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测量其溶液的pH时,可以   ,再用标准比色卡比较试纸显示的颜色,读取该溶液的pH。
(2)用石灰浆粉刷墙壁,干燥后墙面变硬,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用熟石灰来改良酸性土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以土壤中含有硫酸为例)。
【答案】(1)CaO+H2O═Ca(OH)2;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2)CO2+Ca(OH)2═CaCO3↓+H2O;
(3)Ca(OH)2+H2SO4═CaSO4+2H2O;
【解析】(1)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
(2)石灰浆中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碳酸钙是一种不溶于水的白色的坚硬的物质,干燥后墙面变得既白又硬,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3)氢氧化钙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H2SO4═CaSO4+2H2O。
21·中和反应在工农业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某学生课外兴趣小组对中和反应进行研究.
(1)对于没有明显实验现象产生的中和反应,如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要证明它们之间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可通过如下实验来进行。
①在盛有稀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加2~3滴酚酞试液,用胶头滴管吸取稀盐酸逐滴加入到上述烧杯中,边滴边用玻璃棒搅拌,当观察到   现象时,说明它们之间发生了中和反应,且恰好完全反应。
②将稀盐酸逐滴匀速加入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中,用数字化仪器对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温度、PH进行实时测定,得到的曲线如图1、图12所示。
由图1、图2可知,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已发生中和反应的判断依据是   。
对于某些有明显实验现象产生的中和反应,如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的反应,只要将稀硫酸滴加到氢氧化钡溶液中,观察到   现象,就可说明反应已经发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答案】(1)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溶液温度升高;溶液pH由大于7降至小于7。
(2)产生白色沉淀;Ba(OH)2+H2SO4═BaSO4↓+2H2O。
【解析】(1)①在盛有稀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加2~3滴酚酞试液,用胶头滴管吸取稀盐酸逐滴加入到上述烧杯中,边滴边用玻璃棒搅拌,当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时,说明它们之间发生了中和反应,且恰好完全反应;
②由图1、图2可知,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已发生中和反应的判断依据是溶液温度升高;溶液pH由大于7降至小于7。
故填: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溶液温度升高;溶液pH由大于7降至小于7。
(2)将稀硫酸滴加到氢氧化钡溶液中时,能够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就可说明反应已经发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OH)2+H2SO4═BaSO4↓+2H2O。
故填:产生白色沉淀;Ba(OH)2+H2SO4═BaSO4↓+2H2O。

22·【2018广州市】下列清洁用品中碱性最强的是( )
A.厕所清洁剂pH=1 B.牙膏pH=8 C.肥皂Ph=10 D.炉具清洁剂pH=13
【答案】D
【解析】pH 值越大,溶液碱性越强,故选D。
23·【2018四川省自贡市】肉类的鲜度可以通过测试pH来判断。有资料显示,pH与肉类新鲜度的关系如下表,则新鲜肉在变质过程中酸性如何变化(  )
A.不变 B.变强 C.变弱 D.无法确定
【答案】C
【解析】根据表格判断新鲜肉在变质过程中pH值越来越大,酸性越来越弱。故选C。
24·【2018四川省雅安市】人体内的一些液体正常pH范围如下,其中呈酸性的是(  )
A.血浆7.35﹣7.45 B.胆汁7.1﹣7.3
C.胃液0.9﹣1.5 D.胰液7.5﹣8.0
【答案】C
【解析】A、血浆的pH为7.35~7.45,大于7,呈碱性,故错误;
B、胆汁的pH为7.1~7.3,大于7,呈碱性,故错误;
C、胃液的pH为0.9~1.5,小于7,呈酸性,故,正确;
D、胰液的pH为7.5~8.0,大于7,呈碱性,故错误;
故选C。
25·【2018湖南省长沙市】据报道,某经营宾馆的不法商人用氢氧化钠溶液浸泡、洗涤床单和被套,导致它们显碱性,引起顾客皮肤不适,氢氧化钠溶液的pH可能是( )
A. 3 B. 7 C. 13 D. 5
【答案】C
【解析】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酸性溶液的pH值<7;中性溶液的pH值=7;碱性溶液的pH值>7,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氢氧化钠溶液的pH可能是13。故选C。
26·【2018重庆市B卷】已知生活中厕所清洁剂的pH=1,厨房的清洁剂的pH=12。下列关于两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厕所清洁剂加水稀释,溶液pH升高 B.厨房清洁剂可能含有NaOH
C.混合使用能提高两者的清洁效果 D.厕所清洁剂可能使铁制下水道腐蚀
【答案】C
【解析】厕所清洁剂的pH=1,显酸性,厕所清洁剂加水稀释,溶液pH升高,pH只能接近7且小于7;厨房清洁剂pH=12,显碱性,可能含有NaOH;厕所清洁剂和厨房清洁剂发生中和反应,混合使用降低两者的清洁效果;厕所清洁剂显酸性,可以与铁发生反应,可能使铁制下水道腐蚀。故选C。
27·【2018广西梧州市】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
液的反应过程,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随滴加液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b点所示溶液中,溶质是NaCl
B.向图中c点所示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
C.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
D.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
【答案】B
【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溶液pH值越来越大,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图中b点所示溶液pH=7,酸碱完全反应,溶液中溶质是NaCl;图中c点所示溶液pH>7,显碱性,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故选B。
28·【2018山东省临沂市】向NaOH溶液中滴入HCl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
(1)如图表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在下面横线上写出每种图形表示的离子(填离子符号)。
(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下列物质中只有一种能与KOH溶液发生上述类似反应,应是   (填序号)。
①HNO3②CuSO4③CaCl2
【答案】(1)OH﹣、Na+;(2)HCl+NaOH═NaCl+H2O;(3)①
【解析】(1)向NaOH溶液中滴入HCl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氢氧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盐酸是由氢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结合氢氧根离子生成水分子,故横线上图形表示的离子从左到右分别是氢氧根离子(OH﹣)、钠离子(Na+)。
(2)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
(3)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属于中和反应,只有一种能与KOH溶液发生上述类似反应,硝酸属于酸能与氢氧化钾发生中和反应。
29·【2018山东省滨州市】酸和碱能发生中和反应,它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图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时烧杯中溶液的pH随加入液体体积的变化曲线及相关的实验操作,请从中获取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①烧杯中盛放的是   溶液。
②曲线上坐标为(18,7)的点所表示的意义 
  。
③曲线上坐标为(15,12)的点表示的溶液中的微粒有  ﹣ (用化学用语表示)。
(2)小明完成上述实验几天后发现,忘记盖上盛放氢氧化钠溶液试剂瓶的瓶塞,请帮助小明完成如下实验方案来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一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稀盐酸
没有气体产生。
没有变质
方案二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氯化钡溶液
   。
已经变质
①请写出方案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你认为方案一的实验设计是否正确?   (填“正确”或“不正确”),请说明理由   。
【答案】(1)①氢氧化钠;②在加入稀盐酸18mL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反应。溶液的pH是7。
③Na+、Cl﹣、OH﹣。
(2)产生了白色沉淀;①BaCl2+Na2CO3=BaCO3↓+2NaCl。
②不正确;在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液中,滴入少量稀盐酸时,稀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反。
【解析】(1)①由图象可知,开始时溶液的pH大于7,说明了烧杯中盛放的是氢氧化钠溶液。
②由图示可知,曲线上坐标为(18,7)的点所表示的意义是:在加入稀盐酸18mL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反应,溶液的pH是7。
③曲线上坐标为(15,12)的点表示在加入稀盐酸18mL时,稀盐酸未将氢氧化钠安全反应,溶液中有生成的氯化钠和未反应的氢氧化钠,微粒有:Na+、Cl﹣、OH﹣。
(2)由于碳酸钠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了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所以反应的现象是:产生了白色沉淀;
①由上述分析可知,方案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BaCl2+Na2CO3=BaCO3↓+2NaCl。
②方案一的实验设计不正确,理由是:在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液中,滴入少量稀盐酸时,稀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