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浙江省台州市第一中学 徐红锋
一、新课程化学教材(江苏版)概述
1、高中化学课程改革的特点
※一个观念――以学生发展为本
※两个关注――关注过程,关注终身发展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个特点――基础性、时代性、选择性
2、必修模块的学习目标及要求
※体现三维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倡导多元的学习方式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创新意识)
※面向全体学生
(倡导通过多次学习,螺旋上升,逐步达成目标)
※重视学科素养
3、教材的整体编排体系
选修模块属性及关系
属性 选修模块
科学属性 实验化学
学科属性 化学反应原理
有机化学基础
物质结构与性质
社会属性 化学与技术
化学与生活
三个阶段化学课程内容的关系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内容一级主题 高中必修化学课程内容标准一级主题 高中选修化学课程
科学探究 认识化学科学 实验化学
化学实验基础
身边的化学物质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有机化学基础
物质构成的奥秘 物质结构基础 物质结构与性质
化学变化 化学反应与能量 化学反应原理
化学与社会发展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化学与生活 化学与技术
苏教版化学1教材的内容体系
苏教版化学1 知识结构
必修1与社会生产生活及学科知识体系之间的联系
专题 与社会生产生活的联系 学科知识体系
专题一: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用化学家的眼光看世界 学习研究化学的方法思路
专题二: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 身边的化学:与海水、矿物、空气有关的物质的宏观性质 无机元素化合物知识
专题三:从矿物到基础材料
专题四:硫、氮和可持续发展
二、课程标准要求及三套教材比较
1、课程标准内容
主题 内容
主题 1 认识化学科学 化学研究对象(在分子层次上认识物质、认识化学变化本质、合成新物质),发展的基本特征和趋势; 认识摩尔,能用于简单化学计算,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 认识实验、假说、模型、比较、分类等科学方法对化学研究的作用。 欣赏化学科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主题 2 化学实验基础 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 初步学会检验、分离、提纯和溶液配制等技能; 树立安全意识,识别安全使用标识,形成良好实验习惯; 能够独立或合作完成实验,记录现象和数据,完成报告,进行交流;初步认识实验设计、条件控制、数据处理等方法的应用。
主题3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能根据组成、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知道胶体; 根据生产、生活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合金的应用; 通过实验了解氯、氮、硫、硅等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知道酸、碱、盐的电离,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了解常见离子检验;。 了解氧化还原反应本质,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关于目标要求的说明:
本标准对目标要求的描述所用的词语分别指向认知性学习目标、技能性学习目标、体验性学习目标,并且按照学习目标的要求分为不同的水平。对同一水平的学习要求可用多个行为动词进行描述,现在如下说明:
(1)认知性学习目标的水平:
从低到高依次是:
1 知道、说出、识别、描述、举例、列举
2 了解、认识、能表示、辨认、区分、比较
3 理解、解释、说明、判断、预期、分类、归纳、概述
4 应用、设计、评价、优选、使用、解决、检验、证明
(2)技能性学习目标的水平:
从低到高依次是:
1 初步学习、模仿
2 初步学会、独立操作、完成、测量
3 学会、掌握、迁移、灵活运用
(3)体验性学习目标的水平:
从低到高依次是:
1 感受、经历、尝试、体验、参与、交流、讨论、合作、参观
2 认同、体会、认识、关注、遵守、赞赏、重视、珍惜
3 形成、养成、具有、树立、建立、保持、发展、增强
2、三套教材化学1编写比较
3、三套教材对核心知识的覆盖
核心概念理论知识 三套教材共有的内容 三套教材分别特有的内容
山东科技版 人教版 苏教版
物质的量 物质的量及单位,阿伏加德罗常数,摩尔质量, 物质的量浓度 气体摩尔体积 后加 气体摩尔体积
胶体 分散系,分散质,分散剂,胶体,丁达尔效应 电泳,聚沉
电解质、电离与离子反应 电解质,电离,离子反应及其应用(离子共存、离子检验等),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离子方程式。 从电离角度对酸碱盐下的定义 从电离角度对酸碱盐下的定义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 氧化剂与还原剂,氧化性与还原性 氧化剂与还原剂,(氧化性还原性)
三、本专题教学内容及作用地位分析
1、编写思路
基本出发点:
①作为《化学1》的专题1,既是初中化学学习的总结和概括,又必须为高中化学学习打下新的基础,这是本专题编写中选择素材的一个重要依据。
②让学生大致了解化学学科与人类发展的紧密关系。
③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学习过程中,了解化学学科研究的基本范围,了解学习和研究化学学科的基本方法。
目的:通过本专题的学习,学生能够体验和感受化学家研究和认识物质的科学方法,了解化学学科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方法:
①化学家采用多种方法对物质进行分类,研究各种物质的性质和应用及不同各类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②化学家首先将物质分离、提纯,然后对其结构、组成、性质等进行实验研究;
③化学家需要通过定量的方法进行研究。
④化学家通过假说→模型→实验→假说的方法研究物质的结构。
思路 内容
对宏观物质的基本认识 1-1 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 物质的不同种类→不同类型物质间的转化及规律(四种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的定量关系:物质的量)→从聚集状态分类(1mol不同状态物质的体积、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分散系(胶体、电解质、电离方程式)。
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1-2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物质的分离提纯(过滤、结晶、萃取、蒸馏、层析)→物质的检验→溶液的配制及分析 (物质的量浓度,配制,滴定分析)
对物质微观结构的认识 1-3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原子结构,元素性质与最外层电子关系
2、前后联系
初中已学 《专题一》第一单元 后续模块
物质分类的方法(纯净物、混和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无机物和有机物)氧化反应、燃烧(缓慢氧化和爆炸)、灭火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置换反应、化学反应中的电子转移、酸碱盐的概念,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各类物质之间的转化图 物质的分类(纯净物、混合物、酸碱盐等)及转化化学反应基本类型、氧化还原反应,一些常见的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关系,有机物的概念,无机物和有机物之间的转化) 必修1专题二: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及分析、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强弱选修模块:有机化学基础
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根据物质的量的简单计算
水的三态变化、水与生命、水的循环水状态变化的模型(分子间距离) 物质的聚集状态(不同状态物质的结构与性质、气体摩尔体积及其简单计算、晶体) 必修2专题一:不同类型的晶体
溶液(溶质、溶剂)、悬浊液、乳浊液高锰酸钾溶液、碘酒 物质的分散系(溶液、胶体、电解质非电解质,电解质的电离) 强弱电解质、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初中已学 《专题一》第二单元 后续模块
水的净化(沉淀法,明矾、活性炭等作为凝聚剂)过滤操作、粗盐的精制晶体的形成(蒸发溶剂、结晶)结晶水合物、物质的鉴别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过滤、结晶、蒸馏、分液、层析)常见物质的检验(蛋白质纤维的检验、焰色反应)溶液的配制及分析(物质的量浓度、容量瓶的使用)中和滴定法测定溶液浓度 《实验化学》模块
初中已学 《专题一》第三单元 后续模块
分子、原子及其属性金刚石、石墨、足球烯原子的质量和体积汤姆逊模型、卢瑟福模型、玻尔模型原子核、原子结构、同位素、离子 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原子的构成、核素、同位素 必修2专题一: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3、地位与作用
六大知识块在专题1中的分布
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 第三单元
基本概念 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化学反应基本类型物质的量、摩尔质量 不同状态物质的结构与性质、晶体、气体摩尔体积 分散系、溶液、胶体、电解质、非电解质、电解质的电离 原子结构模型、核素、同位素
基本理论 氧化还原反应
基本计算 根据物质的量的简单计算 根据气体摩尔体积的简单计算
基本实验 物质的分离及提纯、常见物质的检验、溶液的配制及分析、中和滴定法测定溶液浓度
元素化学 一些常见的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关系
基础有机化学 有机物的概念,无机物和有机物之间的转化
核心概念知识在学学习中的认识功能与指导作用
概念知识 认识功能与指导作用
物质的量及相关概念 对物质的组成和化学反应的认识从定性进入到定量层次,将宏观的质量、体积、浓度与微观的微粒个数之间建立起联系和定量关系
物质分类 将大量的物质进行整理。从物质的类别及通性角度对物质性质进行整理,为新物质性质的预测提供思路。如硫单质属于非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通常会与哪些类别物质发生反应,那么硫单质可能也会和那些物质发生反应
电解质与电离、离子反应 从微规角度认识物质在水溶液中的存在状态及行为,认识物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实质。例如,学习之前看到硫酸铜溶液看到的只是蓝色溶液,学习之后,看到的应是Cu2+与SO42-。从微观角度认识溶液中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的性质,初步建立起研究水溶液系统的思路方法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与还原剂 对化学反应分类的新视角,对物质分类的新视角,认识物质性质的新视角利用氧化还原反应研究物质的性质,例如,通过分析物质中所含元素的化合价,预测物质具有氧化性或还原性,通过实验看该物质能否与氧化剂或还原剂发生反应,从而验证它是否具有还原性或氧化性
四、对《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第一专题的说明
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
基本要求 ①初步认识物质的科学分类方法,学会从不同角度对化学物质及物质间的转化进行分类的基本方法,在此过程中掌握根据物质的存在状态、根据分散质粒子大小、根据物质的导电状况等进行分类,掌握四种基本化学反应类型、能根据化合价的变化来判断氧化还原反应。②认识物质的量,并利用物质的量进行简单计算。③知道不同聚集状态物质的一些特性,了解影响气体体积的主要因素,初步学会用气体摩尔体积进行简单计算。④能用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表示电解质导电的原因。⑤了解分散系的含义,知道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和鉴别方法。
发展要求 ①物质的量运用于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②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之间的关系。③阿佛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
说明 不宜拓展提示:① 对氧化还原反应只要求学会判断,不要对其它概念(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等)进行扩展,也不对复杂氧化还原反应进行配平。相关内容将在后续课程中学习② 胶体的概念只要求了解其不同于溶液的特性,对胶体的凝聚、布朗运动等不宜扩展。
第二单元、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基本要求 ① 了解蒸馏、萃取、分液、过滤、结晶等实验方法。② 初步学会NH4+、Cl-、SO42-、Na+、K+的检验方法,能用离子检验法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探究常见物质的组成。③ 知道物质的量浓度的含义,初步学会溶液配制的实验技能,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的重要作用。
发展要求 ① 物质的分离、提纯及物质检验的一般原则。② 物质的量浓度应用于溶液中化学反应中的计算。
说 明 不宜拓展:① 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之间的换算。② 把物质、离子的检验过于具体化。
第三单元、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基本要求 ①通过了解原子结构模型演变的历史,体验科学家探索原子结构的艰难过程,认识实验、假说、模型等科学方法对化学研究的作用。②了解部分典型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并能用原子结构示意图来表示。知道活泼金属和非金属原子在化学反应过程中通过电子得失使最外层达到稳定结构的事实。通过氧化镁的形成了解镁与氧气反应的本质。
发展要求 从氧化镁的形成推知其它常见离子化合物的形成原因。
说 明 ①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原子的构成、同位素知识我省学生在初中科学课程中已学习掌握。②对夸克等不宜作过多纠缠,只要有不断发展的概念即可。③对离子键、共价键等不必深化,《化学2》还要研究。
三、本专题教学建议
1、课时分配建议
单元名称 内容 建议课时
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1
物质的量 1.5
物质的聚集状态 1.5
物质的分散系 1
第二单元、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1
常见物质的检验 1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 1
第三单元、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 1
原子的构成
专题回顾和小结 1
合计 10
2、本专题教学方法建议
(1)注意与初中自然学科相关知识的衔接,要把握好教学难度,确保学生的可接受性。
(2)举例要适当、典型,不宜选用学生不太熟悉的反应实例。
(3)整个专题的教学设计要围绕“物质”中心,从物质的分类、变化到物质的处理(分离、提纯及检验)再到物质内在结构的研究,从而使学生对“物质”的整体知识有较为全面的了解。
(4)可引导学生结合生产生活中常见物质进行分析探究,从而培养学生全面研究物质、分析问题的能力。
由于是高中化学的起始部分,因此,本专题的教学过程应努力创设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学习情景,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让他们在学习活动中领悟一些新的概念如电解质、胶体、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气体摩尔体积及同位素等,从而使他们体验探究活动过程的乐趣,并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体验高中学习过程中知识不断丰富和充实的过程。
3.实验教学建议
①教师可以再适当补充一些溶液和胶体作光照对比实验,以便使学生归纳出鉴别溶液和胶体的方法。对教材中“氢氧化铁胶体有哪些应用?”的问题不作讨论。
②溶液导电性实验,可用并联装置,五种溶液同时进行,以便学生作对比观察。
③从氯化钾和硝酸钾的混合物中提纯硝酸钾实验,课本只要求学生设计方案,相应的学生实验在《实验化学》模块中课题3安排,各校可根据本校实验条件,决定是否将该实验提前在本专题教学中进行。
④学生物质分离(如蒸馏、萃取、分液等)的操作技能可在《实验化学》模块中再加以训练。
五、本专题教学建议
1、分析栏目功能发挥教学价值
必修教材设置了丰富的学习活动性栏目,资料性栏目和工具性栏目,为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了支持。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体会各种栏目的功能和教育价值。看来类似的内容和问题,由于所处的位置不同,会导致功能与定位不同。如:
(1)[你知道吗?]引导同学们回顾已有知识,在新旧知识之间架起“桥梁”,联系自己原有的经验,激发探究的欲望
(2)[活动与探究]引领同学们积极投身实践活动,在“做中学”的自主探究中享受发现的快乐。
(3)[交流与讨论]设置了一系列的问题情景,引导同学们展开讨论,为充分表现大家的聪明才智和丰富的想象力提供机会。
(4)[观察与思考]展示的实验、模型、图表中蕴涵深刻的化学道理,帮助同学们开启化学思维。
(5)[问题解决]在教材阐述的化学原理、规律之后插入相关的问题,考察同学们知识迁移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6)[信息提示]以简捷的语言介绍化学的核心概念、基本原理、物质性质和技能方法等。
(7)[拓展视野]提供更多、更生动的素材,使同学们在完成必要的学习任务之余开拓视野,进一步领略化学的奇妙和魅力。
(8)[回顾与总结]提示同学们参照所给的问题或线索整理知识,以问题的形式联系本专题重点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增加自我反思和评价的力度。
(9)[练习与实践]帮助同学们巩固知识,应用知识解决某些实际问题。
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中,不可以置之不理,也不能将其作为所有学生的基本要求,在课堂上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分析。而又要创造性地应用教材中的栏目,对不同类型的栏目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学习活动性栏目为教师提供了一些学习活动的内容和组织方式,给出了教学处理的一种方式。教师要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学校的硬件条件等进行适合的调整和改变,
例如对相同的栏目可进行如下不同的处理:
表:对栏目进行不同处理的案例
可以处理成
然后让学生进行探究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对这些栏目理解与分析不够深入,对其栏目的功能不太了解,认为栏目中出现的内容都要求学生进行学习;有的教师无视教材中资料性栏目的存在,仍然用传统的方式进行相关内容的教学。“活动与探究”栏目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综合、分析等方法,使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讨论的方式进行学习,但有的教师并没有让学生在学习中进行充分的讨论,学生没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而是由教师采用传统的一问一答的方式进行教学。还有对拓展视野栏目,有些教师当作重点知识进行分析,要求学生记忆,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效率低下。这样就削弱了栏目的教育价值,甚至产生教学中的错误导向。
2、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化学
面对刚进入高中学习,对化学充满好奇的学生,我们要向他们传递一种怎样的思想呢?
化学学科发展艰难曲折——精神财富
化学是人类文明的基石——物质财富
我们要正面阐述化学的作用,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化学,欣赏和感受化学,让他们形成一种观念----化学是“一门中心的、实用的、创造性的科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有着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学生发现知识的个人价值和社会意义时,他们最想学习!
要充分发挥教材本身的作用,在第一单元中写给同学们的话、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都是很好的内容。教材的栏目有的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有的为教学设计提供了支持。我们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认识,体会化学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感受化学的作用。
在真实的情景中进行具体化学知识的教学。由于新课程的目标包括态度情感价值观,必然要求将去情景的知识情景化,从生活到化学,从化学到社会;从自然界到实验室,从实验室到实际应用,提供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和生动载体。将知识置于真实的情景中,能够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和能力,养成学生关心社会和生活实际的积极态度,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利于学生从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综合的视角,更加深刻地理解科学的价值、科学的局限和科学与社会、技术的相互关系。对于学生认识和理解化学科学具有重要意义和发展学生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必需的。
在某一节课中,老师出示了三个例子三张图片:1、某地发生运载浓硫酸的汽车倾倒事故,四溢的硫酸给当地的农作物、水生动物等造成严重的污染;2、硫酸工业过程中释放的尾气二氧化硫形成酸雨,造成环境污染;3、某高校一学生将浓硫酸泼到某动物园某动物身上,造成动物严重烧伤……
以上的情景带给学生的感受是:(1)浓硫酸危害很大(2)化学是有毒、有害的化学 (3)化学就是污染 (4)我们应该远离化学。 如此的化学、如此的浓硫酸,我们还敢解决、还要学习吗?实在太可怕了……
下面是一些案例:
情景素材的使用要注意:要针对主题内容,激发认知冲突而非单是兴趣,尽量用正面事例,例:P2图1-1,用比不用好但要少而精,根据任务选择时机,不能稀释学科思想。
课题: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情景一
[问题]妇女淘米与矿工淘金的目的是什么?物质分离和提纯在生活和实验研究中得到普遍应用,你知道哪些方法?
[意图]让学生从分离提纯的普遍性明白学习的必要性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情景二
实验演示:用磁铁分离铁粉和碳粉
[问题]海水晒盐、酿酒工业分别用到什么分离方法?
如何分离铁粉和碳粉?该问题给我们什么启示?
[意图]从学生熟悉的情景和事物出发,复习初中所学的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方法,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明白物质分离和提纯方法的多样性,使他们产生学习新方法的渴望。
课题:物质的量
设计一
在“物质的量”教学中,隐含着这种思想:粒子→ 集合粒子 → 粒子,即把单个粒子的称量转化为粒子集合的称量,从而间接地求出单个粒子的质量。以“称量一粒米” 或“曹冲称象”为背景,建立微观与宏观的联系,设制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掌握物质的量的概念。
具体思路:
设计二
物质的量对学生来说是个全然陌生的概念,以旧的物理量引入,进入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命题网络。设置问题,让学生在旧的知识体系中形成新的概念。培养学生学习概念的能力。
具体思路:
3、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深广度
化学1中概念知识的要求层次和水平与传统的课程相比都有了较大的变化,教师要深刻理解课程标准和教材对内容的深广度要求。
在教学实施中,有的教师在教学中由于受到传统知识教学的影响,对教材内容的深广度把握不准,不会选择性地处理内容,“超前”、“超标”、“一竿子插到底”地进行教学,致使课时紧张。给学生的学习带来额外的负担。
(1)大部分概念知识是螺旋上升的,注意化学基本概念学习要求的层次。
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分类的角度、方法、分类的层次?各类代表物?怎样判断具体物质所属的类别?这些要求都在不断扩充、加深。)可补充“氧化物可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的知识。
如果补充酸可分为强氧化性酸和非强氧化性酸就超前了。
化学概念相关知识的层级发展
学习阶段 化学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物质结构
初中 化学反应过程中会发生物质变化、物质变化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四种基本类型) 从得失氧的角度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从具体的物质氧气来认识氧化性;氢气和一氧化碳来认识还原性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必修1 化学反应的类型除四种基本类型外,有些反应中原子的外层电子也会变化,物质在溶液中的反应有些以离子进行。 第一单元: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判断氧化还原反应 原子核的结构、原子中各微粒的关系、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第二单元:根据实验事实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氧化剂、还原剂、氧化性、还原性概念等
必修2 化学反应过程中会发生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其变化的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感性认识)、化学能与热能的转化(定性分析)、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感性认识) 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规律
选修 化学反应的方向、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理性分析)、化学能与热能的转化(定量计算)、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理性分析) 通过电解、原电池等学习进一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原子结构的量子力学模型、核外电子的能级排布(能量最低原理、泡利不相容原理、洪特规则)
(2)克服惯性,降低要求,淡化枝节旁叶的内容
专题一的学习中以下内容暂不要求:
CO2和NaOH反应的不同情况、正盐与酸式盐的互变、微溶物参加的反应
物质的量运用于化学方程式的复杂计算
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
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溶液配制的过细的操作、全面的误差分析
溶解度的复杂计算
SO42-对Cl-检验的干扰;
Br2、I2在水中及四氯化碳中的颜色
1-18号元素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
以下内容不要求:
气态方程
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之间的换算P36第12题
胶体的电泳现象、凝聚
以前是考点和教学中的难点,现在的教材中没有,就不要求。
不同的教材涉及的具体内容不一样,三套教材共有的知识是核心知识,是教学的重点。某种教材独有的内容选择教学。
(3)改进并优化习题教学
由于教师还习惯于采用传统的习题教学和训练模式,加之教材中个别习题的表述和问点与教材正文内容之间的跨度偏大,市场上的习题教辅资源往往偏难、偏繁、偏旧,所以使学生“学得高兴,做题痛苦”。
首先要关注习题教学,不能将习题课简单处理成练习课,要将典型的习题进行剖析,培养学生将新知识运用到习题的分析和解答中的迁移能力。
其次,教师要将习题的处理和新知识的学习结合起来,尤其是,应该将运用新知识的重要习题,放在新知识获得后处理,作为新知识的应用巩固,及时培养学生将新知识运用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的能力。下面这题较好:
有些食品的包装袋中有一个小纸袋,上面写着“干燥剂”,其主要成分是生石灰(CaO)。
(1)生石灰属于哪种类别的物质?
(2)生石灰可做干燥剂的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3)生石灰还可以与哪些类别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列举两例,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4)小纸袋中的物质能否长期持续地做干燥剂?为什么?
(5)在你所认识的化学物质中,还有哪些物质可以用做干燥剂?举例说明。
再者,教师要对习题教辅资源进行筛选,选择难度适合、考查点适合的题目,不要让习题牵绊教师的教学。有的教辅习题质量较差,挂着新课程配套资源的字样,内容却是原来教辅资料的简单重组。教师按照新课程进行教学后,学生不会做教辅中的习题,教师不是对习题进行筛选,而是将习题中涵盖的内容、新课程中不要求的内容,挤出时间在课堂上给与补充,这是不倡导的错误做法。
最后,教师要注意,习题的处理也要分出层次水平。例如,关于物质的量的计算,有的教师仍然按照原来的经验,从学生接触到相关计算的时候,就让学生达到高考的要求,即复杂的计算。新课程的教学进度较快,在较短的时间内,很难达到原来要用一个月的教学时间达到的水平和难度。如果仍按照原来的处理,会导致学生连基本的计算都没有掌握(实验区的事实证明)。
本单元教材习题比较适中,课外习题不要超过教材。
关于物质的量计算的简单计算题,例:
P15
8.实验室中需要11.2L(标准状况)二氧化碳,现用含碳酸钙90.0%的石灰石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该石灰石中的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问:
(1)至少需要含90.0 %的石灰石多少克?
(2)生成的氯化钙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关于物质的量计算的较复杂的计算题
以下这些题目偏深、偏难
1.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 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一定有CO32-
B 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 SO42-
C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一定有NH4+
D 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Ba2+
2.将H2、O2、N2三种气体分别放入不同容器中,当温度和密度完全相同时,三种气体压强(P)的大小关系是()
A.p (H2) = p (O2) = p (N2) B. p (H2) > p (N2) > p (O2)
C. p(O2) > p (N2) > p (H2) D. p(O2) > p (H2) > p (N2)
3.某固体A一定条件下加热分解,产物全是气体:2A=B+2C+2D,测得产生的混合气体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d,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A. 2d B. 2.5d C.5d D.0.8d
4、在25℃,101 kPa条件下,将15 L O2通入10 L CO和H2的混合气体中,使其完全燃烧,干燥后,恢复至原来的温度和压强。
(1)若剩余气体的体积是15L,则原CO和H2的混合气体中:V(CO)= ,V(H2)= 。
(2)若剩余气体的体积为a L,则原CO和H2的混合气体中V(CO)∶ V(H2) = 。
(3)若剩余气体的体积为a L,则a的取值范围是 。
5、100g浓度为18 mol/L密度为ρg/mL 的浓硫酸中加入一定的水稀释成9mol/L的硫酸,则加入水的体积为 ( )
A. 小于100mL B. 等于100mL
C. 大于100mL D. 等于100/ρmL
6、已知25%氨水的密度为0.91g.cm-3,5%氨水的密度为0.98g·cm-3,若将上述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氨水溶液的质量分数是
A. 等于15% B.大于15% C.小于15% D.无法估算
而下面的计算题是为计算而计算
7、在甲、乙两个质量相等的烧杯中,分别装入200 mL的3 mol / L盐酸,再在甲、乙杯中分别加入A g铝和B g镁,反应完全后,甲、乙两杯的质量仍然相等,则A与B的关系是
A A∶B=2∶3 B A∶B=3∶4
C A=B≥72 g D A≥54 g,B≥72 g
请大家分析此题 :
此题既让学生了解了胶体的一种制备方法(信息不作基本要求的),又把刚学习到的新知识——胶体的性质,进行了巩固应用,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信息与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用拥有的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评价的趋势。但此题对鲁科版教材是好题,而对苏教版则超要求就不是好题。
4、合理创设以探究为核心的多样化活动
新课程要求改变学生传统的听着学科学、坐着学科学,被动消极、冷漠无奈地学科学的情况,改变教师过分依赖系统讲授和题海训练,学生过分依赖死记硬背和信息的简单接受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让学生进行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在活动中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使学生形成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和积极的情感,培养学生看待自然与世界的科学态度,对科学过程、科学活动的实质与价值的理解和认识,对科学与技术、社会、环境的密切关系的理解和认识,以及运用科学知识、科学方法解决社会和个人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为学生创设以下这些活动:观察思考、交流研讨、活动探究、信息查找与加工。
课例:物质的量浓度
将教材中
处理成
然后让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学习一定体积溶液的配制后,通过讨论引出物质的量浓度的教学。
分析:
(1)利用溶液配制的活动,给学生建立物质的量浓度概念铺路搭桥,体现了学习新知识的建构性;
(2)“活动探究”栏目的设置将学生实验活动与概念的学习融合起来,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学生对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理解;
(3)“交流讨论”过程的设置提升了学生对物质的量的理解与应用,让学生从新的角度认识物质和认识化学反应中的定量关系;
(4)“信息提示”方便了老师的教学,保证了学生实验探究的顺利进行。
教学过程:
通过实验活动学习化学概念,这种方式对概念的理解深刻,记忆牢固,学生不会感觉到学习的乏味。通过学习,知道了怎样更准确地在实验室配制所需要的溶液。不仅学会了用容量瓶配制溶液的方法,而且还学习了溶液组成的另外一种重要的表示方法,学生会感到在化学中学习物质的量的概念是很有用的。
开展有效的探究活动,避免探究落于形式,要注意以下几点:
※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选择探究内容和探究活动的开放点
※把握探究活动的开放度
※驾驭课堂,适当指导
※给学生机会和空间开展讨论活动
※适时进行整合归纳
并非所有的课都要进行探究教学,但必须重视知识形成过程与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分析归纳、学会讨论交流。
要重视化学研究基本过程与方法的知识教学
教材怎样体现和落实过程和方法的学习要求?
课程目标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进行探究的过程,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2.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敢于质疑,勤于思索,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善于与人合作,具有团队精神。
3.在化学学习中,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4.能对自己的化学学习过程进行计划、反思、评价和调控,提高自主学习化学的能力。
教材思路:
呈现特点:集中与分散结合
集中-过程方法内容外显-教材章节
分散-过程方法内容与核心知识内容融合,渗透和体现化学科学研究的方法-栏目
要注意以下几点
※转变观念
※运用灵活多样的分组形式,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教学活动
※处理好一般的科学方法与化学学科方法中具体科学方法的教学
※重在体验和经历
主题 2 化学实验基础
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
初步学会检验、分离、提纯和溶液配制等技能;
树立安全意识,识别安全使用标识,形成良好实验习惯;
能够独立或合作完成实验,记录现象和数据,完成报告,进行交流;
初步认识实验设计、条件控制、数据处理等方法的应用。
实验是化学科学的重要基石、是化学问题解决的重要手段、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
要注重实验作用,真正落实实验活动
在三套教材中都有专门有实验章节。人教版专门设计了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苏教版专题一第三单元“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鲁科版第2章第2节“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中。
课程标准将具体的实验内容包括在内容标准中,虽然没有直接指出实验内容,但是有确切的实验要求。在高中化学新课程中,没有明确规定哪些是学生实验、哪些是演示实验,一般来说,教材中活动探究的实验内容属于学生实验,观察思考的实验内容属于演示实验,但并不是不能改变。教师可根据学校的硬件和教学的情况,改变实验的类型。不要以为实验教学主要在“化学实验”模块中进行?以致学生动手的实验被教师的演示所代替,部分实验被取消实,验准备时间被压缩,实验活动时间被挤占。总的原则是,应该让学生有尽可能多的机会进行实验活动。尤其是,在高中化学新课程中,学生的实验活动应该要比以前多。
第二单元教学并不仅仅是学习化学实验的一些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教材的编写思路是:化学家研究一种物质,首先考虑的是怎样从混合物中把这种物质物质分离出来,怎样提纯这种物质,再进行分析、检测,研究它的结构、组成 ,研究过程中既要用到定性分析的方法、也要用到定量分析的方法。教学中不要急于让学生学到新知识而是把重点放在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的培养之上,放在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总结和提练上,从中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总结概括能力,着重让学生在这些基础内容中体会化学家研究化学物质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要让学生学会方案设计、观察方法、记录处理、安全知识等
本专题实验教学建议
①教师可以再适当补充一些溶液和胶体作光照对比实验(激光笔),以便使学生归纳出鉴别溶液和胶体的方法。对教材中“氢氧化铁胶体有哪些应用?”的问题不作讨论。胶体的制备不要求,丁达尔实验可提到概念前。可增加渗析实验(课内或课外)以加深对胶体本质的理解。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有的同学在溶液和胶体区别的实验时,观察到泥沙水、牛奶也能看到光亮的通路。会提出它们到底是胶体还是乳浊液的问题。
②溶液导电性实验,可用并联装置,五种溶液同时进行,以便学生作对比观察。(用蒸馏水配制)
③从氯化钾和硝酸钾的混合物中提纯硝酸钾实验,课本只要求学生设计方案,相应的学生实验在《实验化学》模块中课题3安排,各校可根据本校实验条件,决定是否将该实验提前在本专题教学中进行。
④学生物质分离(如蒸馏、萃取、分液等)的操作技能可在《实验化学》模块中再加以训练。
⑤补充单质、酸、碱、盐关系实验作为学生探究实验。
⑥建议把P17中的“观察与思考”改成“活动与探究”,并可以增加CCl4、酒精作为试剂的对比实验,溶质把溴改成碘。
⑦教学气体摩尔体积时可利用针筒、乒乓球、篮球创设情景、建立模型。
⑧可开设学生课外实验:圆珠笔油的纸上层析开拓学生视野。
⑨溶液的配制可提到概念前作为探究实验。
⑩建议“溶液的配制”及“物质的检验”两节课到实验室上课。附带胶体性质实验。
5、实施观念建构的教学关注学生的认识发展
课程标准对于概念原理知识有以下新的处理:
主题覆盖、多元线索、螺旋发展。
注重核心观念的建构,理解力的发展,认知结构的形成。
淡化枝节旁叶的内容,降低死记硬背的学习要求。
注重层次性、过程性和生成性的概念原理学习。
概念教学要强调观念建构(包括元素观、分类观、微粒观、比较观等),改变原来概念教学存在的过多关注具体概念辨析和概念的识记,忽视概念的认识功能和指导作用,导致学生记得具体的概念知识,不会应用概念分析、解释问题或现象。因此,概念教学要重视学生观念的建立,重视概念在学生认识中的作用。概括地说,就是要从具体知识的教学转化为以观念建构为核心的教学。需要避免仅仅就事论事地处理概念知识;需要避免孤立地进行概念教学。突出化学概念之间的本质联系,增进学生对物质性质及化学反应的理解力;
物质的分类和转化
目标不应单是研究各类物质之间的相互反应关系上,更要意识到研究它们之间的相互反应关系的意义何在,及对分类意义的体验。
电解质的电离
不应只是为了学习电解质、非电解质、电离等概念;不只是为了会写电离方程式。更要培养学生的微粒观,为认识物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实质打好基础。
教师要运用各种策略激活学生的已有认识,如让学生大胆猜想,让学生有机会说出自己的想法,让学生之间进行充分的讨论交流等,充分发挥实验探究的作用,利用好模型、图片等的形象化作用,降低概念的抽象性,及时运用概念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形成观念。
如在建立电离的概念时,利用学生已知的的酸碱盐溶液具有导电性、阴阳离子形成的知识,让学生猜想、讨论一步一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建立新概念,体会电解质在溶液中存在离子;在离子的检验中初步运用,积累了较多的经验后,及时地帮助学生建立离子反应的概念,从离子反应的角度思索电解质在溶液中的行为。完成从宏观到微观的、现象到本质转变。
教学时要认真思考通过哪些素材形成学生的核心概念,设计哪些活动使学生认识和理解有关概念,进行概念教学的教学设计时,一要分析教材——分析本部分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本部分内容的知识脉络;确定可用的教学素材。二要分析学生——分析学生的认识脉络;确定问题线索;确定学生解决问题需要的证据。
要深入分析学生对于概念的学习存在哪些错误认识,如何探查和转变学生的个人概念;要重视考查学生对概念形成过程的理解,而不仅仅是考查对概念定义的记忆和运用概念解决有关问题的能力。
及时做好教学反思
1、学生的问题:
①学生在探究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活动中发现了什么问题?
②学生如何理解酸、碱、盐的水溶液具有导电性?
③学生学习物质的量相关概念时,遇到的主要问题和困难是什么?
2、教学问题
①在本专题(单元)教学中提出的哪些问题具有驱动性,真正调动了学生的活动?
②在这些概念原理教学中,哪些教学方法比较有效?
③哪个核心概念上的课最成功?为什么?
六、教学示例:
课题: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基本要求:了解蒸馏、萃取、分液、过滤、结晶等实验方法,初步学会相关实验技能,能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物质分离、提纯的实验操作,初步了解根据混合物的性质,选择不同的分离方法对物质进行分离。
发展要求:物质的分离、提纯及物质检验的一般原则。
初中已学相关实验知识及技能 :
第三册§1-6:溶液(溶质、溶剂)、悬浊液、乳浊液,高锰酸钾溶液、碘酒,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第三册§1-7:溶解度、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
第三册§1-8:晶体的形成(蒸发溶剂、结晶),结晶水合物
第三册§1-8:水的净化(沉淀法,明矾、活性炭等作为凝聚剂),过滤操作,粗盐的精制
第三册实验二:硫酸铜晶体的生长(搅拌、溶解、蒸发、结晶等基本实验操作技能)
后续学习相关内容:
化学与生活-专题一第二单元: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生活中的饮用水(明矾的净水作用、平衡移动原理、硬水的危害、臭氧消毒);水质评价与污水处理
化学与技术-专题一第一单元:多样化的水处理技术(水的净化与污水处理、硬水软化、海水淡化)
实验化学-专题一:物质的分离与提纯—课题一: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及检验;课题2:用纸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课题3:硝酸钾晶体的制备
教学过程:
No1、生活中的事例
泥浆水的净化
海水晒盐
蒸馏法制酒
No2、归纳过滤、蒸馏两种基本分离方法
过滤:分离液体和难溶物
蒸馏:分离沸点不同的物质
No3、交流与讨论1:请根据要求设计分离和提纯下列物质的实验方案,并将你的方案与同学交流讨论。
已知氢氧化镁难溶于水,硫酸钡既难溶于水又难溶于酸,碳酸钡难溶于水,但可溶于酸。现有含硫酸钠、氯化镁和泥沙等杂质的粗食盐,请设计实验方案,由粗食盐提纯氯化钠。
①将粗食盐溶于水得悬浊液A
②向A中加入足量氯化钡溶液直到不再产生沉淀
③向②所得溶液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直到不再产生沉淀
④向③所得溶液中加入足量碳酸钠溶液直到不再产生沉淀
⑤过滤,得溶液B
⑥向B溶液中加入盐酸至呈中性
⑦蒸发溶液,得较纯的氯化钠
No4、归纳水溶液中物质提纯的要点
除杂务尽
不引入新的杂质
No5、交流与讨论2:现有氯化钾和硝酸钾的固体混合物50g,其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为10%,请设计实验方案提纯硝酸钾
No6、归纳结晶法提纯物质的原理及方法:
原理:利用物质溶解度的差异进行物质分离
操作方法:饱和溶液降温结晶,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首先大量析出,然后过滤
No7、演示P17“观察与思考”:用CCl4萃取溴水中的溴
No8、提问:用酒精可以萃取溴水中的溴吗?
No9、简介萃取要求
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比在原溶剂中大
萃取剂与原溶剂互不相溶
萃取剂与原溶剂和溶质互不相溶
No10、简单介绍层析法
掌握物质的量与质量的换算
化学1
从矿物到基础材料
专题2 氯、溴、碘;钠、镁
专题3 铝、铁、铜、硅
专题4 硫、氮
模型研究
专题1物质研究的基本方法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无机物的性质、制法和用途
定量研究
实验研究
分类研究
提出摩尔质量的概念
掌握微粒数的计算
联系其他物理量
提出物质的量的概念
归纳处理粒子计算方法
问题情景
如何配制0.1LNa2CO3溶液,其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为0.1mol?此溶液的组成可以怎样表示?
P22问题解决
1.将106gNa2CO3溶解在水中,配成1.00L溶液,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氯、溴、碘及其化合物 钠、镁及其化合物)
从矿物到基础材料(从铝土矿到铝合金 铁铜的获取及应用 含硅物质与信息材料)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含硫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
认识化学科学(走进化学科学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化学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
元素与物质世界(元素与物质分类 电解质 氧化剂和还原剂)
自然界中的元素(碳的多样性 氮的循环 硫的转化 海水中的化学元素)
元素与材料世界(硅 无机非金属材料 铝 金属材料 复合材料)
教科书目录
从实验学化学(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物质 的分类 离子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金属及其化合物(金属的化学性质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硫和氮的氧化物 硫酸、硝酸和氨)
目标主题
认识化学科学
化学实验基础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曹冲称象的故事
学生提出可能的答案
掌握物质的量与质量的换算
引入摩尔质量的概念
掌握微粒数的计算方法
强调概念的内涵
回忆原有的物理量
引入物质的量的概念
P22问题解决
1.将106gNa2CO3溶解在水中,配成1.00L溶液,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问题情景
如何配制0.1LNa2CO3溶液,其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为0.1mol?此溶液的组成可以怎样表示?
“活动探究”:一定体积溶液的组成的教学设计1
教学活动4
学生将配制好的NaCl溶液回收到大试剂瓶中,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怎样给所得溶液贴一个标签,讨论后引出物质的量浓度概念及表达式。
教学活动3
学生实验:按照得出的方案配制NaCl溶液,教师指导。
教学活动2
学生汇报小组方案,对小组方案进行评价,学生和老师一起总结得出最优的配制溶液的方案。
教学活动1
创设情景给出配制溶液的任务(要求:含NaCl 0.1mol、100mL、尽量准确),组织学生以4人为一个小组讨论配制溶液的方案。
专题一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实验基本方法、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条件控制、实验结果分析
第一单元
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
物质分类转化、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从定性到定量
观察、实验、假说、模型、比较、分类、科学探究、数据处理
科学方法-------化学研究的方法-------化学实验的研究方法
第二单元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第三单元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①物质分类及其转化
②物质的量
③物质聚集状态
④物质的分散系
①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②常见物质的检验
③溶液的配制及其分析
①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
②原子的构成
专题一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