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 第八册 歌词两首 课件(共3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 第八册 歌词两首 课件(共3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12-13 13:24: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9张PPT。3 歌词两首目 录张寒晖
(1902—1946)资料宝库现代著名作曲家。原名张兰璞,河北定县(今河北省定州市)人。被誉为“人民艺术家”。代表作有《松花江上》《国民大生产》《去当兵》等著名歌曲。光未然
(1913—2002)现代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原名张光年,湖北光化县人(今湖北省老河口市)人。著作颇丰,代表作有长诗《屈原》,组诗《黄河大合唱》《三门峡大合唱》等名篇。 读对词语中红色字的读音,眼泪一样的小水滴就会消失,快来帮它们吧!méi煤块 铁矿 高粱 衰老 抛开 抛弃 山冈 丈量 kuàngliángshuāipāoqìgāngzhàng字词乐园 我们再来一组,加油哦!zhàng青纱账 英豪 挥动 长矛 悲惨 咆哮 哮喘 逞强 háohuīmáocǎnpáoxiàochěng衰shuāi 古代用粗麻布制成的毛边丧服,由大到小依照一定的标准递减。又如:衰衣(衰服。古代的丧服)。 下,从上到下的次序。
本文指事物发展转向微弱。不要写成“口”。粱liáng 形声字,古代指粟的优良品种,子实也称粱,为细粮(稻粱菽,麦黍稷)。不要写成“木”。矛máo予yǔ长矛 矛盾给予 赋予cángzàng藏收藏西藏漫山遍野1.春天到了,( )都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鲜花。
2.科考队在大山里发现了一处( )。宝藏宝藏 漫山遍野想一想流亡者1931年“九一八事变”课堂点拨句子品析浓重乡恋之情
家乡美丽富饶句子品析句子品析反复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又称奉天事变、柳条湖事件)是日本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句子品析控诉日本侵略者,对侵略者的仇恨。句子品析流亡所受的煎熬,
内心痛苦的煎熬,
国耻为雪的仇恨的煎熬。要怎么读?句子品析 对早日收复失地的强烈期待。相同的句式,
饱含无限仇恨的发问。句子品析 吼出人民复仇的心声。呼天抢地的呐喊不间断出现间断出现1.小鸟,你飞吧,飞吧,飞向那属于你的蓝天!请写几句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的句子。2.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3.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描绘了抗战时期黄河的宏伟壮观,勾画出一幅山河壮丽,人欢马跃、气势磅礴的抗日画面。
誓死保卫祖国的凌云壮志。课堂点拨句子品析句子品析 夸赞抗日战士个个战斗勇猛机智,战绩辉煌。句子品析 排比形式
强烈的爱国情感 我们心中澎湃着强烈的爱国之情。面对那段中华民族屈辱的历史,我们要不忘国耻,发奋学习,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应有的贡献。我的感悟爱国诗句集锦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 (宋)陆游《示儿》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 (清)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拓展延伸 有感情地朗读《保卫黄河》,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节奏快、节拍急,音调铿锵有力,极富战斗力。
抗日战争万马奔腾的伟大气势。
抗日军民同仇敌忾、英勇战斗、誓死保卫祖国的大无畏精神和豪情壮志。课后习题 画出《松花江上》这首歌词中反复出现的词语,然后说说每次出现的作用。“九一八”连续用两次,表达了国耻难忘的情感。
“流浪!”反复用三次宣泄流浪之苦以及内心的哀愁。
“哪年哪月”出现两次,尽抒期盼回乡的情思,表达驱逐日寇的决心。
“爹娘啊”反复两次,仿佛是流亡者大放悲声的控诉,悲愤之情达到高潮。一、看拼音写词语。méi kuàng gāo liang bēi cǎn
( ) ( ) ( )
pāo qì shān gāng shuāi lǎo
( ) ( ) ( )煤矿 高粱 悲惨
抛弃 山冈 衰老随堂演练 1.中华英雄豪杰潇洒走伦敦,我国体育健儿在伦敦奥运上共夺得88块奖牌。 ( )
2.在这新春佳节之际,华夏儿女欢乐地聚集在一起。 ( )
3.春天来了,整个山上和田野里开满了美丽的小花。 ( ) 二、给画线部分换成一个词语。英豪欢聚一堂漫山遍野 三、仿写句子。手捧奖状,我该怎么感谢我的老师呢?手捧奖状,我该怎么感谢我的同学呢?天是那样的蓝,水是那样的清,山是那样的高。1.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哪年哪月,才能够收回我那无尽的宝藏?2.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四、课外美文我赏析。 义勇军进行曲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
我们万众一心,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前进!前进、进! 1.这首歌曲是中华人民族共和国国歌。它的词作者是 ,曲作者是 。
2.歌词中“最危险的时候”指的是 。从“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我体会到
。田汉聂耳日本侵略者侵略我国的时间中华民族团结一心奋力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侵略
3.歌词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试举例说明。
运用了比喻手法,比如“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还用了反复的手法,比如“起来!起来!起来!”。 4.这首歌曲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有什么象征意义? 象征着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为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尊严,中华民族的坚强斗志和不屈精神永远不会被磨灭。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