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①(必修)
余杭中学2007年第二学期
专题1复习练习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下列1~16小题为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3分,共48分。
1、下列物质为纯净物的是:
A、牛奶 B、纯净的盐酸 C、浓硫酸 D、干冰
2、下列反应中,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CuO+CO===Cu+CO2 B、2KBr+Cl2===2KCl+Br2
C、Fe+H2SO4===FeSO4+H2↑ D、2Na+2H2O===2NaOH+H2↑
3、0.5mol Na2SO4中所含的Na+离子数为:
A.3.01×1023 B.6.02×1023 C.1.0×1023 D.9.03 ×1023
4、NaCl溶液中混有少量Na2CO3,为了除去Na2CO3,可加入适量:
A、NaOH溶液 B、稀H2SO4
C、HCl D、Ca(OH)2溶液
5、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质的根本区别是:
A、是否为大量分子和离子的集合体 B、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
C.、能否透过滤纸 D、是否均一、稳定、透明
6、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
A. 铁 B. 氯化铁 C. 酒精 D. 蔗糖溶液
7、0.5LAlCl3溶液中含Cl-为9.03ⅹ1022个,则AlCl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1 mol/L B、0.1 mol/L C、3 mol/L D、1.5 mol/L
8、实验室里进行过滤和蒸发操作都要用到的仪器是:
A.烧杯 B.蒸发皿 C.玻璃棒 D.酒精灯
9、将下列物质按酸、碱、盐分类排列,正确的是:
A.硫酸,纯碱,石膏 B.磷酸,熟石灰,苛性钾
C.石炭酸,乙醇,醋酸钠 D.氢硫酸,烧碱,绿矾
10、某学生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后,经测定发现溶液浓度偏低。
该学生找出以下原因,其中不会使溶液浓度偏低的是:
A、没有用蒸馏水洗烧杯2—3次,并将洗液移入容量瓶中
B、容量瓶刚用蒸馏水洗净,没有烘干
C、定容时滴加蒸馏水,先使液面略高于刻度线,再吸出少量水使液面凹面与刻度线相切
D、把配好的溶液倒入刚用蒸馏水洗净的试剂瓶中备用
11、下列分离方法错误的是:
A、分离食盐水中的泥沙(过滤)
B、分离汽油和水的混合物(分液)
C、分离水和酒精的混合物(蒸发)
D、从溴水中获得Br2(萃取)
12、1999年,世界重大科技成果之一是超铀元素的发现,它有力地支持了“稳定岛”假说,原子X的中子数与电子数之差为:
A.0 B.57 C.118 D.175
13、和Na+具有相同质子数和电子数的微粒是:
A.NH4+ B.F- C.H2O D.NH3 、
14、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的气体,影响其所占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是:
A.分子直径的大小 B.分子间距离的大小
C.分子间引力的大小 D.分子数目的多少
15、在容量瓶上无需有的标记是:
A.刻度线 B.温度 C.浓度 D.规格(容量)
16、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5.6 L氧气含有n个O2,则NA为4n
B、常温常压下,1 mol氦气含有的原子数为2NA
C、常温下,22.4LSO2所含的分子数为NA
D、18 g水中所含的原子数为8 NA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17、(2分)质量为2.4g的金属Mg,其物质的量为 ____________。
18、(4分)19g某二价金属的氯化物ACl2中含有0.4mol Cl-离子,则ACl2的摩尔质量
是 g/mol, A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19、(6分)用于分离或提纯物质的方法有:A、蒸馏 B、过滤 C、分液 D、加热分解 E、蒸发 F、结晶。下列各组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应选用上述哪一种方法最合适?(把选用的方法的标号填入括号内)
(1)除去Ca(OH)2溶液中悬浮的CaCO3微粒( )
(2)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 )
(3)KNO3当中含有少量NaCl,如何提纯KNO3 ( )
20、(8分) 下面是配制500mL 0.2 mol/L KCl溶液的操作,请按要求填空:
(1)所需KCl的质量为 。
(2)称量过程中主要用到的仪器是 。
(3)将烧杯中的溶液沿 引流到 中,并用蒸馏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要 ,并摇匀。
(4)加水至距刻度线 处,改用 加水,使液面的凹液面正好与刻度线相切。
(5)在容量瓶中进行定容时,仰视刻度线,所配的溶液浓度将 (偏高、偏低、无影响)。
21、(7分)如图所示,在一烧杯中盛有H2SO4溶液,同时有一表面光滑的塑料小球悬浮于溶液中央。向该烧杯里缓慢注入Ba(OH)2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试回答:
(1)在此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有:
(2)写出实验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2、(6分)某液体混合物可能由K+ , NO3-, SO42-, Fe2+ , Cl-, Na+ , Cu2+, CO32-中的一种或几种离子组成,依次进行如下实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①用干净的铂丝蘸取混合物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的钴玻璃,可以观察到火焰呈紫色;
②该混合液体为无色溶液;
③向上述溶液中滴加过量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将该沉淀滤出,此沉淀可完全溶于稀硝酸;
④向③的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据此,可判断混合物中肯定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肯定不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能肯定是否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8分)下图是蒸馏装置图,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写出左图序号所指的仪器名称:
① ② 。
⑵温度计该如何放置:
。
⑶蒸馏烧瓶中装入沸石的作用:
。
24、(8分)取50.0mLNa2CO3和Na2SO4的混合溶液,加入过量BaCl2溶液后得到14.51g白色沉淀,用过量稀硝酸处理后沉淀量减小到4.66g,并有气体放出。
试计算:
(1)原混合液中Na2CO3和Na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
(2)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课件17张PPT。专题1复习余杭中学化学组 2007.6化学① [必修]复习系列 专题1: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单元一: 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 单元二: 研究物质的 实验方法 单元三: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单元一: 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应知 1 : 物质的分类方法应会: 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 (任何分类都要有依据)练习1:下列各物质的分类、名称(或俗名)、化学式都正确的是---( )
A.碱性氧化物 七氧化二锰 Mn2O7
B.酸性氧化物 干冰 C0
C.酸 硫酸 H2O
D.盐 纯碱 Na2CO3D应知2: 化学反应的分类方法 单元一: 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应会: 能区分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和氧化还原反应 练习2: C 氧化还原反应 非氧化还原反应 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
换
反
应复
分
解
反
应单元一: 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应知3: 化学物质的计量方法
和物理量的单位 ( 物质的量 mol ) 应会: 涉及物质的量的各种换算方法 (1) 关于质量的换算 _________ (2) 关于粒子数目的换算 _______ (3) 关于气体体积的换算 _______(4) 关于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______物理量的单位: n - mol m - g M - g/mol N - 个 NA - mol-1V - L 单元一: 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练习3: 下列溶液中的Cl-浓度与50 mL 1 mol·L-1的AlCl3溶液中Cl-的浓度相等的是 ----------------------------------------------------( )
A.150 mL 1mol·L-1的NaCl? B.75 mL 2 mol·L-1的NH4Cl
C.150 mL 3 mol·L-1的KCl? D.75 mL 1 mol·L-1的CaCl2C 22.2 g某二价金属氯化物(ACl2)中含有0.4 mol Cl-,则ACl2的摩尔质量是______________;A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___;ACl2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111g/mol40 CaCl2单元一: 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应知4: 分散系有______、_____和______ 3 种. 溶液浊液胶体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 应会: 会区别分散系的类型、会区别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练习4: 用特殊的方法把固体加工到纳米级(1~100nm, 1nm=10-9m)的超细粉末粒子,然后制得纳米材料。下列分散系中的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和这种粒子具有相同的数量级的是 ----------------------------------------------------------------( )
A. 溶液 B. 悬浮液 C. 胶体 D. 乳浊液C 下列物质: ①氢氧化钠固体 ②水银 ③氯化氢气体 ④稀硫酸 ⑤二氧化碳气体 ⑥氨水 ⑦碳酸钠粉末 ⑧蔗糖晶体 ⑨熔融氯化钠 ⑩CuSO4·5H2O晶体
⑴上述状态下能导电的是:_____________
⑵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
⑶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②④⑥⑨①③⑦⑨⑩⑤⑧返回主页 单元一: 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应知 : 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应会:1. 物质的分类方法 2. 化学反应的分类方法能区分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和氧化还原反应3 化学物质的计量方法
和物理量的单位 涉及物质的量的各种换算方法 4: 分散系有溶液、浊液
和胶体 3 种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会区别分散系的类型会区别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单元二: 研究物质的 实验方法应知1: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的方法有: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种.层析 过滤结晶萃取分液蒸馏应会: 对不同的混合物能采用不同的分离方法 常用仪器的使用 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 )
A.蒸发操作时,应将溶液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
B.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C.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
上口倒出.
D.萃取操作时,萃取剂与溶液中的溶剂不能互溶.练习1: A 下面物质的分离方法不正确的是 ---------------- ( )
AC 单元二: 研究物质的 实验方法应知2: 几种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单元二: 研究物质的 实验方法应会: Cl- 、SO42-、CO32-、NH4+、Na+、K+离子的检验 现有一种化合物Z,它的阳离子可能是Na+、K+、NH4+、Cu2+、Ag+,阴离子可能是NO3—、SO42—、Cl—、CO32—,进行以下实验(填离子符号)
⑴做焰色反应,有黄色火焰,透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无紫色火焰. 肯定有 离子。
⑵取少量固体Z放入水中,得到无色溶液肯定无 离子。
⑶向Z溶液中加入酸化的AgNO3溶液,无明显变化,肯定无 __离子
⑷另取Z溶液,加入酸化的BaCl2溶液,无明显变化。肯定无 _离子
⑸另取Z溶液,加入NaOH溶液共热,无明显变化。肯定无 离子。
由上述实验事实,可推断化合物Z是 。练习2:Na+Cu2+Cl— CO32—SO42— Ag+NH4+NaNO3 应知3: 物质的量浓度溶液 ,单位__________ . 单元二: 研究物质的 实验方法mol/L 或 mol·L-1 应会: 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 下面是配制500mL 0.2 mol/L KCl溶液的操作,请按要求填空:
(1)所需KCl的质量为 。
(2)称量过程中主要用到的仪器是 。
(3)将烧杯中的溶液沿 引流到 中,并用蒸馏水洗涤 烧杯2~3次,洗涤液要 ,并摇匀。
(4)加水至距刻度线 处,改用 加水,使液面的凹 液面正好与刻度线相切。
(5)在容量瓶中进行定容时,仰视刻度线,所配的溶液浓度将 (偏高、偏低、无影响)_________。练习3: 7.5 g (为什么不是 7.45 g) 天平 玻璃棒 500mL容量瓶 转移到容量瓶中 2~3 cm 胶头滴管 偏低 返回主页 单元二: 研究物质的 实验方法应知 应会 1: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对不同的混合物能采用
不同的分离方法 2: 几种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Cl- 、SO42-、CO32-、NH4+、
Na+、K+离子的检验3: 物质的量浓度溶液 物质的量浓度溶液
的配制方法单元三: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应知1: 构成原子的粒子有_____、_____、_____ .电子 质子 中子应会: 原子内各种粒子间的数量关系的计算 练习1 和Na+具有相同质子数和电子数的微粒是------------( )
A.NH4+ B. F- C. H2O D. NH3 A 某元素R的阳离子Rn+核外有x个电子,该元素的质量数为A,则该元素原子核内的中子数----------------------------( )
A. A-x-n B. A-x+n C. A+x-n D. A+x+nA 符号的每个字母的含义 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离子结构示意图(另有专题) 单元三: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应知2: B 练习2 单元三: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应知 应会 1: 构成原子的粒子有
质子、中子和电子。 原子内各种粒子间的
数量关系的计算2: 符号的每个字母的含义原子结构示意图和
离子结构示意图(另有专题) 返回主页 作业 课后的讲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