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课件(32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课件(32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12-13 14:44: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淝水之战
北魏孝文帝改革
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内迁的北方民族有哪些?
西晋内迁各族分布图

十六国时期
——淝水之战
战争类历史学习方法归类:
1.淝水之战的原因和时间是什么
2.与淝水之战有关的成语及其典故有哪些
3.淝水之战的结果和影响是什么
小组合作
请阅读课本“淝水之战”相关内容解决问题
北方再度 陷入分裂
鲜卑族
迅速崛起
北朝时期
—北魏孝文帝改革
鲜卑族发祥地噶仙洞遗址
(噶仙,鄂伦春语,猎民之仙的意思)
北魏的兴起
狩猎图
鲜卑族服装
历史小导游
请把下列解说词补充完整
4世纪后期,游牧在阴山地区的鲜卑族_____部建立____。
439年,北魏 ________ ,结束 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
拓跋
统一北方
北魏
生产方式农耕化
生活方式汉族化
北方内迁民族的生产方式发生了什么变化?
姓名: 拓跋宏
别名: 职业:
朝代: 民族:
主要活动:
历史档案——北魏孝文帝
皇帝
鲜卑族
北魏
进行改革,巩固统治
平城草木丰盛,牛羊成群,气候不冷不热,而洛阳夏季酷热难耐,为什么要迁到洛阳去呢?
我们平城周围多数是鲜卑人,而洛阳周围多数是汉人,语言不统一,多别扭。
494年,迁都洛阳
我在平城有豪华的宅院,大量的地产,还有众多的奴隶,生活的很好,不能迁都。
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资治通鉴》
大意: 改说汉语,三十岁以上的人比较困难,
可以暂缓,三十岁以下在朝廷做官的,一律要改
说汉语,违反者降职或撤职。
以下材料反映了孝文帝改革的什么措施
服装变化图
胡服陶俑图
汉服陶俑图
姓氏变化图
北魏孝文帝带头纳汉女为妃,让五个弟弟娶汉女为妻,把公主嫁给汉人。
北魏初年,有个姓拓跋的人住在平城,穿鲜卑族衣服,说鲜卑话,曾担任“白鹭官”(负责监察),没有俸禄,但战争中掠夺到的财物可以归己。 若干年后,他的后人已在洛阳定居,改用汉人的“元”姓,担任的官职是太尉,有规定的俸禄可以领取,穿汉人的衣服,说汉话,还与朝中的汉人官员结成了亲家。
“白鹭官”后人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北魏初年,有个姓拓跋的人住在平城,穿鲜卑族衣服,说鲜卑话,曾担任“白鹭官”(负责监察),没有俸禄,但战争中掠夺到的财物可以归己。 若干年后,他的后人已在洛阳定居,改用汉人的“元”姓,担任的官职是太尉,有规定的俸禄可以领取,穿汉人的衣服,说汉话,还与朝中的汉人官员结成了亲家。
促进了民族交融
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以前以为长江以北都是落后的‘异族’风气,现在才知道中原地区礼仪兴盛,人才济济,难以言传。”
(译自《洛阳伽蓝记》)
推进了北方地区的统一。
历史档案——北魏孝文帝
姓名: 拓跋宏
别名: 职业:
朝代: 民族:
主要活动:
皇帝
鲜卑族
北魏
元宏
进行改革
1.改革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2.成功的改革与社会进步之间有什么关系
历史之我见
坚持不懈、顺应时代潮流、获得人民支持等等
成功的改革可以推动社会进步
请结合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思考:
生 产
少数民族壁画《采桑图》
农学巨著《齐民要术》
书中记载了许多
少数民族的畜牧
和饲养经验,还给
出了多例兽医处方
穿汉服的少数民族贵族
生 活
穿裤褶服的南朝乐队
汉人胡食图
烙饼砖画
生 活
东汉壁画宴饮图
唐代桌椅分餐图
北方少数民族的胡床椅子和方凳受到汉族人民喜爱
生 活
敕勒语
鲜卑语
汉语
语 言
音乐和舞蹈
文 学
民族心理
鄂伦春诗歌
朝阳总是从东方升起,
无论松柏的影子有多长,
它总是和根连在一起。
无论你来自地北抑或天南,
我们的心总是和你连在一起。
这一时期的民族交往有什么特点
民族交融对中华文化的发展有何作用
北朝的强盛来自……变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 ,并构成了……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
——摘自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结合材料谈谈
民族交融对我国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
为隋唐的统一、强盛奠定基础
北方地区
淝水之战
分裂
孝文帝
改革
民族交融
奠定全国统一基础
北魏
统一
推动
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