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物质的比热》重点归纳与精析提升
【知识梳理】
1.热量是指物体吸收或放出 的多少,单位为 。热量是 过程中的能量转移或其他形式转化而来的,并不是物体所含热能(内能)的多少。物体之间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 。高温物体 热,低温物体 热。
2. 物质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即热量的变化量)不仅与温度的升高量或降低量(即温 )有关,而且与物质的 也有关。
3.比热是物质的一种 。它只与物质的种类和 有关,不随着物质 ,形状,温度高低,吸、放热的多少,放置地点等的改变而改变。不同物质的比热一般是 的。
4. 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吸收(或 )热量较多的,比热 ;反之,比热小。
【知识广场】
滇池对昆明气温和湿度的调节
滇池,亦称昆明湖、昆明池,是中国云南省最大的高原湖泊,位于昆明市西南部。滇池(如图4.4-1)湖面面积330千米2,平均水深5米,最深处8米,被誉为“高原明珠”。天下第一长联《大观楼长联》中称滇池:“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昆明市位于滇池的北部(岸),宽阔的滇池对昆明的气温、相对湿度起到了良好的调节作用。
我们知道,水的比热比砂石的比热大得多,水吸收太阳辐射的热量之后可以向深层传导,而陆地只能把热储存于表层。这就使得陆地升温快,降温也快。白天,昆明陆面热,滇池水面凉,风就从滇池吹向昆明,带来凉爽湿润的气流,到晚上昆明陆面冷而滇池水面暖,风又从昆明吹向滇池,从而调节一天中昆明的气温和湿度。
【精选例析】
如图所示的甲、乙两杯水的温度都升高50 ℃,则 ( )
A. 无法比较
B. 乙杯水吸收的热量较多
C. 甲杯水吸收的热量较多
D. 甲、乙两杯水吸收的热量一样多
虽然甲、乙两杯水初温不同,但两杯水质量相同,温度升高也相同,而且水除了温度改变,没有发生别的变化。所以,两杯水吸收的热量一样多。
本题考查物质吸收热量多少的相关因素。对同一种物质,温度改变时吸收的热量多少跟质量有关,跟温度升高的多少有关,而与初始温度无关。
【例2】20 ℃的冷水与60 ℃的热水相混合,混合后的温度为50 ℃,则在混合之前( )
A. 冷水和热水一样多 B. 冷水比热水多些
C. 热水比冷水多些 D. 无法比较
【解析】 热水放出热量,温度降低10 ℃,冷水吸收热量,温度升高30 ℃。由于热水放出的热量等于冷水吸收的热量,而热水和冷水的比热相同,所以热水的质量大于冷水的质量。
【例3】 水的比热比煤油的大。如图4.4-3所示,隔着石棉网同时加热规格相同、分别装有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煤油和水的试管,至管内液体升温到40 ℃,这个过程中 ( )
A. 煤油温度先升到 40 ℃
B. 同一时刻水的温度比煤油的高
C. 加热相同时间,水吸收的热量多
D. 升高相同的温度,煤油需加热较长的时间
用同一个酒精灯加热,两试管的规格相同,所以加热相同时间,水和煤油吸收的热量相同,故C错误。由于水的比热比煤油的大,在水和煤油的质量相同、初温相同时,加热相同的时间,水升高的温度小,所以同一时刻水的温度比煤油的低,煤油温度先升到40 ℃,故A正确、B错误。水的比热比煤油的大,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相比,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需要的加热时间长,故D错误。
【例4】暑假里,小梅跟着妈妈去青岛避暑。一天,烈日当空,小梅在海边玩耍时发现:海边的沙子热得烫脚,而海水却是凉凉的,请用比热容的知识解释这一现象。
因为沙子的比热容比海水的比热容小,吸收相同热量,相同质量的沙子比海水温度上升得快,所以小梅在烈日当空的海边玩耍,感到沙子烫脚,海水却凉凉的。
特别注意,解这类问题,应分析清楚原因,不能简单地回答:沙子比热小,水的比热大。
【重点归纳】
1.热量与温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热量是过程量,温度是状态量,二者要区分开来。
2.热传递过程传递的是热量而不是温度。
【巩固提升】
1.热量的单位是( )
A. 米 B. 千克 C. 千克/米3 D. 焦
2.两个物体的质量、体积及构成的物质都不相同,当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升高的温度相同,则( )
A. 质量较大的比热较大 B. 体积较大的比热较大
C. 质量较小的比热较大 D. 体积较小的比热较大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把一杯水倒掉半杯,剩下的水的比热不变
B. 质量相同,温度相同,吸收热量多的物质比热大
C. 比热大的物质吸收的热量一定多
D. 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后,煤油温度升高得比水少
4.关于比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比热跟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有关
B. 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形状、质量无关
C. 物体的质量越大,它的比热越大
D. 比热跟物体的形状有关
5.水的比热较大,人们往往利用它的这一特性为生活、生产服务。下列事例中与该特性无关的是( )
A. 让流动的热水流过暖气管取暖
B. 汽车发动机用循环水冷却
C. 在较大的河流上建水电站,用水发电
D. 冬季,晚上向田里灌水,以防冻坏秧苗
6.初始温度和质量相同的水和酒精,吸收相同热量后,它们最后的温度(设水和酒精吸热后均未发生物态变化,水的比热大于酒精的比热) ( )
A. 水的温度比酒精高 B. 水的温度比酒精低
C. 一样高 D. 无法判断
7.已知铜的比热比铝小,质量和初始温度都相等的铜和铝,放出相等的热量后相互接触,热量( )
A. 一定从铜传给铝
B. 一定从铝传给铜
C. 不会发生热传递
D. 不能确定是否发生热传递
8.将烧红的铁块放入水中,铁块将 热量,温度 ;水将 热量,温度 。当铁块和水的 相同时,铁块和水之间的热传递将停止。
9.图甲是用水来冷却热牛奶的示意图,图乙是记录牛奶、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图中曲线Ⅰ表示的是 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请你根据图像判断,热牛奶和水达到热平衡时的水温约为 ;此过程中, 放出热量,温度 , 吸收热量,温度 。
(第10题)
10.分别用两个相同的加热器,同时给质量和温度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加热,它们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由图像可以看出,甲液体的温度升高较快, 液体的比热较大。若要你在甲、乙两种液体中选择一种作为汽车的冷却液,你认为选择 液体更好。
11.在探究“水吸收的热量与水的质量和水升高的温度是否有关”的实验中,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
次数
质量/千克
初温/℃
末温/℃
加热时
间/分
1
0.1
20
30
2
2
0.2
20
30
4
3
0.3
20
30
6
4
0.3
20
40
12
5
0.3
20
50
18
(1)该实验中,记录加热时间有什么意义? 。
(2)第 这三次实验,是探究水吸收的热量与水的质量是否有关。
(3)探究结论:水吸收的热量与 和 有关。
12.为了比较水和沙子吸热本领的大小,小明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2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沙子,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实验数据记录如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质量/克
温度升高10 ℃所需要的时间/秒
温度升高20 ℃所需要的时间/秒
温度升高30 ℃所需要的时间/秒
沙子
30
64
89
124
水
30
96
163
220
(1)在此实验中,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物质 。
(2)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吸收的热量 (填“大于”或“小于”)沙子吸收的热量。
(3)如果加热相同的时间,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中, (填“沙子”或“水”)升高的温度更高。
(4)实验中有些同学发现:刚开始加热时,情况与(3)中结论不符,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第4节《物质的比热》重点归纳与精析提升 参考答案
【知识梳理】
1.热量是指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单位为焦。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的能量转移或其他形式转化而来的,并不是物体所含热能(内能)的多少。物体之间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存在温度差。高温物体放热,低温物体吸热。
2. 物质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即热量的变化量)不仅与温度的升高量或降低量(即温度的变化量)有关,而且与物质的质量也有关。
3.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不随着物质质量,形状,温度高低,吸、放热的多少,放置地点等的改变而改变。不同物质的比热一般是不同的。
4. 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吸收(或放出)热量较多的,比热大;反之,比热小。
【精选例析】
【例1】答案D
【例2】答案C
【例3】答案A
【例4】答案:因为沙子的比热容比海水的比热容小,吸收相同热量,相同质量的沙子比海水温度上升得快,所以小梅在烈日当空的海边玩耍,感到沙子烫脚,海水却凉凉的。
【巩固提升】
1. (D) 2. (C) 3. (A) 4. (B) 5. C
6.(B)
7. (B)
8.放出热量,温度降低;水将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当铁块和水的温度相同
9.牛奶的 18_℃;牛奶放出热量,温度降低,水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10.甲液体的温度升高较快,乙液体的比热较大。若选择乙液体更好。
【解析】 图中横坐标代表时间,纵坐标代表温度,由变化曲线可知,加热相同时间后,也就是吸收相同热量后,甲升温比乙快,说明甲的比热比乙小,乙吸热能力更强,更适合用作汽车冷却液。
11. (1)用加热时间间接反映水吸收热量的多少。
(2) 1、2、3
(3)水的质量和水升高的温度有关。
【解析】 实验中水吸收热量的多少是通过加热时间来反映的,加热时间越长,水吸收的热量越多。分析第1、2、3次实验可以看出,水升高的温度相同,而质量不同,加热时间不同,说明水吸收的热量跟水的质量有关。分析第3、4、5次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水的质量相同,升高的温度不同,加热时间不同,说明水吸收的热量跟水升高的温度有关。
12. (1)吸热的多少。
(2)大于
(3)沙子
(4)【答】 ①水的导热性能好(或沙子的导热性能不好);②温度计的玻璃泡在沙子中插入比较浅;③没有用搅拌棒搅动,沙子受热不均。
【解析】 本题中唯一的变量是被加热物质的种类(水、沙子),其他相关量均相同,如两个相同的酒精灯,表示相同时间内酒精燃烧产生的热量是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