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4.4.1《流动的组织——血液》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生物下册4.4.1《流动的组织——血液》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8-12-13 16:0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血液
【教材分析】
血液是物质与气体运输的载体。学生对血液大多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如知道人的血液是红色的黏稠液体,血液与健康相关,体检常需要验血,失血过多需要输血等。但血液到底由哪些成分构成,这些成分有什么功能,学生并不清楚如何作答。正是基于这点,教材在“想一想,议一议”中,提供了学生非常熟悉的血常规检查以及用验血诊断疾病的情境,并把问题指向了学生并不清楚的“为什么”上。
【教学目标】
1.描述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各成分的主要功能。
2.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尝试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
3.尝试解读血常规化验的主要数据。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描述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2.教学难点:
显微镜下分辨各种血细胞,理解血液属于组织。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知识容量较大,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演示实验、多媒体课件、视频等来解决重点和难点,同时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经验,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完成学习目标。教学流程设计: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观察“演示实验”和进行“资料分析”,初步了解血液成分→用显微镜观察血液永久涂片,对血细胞产生感性认识→阅读课文,思考问题,学习血细胞结构特点及功能→角色扮演,巩固、运用所学知识。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收集整理数份血液常规化验单;准备实验所需材料:人血的永久涂片、显微镜等;制作PPT课件、相关视频、图片
2.学生准备:
课前预习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复习人体的营养、人体的呼吸的有关知识,引导学生产生疑问: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空气中的氧被人吸收后,怎样才能运输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中,组织细胞在生命活动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又怎样运离细胞?由此导人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运输业需要车、船、飞机等搭载货物,人体内物质的运输,靠什么工具来“搭载”呢?由此导人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
回忆所学知识,建立和新知识的联系。
初步感知血液
引导学生谈一谈已知的关于血液的知识,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出教材“想一想,议一议”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自由发言,交流从生活经验或课外学习获取的有关血液的信息,初步感知血液和健康的关系。
血液的组成成分
结合学生发言,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失血过多会导致死亡?为什么血液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影响人的健康?引导学生一起探究血液的组成。
1.展示经抗凝剂处理并出现分层现象的血液,介绍演示实验方法,并为每组提供一份。提示学生在观察分层血样时注意各部分的颜色和各部分的比例大致是多少。
2.引导学生阅读“资料分析”,强调重点看化验单“项目”一栏。
3.巡视、解疑。
4.根据学生的发言,归纳总结血液的成分,进一步提问:为什么把血液称为流动的组织?
1.观察思考。
2.自主学习:学生自学教材第51页的“资料分析”,细心观察分层的血样,思考第51页讨论题1-2。
3.合作交流:四人一组交流讨论题的答案,并作补充及评价。尝试归纳血液的组成,小组推荐同学在全班表达。
4.通过复习组织的概念,结合血液的组成,分析总结回答问题。
血浆的成分及功能
ppt展示血浆成分示意图。
引导学生观察教材第52页图4-31,通过血浆的成分来推测血浆的功能。
学生分析血浆成分示意图,了解血浆的成分,理解血浆的功能。
观察光学显微镜下的血细胞
当我们生病去医院,有时医生会让我们验血,做成涂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医生在显微镜下看到了什么?让我们也来看看。
1.强调实验注意事项,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进行观察,使学生从感性上认识红细胞和白细胞的形态、数量。
2.巡视指导,反馈矫正。
1.按照教师的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52页实验,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方法步骤,带着问题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并思考。
2.小组内交流观察到的现象,讨论第52页的讨论题。
血细胞形态结构特点及功能
提问:为什么通过化验血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检查人的健康状况或诊断疾病?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进一步认识血细胞的功能和特点。
1.自主学习教材第52-54页,填写表格。
形态、结构
功能
有无细胞核
大小
正常数量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2.合作探究,小组讨论。
(1)贫血患者会表现出哪些症状?根据血红蛋白的成分,在饮食中应注意什么?
(2)身体某处有外伤时,不注意卫生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应怎样处理?
(3)为什么身体患了炎症,血液中白细胞数量会增加?
(4)身体有了小伤口,伤口流血后会自己止血,为什么?
3.播放视频:红细胞运输氧的过程;白细胞吞噬细菌的过程;血小板参与止血的过程。
1.自主学习:学生学习教材第52-54页,独立填表。
2.合作探究: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小组进行讨论。通过自主学习和讨论,学生能应用所学知识去解释有关贫血、化脓、炎症和伤口处血液逐渐凝固等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3.观看视频,通过感性认识,加深对知识的巩固和理解。
知识应用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各种血细胞的结构特点、功能和正常值,明白了医生为什能根据血液化验单诊断疾病,展示化验单,请同学们为他们诊断一下。
大家要根据化验单信息说出病因和治疗方法,并说出预防措施。由此达到运用知识、巩固知的目的
小结
组织学生归纳本节所学内容,总结血液功能。
归纳血液的组成及血浆、血细胞的功能,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结构。
【板书设计】
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血液
一、血液的组成
血浆:运载血细胞,运输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
血液 红细胞:成熟的无细胞核,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
血细胞 白细胞:有细胞核,防御和保护的作用。
血小板:无细胞核,止血和加速凝血。
二、血液的功能:运输、防御、调节体温
【课后反思】
本节课教师打破传统的教师讲解归纳、学生记忆的模式,采用分组讨论式教学。学生在认真观察和讨论的基础上质疑、思考、讨论,寻找答案,发表见解,归纳知识,在创新意识、协作精神和实事求是的态度的培养等方面也有所收获。教师根据主要教学内容,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突破重难点内容,帮助学生有效形成了重要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