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推理(同步练习)
一、填空。
1.小丽说:“我语文测试成绩比98少,比95多,但不是96分。”小丽考了( )分。
2.彤彤说:“我在班级的排名是第5、6、7、8名中的一个,比第7名靠前,但不是第6名。”彤彤考了第( )名。
3.周、吴、郑分别是三位小朋友的姓。根据下面的信息,你能判断出他们分别姓什么吗?
(1)甲不姓周。(2)姓吴的不是丙。(3)甲和乙正在听姓郑的小朋友唱歌。
甲姓( ),乙姓( ),丙姓( )。
4.甲、乙、丙三名运动员运动会中获得了奖牌。他们各自参加的项目是一百米、四百米、八百米。其中甲运动员比四百米运动员高;八百米运动员比丙运动员和百米运动员都矮,请你猜一猜:
甲是( )运动员,乙是( )运动员,丙是( )运动员。
二、解决问题。
1.A、B、C三个信封中分别装着一张彩色卡纸,根据以下信息推测,红色卡纸、绿色卡纸、紫色卡纸分别在哪个信封里。(1)红色卡纸不在C号信封里;(2)绿色卡纸不再A号信封里;(3)紫色卡纸即不在A号信封里,也不在C号信封里。
A号信封
B号信封
C号信封
红色卡纸
绿色卡纸
紫色卡纸
2. 一个正方体(如下图),每个面上分别写着1,2,3,4,5,6。你能根据这个正方体不同的摆法,判断出对应的数字各是什么吗?
///
3.已知A>B 、 A<D 、 B>F 、 E<F。想一想下列各项的关系?
D _____ B 、 F ______ A 、 B ______ E
4、有六位好朋友围着一张圆桌一起吃饭。已知E与C相隔一人并坐在C的右面(如图),D坐在A的对面,B与F相隔一人并坐在F的左面,F与A不相邻。试确定A、B、C、D、E、F的位置。
5.兔子一家的哥哥、弟弟和妹妹进行跑步比赛。大哥说:“我跑得不是最快,单比妹妹跑得快。”请你说说,谁跑得最快?谁跑得最慢?
6.三个小朋友比身高,根据下面的信息,请你猜一猜谁最高?谁最低?
(1)萝莉比可欣高3厘米。
(2)图图比萝莉矮1厘米。
7.小王、小军、小桐当中有一个人为班级做了一件好事,老师询问情况时,他们三人说了下面几句话。
小军:“不是我,也不是小桐。”;
小王:“不是我,也不是小军。”;
小桐说:“不是我,也不是小军。”
当老师继续询问时,他们承认自己只讲了一半真话。那么,这个做好事不留名的人到底是谁?
8.甲、乙、丙、丁比赛围棋,每两人要塞一场,结果甲生了丁,并且甲、乙、丙三胜的场数相同。问丁胜了几场?
9.A说:“我10岁,比B小2岁,比C大1岁。”
B说:“我不是年龄最小的,C和我差3岁,C是13岁。”
C说:“我比A年龄小,A11岁,B比A大3岁。”
以上每人所说的三句话中都有一句是错的,请确定A、B、C三人的年龄。
10.六(2)有48人,老师打算从五位候选人中选出一名班长。要求每人只能投一票,且不能弃权。投票结果如下:A得25票,B得选票占第二名,C、D得票同样多,E得票最少,只有4票,那么B得多少票?
答案:
一、1.97分。
2. 5。
3.吴、周、郑。
4.百米运动员,八百米运动员,四百米运动员。
二、1
A号信封
B号信封
C号信封
红色卡纸
√
×
×
绿色卡纸
×
×
√
紫色卡纸
×
√
×
2. 1的对面是5;3的对面是6;2的对面是4。
3.>、<、>。
4.
5.弟弟跑得最快,妹妹跑得最慢。
6.萝莉最高,可欣最矮。
7.小军。
8.共塞六场,甲胜了丁,丁共赛三场,已负一场,就不可能胜三场,假设丁胜了一场或两场,这样甲、乙、丙共胜了四场或五场,他们胜的场数就不可能相同了,所以丁一场也没胜。
/
/
课件26张PPT。生活中的推理数学冀教版 六年级上新知导入大家认识他们吗?柯南福尔摩斯新知讲解一个正方体骰子,六个面上分别可这1、2、3、4、5、6这六个点数。从三个不同的角度看这个骰子,看到的点数如下: (1) (2) (3)判断:这个正方体骰子的每个面相对的面上是哪个点数?先从看到两次的面开始推断。新知讲解这样想: 从图(1)可以看出,4点的对面不是6点和5点,从图(2)可以看出,4点的对面不是1点和2点,那么4点的对面只能是3点。用同样的方法可以判断1点和5点的对面。新知讲解这样想: 从图(2)可以看出,1点的对面不是4点和2点,从图(3)可以看出,1点的对面不是3点和5点,那么1点的对面只能是6点。用同样的方法判断出1点的对面是6点。新知讲解这样想: 从图(1)可以看出,5点的对面不是4点和6点,从图(3)可以看出,5点的对面不是3点和1点,那么5点的对面只能是2点。用同样的方法判断出5点的对面是2点。新知讲解一个正方体骰子,六个面上分别可这1、2、3、4、5、6这六个点数。从三个不同的角度看这个骰子,看到的点数如下: (1) (2) (3)判断:这个正方体骰子的每个面相对的面上是哪个点数?4点的对面是3点;1点的对面是6点;5点的对面是2点。新知讲解王新、张宏、李明、赵亮四名同学参加一百米赛跑,看台上许多同学都在猜测比赛结果,下面是书中三个同伴作都猜测。丫丫:李明第一名,王欣第三名;
亮亮:张宏第一名,赵亮第四名;
聪聪:赵亮第二名,王欣第一名。根据上面的信息,你能判断出他们的比赛名次吗?比赛结束啦!他们都只说对了一半。新知讲解王新、张宏、李明、赵亮四名同学参加一百米赛跑,看台上许多同学都在猜测比赛结果,下面是书中三个同伴作都猜测。丫丫:李明第一名,王欣第三名;
亮亮:张宏第一名,赵亮第四名;
聪聪:赵亮第二名,王欣第一名。根据上面的信息,你能判断出他们的比赛名次吗?赵亮第四名和赵亮第二名矛盾,所以,李明第一不对。如果丫丫说的李明第一正确,那么王欣第三、张宏第一、王欣第一都不对。新知讲解王新、张宏、李明、赵亮四名同学参加一百米赛跑,看台上许多同学都在猜测比赛结果,下面是书中三个同伴作都猜测。丫丫:李明第一名,王欣第三名;
亮亮:张宏第一名,赵亮第四名;
聪聪:赵亮第二名,王欣第一名。根据上面的信息,你能判断出他们的比赛名次吗?那么,赵亮第二就对,而赵亮第四就不对,这样张宏第一就对。结果不矛盾,假设成立。如果丫丫说的王欣第三正确,那么李明第一、王欣第一都不对。新知讲解王新、张宏、李明、赵亮四名同学参加一百米赛跑,看台上许多同学都在猜测比赛结果,下面是书中三个同伴作都猜测。丫丫:李明第一名,王欣第三名;
亮亮:张宏第一名,赵亮第四名;
聪聪:赵亮第二名,王欣第一名。根据上面的信息,你能判断出他们的比赛名次吗?王欣第三名;张亮第二名;
张宏第一名;李明第四名。 新知讲解那么,亮亮说的赵亮第二和聪聪说的赵亮第四就矛盾,假设不成立。如果亮亮说的张宏第一正确,那么李明第一、王欣第一都不对。那么,亮亮说的张宏第一和丫丫说的李明第一就矛盾,假设不成立。如果亮亮说的赵亮第四正确,那么赵亮第二、王欣第三都不对。新知讲解那么,亮亮说的张宏第一和聪聪说的王欣第一就矛盾,假设不成立。如果聪聪说的赵亮第二正确,那么赵亮第四就不对。那么,亮亮说的赵亮第四和聪聪说的赵亮第二就矛盾,假设不成立。如果亮亮说的王欣第一正确,那么张宏第一就不对。课堂练习1.学校组织了足球、篮球和乒乓球兴趣小组,小小、乐乐和天天分别参加了其中一项。小小不喜欢踢足球,乐乐没参加乒乓球小组,天天喜欢篮球。你知道他们三个分别参加的什么兴趣小组吗?××√××√√××课堂练习1.学校组织了足球、篮球和乒乓球兴趣小组,小小、乐乐和天天分别参加了其中一项。小小不喜欢踢足球,乐乐没参加乒乓球小组,天天喜欢篮球。你知道他们三个分别参加的什么兴趣小组吗?解题分析:
由题可知,天天参加的是篮球;而小小不喜欢足球,这样小小就只能是乒乓球;那么就推出乐乐参加的是足球。
或者,天天参加的是篮球;而乐乐没参加乒乓球,这样乐乐就只能是足球;那么就推出小小参加的是乒乓球。课堂练习2.爸爸、妈妈和我晚饭后一起吃水果。
我说:“我们每人分别吃了苹果、葡萄和西瓜里的其中一种水果。”
爸爸说:“我没吃苹果。”
妈妈说:“我没吃苹果,也没吃葡萄。”
他们分别吃的是哪种水果?解题分析:
由题可知,爸爸、妈妈都没吃苹果,这样就只能是我吃了苹果;妈妈还没有吃葡萄,那就只能吃西瓜;这样就推出爸爸吃的是葡萄。课堂练习爸爸 ____________
妈妈 ____________
我 ____________
西瓜葡萄苹果2.爸爸、妈妈和我晚饭后一起吃水果。
我说:“我们每人分别吃了苹果、葡萄和西瓜里的其中一种水果。”
爸爸说:“我没吃苹果。”
妈妈说:“我没吃苹果,也没吃葡萄。”
他们分别吃的是哪种水果?课堂练习3.学校开设美术、唱歌和足球三种第二课堂,赵、钱、孙三位老师分别教授其中的一门。赵老师不是美术老师,钱老师从不在操场上课,孙老师上课要用钢琴。这三位老师分别教哪一课?解题分析:
由题可知,孙老师上课要用钢琴,所以教授唱歌;赵老师不是美术老师,那就只能是教授足球;这样就推出钱老师教授美术。
或者,孙老师上课要用钢琴,所以教授唱歌;钱老师从不在操场上课,那就只能是教授美术;这样就推出赵老师教授足球。
课堂练习赵老师____________
钱老师____________
孙老师____________
美术足球唱歌3.学校开设美术、唱歌和足球三种第二课堂,赵、钱、孙三位老师分别教授其中的一门。赵老师不是美术老师,钱老师从不在操场上课,孙老师上课要用钢琴。这三位老师分别教哪一课?拓展提高甲、乙、丙三人自驾游,已知甲、乙、丙三人中只有一人会开汽车。
甲说:“我会开。”
乙说:“我不会开。”
丙说:“甲不会开。”
如果这三句话中只有一人讲真话,那么到底谁会开车?拓展提高2.解题分析:
甲说:“我会开车。”
乙说:“我不会开车。”
丙说:“甲不会开车。”如果甲真甲会开车乙假乙会开车矛盾,
甲是真话不成立。甲说:“我会开车。”
乙说:“我不会开车。”
丙说:“甲不会开车。” 如果乙真,则甲、丙都假。但甲、丙内容相反,所以乙真不成立。乙会开车。课堂总结1.排除法,如例3。2.列表法,适用于情况复杂时。如课堂练习1。3.假设法,对结果做出适当假设,并把假设当作已知条件进行推理,如果推理出的结论与题目中的其他条件符合,则假设成立,反之则不成立。如例题4。板书设计生活中的推理一、排除法。
二、列表法。
三、假设法。作业布置 由于部分老师临时有事,需要重新调整三(4)上午的课程表。
三(4)今天上午要上数学、语文、英语、科学四门课程。
其中:1、数学老师第三节课要外出听课;
3、语文老师9:00 – 11:00要参加一个座谈会;
3、科学老师前三节课都有其他教学任务。
你将如何安排三(4)今天上午的课程表?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冀教版数学六年级上第八单元第2课时生活中的推理教学设计
课题
生活中的推理
单元
第八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六年级
学习
目标
1.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经历对生活中某些现象进行判断、推理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能借助列表整理信息,并对生活中某些现象按一定的方法进行推理,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
3. 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展示自己的推理过程和结果,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交流倾听能力。
重点
探索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简单推理的方法;能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简单的推理。
难点
信息的合理辨析,最直接信息的发现与利用。能有条理地表述自己的思考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提问】大家认识他们吗?
多媒体投影图片
【回答】柯南、福尔摩斯。
从熟知的著名人物入手,易于激发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引言】生活中有很多像这样的现象需要我们根据条件和线索去分析和判断,最后得出结论,这种分析和判断的过程叫做推理。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生活中的推理”。
【例题3】一个正方体骰子,六个面上分别可这1、2、3、4、5、6这六个点数。从三个不同的角度看这个骰子,看到的点数如下:
(1) (2) (3)
判断:这个正方体骰子的每个面相对的面上是哪个点数?
【提示】先从看到两次的面开始推断。
【讲解】从图(1)可以看出,4点的对面不是6点和5点,从图(2)可以看出,4点的对面不是1点和2点,那么4点的对面只能是3点。
引导学生进行下一步的推断,展示推断结论。
【讲解】类似于例3的这种推理方法,我们成为“排除法”。把已知的不可能的去掉,剩下的就是可能的范围。
【例题4】王新、张宏、李明、赵亮四名同学参加一百米赛跑,看台上许多同学都在猜测比赛结果,下面是书中三个同伴作都猜测。
/
比赛结束啦!他们都只说对了一半。根据上面的信息,你能判断出他们的比赛名次吗?
【讲解】对于这种没有一条准确信息的,我们可以采用“假设法”。即对结果做出适当假设,并把假设当作已知条件进行推理,如果推理出的结论与题目中的其他条件符合,则假设成立,反之则不成立。下面我们就用假设法来推断一下这道题!
首先假设:如果丫丫说的李明第一正确,那么王欣第三、张宏第一、王欣第一都不对。赵亮第四名和赵亮第二名矛盾,所以,李明第一不对。
引导学生利用“假设法”进行新的假设推断,展示推断结果,总结推断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提示】引导学生分别从亮亮、聪聪的假设中去分析判断。
根据老师的提示并结合老师的办法,进行下一步的推断。
按照老师推荐的“假设法”进行第二种假设。重新假设:如果丫丫说的王欣第三正确,那么李明第一、王欣第一都不对。那么,赵亮第二就对,而赵亮第四就不对,这样张宏第一就对。结果不矛盾,假设成立。
熟悉的事物降低了新知识入门分难度。
举一反三,由一道题引申到一类题。
培养学生多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练习
1.学校组织了足球、篮球和乒乓球兴趣小组,小小、乐乐和天天分别参加了其中一项。小小不喜欢踢足球,乐乐没参加乒乓球小组,天天喜欢篮球。你知道他们三个分别参加的什么兴趣小组吗?
【提示】像这种情况复杂的时候,我们可以利用表格来记录信息。这样不断使信息一目了然,还能让我们在复杂的信息中很快找到解决问题的线索。
/
2.爸爸、妈妈和我晚饭后一起吃水果。
我说:“我们每人分别吃了苹果、葡萄和西瓜里的其中一种水果。”
爸爸说:“我没吃苹果。”
妈妈说:“我没吃苹果,也没吃葡萄。”
他们分别吃的是哪种水果?
/
3.学校开设美术、唱歌和足球三种第二课堂,赵、钱、孙三位老师分别教授其中的一门。赵老师不是美术老师,钱老师从不在操场上课,孙老师上课要用钢琴。这三位老师分别教哪一课?/
【拓展提高】
甲、乙、丙三人自驾游,已知甲、乙、丙三人中只有一人会开汽车。
甲说:“我会开。”
乙说:“我不会开。”
丙说:“甲不会开。”
如果这三句话中只有一人讲真话,那么到底谁会开车?
解题分析:
由题可知,天天参加的是篮球;而小小不喜欢足球,这样小小就只能是乒乓球;那么就推出乐乐参加的是足球。或者,乐乐没参加乒乓球,这样乐乐就只能是足球;那么就推出小小参加的是乒乓球。
解题分析:
由题可知,爸爸、妈妈都没吃苹果,这样就只能是我吃了苹果;妈妈还没有吃葡萄,那就只能吃西瓜;这样就推出爸爸吃的是葡萄。
解题分析:
由题可知,孙老师上课要用钢琴,所以教授唱歌;赵老师不是美术老师,那就只能是教授足球;这样就推出钱老师教授美术。或者,钱老师从不在操场上课,那就只能是教授美术;这样就推出赵老师教授足球。
锻炼学生能根据不同题型的特点,选择适合的解题方法,使学习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老师只需起到引导作用,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同类型题目,起到及时巩固的作用。
课堂小结
【引言】虽然同为“推理问题”,但是由于具体情况的不同,我们要学会选择适合的解题方法,这样才能使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事半功倍。
1.排除法,如例3。
2.列表法,适用于情况复杂时。如课堂练习1。
3.假设法,对结果做出适当假设,并把假设当作已知条件进行推理,如果推理出的结论与题目中的其他条件符合,则假设成立,反之则不成立。如例题4。
板书
生活中的推理
一、排除法。
二、列表法。
三、假设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