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课件(共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课件(共3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6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12-13 20:5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2张PPT。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 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后人誉为“诗圣”,他写的诗的被称为“诗史”。杜甫简介 写作背景“安史之乱”始于公元755年,安禄[lù]山趁唐朝政治腐败,在范阳发动叛乱。叛军南下攻占洛阳、长安。唐朝大将郭子仪等率军平叛。后来,安禄山的部将史思明又起兵反唐。直到763年,唐朝的军队才打败叛军,“安史之乱”的叛军头子史朝义兵败自杀,河南河北相继收复。当时杜甫在四川,听到胜利的消息后写了这首充满欢乐之情的七言律诗,抒发了诗人因多年战乱平息,国家重新统一而无比欢快的心情。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 甫生平第一快诗 说说诗题的意思。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听说 唐王朝的军队收复蓟北jì涕泪tì巫峡wū襄阳xiānɡ洛阳luò涕巫洛涕泪巫峡洛阳tìwūluò认一认我会读剑外 忽传 收蓟北,
初闻 涕泪 满衣裳。
却看 妻子 愁何在,
漫卷 诗书 喜欲狂。
白日 放歌 须纵酒,
青春 作伴 好还乡。
即从 巴峡 穿巫峡,
便下 襄阳 向洛阳。 提示:读准字音、注意停顿,读通诗句,读出韵味。剑外 忽传 收蓟北,
初闻 涕泪 满衣裳。
却看 妻子 愁何在,
漫卷 诗书 喜欲狂。
白日 放歌 须纵酒,
青春 作伴 好还乡。
即从 巴峡 穿巫峡,
便下 襄阳 向洛阳。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喜欲狂
?高兴得要发狂。剑外忽传收蓟北,
剑外蓟北四川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剑外:剑门关以外,这里指四川。当时杜甫流落在四川。 剑门关以南的四川,忽然传来收复蓟北的消息,初听到这个消息惊喜得涕泪交流,沾湿了衣裳。?蓟北:今河北北部一带,是叛军的老巢。眼泪“泪”既有面对胜利的喜悦;
又有对自己长期颠沛流离生活的感慨。
也包含着浓浓的爱国之情。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却看:回过头来看。妻子:妻子和儿女。 漫卷:随意把书卷起来。回过头来再看妻子和儿子,平日的忧愁已不知跑到何处去了;我胡乱地卷起诗书高兴得几乎要发狂。白 日 放 歌 须 纵酒,
青 春 作 伴 好 还 乡。纵酒:尽情地喝酒。 作伴:指春天可以陪伴我。青春:春天的景物白日里我要放声歌唱,纵情畅饮;美好的春景正好伴着我返回故乡。写准备还乡的情景。诗人连回家的路都想好了。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即:立即。巫峡:长江三峡之一,在今四川湖北交界处。我们要立即动身,从巴峡乘船,穿过巫峡,顺流直下到达湖北襄阳,再从襄阳北上,直奔洛阳。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即:立即。巫峡:长江三峡之一,在今四川湖北交界处。我们要立即动身,从巴峡乘船,穿过巫峡,顺流直下到达湖北襄阳,再从襄阳北上,直奔洛阳。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想象 诗人想象自己回到家乡,一幅疾速飞驰的画面闪现在我们面前。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四个动词表达了诗人迫不及待,归心似箭的心境。剑外巫峡巴峡襄阳洛阳蓟北四川河南河北长 江东
海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剑门关以南的四川,忽然传来收复蓟北的消息,初听到这个消息惊喜得涕泪交流,沾湿了衣裳。回过头来再看妻子,平日的忧愁已不知跑到何处去了;我胡乱地卷起诗书高兴得几乎要发狂。白日里我要放声歌唱,纵情畅饮;美好的春景正好伴着我返回故乡。我们要立即动身,从巴峡乘船,穿过巫峡,顺流直下到达湖北襄阳,再从襄阳北上,直奔洛阳。 古诗今译 通过同学们刚才的体会,诗人的喜悦之情跃然纸上,同学们试着读出这种感情。  涕泪满衣裳。漫卷诗书。放歌、纵酒 表现出诗人喜欲狂的词语有哪些? 一个年过半百的老人怎么会如此得喜欲狂?这“喜极而泣”的“涕泪”里到底包含着什么?。 诗人这样欣喜若狂其中也包含着浓浓的爱国之情呀!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写出了诗人听到官军收复失地的消息后欣喜若狂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为爱国诗人,杜甫还写下了许许多多的壮丽诗篇。就请同学们课外再积累一些杜甫的名作,相信你们会有更多的收获。 作业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望岳》
  (唐)杜甫
  岱(dài)宗夫(fú)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zì)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