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荷与电流》(1)
1. 电扇使用一段时间后,扇叶很容易粘上灰尘,这是因为扇叶转动过程中带上了? ,具有 ?的性质,所以灰尘被吸在扇叶上。
2.(2018?张家界)秋天,在干燥的头发上梳过的塑料梳子会吸起碎纸片,这是 ?现象;当梳子靠近带负电的小球,小球被排斥,说明梳子带? 电。
3. 科技馆内有一个“静电球”,当人触摸“静电球”时,头发丝便会一根根地竖起,形成“怒发冲冠”的景象,如图所示。这是由于头发丝带有_______ (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而相互_______(选填“吸引”或“排斥”)的结果。
4. (2016河南)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由于失去电子而带 电。如图所示,用这个玻璃棒靠近悬挂的气球,气球被推开,则气球带 电。
5. 甲、乙、丙三个通草球静止在如图所示的位置,已知甲球带正电,则乙球带 电,丙球带负电或 。
(2018?乌鲁木齐)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说明摩擦过程中橡胶棒( )
A.得到电子 B.失去电子 C.得到正电荷 D.失去正电荷
7.一个验电器的两个金属箔片因带电而张开,则这两个金属箔片一定 ( )
A.带正电 B.带负电 C.带同种电荷 D.带异种电荷
8. (2018?辽阳)小明将毛皮与橡胶棒摩擦这一过程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毛皮与橡胶棒摩擦起电是创造了电荷
B.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能够吸引轻小物体
C.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带负电的物体会互相吸引
D.橡胶棒能带上电荷,说明橡胶棒是导体
9. 将塑料签字笔的笔尾在头发上摩擦几下后用细线挂起来,静止后,把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笔尾,观察到笔尾远离橡胶棒,则签字笔 ( )
A.带正电 B.带负电 C.不带电 D.摩擦时失去电子
10.(2018?绵阳)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已知甲带正电,甲与乙相互排斥,甲与丙相互吸引,则( )
A.乙带正电,丙一定带正电 B.乙带正电,丙可能不带电
C.乙带负电,丙一定带负电 D.乙带负电,丙可能带负电
11. A、B是两个轻质泡沫小球,C是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A、B、C三者之间相互作用时的场景如图所示,由此判断 ( )
A.小球A带正电 B.小球B带正电
C.小球B可能不带电 D.小球A可能不带电
12.小红在加油站看到一条醒目的标语:“严禁用塑料桶装运汽油”,请说出这一规定的道理。
13.有一天,小芳的弟弟问她,他穿在身上的化纤材料的衣服经常会吸附在身体上是什么原因。小芳利用所掌握的知识向弟弟解释了这一现象,弟弟很高兴。请你说出小芳是怎样向弟弟解释这一现象的。
答案与解析
1.电荷;吸引轻小物体
【解析】扇叶和空气摩擦,扇叶和空气带有异种电荷,扇叶带电后吸引轻小的灰尘,所以灰尘被吸在扇叶上。
摩擦起电;负
【解析】在头发上摩擦过的塑料梳子可以吸起碎纸片,是因为梳子摩擦起电而造成的; 当梳子靠近带负电的小球,小球被排斥,由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可知,梳子带负电。
同种;排斥
【解析】静电球是带电的,人体是导体,当人触摸静电球时,人体也带了和静电球同种电荷的电,故人的头发上也会带上与静电球同种电荷的电,头发之间带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头发越梳越蓬松。
正;正
【解析】用丝稠摩擦玻璃棒,玻璃棒由于失去电子而带正电;因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玻璃棒靠近悬挂的气球,气球被排斥,则气球与玻璃棒带同种电荷,都带正电。
正;不带电
【解析】甲、乙相互排斥,说明甲、乙一定带同种电荷,甲带正电,则乙一定也带正电;丙、乙相互吸引,说明丙带负电或乙不带电。
A
【解析】摩擦起电过程是得到和失去电子的过程,因此其实质是电子的转移。当一个物体失去电子时,物体的电子比质子少,带正电;当得到电子时,物体的电子比质子多,带负电。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说明橡胶棒得到电子。 故选:A。
C
【解析】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两片金属箔上都带上和带电体相同的电荷,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
B
【解析】毛皮与橡胶棒摩擦起电是电荷在毛皮与橡胶棒间的转移,并不是创造了电荷,故A错误;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所以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能够吸引轻小物体,故B正确;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靠近带负电的物体会互相排斥,故C错误;橡胶棒虽然能带上电荷,但橡胶棒是绝缘体,故D错误。
B
【解析】把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塑料签字笔时,笔尾远离橡胶棒被排斥,说明塑料签字笔与橡胶棒带的是同种电荷,橡胶棒带负电,塑料签字笔也带负电,故B正确。
B
【解析】由于甲带正电,甲与乙相互排斥,说明甲乙都带正电;甲与丙相互吸引,因为吸引的情况有两种可能,即两球可能都带电且是异种电荷,也可能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故丙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 综上所述,只有B说法正确。
D
【解析】C是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故C带负电,当靠近A小球是,相互吸引,即说明A可能带正电,可能不带电;C靠近B时,发现排斥,即说明B 一定带负电,故将AB靠近时,AB吸引,B一定是带电的,故A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故选D。
【解析】装汽油的油桶在运输时,油与桶壁摩擦,使桶带有电荷,当电荷聚集到一定程度,就能产生放电现象而引燃汽油,故严禁用塑料桶装运汽油。
【解析】人体与化纤衣服相互摩擦,摩擦起电后,人体与衣服带有异种电荷,根据电荷间作用规律可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所以人体和衣服会吸附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