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北京英才苑网站 http://www.ycy. ·版权所有·盗版必究·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
第一章 归纳与整理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 复习巩固初中学习的基本操作
2、 复习巩固物质的量及物质的量浓度实验基本操作
3、 建立从实验学化学的观点。
教学重点:
巩固物质的量及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实验基本操作
教学过程:
[归纳整理]结合所学内容P17三、物质的量及物质的量浓度
[板书] 三、物质的量及物质的量浓度
[交流]溶液配制方法
[学生思考]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摩尔质量基本概念,并将概念连成网。
[投影练习]填上①②③④⑤
答案:①n=m/M ②N=n·NA ③V=n·Vm ④C=n/V
⑤H2+Cl2=2HCl ∵n(H2)∶n(Cl2)=1∶1 ∴VH2∶VCl2=1∶1
[板书]1、物质的量基本概念:①n=m/M ②N=n·NA ③V=n·Vm ④C=n/V
[思考讨论]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步骤
[练习] 叙述配制250mL0.5mol/L的NaCl溶液的实验步骤。
[提问]步骤:
1.计算:0.5 mol/L×0.25L=0.125mol 0.125mol×58.5g/mol=7.3g
2.称量:在托盘天平上称取7.3g NaCl(注意天平的使用)
3.溶解:将称好的NaCl放在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
4.移液:将冷却的烧杯中的溶液小心注入250mL容量瓶(容量瓶使用前应检查是否漏水,如何检查?)
往容量瓶中加水,塞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瓶倒立过来,观察瓶塞周围是否有水漏出,如果不漏水,把瓶塞旋转180°塞紧,仍把瓶倒立过来,再检查。
5.洗涤:用蒸馏水洗涤烧杯2-3次,把每次的洗涤液一并注入容量瓶(为什么?)
6.定容:把蒸馏水直接注入容量瓶,直到液面接近2-3cm处,改用胶头滴管加水到瓶颈刻度处,并使溶液的凹面正好与刻度相平。
7.摇匀:将容量瓶塞好,反复摇匀。
(思考:摇匀后,凹面未与刻度相平,是否加水到刻度?)
[板书]2、配制步骤:1.计算2.称量3.溶解4.移液5.洗涤6.定容7.摇匀
[思考回答]若读数不准会给结果带来什吗误差
[讲解]注意:视线与刻度线、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若俯视:实际体积低于刻度线——浓度偏高。若仰视:实际体积高于刻度线——浓度偏低。
[练习]: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下列操作对溶液浓度有何影响?
①没有用水冲洗烧杯2-3次。(偏低)
②溶液配好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加水至液面与刻度相切。(偏低)
③定容时,俯视液面使与刻度相切。(偏高)
④定容时,仰视液面使与刻度相切。(偏低)
⑤将未冷却的溶液注入容量瓶后,马上定容。(偏高)
⑥将烧杯中的溶液转到容量瓶时,有溶液溅出。(偏低)
⑦加水超过刻度线。(偏低)
⑧用天平称量NaOH时,砝码有油污。(偏高)
[强调]容量瓶的使用:
①只能配制容量瓶中规定容积的溶液;
②不能用容量瓶溶解、稀释或久贮溶液;
③容量瓶不能加热,转入瓶中的溶液温度20℃左右。
特点:
①容量瓶上注明温度和量程。
②容量瓶上只有刻线而无刻度。
使用范围:
专门用来配制一定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
1.摩尔是
A.物质的数量单位 B.表示物质的质量单位
C.表示物质的量的单位 D.既是物质的数量单位又是物质的质量单位
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1mol任何物质都含有约6.02×1023个原子
B.0.012kg12C 含有约6.02×1023个碳原子
C.在使用摩尔表示物质的量的单位时,应用化学式指明粒子的种类
D.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3.下列关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A.阿伏加德罗常数是12g碳中所含的碳原子数
B.阿伏加德罗常数是 0.012kg12C中所含的原子数
C.阿伏加德罗常数是6.02×1023 mol-1
D.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符号为NA,近似值为6.02×1023 mol-1
4.0.5mol Na2SO4中所含的Na+离子数为
A.3.01×1023 B.6.02×1023 C.0.5 D.1
5.如果1g水中含有n个氢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是
A.n/1mol-1 B.9n mol-1 C.2n mol-1 D.n mol-1
6.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H2SO4的摩尔质量是98 B.2mol NO和2mol N2含原子数相同
C.等质量的O2和O3中所含氧原子个数相同
D.等物质的量的CO和CO2中所含碳原子数相等
7.相同质量的SO2和SO3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A.所含硫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B.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
C.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6 D.硫元素的质量比为4:5
8. 现有A、B、C三种化合物,各取40g相混合,完全反应后,得到18.0g B、49.0g C、还有D生成,已知D的式量为106。现将22.0g A和11.0g B反应,能生成D的物质的量为
A.1.00mol B.0.500mol C.0.275mol D.0.250mol
9.下列物质中质量最大的是( ),分子数最多的是( )
A.64g SO2 B.3.01×1023个N2分子
C.0.75mol H2SO4 D.4g NaOH
二、填空题
10.用20g烧碱配制成500mL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从中取出1mL,其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含溶质 g。若将这1mL溶液用水稀释到100mL,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其中含Na+ g。
11.在40mL 0.1mol/L的BaCl2溶液中,加入足量0.1mol/L的H2SO4溶液使Ba2+完全沉淀,将反应后的溶液过滤,取滤液一半,加入25mL 0.2mol/L的NaOH溶液恰好呈中性,通过计算可知H2SO4为 mL。
12.用4mol/L的标准盐酸配制0.1mol/L的标准盐酸时,需从下列仪器中①托盘天平 ②容量瓶 ③滴定管 ④量筒 ⑤烧杯 ⑥胶头滴管 ⑦玻璃棒 ⑧漏斗(填序号) 。
13.下面是用98%的浓H2SO4(ρ=1.84g/cm3)配制成0.5mol/L的稀H2SO4 500ml的操作,请按要求填空:
(1)所需浓H2SO4的体积为
(2)如果实验室有15mL、20mL、50mL量筒,应选用 mL量筒最好。量取时发现量筒不干净,用水洗净后直接量取,所配溶液浓度将 (偏高、偏低、无影响)。
(3)将量取的浓H2SO4沿烧杯内壁慢慢注入盛有约100mL水的 里,并不断搅拌,目的是 。
(4)将 的上述溶液沿 注入 中,并用50mL蒸馏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要 中,并摇匀。
(5)加水至距刻度 处,改用 加水,使溶液的凹液面正好跟刻度相平。
参考答案:1.C 2.A 3.BD 4B 5.B 6.A 7C 8D 9A A
10.1,1,0.04,0.01,0.023g 11.50 12.②③⑤⑥⑦
13.(1)13.6mL (2)15,偏低 (3)烧杯 混合均匀,使热量迅速扩散 (4)冷却至室温 玻璃棒 500mL容量瓶 注入容量瓶 (5)1~2cm 胶头滴管
[板书设计] 三、物质的量及物质的量浓度
1、物质的量基本概念:①n=m/M ②N=n·NA ③V=n·Vm ④C=n/V
2、配制步骤:1.计算2.称量3.溶解4.移液5.洗涤6.定容7.摇匀
PAGE
1PAGE
北京英才苑网站 http://www.ycy. ·版权所有·盗版必究·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
1.1 归纳与整理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 复习巩固初中学习的基本操作
2、 复习巩固过滤、蒸发、蒸馏、萃取基本操作及注意事项
3、 建立从实验学化学的观点。
教学重点:
巩固过滤、蒸发、蒸馏、萃取基本操作及注意事项
教学过程:
[归纳整理]P17:一、混合物分离与提纯,填上分离的物质及应用举例及二、离子的检验。并交流答案。
[板书] 归纳与整理
一、混合物分离与提纯
[投影]
[讲述] 物质的分离是把混合物中各物质经过物理(或化学)变化,将其彼此分开的
过程,分开后各物质要恢复到原来的状态;物质的提纯是把混合物中的杂质除去,以得到纯物质的过程。
[ 思考]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常用的物理方法。
[提问]过滤、蒸馏注意事项
[投影]
[讲述] 1、过滤操作应注意做到“一贴、二低、三接触”,如图:
①“一贴”:折叠后的滤纸放入漏斗后,用食指按住,加入少量蒸馏水润湿,使之紧贴在漏斗内壁,赶走纸和壁之间的气泡。
②“二低”:滤纸边缘应略低于漏斗边缘;加入漏斗中液体的液面应略低于滤纸的边缘(略低约 1cm),以防止未过滤的液体外溢。
③“三接触”:漏斗颈末端与承接滤液的烧杯内壁相接触;使滤液沿烧杯内壁流下;向漏斗中倾倒液体时,要使玻璃棒一端与滤纸三折部分轻轻接触;承接液体的烧杯嘴和玻璃棒接触,使欲过滤的液体在玻棒的引流下流向漏斗。过滤后如果溶液仍然浑浊,应重新过滤一遍。如果滤液对滤纸有腐蚀作用,一般可用石棉或玻璃丝代替滤纸。如果过滤是为了得到洁净的沉淀物,则需对沉淀物进行洗涤,方法是:向过滤器里加入适量蒸馏水,使水面浸没沉淀物,待水滤去后,再加水洗涤,连续洗几次,直至沉淀物洗净为止。
[板书] 1、过滤操作应注意做到“一贴、二低、三接触”
[投影]
[讲述并板书]2、蒸馏操作应注意的事项,如图:
①蒸馏烧瓶中所盛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1/3;
②温度计水银球部分应置于蒸馏烧瓶支管口下方约0.5cm处;
③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上口出;
④为防止爆沸可在蒸馏烧瓶中加入适量碎瓷片;
⑤蒸馏烧瓶的支管和伸入接液管的冷凝管必须穿过橡皮塞,以防止馏出液混入杂质;
⑥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
[思考与讨论] 蒸馏与蒸发的区别
[提问]蒸馏与蒸发的区别:加热是为了获得溶液的残留物(浓缩后的浓溶液或蒸干后的固体物质)时,要用蒸发;加热是为了收集蒸气的冷凝液体时,要用蒸馏。
[讲述]蒸发操作应注意的事项:注意蒸发皿的溶液不超过蒸发皿容积的2/3;加热过程中要不断搅拌,以免溶液溅出;如果蒸干,当析出大量晶体时就应熄灭酒精灯,利用余热蒸发至干。
[投影]
[讲述并板书]3、萃取的操作方法如下:
①用普通漏斗把待萃取的溶液注入分液漏斗,再注入足量萃取液;
②随即振荡,使溶质充分转移到萃取剂中。振荡的方法是用右手压住上口玻璃塞,左手握住活塞部分,反复倒转漏斗并用力振荡;
③然后将分液漏斗置于铁架台的铁环上静置,待分层后进行分液;
④蒸发萃取剂即可得到纯净的溶质。为把溶质分离干净,一般需多次萃取。
(6)分液的操作方法:
①用普通漏斗把要分离的液体注入分液漏斗内,盖好玻璃塞;
②将分液漏斗置于铁架台的铁圈上,静置,分层;
③将玻璃塞打开,使塞上的凹槽对准漏牛口上的小孔再盖好,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以保证漏斗里的液体能够流出;
④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放入烧杯,待下层液体流完立即关闭活塞,注意不可使上层液体流出;
⑤从漏斗上端口倒出上层液体。
[学生讨论]化学方法提纯和分离物质的“四原则”和“三必须”
[讲述](1)“四原则”是:一不增(提纯过程中不增加新的杂质);二不减(不减少欲被提纯的物质);三易分离(被提纯物与杂质容易分离);四易复原(被提纯物质要复原)。
(2)“三必须”是:一除杂试剂必须过量;二过量试剂必须除尽(因为过量试剂带入新的杂质);三除杂途径选最佳。
例题
[例题1]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不正确的是
物质 杂质 除杂所用试剂和方法
A.H2SO4 HCl AgNO3溶液、过滤
B.KNO3 K2SO4 Ba(NO3)2溶液、过滤
C.Cu CuO 盐酸、过滤
D.CaCO3 CaO H2O、过滤
[分析] 除杂——将杂质除去并进行有效的分离.因此,所加试剂与杂质反应后生成的产物应易于分离而除去.将杂质转化为难溶物或转化为可溶(非杂质难溶时)物而通过过滤方法除去。A中可产生Ag2SO4 沉淀,所以A不正确。
[例2] 根据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氯化钠和纯碱晶体均属于 _____物质(填“易溶”、“可溶”、“微溶”或“难溶”).
(2)我国某些盐湖里出产天然碱(主要成分为纯碱晶体,并含少量氯化钠杂质).在实验室里从天然碱中分离出较纯的纯碱晶体,应采用______的方法(杂质仅考虑氯化钠).
(3)具体的实验操作步骤:①加热溶解,②_________,③_________,④洗涤晾干.
(4)完成①~③必备的实验仪器有铁架台(附铁圈、石棉网等)、烧杯、玻璃棒和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剖析] 这是一道根据物质溶解度曲线进行物质分离的综合题.命题人将判断物质的溶解性范围与分离方法、实验操作融入同一道试题中,比较全面的考查了有关物质结晶分离的知识.本题导向我们的复习既要注意掌握学科知识点,又要注意知识的灵活应用.
[答案] (1)易溶 (2)冷却热饱和溶液(3)结晶 过滤 (4)漏斗 酒精灯
课堂练习
一、
(1)水资源非常重要,联合国确定2003年为国际淡水年。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蒸馏法是海水淡化的方法之一 B. 淡水的密度小于海水的密度
C. 融化的雪水中矿物质含量比深井水中的少
D. 0℃以上,温度越高,水的密度越小
(2)分离FeCl3、KCl、BaSO4的因体混合物,应采用的一组试剂是:
A.水、硝酸银、稀硝酸 B.水、氢氧化钠、盐酸
C.水、氢氧化钾、盐酸 C.水、氢氧化钾、硫酸
(3)下列所列三种物质都含有少量杂质,试在表中相应的空格内分别除去杂质应选用的试剂和方法,及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
物质 杂质 除去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方法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NO3 NaCl
ZnSO4 CuSO4
(4)如何除去H2中混有的HCl气体和水蒸气?
二、实验室思维拓展有一瓶亚硫酸钠试剂,有部分己被氧化成硫酸钠.某学生设计了下列实验来测定其中Na2SO4的质量分数.
(1) 称取样品a克,并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
(2) 往溶液中加盐酸(2HCl+Na2SO3 = 2NaCl+SO2+H2O),直至盐酸过量.
(3) 往酸化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
(4) 过滤,并洗涤.烘干得沉淀b克.
试回答:
(1) 加盐酸为什么要过量
(2) 如何验证氯化钡已经过量?
(3) 怎样检验沉淀已经洗涤干净?
(4) 列计算亚硫酸钠的质量分数的代数式
参考答案:
一.(1)D(2)C (3)加入AgNO3,过滤.蒸发 NaCl+AgNO3 = AgCl+NaNO3
加入粒 过滤 蒸发 Zn+CuSO4 = Cu+ZnSO4
(4)将混合气体通过NaOH溶液除去HCl, 然后通过浓H2SO4除去H2O
二、(1)使SO32-全部转化为SO2放出;(2)取上层清液滴加稀H2SO4,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则已过量; (3)取洗涤淀的溶液滴AgNO3液,若无白色沉淀产生则已洗净.
(4)
[板书设计] 归纳与整理
一、混合物分离与提纯
1、 过滤操作应注意做到“一贴、二低、三接触”
2、 蒸馏操作应注意的事项①②③④⑤⑥
3、 萃取的操作方法
分液操作方法
PAGE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