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北京英才苑网站 http://www.ycy. ·版权所有·盗版必究·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Ⅱ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变化归纳与整理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进一了解离子反应的本质及离子方程式书写。
2、进一步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及有关基本概念。
教学重点:
1、离子反应的本质及离子方程式书写。
2、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及有关基本概念。
教学方法:
整理、归纳、探讨、交流、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
[复习]第一节胶体理论及离子反应
[投影练习]
1.下列物质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的是
A、食盐水 B、H2O C.NaHSO4 D.Ca(OH)2
2、 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A、Cu B、NaCl晶体 C、K 2O D、蔗糖
3.电解质电离时一定相等的是
A.阴.阳离子数 B.阳离子和阴离子的质量
C.正电荷总数和负电荷总数 D、每个阳离子和阴离子所带电荷数
4.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A.K+、SO42-、Cl-、Cu2+ B.K+、Cl-、NO3-、Na+
C、H+. SO42- .Cl-. CO32- D、Fe3+. Cl-. OH- SO42-
5.如右图所示,在一烧杯中盛有硫酸溶液,同时有表面光滑的塑料小球悬浮于溶液中央,向该烧杯里缓缓注入Ba(OH)2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试回答:
(1)在此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有
① 。
② 。
(2)写出实验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6、某溶液中可能含有HCO3- .Cl-. SO42-. NO3-. CO32-等阴离子。
(1)当溶液中有大量H+存在时,则上述阴离子在溶液中不可能大量存在的是: 。
(2)当溶液中有大量Ba2+存在时,则上述阴离子在溶液中不可能大量存在的是: 。
7.X.Y.Z.M.N分别是常见的酸.碱.盐中的某种物质,已知X是含钠元素的化合物.它们之间有以下反应关系:
(1)2X+Y=Z+2H2O (2)Z+M=BaSO4+2X (3)M+CuSO4=BaSO4+N
根据上述反应
推断各物质的化学式为:X Y Z M
N
[交流答案]1、A 2、BC 3、C 4、DC 5.(1)有白色沉淀产生;塑料小球下沉。
(2)Ba2++SO42―+2OH―+2H+=2H2O+BaSO4↓
6. (1) CO32- HCO3-(2) SO42- CO32-
7. X:NaOH Y H2SO4 Z Na2SO4 M Ba(OH)2 N Cu(OH)2
[归纳整理]3、氧化还原反应
(1)几个基本概念
①氧化:元素原子或离子失电子或化合升高的过程叫氧化反应(或氧化了、被氧化)。
还原:元素原子或离子得电子或化合价降低的过程叫还原反应(或还原了、被还原)。
②氧化剂:得电子的物质。具有还原性
还原剂:失电子的物质。具有氧化性
③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电子的得失或电子对的偏移,其表现是化合价上的升高或降低。
2、概念关系
实质 判断依据 元素变化 反应物称为 反应物性质 产物称为
失e —→ 升价 —→ 被氧化 —→ 还原剂 —→ 还原性—→ 氧化产物
得e —→ 降价 —→ 被还原 —→ 氧化剂 —→ 氧化性—→ 还原产物
[例题讲解]
例1、下列各类反应中,全部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解析:这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基础题,重在考查对氧化还原反应特征与本质的理解。解答时可采用排除法,即:只要某选项所涉及的反应能举出1个实例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则该选项不符题意、应予排除。当排除各个错误说法后,即可得到正确答案。氧化还原反应中必有元素化合价改变,非氧化还原反应则无元素化合价变化。CaO与H2O的化合、CaCO3的分解反应均无化合价变化;复分解反应是电解质间相互交换成分(离子)的过程,必无化合价改变。A、B、D不符题意。置换反应有单质参加反应并生成新的单质,必有化合价改变,所有置换反应均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答案:C。
例2、1962年,英国化学家将PtF6和Xe(氙)适量混合后,首次制得稀有气体化合物六氟合铂酸氙:Xe+PtF6→XePtF6。有关此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Xe是氧化剂 B.PtF6是氧化剂
C.PtF6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该反应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
解析:本题考查将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概念应用于新情境的能力。题给信息提供了稀有气体生成化合物的反应实例,突破了稀有气体“惰性”、不能发生化学反应的传统认识,并要求分析该反应的特征与氧化还原关系。解决本题的突破口是根据化学式XePtF6及化合价法则,确定出Xe的化合价为+2价(注:Pt在化合物中化合价为偶数)。答案:B
[投影练习] 1.化学反应PbO+CO====Pb +CO2属于
A、置换反应 B、氧化还原反应 C、复分解反应 D、分解反应
2.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
A.分子中的原子重新组合 B.氧元素的得失
C.化合价的升降 D.电子的得失或共用电子对的偏移
3.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Cu2(OH)2CO32CuO+H2O+CO2? B.Na2O+H2O = 2NaOH
C、2CO+O22CO2 D、Na2CO3+CaCl2 = CaCO3+2NaCl
4.根据世界环保联盟的要求,广谱消毒剂ClO2将逐渐取代Cl2成为生产自来水的消毒剂。工业上ClO2常用NaClO3和Na2SO3溶液混合并加H2SO4酸化后反应制得,则反应后,Na2SO3转化为
A.Na2SO4 B.SO2 C.S D.Na2S
5.下列变化中需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A.Cl-→Cl2 B.Fe3+→Fe2+ C.CuO→Cu D.H2SO4→BaSO4
6.一个体重50kg的健康人含Fe元素约2g.主要以Fe2+ 、Fe3+形式存在于人体内. Fe2+易被吸收,给贫血者补充铁时,应补充Fe2+的亚铁盐(如FeSO4)服用Vitc,可使食物中的Fe3+转化为Fe2+.
(1)人体中经常进行Fe2+ Fe3+的转化,在过程A中,Fe2+做 剂,过程B中Fe3+被 .
(2)Vitc使Fe3+转化为Fe2+Vitc在这一过程中做 ,具有 性.
[交流答案]1、B 2、D 3、C4、A5、A6、(1)还原剂,氧化 (2)还原剂,还原
[小结]略
[作业]整理相关复习内容。
PAGE
1PAGE
北京英才苑网站 http://www.ycy. ·版权所有·盗版必究·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变化
归纳与整理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巩固物质的分类及方法,了解胶体的主要性质。
2、进一了解离子反应的本质及离子方程式书写。
教学重点:
离子反应的本质及离子方程式书写。
教学方法:
整理、归纳、探讨、交流、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
[归纳整理]一、1、物质的分类(用不同方法对常见物质及化学反应的分类)
2、胶体分散系及性质
[交流]经过交流相互补充、完整。
[投影] 四种基本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1、化合反应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有些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有些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
分解反应指一种物质分解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有些分解反应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
置换反应指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置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复分解反应指的是两种化合物相互起反应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有气体,沉淀或难电离物生成。这里的复分解反应主要指的是离子交换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2、照分散系微粒直径大小不同,将分散系分为浊夜,胶体和溶液。。一般地说,溶液分散质粒子小于1nm,浊液中离子通常大于100nm,介于1nm~100nm的为胶体。胶体主要性质有:丁达尔现象、布朗运动等。
[练习] 1.胶体的本质特征是
A、 达尔现象 B、微粒带电 C、微粒直径为10-9~10-7 m D、布朗运动
2.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胶体外观不均匀 B.胶粒不能通过滤纸
C.胶粒做不停的、无秩序的运动D.胶体不稳定,静置后容易产生沉淀
3.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铁胶体共同具有的性质是
A.分散质微粒都能透过滤纸 B.都有丁达尔现象
C.加入盐酸后,都先产生沉淀,然后沉淀又溶解 D.都有电泳现象
4.胶体溶液区别盐溶液(一般)的特征是
A.有丁达尔现象 B.电泳 C.加入电解质可形成沉淀 D.透明
5.在水泥厂和冶金工厂中,常用高压电对气溶胶作用来除去烟尘,以减少其对空气的污染,这种做法所应用的原理是
A.电解 B.丁达尔现象 C.电加热D.电泳
6.下列分散系中,能出现丁达尔现象的是
A.蔗糖溶液 B.碘化银胶体 C.浓盐酸 D.豆浆
7.关于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正确操作方法
A.在氯化铁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 B.加热煮沸氯化铁溶液
C.把氯化铁溶液滴入热水中 D.把饱和的氯化铁溶液滴入到沸水中
[交流答案]1、C 2、C 3、A 4、A 5、D 6、BD 7、D
[归纳整理]二、物质的化学变化
1、 化学反应分类:
[归纳整理]2 、离子反应
(1)电解质定义
(2)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
(3)离子反发生的条件
[投影交流]1、 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
注意:(1)电解质、非电解质应是化合物。
(2)电解质的导电条件: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
(3)电解质导电必须是用化合物本身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而导电,不能是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物质导电。
(4)某些难溶于水的化合物。它们溶解的部分是完全电离的,是电解质。
(5)酸、碱、盐、水是电解质。
2、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以实验一为例)
①写: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CuSO4+BaCl2=BaSO4↓+CuCl2
②改:易溶的强电解质改写成离子形式(难溶、难电离的以及气体等仍用化学式表示):Cu2++SO42-+Ba2++2Cl-=BaSO4↓+Cu2++2Cl-
③删:删去两边相同的离子:B a2+ + SO42- = BaSO4↓
④查:检查(质量守恒、电荷守恒)
3、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沉淀、气体或难电离的物质(弱酸、弱碱、水等),即向着离子浓度减小的方向进行。
[例题讲解]
例1、 下列物质能导电的是 ,属于电解质的是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①汞 ②液氨 ③氨水 ④氯化钠晶体 ⑤盐酸 ⑥干冰 ⑦三氧化硫 ⑧金刚石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电解质、非电解质概念和物质的导电情况。若正确回答此题,必须明确:
(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均属于化合物的范围,确定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时,既要排除单质,又要排除混合物。
(2)导电性不是电解质在任何状况下都有的性质,而是在电解质溶于水或熔化时才具有的性质。
(3)电解质的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的导电是离子导电,所以电解质必须是自身电离而产生自由移动离子的物质。
答案:能导电的是①、③、⑤;属于电解质的是④;属于非电解质的是②、⑥、⑦。
强调:电解质不一定能导电,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这一点很容易出现错误。
例2、 下面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碳酸钡和稀硫酸
B. 通入足量的 溶液
C.向 溶液中通入 生成
D.澄清石灰水跟盐酸
解析:书写离子方程式的基本要求:
①是否符合客观事实。
②化学式与离子符号使用要正确合理。用化学式表示的有气体、沉淀、水、,弱酸、弱碱、氧化物、单质等。用离子符号表示的有易溶于水的强电解质,如强酸、强碱、大多数可溶性盐。
③遵守两个守恒,既质量守恒(两边同种原子个数要相等)和电荷守恒(两 所带电荷数相等)。若是氧化还原反应,还必须遵守得失电子守恒。
选项(A)忽略了生成物 是不溶性物质。正确离子方程式是
选项(B)因少量的 通入足量 溶液中, 是过量的,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
选项(C)虽然表示 被 氧化成 的反应实质,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也相等,但两边的电荷不守恒,得失电子数目不相等。正确的离子方程式应为
选项(D)正确。澄清石灰水微溶物 已完全电离,跟盐酸反应的实质是 与 的反应。注意的是石灰乳参加反应则写成化学式 。
答案:D
例3 、某无色溶液中加入 溶液,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则溶液中溶有的离子是( )
A.一定溶有 B.一定溶有
C.一定溶有 D.可能有 也可能有
解析:要注意“一定”“可能”含义是不同的。如果是一种离子能满足题意,非此莫属,则溶液中一定会含这种离子。如果符合题意的离子在两种以上,既可以含有该离子,也可能含有另外的符合题意的离子。
本题 , 均不溶于 。
答案:D
例4、 某河道两旁有甲、乙两厂。它们排放的工业废水中,共含 、 、 、 、 、 六种离子。
(1)甲厂的废水明显呈碱性,故甲厂废水中含有的三种离子是 、 、 。
(2)乙厂的废水中含有别处三种离子。如果加一定量 (选填:活性炭、硫酸亚铁、铁粉),可以回收其中的金属 (填写金属元素符号)。
(3)另一种设想是将甲厂和乙厂的废水按适当的比例混合,可以使废水中的 (填写离子符号)转化为沉淀。经过滤后的废水主要含 ,可用来浇灌农田。
解析:甲厂排放工业废水明显呈碱性,一定含有 ,与 可以共存的离子有 、 、 ,考虑到 与 不能共存,所以甲厂废水含 、 和 ,乙厂废水中含有 、 和 。
在乙厂废水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可以回收银( )。
若将两厂废水按适当比例混合,可将 与 、 与 分别转化为 、 沉淀,经过滤后溶液主要含有 , 是锌、氮复合肥料。
答案:(1) 、 、
(2)铁粉
(3) 、 、 、 ;
[小结]略
[作业]整理相关复习内容。
化学反应
1.根据反应物和色恒无类别一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
2、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离子转移
3、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