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的制取[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二氧化碳的制取[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07-10-23 11:0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教学案例
一、教学设计思路
学生在学习本课题之前,已经对氧气的两种实验室制备方法有所了解,因此本节课想要设计成让学生通过回忆、归纳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模式。学生首先明确本节课的目的是成功制备出二氧化碳气体,进而分析达到这一目的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即药品如何选择,装置如何设计,如何操作以及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带着这三个问题,学生采取分析、讨论、动手实验、评价交流等方式逐一解决,并适时归纳小结,最后亲自动手制备二氧化碳气体,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教案
【课题】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课题 2) 【授课人】朱征
【学校】南京外国语学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装置的选取、操作步骤,检验、验满及收集。
2 初步掌握实验室制取某种气体所选药品、装置的原因。
3 提高和锻炼学生收集加工简单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初步学会气体制取的过程和方法;学会通过学生实验、讨论、阅读、实验方案等探究式学习,从“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分析解释收集到的信息---得出结论”整个参与过程中,充分让学生认识体会过程性的学习,使学生逐渐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继续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激发和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 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求实、创新、严谨、合作的科学品质,集体协作的团队精神。
【重点、难点】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药品选择和装置选择
【教学模式】
情境设计-问题讨论-实验探究-交流评价
【教学用具】
电脑课件、实物投影
实验仪器:试管、烧杯、胶头滴管、锥形瓶、橡皮塞、导管、火柴、集气瓶等
实验药品:碳酸钠粉末、碳酸钙粉末、石灰石、稀盐酸、稀硫酸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师] 二氧化碳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有哪些用途?[生] 学生讨论,积极发言。[师] 二氧化碳在化学实验中也是重要的原料,那么如何制备二氧化碳呢? 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生的注意。引入新课。
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反应原理的选择,药品及装置的选用。
师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师] 要成功制取二氧化碳必须解决哪几个问题?[生] 讨论,交流: 1、选择何类药品?2、如何设计装置?3、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有哪些?[师] 我们学过的能产生二氧化碳的反应有哪些?[生] 回忆,汇报[师] 投影,展示,提问:哪一个或哪些反应适合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择药品的依据有哪些?[生] 讨论思考交流其确定的化学反应及被选的理由小结选择药品的依据:原料廉价、无毒无害、操作简便、装置简单、速度适中……[师] 板书[师] 碳酸钙等碳酸盐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都能产生二氧化碳,那么以下药品中,哪个组合最合适呢?指导学生实验。(提供碳酸钠粉末、碳酸钙粉末、块状石灰石(大理石)、稀盐酸、稀硫酸)[生] 1 实验探究活动; 2 观察、记录;3 讨论、交流[师-生] 小结:药品、反应原理[师] 板书[师] 知道了药品及反应原理,采用什么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呢? 气体制备装置一般包括哪两个部分?[生] 回答: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师] 根据以前对氧气实验室制备方法的回忆,思考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如何确定?[生] 讨论,小结发生装置主要取决于药品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收集装置主要取决于气体的密度和水溶性等性质。[师] 板书[生] 确定二氧化碳制备的装置[师] 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完整的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是什么?[生] 讨论,交流。利用给定的仪器,以小组为单位,能设计几组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画出简图,比较优缺点。展示作品、自我评价、相互评价装置的优缺点。这样设计的理由。[师-生] 小结: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选择要考虑哪些问题?(师:可给予提示:①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有几部分组成?②确定发生装置时考虑哪些因素?③收集气体一般有几种方法?④确定收集装置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使学生明确目的。引导学生学习思考方法,使学生理解最佳实验方案的产生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的能力培养学生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复习氧气和二氧化碳有关物理性质和应用。复习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培养学生动脑思考的能力体会创作发明的成功感培养学生评价实验方案的能力,同时对学生进行化学实验美的美育教育培养学生从个别到一般的认识事物规律的能力
三、动手制取二氧化碳
师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师] 指导学生利用手边仪器组装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每组共同的仪器:玻璃导管,胶皮管,集气瓶,玻璃片,水槽。每组其他仪器:1组:烧杯,过滤漏斗;2组:烧杯,破试管,铜丝,单孔橡皮塞;3组:U型管,单孔橡皮塞,铁架台(带铁夹),橡皮塞;4组:平底烧瓶,单孔橡皮塞;5组:锥形瓶,双孔橡皮塞,分液漏斗;6组:试管,单孔橡皮塞,铁架台(带铁夹);7组:锥形瓶,双孔橡皮塞,长颈漏斗;8组:锥形瓶,单孔橡皮塞,注射器;9组:带支管的烧瓶,橡皮塞;10组 :锥形瓶,单孔橡皮塞。)[生] 动手实验[师] 你怎样检验、验满的?[生] 口述回答 增强感性认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和描述实验的能力。
四、本课小结
[师]小结:你对本课学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问?[生] 相互交流。 培养学生归纳小结自我反馈的能力
【板书设计】 课题 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一、药品的选择:
原料廉价、无毒无害、操作简便、装置简单、速度适中
原理: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
二、装置的确定:
固体和固体
反应物的状态 固体和液体
发生装置 液体和液体
反应条件(是否需要加热、加催化剂等)
密度比空气的大—— 向上排气法
排空气法
收集装置 密度比空气的小—— 向下排气法
排水法 (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发生反应)
三、操作及注意
查――装――收――验
【课件设计】 (后附)
【课后作业】 查阅资料,尝试在家中寻找替代品代替实验室药品制取二氧化碳。
【教学反思】
我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运用了新课程理念,学生自主学习得到了落实。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设置一环一环的问题让学生讨论,适当点拨指导,使学生的思维不断的处于亢奋状态,水到渠成,在学生的想想说说议议中愉快地完成本课研究。但是本节课时间安排略有失误,引入新课时,对二氧化碳的用途讨论花的时间略长,后面时间有些紧张。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