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单元 认识生命
第1章 生命的世界
第1节 形形色色的生物
/知能演练提升
/能力提升/
1.下列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潮涨潮落 B.铁皮生锈
C.铁树开花 D.钟乳石长大
2.下列全部都是生物的一项是( )
A.太阳、岩石、空气
B.煤炭、石油、天然气
C.金鱼藻、鲤鱼、河蚌
D.紫菜、牡蛎、鹅卵石
3.小明在显微镜下观察一滴河水,发现了一些能动的绿色颗粒。以下哪项不能作为判断这些小颗粒是生物的依据?( )
A.有细胞结构
B.体小且呈绿色
C.能生长和繁殖
D.能对环境变化作出相应的反应
4.下列哪项不是宇航员必须携带的维持生命的物质?0( )
A.鲜花 B.淡水
C.营养物质 D.氧气
5.下列诗句能体现出生命现象的是( )
A.好雨知时节 B.床前明月光
C.春风吹又生 D.黄河入海流
6.农科院的科研人员将油桃和蟠桃进行杂交,培育出了油蟠桃,利用的是( )
A.物种多样性 B.遗传多样性
C.环境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性
7.青蛙能在水中产卵,卵受精后能发育成蝌蚪,蝌蚪能发育成青蛙,长大后的青蛙又能产卵。这一过程主要体现了青蛙的哪一特征?( )
A.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B.繁殖
C.生长 D.生长和繁殖
8.导致金鱼品种不同的是( )
A.环境 B.细胞质
C.遗传物质 D.气候
9.(2017·新疆中考)“人的皮肤每天都会出汗,汗液有咸味”,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以下哪一特征?( )
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D.具有生长和繁殖现象
/探究创新/
10.“地球,我的母亲!/我过去,现在,未来,/食的是你,衣的是你,住的是你,/我要怎么样才能报答你的深恩?”(郭沫若《地球,我的母亲!》)这深情而富含哲理的诗句,让人感动,更启迪我们对人与地球关系的思考。
请你仔细阅读上面的诗句,回答下列相关的问题。
(1)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考虑,诗中的“你”是指 ,它是人的生理活动和生长发育所依赖的资源与环境。?
(2)在日常生活中,某些不良行为,不经意间就可能会对诗中的“你”造成危害。请试举两例发生在你身边的这种不良行为:? 。?
(3)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某些乡村大面积兴建基础设施,导致绿化面积大大减少。请你针对上述情况,从生物学角度考虑,列举两条保护措施:
① ;?
② 。?
(4)请你设计一条永久性的环保宣传标语:? 。?
知能演练·提升
1.C 潮水、铁皮、钟乳石都不具有生物的特征,都不是生物,因此潮涨潮落、铁皮生锈、钟乳石长大都不属于生命现象。 铁树具有生物的特征,是生物,所以铁树开花属于生命现象。
2.C 判断一种物体是否是生物,要看它是否具有生物的特征。金鱼藻和紫菜属于植物;鲤鱼、河蚌和牡蛎属于动物。
3.B 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是生物,要看它是否具有生物的特征(如具有新陈代谢现象,具有应激性,能生长和繁殖等)。体小且呈绿色不是生物的基本特征。
4.A
5.C 生物的特征是能生长和繁殖,能进行新陈代谢,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等。C项体现了生物的生长现象,属于生命现象,而其他三项均是自然界中的自然现象。
6.B 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农科院的科研人员将油桃和蟠桃进行杂交,培育出了油蟠桃,利用的是遗传多样性。
7.D 8.C 9.C
10.答案 (1)生物圈
(2)乱扔纸屑果皮,乱吐口香糖,乱扔废旧电池等(合理即可)
(3)①植树造林 ②退耕还林(只要列举两条合理保护措施即可)
(4)善待地球、保护环境或保护地球、保护人类等(合理即可)
第2节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知能演练提升
/能力提升/
1.某林区山脚是落叶阔叶林,山腰是红松林,山顶是冷杉林,影响这种分布状况形成的主要环境因素是0( )
A.阳光 B.温度 C.水分 D.土壤
2.一种捕食小虫的动物,白天一般不活动,傍晚出来觅食,其体色为黑色,白天很可能是在( )
A.干燥的地方休息 B.潮湿的地方休息
C.黑暗的地方休息 D.明亮的地方休息
3.下列不属于环境影响生物的是( )
A.春江水暖鸭先知 B.葵花朵朵向太阳
C.沙漠变绿洲 D.春风又绿江南岸
4.北极熊的毛色是白的,沙漠中骆驼刺的根扎得很深,这些现象所体现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 )
A.生物适应环境 B.生物影响环境
C.环境影响生物 D.生物依赖环境
5.下列两种生物的关系属于捕食关系的是( )
A.牛和羊 B.狮子和老虎
C.七星瓢虫和蚜虫 D.马和驴
6.地衣生活在岩石上,可以从岩石中得到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地衣分泌的地衣酸对岩石有腐蚀作用。这一事实说明( )
A.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B.生物能影响环境
C.生物能适应环境
D.环境影响生物
7.非洲鸵鸟和美洲鸵鸟是由共同祖先繁衍而来的,现在两者差异很大,它们对各自生活环境的适应情况是( )
A.非洲鸵鸟能适应环境,美洲鸵鸟不能适应环境
B.美洲鸵鸟能适应环境,非洲鸵鸟不能适应环境
C.非洲鸵鸟和美洲鸵鸟都能适应环境
D.非洲鸵鸟和美洲鸵鸟都不能适应环境
/探究创新/
8.某生物实验小组做探究实验“测量不同植被对环境的空气湿度的影响”,用干湿计在某一天的早晨、中午、傍晚分别测量裸地、草坪、灌木丛的湿度,每地测三个点,并求出平均值作为每次测量的数值记录在下表中。
早晨
中午
傍晚
裸地/%
68
18.5
45
草坪/%
73
38
51.3
灌木丛/%
81.3
45
65.3
(1)为什么每个环境要测三个点并求出平均值作为每次测量的数值? 。?
(2)如果实验当天有雾,能得出准确结论吗?为什么?? 。?
(3)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图1和图2表示他们的实验结果,请说出图1和图2表示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
图1: 。?
图2: 。 ?
(4)从图2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① ;?
② 。?
知能演练·提升
1.B 随着海拔高度的不断增加,温度会逐渐降低,植被分布也就不同。
2.C 生物的特征与其生存的环境相适应。据题意可知,捕食小虫的动物一般白天不活动,且其体色为黑色,适于生存在黑暗的环境中,所以白天很可能是在黑暗的地方休息。
3.C
4.A 不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方式是不同的。北极熊的毛色是白的,不易被猎物发现;沙漠中骆驼刺的根扎得很深,便于吸收土壤深处的水分,适应沙漠缺水的环境,以上这些现象都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5.C 生物和生物之间的关系,最常见的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寄生关系等。牛和羊、狮子和老虎、马和驴都是竞争关系,七星瓢虫以蚜虫为食,属于捕食关系。
6.A 7.C
8.答案 (1)为了减小误差,避免偶然性
(2)不能。有雾时空气湿度大,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表示的是一天中草坪的空气相对湿度的变化 表示的是一天中裸地、草坪和灌木丛空气平均相对湿度
(4)①植物对环境空气湿度有影响
②植被状况越好,空气相对湿度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