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同步练习(2份打包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8章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同步练习(2份打包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8-12-14 11:00:38

文档简介

第18章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
第1节 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知能演练提升
ZHINENG YANLIAN TISHENG
/能力提升/
1.细菌和许多真菌“无影无踪”,但又“无处不在”,人们对它们“爱恨交加”,下列关于细菌和真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细菌和真菌都是单细胞生物
B.细菌和真菌通过与动植物共生而使其患病
C.细菌和真菌必须生活在有氧的环境中
D.细菌和真菌主要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2.(2017·山东聊城)酵母菌和香菇都属于真菌,下列描述不符合真菌特征的是(  )
A.有成形的细胞核
B.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
C.需要现成的有机物维持生活
D.细胞内有叶绿体
/
3.下列与右图所示生物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生物是一种杆状细菌
B.在生态系统中,该生物属于生产者
C.该生物依靠呼吸作用贮存能量
D.该生物有细胞核
4.下列生物的营养方式属于寄生的是(  )
A.流感病毒和大肠杆菌 B.蘑菇和木耳
C.酵母菌和大豆 D.大肠杆菌和青霉
5.自然界中,每天都有大量的动植物死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动物的遗体并未堆积如山,这是因为(  )
A.遗体被分化而消失
B.自然界中无数的腐生细菌和真菌促使动植物遗体不断地腐烂、分解
C.动植物遗体的自我消失
D.被大自然的酸雨腐蚀而解体
6.下列微生物中,依次属于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是(  )
①炭疽杆菌 ②硫细菌 ③枯草杆菌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②①
7.在闷热的夏季,洗净晾干的衣服不会长霉菌,而脏衣和脏鞋容易发霉,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闷热的夏季湿度大,为霉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必要的水分
B.闷热的夏季温度高,为霉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适宜的温度
C.与洗净的衣服相比,脏衣服上霉菌的数量多
D.衣服上有机物的多少与是否容易发霉无关
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试从生物学角度分析回答问题。
(1)诗句中的“落红”为落花,落花化作“春泥”离不开            (如        、    等)的作用。?
(2)落花中的       化作“春泥”成为简单的       。?
(3)专家建议环卫工人不要将清扫的落叶作为垃圾拉走,最好是在树根附近填埋,原因是                        。?
(4)“春泥”被植物吸收后,通过植物的    作用合成       供花利用。?
/探究创新/
/
9.将50 mL牛奶煮沸,倒入一个消毒后的锥形瓶内,锥形瓶口用棉团塞紧,待牛奶冷却后,加入土壤样本。每日观察牛奶的情况,共观察四天。
(1)这一实验可证明的假设是? 。?
(2)这个实验设计的对照实验应该是?? 。?
(3)牛奶在这个实验中的作用是? 。?
(4)实验前须先将牛奶煮沸的原因是                    。?
(5)加入土样前,应让牛奶冷却至室温的原因是? 。?
(6)用棉团堵住锥形瓶的原因是? 。?
(7)实验前是否需对锥形瓶进行消毒? 。?
理由是? 。?
参考答案
知能演练·提升
1.D 细菌为单细胞生物。真菌有的是单细胞的,如酵母菌;有的是多细胞的,如霉菌。有些细菌和真菌寄生在动植物的体表或体内,而使其患病。有些细菌和真菌必须生活在有氧的环境中,有些细菌和真菌在无氧环境中才能进行生命活动。大多数细菌和真菌营腐生生活,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2.D 真菌的细胞中不含叶绿体,是典型的异养生物。
3.D 该生物是一种真菌,属于真核生物,有细胞核,营腐生生活,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4.A 蘑菇、木耳、酵母菌、青霉营腐生生活,流感病毒和大肠杆菌营寄生生活。
5.B 有些细菌和真菌营腐生生活,是生物圈中的分解者,它们能分解动植物的遗体,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
6.C 腐生性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寄生性微生物属于消费者。可以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微生物,如硫细菌,在生物圈中属于生产者。
7.D
8.答案 (1)腐生微生物 枯草杆菌 霉菌
(2)有机物 无机物
(3)落叶可以被腐生的细菌、真菌分解为无机物,有利于树木生长
(4)光合 有机物
9.解析 土壤中有细菌、真菌,可使牛奶腐败变酸,本实验成功的关键是对牛奶进行处理,杀死其中的细菌、真菌,再就是对另一装置中的土壤进行处理,杀死其中的细菌、真菌。并且这两个装置内牛奶和土壤的质量都应相同,所处的环境应相同且适宜。
答案 (1)土壤中有细菌、真菌存在
(2)在将土样放入锥形瓶之前,先对土样进行烘烤,以杀死其中的细菌、真菌
(3)为土壤中的细菌和真菌生长提供有机养料
(4)杀死牛奶中存在的细菌和真菌
(5)避免煮沸的牛奶杀死土壤中的细菌和真菌
(6)防止飘浮在空气中的细菌和真菌对实验的干扰
(7)需要 防止锥形瓶附有的细菌和真菌对实验的干扰
第2节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知能演练提升
ZHINENG YANLIAN TISHENG
/能力提升/
1.在新农村建设中,为了改善农村卫生条件,改变能源结构,减少环境污染,大力推广兴建生态厕所和沼气池。在沼气发酵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0(  )
A.酵母菌 B.乳酸菌
C.产甲烷细菌 D.根瘤菌
2.酒精等“绿色燃料”的研发备受世界关注,利用玉米秸秆生产燃料酒精的大致流程是玉米秸秆→糖液→酒精。由糖液到酒精阶段需要的菌种是(  )
A.曲霉菌 B.青霉菌 C.酵母菌 D.乳酸菌
3.制作泡菜时,泡菜坛既要加盖,还要用一圈水来封口,这样做的目的是(  )
A.隔绝空气,抑制细菌生长、繁殖
B.防止尘埃、细菌进入坛内
C.造成缺氧环境,抑制醋酸菌的发酵
D.造成缺氧环境,利于乳酸菌发酵
4.下列关于细菌、真菌与人类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0(  )
A.酵母菌等应用于食品制作
B.青霉等应用于生产抗生素
C.链球菌(细菌)引起人患手癣、足癣
D.一些寄生性细菌用于治疗疾病
/探究创新/
5.为了验证酵母菌的发酵作用,某小组设计了两组实验。两个方案的共同点是两个相同的玻璃瓶分为甲、乙两组,分别加入等量的温开水。然后按各自的方案加入不同的物质,将相同的气球套在瓶口。放于温暖环境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如下图所示。
/
(1)预测两小组的实验现象是否一样?简要分析一下。
(2)试分析说明上述哪个方案更合理。简要说明一下理由。
(3)气球内收集到的气体是      ,如何验证??
(4)为什么实验中加入等量的温开水且把装置放在温暖的地方?
参考答案
知能演练·提升
1.C
2.C 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能够将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酒精。
3.D 制作泡菜利用的是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发酵生成乳酸的原理。
4.C 引起人患手癣、足癣的是真菌,不是细菌。
5.答案 (1)实验现象是一样的,两个方案的实验现象都是甲的气球鼓起来,乙的没有变化。
(2)方案一更合理些,因为本实验探究的是酵母菌的作用,酵母菌的有无是实验的变量,而方案二的变量是蔗糖的有无。
(3)二氧化碳 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收集到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4)这样做有利于酵母菌的生长和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