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物质的鉴别 戚丽梅 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掌握盐酸盐、碳酸盐的化学性质,并能应用于鉴别。2.掌握物质鉴别的一般方法。 3.酸、碱、盐之间复分解反应的应用。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边实验边记录的实验习惯,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2.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多种方法对物质加以鉴别 3.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情感目标: 通过学生实验提高学生参与热情,增强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共同探讨, 培养学生学会交流、合作。 教学重点:碳酸盐,盐酸盐的鉴别方案设计 教学难点:物质检验方案的设计。利用加入试剂后产生不同现象,鉴别物质方法的多样性,需要学生对物质化学性质的熟悉和正确运用。
教学手段:多媒体 讨论 实验
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 反馈与反思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引言信息提示利用碘显示指纹转入物质鉴别 同学们喜欢不喜欢看侦探电影和侦探小说? 你们喜欢的侦探有哪些?办案人员破案,常常找出的犯罪证据是什么?PPT:指纹图片人的指纹被冠为“证据之王”,因为每个人的指纹各不相同,将采集到的指纹,输入电脑识别系统,很快就能断定谁是犯罪嫌疑人了,办案人员真可谓是“火眼睛睛”。指纹一般是看不见的,罪犯留下的指纹破案人员是怎样使它显现出来的呢?PPT:利用碘显示指纹信息。师:给罪犯定罪可以用碘溶解油脂来显示指纹,利用物理性质,我们学习化学主要利用化学性质,那么几种不同的物质放在一起,怎么样利用化学反应,通过简单的方法鉴别呢?什么是物质的鉴别呢?物质鉴别的一般原理是什么呢? 板书:物质的鉴别(原则:方法简单,现象明显)师: 提问 我们知道的现象有些什么呢?PPT:现象的图片习题:实验室有两瓶无色溶液。实验室有两瓶无色溶液,分别是食盐和纯碱,请你任意选用一种试剂鉴别。师:有同学说加酸师:还有其它方法吗?如果学生能想出方法,让他们说出加入的各种物质,再分组实验验证。如果学生能想不出方法,加入引导:师:溶液的鉴别,我们一般先考虑酸碱性,即用酸碱指示剂,其次考虑每种物质的各自的特征反应(有现象产生),加酸或碱或盐。板书一、:Na2CO3 NaCl的鉴别①指示剂法 无色酚酞 ,紫色石蕊试液②部分酸 加入HCl③部分盐 加入CaCl2或BaCl2 BaSO4 KCl AgNO3④部分碱 加入Ca(OH)2或Ba(OH)2⑤部分氧化物 加入CaO BaO 提问:加入的盐,还可以是什么物质?加入AgNO3溶液能不能鉴别Na2CO3和 NaCl?实验:加入AgNO3溶液在上面实验基础上再加什么物质可以间接区分Na2CO3和 NaCl?Ag2CO3溶于盐酸,但又转化为了难溶的AgCl,所以看不出沉淀消失沉淀中,加硝酸就能看到沉淀消失了。实验:沉淀中加盐酸PPT: :Na2CO3 NaCl的鉴别探究(加入AgNO3溶液)加入BaSO4可以吗?KCl呢?PPT::Na2CO3 NaCl的鉴别方案小结无色酚酞 加入HCl 加入CaCl2或BaCl2 加入Ca(OH)2或Ba(OH)2 我们分组验证,操作时先取样,再加入试剂,边做实验边记录在表格里,等一下我们请同学交流汇报。描述物质鉴别的次序一般为操作—现象—结论每组交流时,大家认真听好,他有没有错,并检查更正自己的实验报告。PPT:按照实验次序逐一演示实验现象师:两种物质放在一起就要考虑有没有干扰,物质鉴别是物质性质的应用,性质熟悉是鉴别的前提。那么五种物质我们又怎么鉴别呢?习题:有五瓶失去标签的溶液,它们是NaCl、HCl、NaOH、Na2CO3、H2SO4 请用适当的试剂加以鉴别。板书:二、NaCl、HCl、NaOH、Na2CO3、H2SO4的鉴别提问:先加入什么试剂呢?电脑演示:逐步鉴别 先加紫色石蕊试液电脑演示:一次显示 先加无色酚酞鉴别的方案讲述:鉴别的原则:方法简单,现象明显。下面大家自己设计实验方案,步骤尽量少,按黑板上的样子,用图示法表示出来。投影:学生的设计实验方案讲述:有同学没有完成设计的,课后完成,我们下节课再交流。小结:物质鉴别的类型 答:喜欢答:柯南、福尔摩斯…答:指纹看指纹图片生答:颜色不同,有气泡,有沉淀等思考回答:加指示剂、盐酸……引导学生回答生:加入AgNO3溶液生:加入AgNO3溶液不能直接鉴别,都产生沉淀生:加酸生:描述现象及结论生:分析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生:按照以下次序逐一实验验证:无色酚酞加入HCl 加入CaCl2或BaCl2 加入Ca(OH)2或Ba(OH)2 生:按照实验次序逐一交流更正自己的实验报告。生:比较两种方案 哪个简单设计实验方案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