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达标测试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31分)
1.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练习。(6分)
春天一旦跨到地平线这边来,大地便换了一番风景,明朗又朦胧。它日日夜夜散发着一种气息,就像青年人的身体散发出的气息。清新的、充沛的、诱惑而撩人的,这是生命本身的气息。大地的肌肤——泥土,松软而柔和;树枝不再抽搐,软软地在空中自由舒展,那纤细的枝梢无风时也颤悠悠地摇动,召唤着一个万物萌芽的季节的到来。湖水因为春潮涨满,仿佛与天更近;静静的云,说不清是在天上还是在水里……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撩人(liáo) B.抽搐(xù)
C.纤细(qiān) D.涨满(zhàng)
(2)文段中画横线的词语词性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一旦 仿佛 B.朦胧 自由
C.气息 萌芽 D.散发 摇动
2.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这些劫匪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抢夺行人财物,真是胆大包天。
B.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C.我国发表的《中国的军事战略》白皮书具体而微地阐述了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推进强军兴军的坚定决心的观点,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D.在柔和舒缓的乐曲声中,老人们行云流水般的太极扇舞表演引来阵阵喝彩。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人民的名义》这部电视剧生动地刻画了各类政府官员的典型形象,受到了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将“各类政府官员”改为“政府各类官员”)
B.在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的影响下,中亚各国之间的交往日益密切,经济发展模式也出现了新的增长点。(将“交往”改为“交流”)
C.我国制陶工艺历史悠久,陶器由以实用为主的器皿演变为具有独特审美的艺术品,深受广大艺术爱好者的青睐。(在“审美”后加上“价值”)
D.我们寻访散落在南粤大地上的古老书院,探访广东文脉昌盛与书院繁荣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将“探访”改为“探究”)
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在大雪纷飞中,在夕阳残照里,这些绝壁上的松树就像__________的战士,__________的渔夫,__________的隐者,站立出自己的风骨。大自然叩击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探求着忠诚、勇敢、洒脱的真谛。
A.搏击风浪 坚守阵地 远离世俗
B.坚守阵地 远离世俗 搏击风浪
C.坚守阵地 搏击风浪 远离世俗
D.搏击风浪 远离世俗 坚守阵地
5.下列关于文学名著内容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两项是( )( )(6分)
A.《范爱农》中,鲁迅与范爱农在日本留学时相识,当时徐锡麟被害,鲁迅主张发电报到北京痛斥满清政府,而范爱农表示反对。
B.《格列佛游记》中,慧骃国中的耶胡高贵而理性,它们有属于自己的文字,并且语言中没有一个表达邪恶的词汇。
C.在学校里,汤姆·索亚通过认真背诵《圣经》,积累到九张黄条,十张蓝条,凭此换取了学校颁发的奖品:一本《圣经》。
D.保尔调到铁路总工厂担任共青团书记,在这里,他认识了共青团省委委员达雅,并对她产生了好感。可是,保尔最终认为现在不是谈爱情的时候,毅然斩断了情丝。
E.乌鸡国国王被狮精推入井内淹死,狮精变化成国王。国王鬼魂求告唐僧搭救,八戒从井中背出国王的尸身,悟空又从太上老君处讨来金丹,救活了国王。
6.语文实践与专题活动。(10分)
生活即语文,语文即生活。用心体会,你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的影子。今天,就让我们踏着青春的节拍,走进语文世界,一起参加“漫游语文世界”的专题活动。
(1)同学们在某个十字路口看到了这样一则新颖的交通警示语:“你抢我抢,路堵心堵;你让我让,路畅心畅。”你知道其中“堵”和“畅”的不同意义吗?(4分)
第一个“堵”字:______________;第二个“堵”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个“畅”字:______________;第二个“畅”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参照示例,赏评下面的两则广告语。(任选其一)(3分)
示例:随手关灯一小步,节约能源一大步。(节能广告)
赏评: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句式工整。“一小步”和“一大步”的强烈对比,更突出了“随手关灯”看似小事,实则是关乎节能减排的国家大计,有很好的警示效果。
①滴答水声,唤你轻轻一拧。(节水广告)
②共担风雨,分享阳光。(天气预报广告)
(3)随着网络文化的兴起,网络流行语也成为人类语言发展长河中一道奇异的风景。你的同桌小东酷爱网络流行语,经常在作文中使用。你应该怎样劝说小东正确对待网络流行语呢?(3分)
二、阅读探究(39分)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7分)
吃莲花的
老 舍
今年我种了两盆白莲。盆是由北平搜寻来的,里外包着绿苔,至少有五六十岁。泥是由黄河拉来的。水用趵突泉的。只是藕差点事,是吃剩下的菜藕。好盆好泥好水敢情有妙用,菜藕也不好意思了,长吧,开花吧,不然太对不起人!居然,拔了梗,放了叶,而且开了花。一盆里七八朵,白的!只有两朵,瓣尖上有点红,我细细地用檀香粉给涂了涂,于是全白。作诗吧,除了作诗还有什么办法?专说“亭亭玉立”这四个字就被我用了七十五次,请想我作了多少首诗吧!
这且不提。好几天了,天天门口卖菜的带着几把儿白莲。最初,我心里很难过。好好的莲花和茄子冬瓜放在一块,真!继而一想,若有所悟。啊,济南名士多,不能自己“种”莲,还不“买”些用古瓶清水养起来,放在书斋?是的,一定是这样。
这且不提。友人约游大明湖,“去买点莲花来!”他说。“何必去买,我的两盆还不可观?”我有点不痛快,心里说:“我自种的难道比不上湖里的?真!”况且,天这么热,游湖更受罪,不如在家里,煮点毛豆角,喝点莲花白,作两首诗,以自种白莲为题,岂不雅妙?友人看着那两盆花,点了点头。我心里不用提多么痛快了。友人也很雅哟!除了作新诗向来不肯用这“哟”,可是此刻非用不可了!我忙着吩咐家中煮毛豆角,看看能买到鲜核桃不。然后到书房去找我的诗稿。友人静立花前,欣赏着哟!
这且不提。及至我从书房回来一看,盆中的花全在友人手里握着呢,只剩下两朵快要开败的还在原地未动。我似乎忽然中了暑,天旋地转,说不出话。友人可是很高兴。他说:“这几朵也对付了,不必到湖中买去了。其实门口卖菜的也有,不过没有湖上的新鲜便宜。你这些不很嫩了,还能对付。”他一边说着,一边奔了厨房。“老田,”他叫着我的总管事兼厨子:“把这用好香油炸炸。外边的老瓣不要,炸里边那嫩的。”老田是我由北平请来的,和我一样不懂济南的典故,他以为香油炸莲瓣是什么偏方呢。“这治什么病,烫伤?”他问。友人笑了。“治烫伤?吃!美极了!没看见菜挑子上一把儿一把儿的卖吗?”
这且不提。还提什么呢,诗稿全烧了,所以不能附录在这里。
(有删改)
7.“我”对“吃莲花”持怎样的态度?请综合文章内容分析。(3分)
8.读下列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4分)
(1)专说“亭亭玉立”这四个字就被我用了七十五次,请想我作了多少首诗吧!(请结合加点词分析这个句子。)
(2)我自种的难道比不上湖里的?真!(“真”蕴含了“我”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语境分析。)
9.“这且不提”这个句子在文中反复出现,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10.“我”对友人的言行有多次误读,试以其中一次为例,简要写出友人的本意和“我”的理解,并探究误读的原因。(6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22分)
野草的呼吸
迟子建
①去年三月,雪花还未从北方收脚,寒流仍环绕冰城,不识相地穿街走巷时,盼春心切的我,一头扎进哈尔滨城郊的室内花卉市场,在姹紫嫣红的花中,选购了几盆色彩艳丽的四季海棠,抱回家中。
②这一簇簇的海棠花儿,在窗前,在桌畔,就像迎春的爆竹,等待点燃。而悄无声息燃响它们的,就是阳光了。在最初的一周,它们在日光中心思透明地大炫姿容,开得火爆。粉色的比朝霞还要明媚,鹅黄的娇嫩得赛过柳芽,橘色的仿佛通身流着蜜,火红的透着葡萄酒般的醇香,让人有啜饮的欲望。
③居室春意盈盈,叫人愉悦。每日晨起,我都做早课似的,先赏花儿。我喝一杯凉白开,也给它们灌上一点生水。也许是浇水频繁的缘故吧,十多天后,我发现粉色的四季海棠首先烂了根,花儿做了噩梦似的,花瓣边缘浮现出黑边,像是生了黑眼圈。鹅黄的四季海棠叶片萎靡,花朵也蔫了。我以为它们缺乏营养,于是又浇花卉营养液。
④可不管我怎样挽留,四季海棠去意已定,没有一盆不烂根的了,花茎接二连三倒伏,那一团团花朵,自绝于青春似的,香消玉殒。
⑤我只得清理了残花败叶,沮丧地将花盆摞起,扔在阳台一角。
⑥哈尔滨的春花,终于在四月中旬,次第开放。先是迎春,接着是桃花、榆叶梅和樱花。李子树、杏树和梨树,紧随其后绽放,它们承担着坐果的使命,耽搁不得。再之后开花的,就是蔷薇和满城的丁香了。当丁香花释放着浓郁的香气,把哈尔滨变成一座大大的香坊时,爱音乐的人就聚集在松花江畔的斯大林公园了。拉手风琴和大提琴的,吹萨克斯和笛子的,莫不神采飞扬,激情荡漾。此时的松花江漂荡着谢落的榆钱,它们挤挤挨挨地聚在一起,涌动着向前,好像在为这春天的旋律鼓掌。
⑦到了六七月,哈尔滨树上的花儿大都闭嘴了。不过不要紧,树下的草本花卉依附着大地,七嘴八舌地开了。园丁们栽培的郁金香、芍药、牡丹、鸢尾、玫瑰、石竹、瓜叶菊、孔雀草、凤仙花等等,一样千娇百媚,争奇斗艳。
⑧但无论是树上还是树下的花朵,在去年都不如一盆野草带给我惊艳之感。
⑨我不是把曾记录了四季海棠花事的花盆,弃在阳台角落里了吗?虽说花叶无踪影了,可盆中残土犹存。暮春时分,一个午后,我去阳台晒衣服,无意间低头,发现这摞花盆的最上面的一盆,有银线似的东西在闪光。我凑近一看,原来是一棵细若游丝的草,从干硬的土里飞出来了!它已生长了一段时日了吧,有半根筷子长了。因为是在板结如水泥般的土里顽强地钻出来的,缺光少水,它看上去病恹恹的,单细不说,草色也极为黯淡。
⑩我想一棵草再折腾,也开不出花儿来,所以感慨一番,浇了点水,算是善待了它,由它去了。直到七月下旬我参加香港书展归来,打扫阳台时,才发现它已成了气候。盆中的野草不是一棵,而是七八棵了,它们相互搀扶着,努力向上,疏朗有致,绿意荡漾。这盆不屈不挠成长的野草,终于打动了我,我把它搬到卧室的南窗前,当花儿养起来。
有了阳光的照拂,有了水的滋养,野草出落得比春花还要漂亮。它们像一把插在笔筒里的鹅毛笔,期待着我书写点什么。有时我会朝它吹上一口气,看野草风情万种地起舞,将穿窗而入的阳光,也搅得乱了阵脚,窗前光影缭乱。还有时我会含上一口清水,“噗——”的一声,将清水喷射到野草上,看它仿佛沐浴着朝露的模样。我就这样与野草共呼吸,直到哈尔滨的菊花在浓霜中耷拉下脑袋,所有户外的花儿,在冷风中折翼,我居室里的野草,依然自由舒展着婀娜的腰肢。它仿佛知道我嫌它不能开花似的,居然长出花茎,开出几株穗状的米粒似的花儿,如一面面耀眼的小旗子,宣示着它的春天。
这盆欣欣向荣的野草,直到年底才呈颓势。先是开花的草茎变得干瘪,落下草籽。跟着是花盆外缘的野草,朝圣般地匍匐下身子。到了春节,野草大都枯黄,只有中央新生的草,仍是绿的。它就这样一边枯萎一边生新芽,所以直到如今,这盆野草依然活着。
当一个人的呼吸与野草的呼吸融合在一起时,在风刀霜剑的背后,在凉薄而喧嚣的世间,宁静与超然,安详与平和,善与慈,爱与美,就会在不老的四季中,缠绕在你的枝头,与你同在。
我从事文学写作三十余年了,小说应该是我创作的主业,因为在虚构的世界中,更容易实践我的文学理想。但我也热爱散文,常常会在情不自禁时,投入它的怀抱。它就像一池碧水,洗濯着尘世的我。这些不经意间写就的散文,就像我居室里的那盆野草,在小天地中,率性地生长,不拘时令,生机缭绕,带给我无限的感动和遐想。
我愿将这样的野草,捧给亲爱的读者。
(有删改)
11.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我”为什么对这盆野草感到惊艳。(4分)
12.请从语言运用和情感表达的角度,简要赏析文章第②段中的画线语句。(4分)
13.联系全文,说说文章第⑥、⑦段写哈尔滨的花儿有何作用。(5分)
14.请简要分析文题“野草的呼吸”的妙处。(4分)
15.阅读文章,说说你对文章最后一段的理解。(5分)
三、写作(50分)
16.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场独特的旅行,旅途中我们播种希望,放飞梦想;我们享受快乐,也体验忧伤……我们在前进中感知世界的奇妙,也收获生命的成长。
请你以“一段__________的旅程”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③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答案:
一、1.(1)A (2)C
2.C 点拨:“具体而微”指内容大体具备而形状或规模较小。用在句中不合语境。
3.B 4.C 5.A E
6.(1)堵塞 憋气 畅通 舒畅
(2)示例一: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滴滴答答的水声,提醒你拧紧水龙头,节约用水。情趣盎然,易于被人接受。
示例二:运用了双关的手法,句式工整、含蓄生动。“风雨”与“阳光”既指天气现象,又指人生的逆境与顺境。“共担”与“分享”两个动词又体现了责任与关怀,饱含人间温情。
(3)示例:小东,网络流行语幽默诙谐、时尚个性,但它随意性太大,不稳定,只是一种时髦的“文字游戏”。在日常生活中或上网时可以偶尔用用,但在作文里应尽量避免使用。你觉得我说的对吗?
二、(一)7.“我”对“吃莲花”是不理解的。文中写道,“我”看到好好的莲花和茄子冬瓜放在一块就觉得很难过;对友人摘了“我”的莲花感到天旋地转,最后甚至因莲花被毁痛心到把诗稿全烧了;文章还借老田之口问是否是偏方,侧面表现“我”的不理解。可见,“我”对吃莲花的事、人及表现出来的生活态度都不理解。
8.(1)“专说”表示“亭亭玉立”只是其中一个例词,“七十五”表示次数之多,可见“我”为莲花写了很多诗,表现了“我”对莲花的喜爱之情。
(2)“真”字表达了“我”对友人没有看上自种白莲而想买湖里莲花的不痛快,也暗含了“我”对自种白莲的欣赏。
9.“这且不提”一句反复出现,一是使内容结构与情感脉络更清晰;二是为了强调“我”对莲花被扼杀的遗憾和痛心之情。
10.例子分析:示例一:友人提出“去买点莲花来”时,本意是要买来吃;“我”误以为友人要买莲花欣赏。
示例二:友人“看着那两盆花,点了点头”时,意思是这两盆花也能对付着吃了;“我”误以为友人赞同那两盆花也还可观。
示例三:友人“静立花前”时,是在观察那两盆花哪些可以用来吃;“我”误以为友人也是很雅,正在欣赏那两盆莲花的美丽。
误读原因:示例:两人的思想追求不同。“我”以欣赏的眼光看待莲花,对莲花、对生活主要从精神的角度看待(对莲花、对生活有美学意义上的欣赏与关照),关注的是它们的审美性;友人以分析的眼光看待莲花,对莲花、对生活主要从物质的角度看待,关注的是它们的实用性。
(二)11.因为野草虽然很纤弱,但它生命力顽强、相互搀扶、自由率性、充满活力。
12.这句话运用了对比和排比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各色海棠花儿的明艳美丽,表现出最初的一周里海棠花儿盛开时的热烈火爆,表达了作者对海棠花儿的喜爱和对春天的热切期盼。
13.写哈尔滨花儿绽放的美丽景象,渲染了花儿浓郁热烈、争奇斗艳的氛围,为下文写“我”被一盆野草所震撼作铺垫,衬托出野草自由顽强的生命活力,表达了“我”对野草的赞美和喜爱。
14.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野草生长的过程,表现了野草自由顽强的生命活力,表达了“我”对野草的赞美以及希望像野草一样在凉薄而喧嚣的世间,获得宁静与超然,安详与平和,善与慈,爱与美。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15.①表达了“我”对努力顽强、自由率性的野草的喜爱。②“我”愿意将自己不经意间写就的自由率性的散文奉献给读者,与读者分享自己的感动和遐想(在凉薄而喧嚣的世间,获得宁静与超然,安详与平和,善与慈,爱与美)。③表达了“我”对这类散文的喜爱。
三、16.思路点拨:本次作文可以描写一段具体的“旅程”,如“难忘的旅程”“值得铭记的旅程”“布满荆棘的旅程”等。当然,也可以写“意外的旅程”“短暂的旅程”或是“发人深省的旅程”,把目光聚焦在“旅程”的前后,甚至是“旅程”的某个条件上;如果能把自己的个人经历与国家、民族的“旅程”相结合,无疑是更高水平的立意了。别忘了,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写作文。 例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