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期末复习系列
第三章 人类的家园—地球考点归纳
考点一:地球的形状与内部结构
1.【地球的认识过程】东汉张衡发明了“浑天仪”,他认为天与地的关系就如同鸡蛋中的蛋白与蛋黄的关系一样,地被天包在当中,大地是一个圆球,宇宙以地球为中心。下列对于张衡的这一理论的认识,你认为最确切的是( ?)
A.张衡的这一理论是完全错误的
B.张衡的这一理论虽然很不科学,但是在当时条件下却人类认识宇宙的一次大飞跃
C.张衡的这一理论与“地心说”一样,应该遭到批判
D.张衡的这一理论基本符合现代科学的观点
2.【地球的认识过程】在海边观察远处驶来的轮船,会出现图中①至③所示的现象,这种现象能证实的地理事实是( )
A.太阳每天东升西落 B.地球由西向东自转
C.地球的形状是一个球体 D.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
3.【地球的认识过程】读图,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先后过程是( )
A.①→③→② B.③→②→① C.②→③→① D.③→①→②
4.【地球的大小】在中学生科普知识交流会上,小强这样描述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你认为有误的是( )
A.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B.地球的赤道半径6378千米
C.地球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D.哥伦布环球航行首次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5.【地球的大小】毛泽东的著名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中的“八万里”指的是( )
A.赤道 B.北纬l0° C.北纬30° D.北纬40°
6.【地球的大小】从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来看,地球是一个近似球形的星球,这是因为( )
A.地球外面大气层的干扰 B.过去人们测量有误差
C.地球本身就是一个规则的球体 D.地球赤道半径与两极方向半径相差很小
7.【地球的内部结构】关于岩石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岩石圈是地壳中的一部分 B.岩石圈是地幔中的一部分
C.岩石圈就是指地壳 D.岩石圈是由地壳和地幔的顶部共同组成的
8.【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下列事例不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是( )
A、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B、远方的帆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C、16世纪初,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成功
成熟的苹果从树上落下
9.【地球的内部结构】软流层位于地球内部结构中的( )
A.地壳 B.地幔顶部 C.地核 D.上地幔
考点二:地球仪和地图
1.【地球仪】关于地球仪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地球仪上地轴是一个假想的旋转轴
B.地球仪上的南、北极是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C.地球仪是按比例缩小的地球模型
D.所有地球仪都会有表示国家的符号与名称
2.【地球仪】下列关于纬度的划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从赤道开始,向北是北纬,向南是南纬
B.北纬用“S”表示,南纬用“N”表示
C.从赤道开始,北纬越向北度数越大,南纬越向南度数越大
D.赤道的纬度是0°
3.【地球仪】某海上救援船队收到一远洋轮船的求救信号,得知轮船遇事地点的经纬度为(20°S,20°W)。在下图经纬网上,遇事轮船所在的位置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地球仪】某地以南为高纬度,以北为中纬度,以东为西半球,以西为东半球,该地的地理坐标是( )。
A.20°W,60°N B.160°E,60°S C.20°E,60°S D.160°W,60°N
5.【地球仪】
(1)写出下列各点的经纬度:
A.__ ___;B.__ ____;
C.___ _;D.__ _______。
(2)四点中位于东半球、南半球的有_ _
6.【地球仪】读图及相关文字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一架飞机从A地沿经线圈向北飞行越过北极点,再向南飞行到达B地,其飞行的平均速度为1110千米/时.一架飞机从A地沿经线圈向北飞行越过北极点,再向南飞行到达B地,其飞行的平均速度为1110千米/时.(1)在a、b、c、d?4条经纬线中,相互平行的两条是 ,长度大致相等的两条是 .(2)B地的经纬度是 .(3)从A地到B地,飞机飞行了 小时.(提示:纬度相差1°,距离约111千米,计算飞行时间时,注意A~B跨越的纬度数)
7.【地球仪】180°经线与赤道有几个交点?(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8.【地球仪】如图所示,M点的地理坐标是( )
A.0°,20° W B.20° N,20° E
C.20° S,20° W D.0°,20° E
9.【地球仪】读经纬网图,判断C点地理坐标为( )
A.0°,60° E B.0°,30° E C.0°,60° W D.0°,30° W
10.【地图】2014年4月2日7时46分(北京时间),智利西北部沿海发生了8.3级地震。小雨想知道智利在哪里,他应查阅( )
A.亚洲政区图 B.亚洲地形图 C.世界政区图 D.世界地形图
11.【地图】如果用A4纸(长约30cm,宽约21cm)绘制校园操场(有周长400米的标准跑道)示意图,选取最适合的比例尺是( )
A.1∶800 B.1∶8000 C.1∶20000 D.1∶50000
12.【地图】根据绘制的平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A是动物园平面图。若小M和小Q在地图中的距离是6.5厘米,他们的实地距离是__ __米。
(2)图A与图B比较,比例尺较大的是图__ __。
(3)图A中,小M位于小P的___ __方向。
(4)图C是图A的复制,但缺少一个指向标,请你在图C右上方括号内画出指向标。
13.【地球仪和地图】读图,回答问题。
(1)A在B的 方向,C在B的 方向,A在C的 方向。
(2)如果测得图上A、B间的距离是1厘米,AB的实际距离是1100千米,则该图的比例尺为 。
(3)写出A、C两地的经纬度数值:A. ; C. 。
考点三:组成地壳的岩石
1.【岩石的类型】下列关于岩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大理岩是石灰岩变质而成的 B.石灰岩属于岩浆岩
C.砂岩有明显的矿物晶体颗粒 D.花岗岩内可能有化石
2.【岩石的类型】下列属于岩浆岩的一组岩石是( )
A.玄武岩、石灰岩 B.大理岩、花岗岩
C.玄武岩、花岗岩 D.页岩、砾岩
3.【岩石的类型】
(1)观察岩石的外观并根据其外观特征,属于岩浆岩的有__ ____,判断的依据是__ __。
(2)观察岩石的外观并根据其外观特征,属于沉积岩的有___ ___,判断的依据是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岩石的类型】有关地壳物质循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各类岩石都能形成岩浆岩 B.各类岩石都能形成沉积岩
C.各类岩石都能形成变质岩 D.各类岩石都能形成新的岩浆
4.【岩石的类型】下列各组岩石中,属同一类型的是( )
A.砂岩、大理岩 B.玄武岩、大理岩
C.砂岩、石灰岩 D.花岗岩、大理岩
5..【岩石的应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从石器时代到现在,岩石一直被广泛地应用于生活和生产之中
B.在岩石的形成过程中可以形成各种矿产资源,为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提供原料和能源
C.有些岩石是优质建筑材料,如新疆的和田玉、浙江的青田石等
D.我国在铁矿利用中也存在很多问题,如铁矿利用效率比较低、铁矿开采中对环境的破坏等
考点四: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
1.【地壳变动的证明】下列证据不能证明地壳变动的是 ( )
A.石灰岩溶洞 B.雅鲁藏布大峡谷
C.沧海桑田 D.悬崖峭壁上断裂的岩层
2.【地壳变动的证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壳变动均表现为地壳上升
B.内力作用是引起地壳变动的主要动力
C.地壳变动均表现得十分激烈
D.引起地壳变动的主要能量是太阳辐射
3.【地壳变动的证明】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的三根大理石柱的升降变化说明( )
①地壳变动在持续不断地进行着②地壳的升降运动是海陆变迁的重要原因③这里曾经发生过火山活动④地壳变动的能量来自地球外部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4.【地壳变动的证明】下列现象肯定不是由地壳变动引起的是( )
A.日本的富士山喷发 B.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地震
C.黄山山体发生的断层现象 D.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灾
5.【地震】关于地震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有些地震会造成大量的财产损失 B.地震是地壳变动的表现形式之一
C.地震时应赶快乘电梯逃离 D.目前对地震的预测水平还不高
6.【地震】去年9月7日11时19分,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与贵州省毕节地区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交界发生5.7级地震,但地震并不是所有地方都会发生,因为它往往发生于( )
A、板块底部 B、板块内部 C、板块交界处 D、与板块运动无关
6.【地震】下列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地震是地壳岩石在地球内力的作用下,发生断裂或错位而引起的震动现象②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地震中的绝大部分会造成破坏③地震中破坏最严重的地点是震中④地震发生时躲到小空间的房屋里或桌子底下是一种有效措施⑤火山活动频繁的地区和地震频繁的地区在分布上没有相同之处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①③④ D.②④⑤
7.【地震】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13年3月27日10时03分台湾南投县(北纬24度,东经121度)发生6.5级地震,震源深度8公里,与台湾隔海相望的福建沿海和上海、南京等多地有明显震感。读下面两幅图回答相关问题:
(1)上海位于台北的__ __方,若有一艘货轮从台湾基隆开往上海港,最近的海上航线必须从我国的_ ___(边缘海)经过。
(2)钓鱼岛是我国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大约位于123.5°E,写出大致纬度: _ _(取整数)。
(3)台湾位于__ __火山地震带上。
(4)遇到地震时,假如你在16层高楼上,你应该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 )
A.对着窗外大声呼救 B.马上乘坐电梯下楼
C.躲到厕所、储藏间等较小房间内 D.从安全门走楼梯下楼
8.【地震】
(1)地震是地壳岩石在__ ____的作用下,发生__ __或__ __而引起的震动现象。世界各地每年发生的地震多达 500 万余次,但这些地震绝大部分都是极其轻微的。
(2)地震的发源地称为____ ___,一般位于地表以下 0-300 千米处,它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处称为_____ ___,一般受地震的影响最大。
(3)发生地震时,要冷静不慌乱,要迅速地选择正确的逃生方法。从地震发生到房屋倒塌大约需要____ ________余秒钟,可根据自己所在的位置,迅速作出判断,采用最有效的方法进行避震和自救。
9.【火山】下列有关 世界火山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主要分布在大西洋沿岸以及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
B.主要分布在北冰洋沿岸以及地中海——阿尔卑斯山一带
C.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以及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
D.主要分布在印度洋沿岸以及地中海——阿尔卑斯山一带
10.【火山】在夏威夷的火山国家公园中,有一群愿意与火山生活在一起的人,因为在他们心里,火山已经成为了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夏威夷比格艾兰岛的基拉韦厄火山,海拔1222米,活动极为频繁。火山爆发的时候,熔岩像喷泉一样翻涌奔腾,气势汹涌,势不可挡。夏威夷比格艾兰岛的基拉韦厄火山属于( )
A.死火山 B.活火山 C.休眠火山 D.不能确定
11.【火山】下列关于火山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火山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之一,所有火山的外部形态和活动特点是相似的
B.人类活动是导致火山喷发的主要原因
C.火山喷发的岩浆来自于地壳
D.火山喷发产生的火山灰会淹没城市,但火山灰形成的土壤很肥沃
12.【火山和地震】下列有关火山和地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火山和地震都是灾害性地质现象,对人类有害无益
B.火山能改变地形,地震不能改变地形
C.火山和地震都是地球内部能量的大爆发
D.火山是地球外部力量引起的,地震是地球内部力量造成的
考点五:泥石流
1.【泥石流】下列关于泥石流发生前的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沟谷中的小溪突然断流
B.深谷或沟内传来类似火车轰鸣或闷雷般的声音
C.沟谷深处突然变得昏暗并有轻微震动感
D.由于泥石流的发生具有突发性,所以其发生前不会有任何征兆
2.【泥石流】暴雨引发的泥石流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造成至少10人被埋。泥石流是一种破坏力巨大的地质灾害,经常与之相伴发生的地质灾害还有( )
①火山 ②地震 ③山体滑坡 ④崩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泥石流】泥石流灾害频发的地区,气候特征往往是( )
A.终年高温多雨 B.终年高温少雨
C.四季分明,降水均匀 D.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
4.【泥石流】下列各省区中,均为我国主要泥石流分布区的是 ( )
①四川 ②甘肃 ③山东 ④云南 ⑤西藏 ⑥浙江
①②③⑥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5.【泥石流】下列关于泥石流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规模不大,但危害严重 B.活动频繁,历时长
C.危及面狭窄,且重复成灾 D.突发性强,历时短
6.【泥石流】下列关于泥石流发生时的防御措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泥石流发生时,应设法从房屋里跑到开阔地带并迅速转移到高处
B.不要顺沟方向往上游或下游逃生,要向两边的山坡上面逃生
C.千万不可在泥石流中横渡
D.发生泥石流时,要勇于到室内救出被困人员,并抢救一些易于携带的物资
考点六:地球表面的板块
1.【板块学说发展】科学家在天津市东部平原上发现了四道贝壳堤(海生动物贝壳及碎屑堆积的高地)且与现今海岸线基本平行。该现象说明了天津的( )
A.历史沿革 B.聚落演变 C.海陆变迁 D.人口迁移
2.【板块学说发展】下列表述符合板块构造学说的是( )
A.全球岩石圈由七大板块组成
B.地震和火山是引起地壳变动的主要原因
C.各大板块漂浮在地核上
D.由于板块的张裂,东非大裂谷未来可能形成一个新的海洋
3.【板块学说发展】关于板块构造学说的一些论述,错误的是( )
A.地球表面由坚硬岩石组成的六大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
B.每一大板块之中都有一块大陆
C.在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美洲板块四大板块之间的是太平洋板块
D.位于亚、非之间的红海在不断扩张,这是由于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在不断地张裂
4.【板块学说发展】根据“海底扩张说”,目前哪个大洋还在不断扩张中 (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5.【板块学说发展】板块中几乎全是海洋的是( )
A.印度洋板块 B.大西洋板块
C.太平洋板块 D.北冰洋板块
6.【板块学说发展】喜马拉雅山脉是由哪两大板块碰撞形成的( )
A.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 B.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C.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 D.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
7.【板块学说发展】关于板块构造学说的一些论述,错误的是( )
A.地球表面由坚硬岩石组成的六大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
B.每一大板块之中都有一块大陆
C.在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美洲板块四大板块之间的是太平洋板块
D.位于亚、非之间的红海在不断扩张,这是由于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在不断地张裂
8.【板块学说发展】中国东部的琉球群岛是以下哪两大板块碰撞形成的 ( )
A.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 B.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C.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D.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
考点七:地形和地形图
1.【地形的类型】我们通常把“海拔高度大,而相对高度小”的地区称为( )
山地 B.高原 C.平原 D.丘陵
2.【地形的类型】在地图上,我国新疆吐鲁番盆地艾丁湖的注记为-155米,这指的是( D )
A.盆地最低点低于周围陆地155米 B.低于当地平均高度155米
C.低于我国陆地平均高度155米 D.低于海平面155米
3.【地形的类型】浙江省的地形,以哪两种为主体( )
A.高原、山地 B.高原、平原
C.平原、丘陵 D.丘陵、盆地
4.【地形的类型】在等高线地形图中,说法错误的是( )
A.等高线重叠部分表示峭壁 B.等高线凸向高处的地方是山谷
C.同一条等高线上的两点,海拔肯定相同 D.等高线凸向低处的地方是山顶
5.【等高线】若两图图幅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图表示的地形是盆地 B.①图的比例尺比②图大
C.丙—丁处是山脊 D.甲—乙处是山谷
6.【等高线】下列四幅等高线地形图中, A 、 B 、 C 、 D 所在地形部位的名称为山谷的是( )
7.【等高线】图为某山区等高线地形图。四个小组进行攀登活动时,沿哪条线路攀登的小组可能看见河流( )
A.甲 B.乙 C.丙 D.丁
8.【等高线】读“我国东南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数字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
①___ ______ ③____ ________
(2)河流 C、D中水能资源较丰富的是__ ___,其原因是_ _________。
(3)如果要在图中小河上修筑一座水库大坝,建在 (填“ C " " D ”或“ E , , )处最合适。
9.【等高线】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处地形部位的名称是 ,CD处的地形部位的名称是 ;
(2)图中A点的海拔是 米,山顶的海拔高度范围是 米。
(3)沿AB线路爬到山项和沿CD线路爬到山项,坡度较陡的线路是 (AB线路或CD线路)。
(4)图中比例尺改用文字式表示,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 米.
(5)在图中用虚线标出一处最明显的山谷的位置.若此处有河流,其流向是 。
10.【等高线】下列四幅等高线地形图中,A、B、C、D所在地形部位的名称为山谷的是( )
11.【地形的变化】由于风力作用形成的景观是( )
A.荒漠草原 B.高寒草场 C.河口三角洲 D.风蚀城堡
12.【地形的变化】浙江温州东部平原地区河道纵横交错,形成江南水乡特有的地形,影响这种地形形成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
A.冰川 B.流水 C.风力 D.海浪
13.【地形的变化】下列地貌形态的形成,主要是由风力侵蚀作用引起的是( )
A.火山湖 B.海岸边的怪石 C.喜马拉雅山 D.沙漠中的石蘑菇
14.【地形的变化】《读者》杂志社倡议的“保护母亲河,营建读者林”活动,在长江、黄河流域植树造林,其主要作用是为了减小下列哪一方面的作用( )
流水 B.风力 C.冰川 D.生物
15.【地形的变化】华北平原是由于地壳不断下沉和泥沙不断淤积形成的,这说明地形的形成( D )
A.内力作用是主要的 B.外力作用是主要的
C.地壳运动的结果 D.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16.【地形的变化】有关地形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形的变化是地球内部力量作用的结果
B.地形的变化只发生在陆地部分
C.来自地球内部的力量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D.风吹雨淋等来自地球外部的力量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七年级(上)期末复习系列
第三章 人类的家园—地球考点归纳
考点一:地球的形状与内部结构
1.【地球的认识过程】东汉张衡发明了“浑天仪”,他认为天与地的关系就如同鸡蛋中的蛋白与蛋黄的关系一样,地被天包在当中,大地是一个圆球,宇宙以地球为中心。下列对于张衡的这一理论的认识,你认为最确切的是( B?)
A.张衡的这一理论是完全错误的
B.张衡的这一理论虽然很不科学,但是在当时条件下却人类认识宇宙的一次大飞跃
C.张衡的这一理论与“地心说”一样,应该遭到批判
D.张衡的这一理论基本符合现代科学的观点
2.【地球的认识过程】在海边观察远处驶来的轮船,会出现图中①至③所示的现象,这种现象能证实的地理事实是( C )
A.太阳每天东升西落 B.地球由西向东自转
C.地球的形状是一个球体 D.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
3.【地球的认识过程】读图,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先后过程是( D )
A.①→③→② B.③→②→① C.②→③→① D.③→①→②
4.【地球的大小】在中学生科普知识交流会上,小强这样描述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你认为有误的是( D )
A.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B.地球的赤道半径6378千米
C.地球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D.哥伦布环球航行首次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5.【地球的大小】毛泽东的著名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中的“八万里”指的是( A )
A.赤道 B.北纬l0° C.北纬30° D.北纬40°
6.【地球的大小】从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来看,地球是一个近似球形的星球,这是因为( D )
A.地球外面大气层的干扰 B.过去人们测量有误差
C.地球本身就是一个规则的球体 D.地球赤道半径与两极方向半径相差很小
7.【地球的内部结构】关于岩石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岩石圈是地壳中的一部分 B.岩石圈是地幔中的一部分
C.岩石圈就是指地壳 D.岩石圈是由地壳和地幔的顶部共同组成的
8.【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下列事例不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是( D )
A、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B、远方的帆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C、16世纪初,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成功
成熟的苹果从树上落下
9.【地球的内部结构】软流层位于地球内部结构中的( D )
A.地壳 B.地幔顶部 C.地核 D.上地幔
考点二:地球仪和地图
1.【地球仪】关于地球仪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A.地球仪上地轴是一个假想的旋转轴
B.地球仪上的南、北极是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C.地球仪是按比例缩小的地球模型
D.所有地球仪都会有表示国家的符号与名称
2.【地球仪】下列关于纬度的划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B )。
A.从赤道开始,向北是北纬,向南是南纬
B.北纬用“S”表示,南纬用“N”表示
C.从赤道开始,北纬越向北度数越大,南纬越向南度数越大
D.赤道的纬度是0°
3.【地球仪】某海上救援船队收到一远洋轮船的求救信号,得知轮船遇事地点的经纬度为(20°S,20°W)。在下图经纬网上,遇事轮船所在的位置是( B )
A.① B.② C.③ D.④
4.【地球仪】某地以南为高纬度,以北为中纬度,以东为西半球,以西为东半球,该地的地理坐标是( B )。
A.20°W,60°N B.160°E,60°S C.20°E,60°S D.160°W,60°N
5.【地球仪】
(1)写出下列各点的经纬度:
A.__20°E_,20°N___;B.__40°W_,30°S____;
C.___30°E_,10°S _;D.__60°E_,45°S_______。
(2)四点中位于东半球、南半球的有__CD__
6.【地球仪】读图及相关文字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一架飞机从A地沿经线圈向北飞行越过北极点,再向南飞行到达B地,其飞行的平均速度为1110千米/时.一架飞机从A地沿经线圈向北飞行越过北极点,再向南飞行到达B地,其飞行的平均速度为1110千米/时.(1)在a、b、c、d?4条经纬线中,相互平行的两条是 b,c ,长度大致相等的两条是 a,d .(2)B地的经纬度是 40°N 70°W .(3)从A地到B地,飞机飞行了 12 小时.(提示:纬度相差1°,距离约111千米,计算飞行时间时,注意A~B跨越的纬度数)
7.【地球仪】180°经线与赤道有几个交点?( B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8.【地球仪】如图所示,M点的地理坐标是( D )
A.0°,20° W B.20° N,20° E
C.20° S,20° W D.0°,20° E
9.【地球仪】读经纬网图,判断C点地理坐标为( D )
A.0°,60° E B.0°,30° E C.0°,60° W D.0°,30° W
10.【地图】2014年4月2日7时46分(北京时间),智利西北部沿海发生了8.3级地震。小雨想知道智利在哪里,他应查阅( C )
A.亚洲政区图 B.亚洲地形图 C.世界政区图 D.世界地形图
11.【地图】如果用A4纸(长约30cm,宽约21cm)绘制校园操场(有周长400米的标准跑道)示意图,选取最适合的比例尺是( A )
A.1∶800 B.1∶8000 C.1∶20000 D.1∶50000
12.【地图】根据绘制的平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A是动物园平面图。若小M和小Q在地图中的距离是6.5厘米,他们的实地距离是__65__米。
(2)图A与图B比较,比例尺较大的是图__A__。
(3)图A中,小M位于小P的___正西__方向。
(4)图C是图A的复制,但缺少一个指向标,请你在图C右上方括号内画出指向标。
13.【地球仪和地图】读图,回答问题。
(1)A在B的 正北 方向,C在B的 正东 方向,A在C的 西北 方向。
(2)如果测得图上A、B间的距离是1厘米,AB的实际距离是1100千米,则该图的比例尺为 1:110000000 。
(3)写出A、C两地的经纬度数值:A.80°E, 10°S ; C. 90°E, 20°S 。
考点三:组成地壳的岩石
1.【岩石的类型】下列关于岩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大理岩是石灰岩变质而成的 B.石灰岩属于岩浆岩
C.砂岩有明显的矿物晶体颗粒 D.花岗岩内可能有化石
2.【岩石的类型】下列属于岩浆岩的一组岩石是( D )
A.玄武岩、石灰岩 B.大理岩、花岗岩
C.玄武岩、花岗岩 D.页岩、砾岩
3.【岩石的类型】
(1)观察岩石的外观并根据其外观特征,属于岩浆岩的有__CEF____,判断的依据是__有明显的气孔或柱状结构__。
(2)观察岩石的外观并根据其外观特征,属于沉积岩的有___ABD___,判断的依据是__有明显的层状结构或化石_。
3.【岩石的类型】有关地壳物质循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A.各类岩石都能形成岩浆岩 B.各类岩石都能形成沉积岩
C.各类岩石都能形成变质岩 D.各类岩石都能形成新的岩浆
4.【岩石的类型】下列各组岩石中,属同一类型的是( C )
A.砂岩、大理岩 B.玄武岩、大理岩
C.砂岩、石灰岩 D.花岗岩、大理岩
5..【岩石的应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从石器时代到现在,岩石一直被广泛地应用于生活和生产之中
B.在岩石的形成过程中可以形成各种矿产资源,为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提供原料和能源
C.有些岩石是优质建筑材料,如新疆的和田玉、浙江的青田石等
D.我国在铁矿利用中也存在很多问题,如铁矿利用效率比较低、铁矿开采中对环境的破坏等
考点四: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
1.【地壳变动的证明】下列证据不能证明地壳变动的是 ( A )
A.石灰岩溶洞 B.雅鲁藏布大峡谷
C.沧海桑田 D.悬崖峭壁上断裂的岩层
2.【地壳变动的证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地壳变动均表现为地壳上升
B.内力作用是引起地壳变动的主要动力
C.地壳变动均表现得十分激烈
D.引起地壳变动的主要能量是太阳辐射
3.【地壳变动的证明】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的三根大理石柱的升降变化说明( D )
①地壳变动在持续不断地进行着②地壳的升降运动是海陆变迁的重要原因③这里曾经发生过火山活动④地壳变动的能量来自地球外部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4.【地壳变动的证明】下列现象肯定不是由地壳变动引起的是( D )
A.日本的富士山喷发 B.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地震
C.黄山山体发生的断层现象 D.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灾
5.【地震】关于地震的说法错误的是( C )
A.有些地震会造成大量的财产损失 B.地震是地壳变动的表现形式之一
C.地震时应赶快乘电梯逃离 D.目前对地震的预测水平还不高
6.【地震】去年9月7日11时19分,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与贵州省毕节地区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交界发生5.7级地震,但地震并不是所有地方都会发生,因为它往往发生于( C )
A、板块底部 B、板块内部 C、板块交界处 D、与板块运动无关
6.【地震】下列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①地震是地壳岩石在地球内力的作用下,发生断裂或错位而引起的震动现象②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地震中的绝大部分会造成破坏③地震中破坏最严重的地点是震中④地震发生时躲到小空间的房屋里或桌子底下是一种有效措施⑤火山活动频繁的地区和地震频繁的地区在分布上没有相同之处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①③④ D.②④⑤
7.【地震】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13年3月27日10时03分台湾南投县(北纬24度,东经121度)发生6.5级地震,震源深度8公里,与台湾隔海相望的福建沿海和上海、南京等多地有明显震感。读下面两幅图回答相关问题:
(1)上海位于台北的__北__方,若有一艘货轮从台湾基隆开往上海港,最近的海上航线必须从我国的_东海___(边缘海)经过。
(2)钓鱼岛是我国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大约位于123.5°E,写出大致纬度:26°N__ _(取整数)。
(3)台湾位于__环太平洋__火山地震带上。
(4)遇到地震时,假如你在16层高楼上,你应该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 C )
A.对着窗外大声呼救 B.马上乘坐电梯下楼
C.躲到厕所、储藏间等较小房间内 D.从安全门走楼梯下楼
8.【地震】
(1)地震是地壳岩石在__内力____的作用下,发生__断裂__或__错位__而引起的震动现象。世界各地每年发生的地震多达 500 万余次,但这些地震绝大部分都是极其轻微的。
(2)地震的发源地称为____震源___,一般位于地表以下 0-300 千米处,它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处称为_____震中___,一般受地震的影响最大。
(3)发生地震时,要冷静不慌乱,要迅速地选择正确的逃生方法。从地震发生到房屋倒塌大约需要____10________余秒钟,可根据自己所在的位置,迅速作出判断,采用最有效的方法进行避震和自救。
9.【火山】下列有关 世界火山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主要分布在大西洋沿岸以及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
B.主要分布在北冰洋沿岸以及地中海——阿尔卑斯山一带
C.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以及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
D.主要分布在印度洋沿岸以及地中海——阿尔卑斯山一带
10.【火山】在夏威夷的火山国家公园中,有一群愿意与火山生活在一起的人,因为在他们心里,火山已经成为了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夏威夷比格艾兰岛的基拉韦厄火山,海拔1222米,活动极为频繁。火山爆发的时候,熔岩像喷泉一样翻涌奔腾,气势汹涌,势不可挡。夏威夷比格艾兰岛的基拉韦厄火山属于( B )
A.死火山 B.活火山 C.休眠火山 D.不能确定
11.【火山】下列关于火山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火山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之一,所有火山的外部形态和活动特点是相似的
B.人类活动是导致火山喷发的主要原因
C.火山喷发的岩浆来自于地壳
D.火山喷发产生的火山灰会淹没城市,但火山灰形成的土壤很肥沃
12.【火山和地震】下列有关火山和地震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火山和地震都是灾害性地质现象,对人类有害无益
B.火山能改变地形,地震不能改变地形
C.火山和地震都是地球内部能量的大爆发
D.火山是地球外部力量引起的,地震是地球内部力量造成的
考点五:泥石流
1.【泥石流】下列关于泥石流发生前的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 ( D )
A.沟谷中的小溪突然断流
B.深谷或沟内传来类似火车轰鸣或闷雷般的声音
C.沟谷深处突然变得昏暗并有轻微震动感
D.由于泥石流的发生具有突发性,所以其发生前不会有任何征兆
2.【泥石流】暴雨引发的泥石流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造成至少10人被埋。泥石流是一种破坏力巨大的地质灾害,经常与之相伴发生的地质灾害还有( C )
①火山 ②地震 ③山体滑坡 ④崩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泥石流】泥石流灾害频发的地区,气候特征往往是( D )
A.终年高温多雨 B.终年高温少雨
C.四季分明,降水均匀 D.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
4.【泥石流】下列各省区中,均为我国主要泥石流分布区的是 ( D )
①四川 ②甘肃 ③山东 ④云南 ⑤西藏 ⑥浙江
①②③⑥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5.【泥石流】下列关于泥石流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规模不大,但危害严重 B.活动频繁,历时长
C.危及面狭窄,且重复成灾 D.突发性强,历时短
6.【泥石流】下列关于泥石流发生时的防御措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A.泥石流发生时,应设法从房屋里跑到开阔地带并迅速转移到高处
B.不要顺沟方向往上游或下游逃生,要向两边的山坡上面逃生
C.千万不可在泥石流中横渡
D.发生泥石流时,要勇于到室内救出被困人员,并抢救一些易于携带的物资
考点六:地球表面的板块
1.【板块学说发展】科学家在天津市东部平原上发现了四道贝壳堤(海生动物贝壳及碎屑堆积的高地)且与现今海岸线基本平行。该现象说明了天津的( C )
A.历史沿革 B.聚落演变 C.海陆变迁 D.人口迁移
2.【板块学说发展】下列表述符合板块构造学说的是( D )
A.全球岩石圈由七大板块组成
B.地震和火山是引起地壳变动的主要原因
C.各大板块漂浮在地核上
D.由于板块的张裂,东非大裂谷未来可能形成一个新的海洋
3.【板块学说发展】关于板块构造学说的一些论述,错误的是( B )
A.地球表面由坚硬岩石组成的六大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
B.每一大板块之中都有一块大陆
C.在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美洲板块四大板块之间的是太平洋板块
D.位于亚、非之间的红海在不断扩张,这是由于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在不断地张裂
4.【板块学说发展】根据“海底扩张说”,目前哪个大洋还在不断扩张中 ( B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5.【板块学说发展】板块中几乎全是海洋的是( C )
A.印度洋板块 B.大西洋板块
C.太平洋板块 D.北冰洋板块
6.【板块学说发展】喜马拉雅山脉是由哪两大板块碰撞形成的( C )
A.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 B.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C.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 D.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
7.【板块学说发展】关于板块构造学说的一些论述,错误的是( B )
A.地球表面由坚硬岩石组成的六大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
B.每一大板块之中都有一块大陆
C.在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美洲板块四大板块之间的是太平洋板块
D.位于亚、非之间的红海在不断扩张,这是由于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在不断地张裂
8.【板块学说发展】中国东部的琉球群岛是以下哪两大板块碰撞形成的 ( A )
A.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 B.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C.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D.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
考点七:地形和地形图
1.【地形的类型】我们通常把“海拔高度大,而相对高度小”的地区称为( B )
山地 B.高原 C.平原 D.丘陵
2.【地形的类型】在地图上,我国新疆吐鲁番盆地艾丁湖的注记为-155米,这指的是( D )
A.盆地最低点低于周围陆地155米 B.低于当地平均高度155米
C.低于我国陆地平均高度155米 D.低于海平面155米
3.【地形的类型】浙江省的地形,以哪两种为主体( C )
A.高原、山地 B.高原、平原
C.平原、丘陵 D.丘陵、盆地
4.【地形的类型】在等高线地形图中,说法错误的是( D )
A.等高线重叠部分表示峭壁 B.等高线凸向高处的地方是山谷
C.同一条等高线上的两点,海拔肯定相同 D.等高线凸向低处的地方是山顶
5.【等高线】若两图图幅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①图表示的地形是盆地 B.①图的比例尺比②图大
C.丙—丁处是山脊 D.甲—乙处是山谷
6.【等高线】下列四幅等高线地形图中, A 、 B 、 C 、 D 所在地形部位的名称为山谷的是( D )
7.【等高线】图为某山区等高线地形图。四个小组进行攀登活动时,沿哪条线路攀登的小组可能看见河流( C )
A.甲 B.乙 C.丙 D.丁
8.【等高线】读“我国东南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数字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
①___鞍部______ ③____峭壁________
(2)河流 C、D中水能资源较丰富的是__C___,其原因是_落差大,水流急,水量大,水资源丰富_________。
(3)如果要在图中小河上修筑一座水库大坝,建在 E_ (填“ C " " D ”或“ E , , )处最合适。
9.【等高线】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处地形部位的名称是 峭壁 ,CD处的地形部位的名称是 山脊 ;
(2)图中A点的海拔是 300 米,山顶的海拔高度范围是 600—700 米。
(3)沿AB线路爬到山项和沿CD线路爬到山项,坡度较陡的线路是 AB (AB线路或CD线路)。
(4)图中比例尺改用文字式表示,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 800 米.
(5)在图中用虚线标出一处最明显的山谷的位置.若此处有河流,其流向是 由东北流向西南 。
10.【等高线】下列四幅等高线地形图中,A、B、C、D所在地形部位的名称为山谷的是( C )
11.【地形的变化】由于风力作用形成的景观是( D )
A.荒漠草原 B.高寒草场 C.河口三角洲 D.风蚀城堡
12.【地形的变化】浙江温州东部平原地区河道纵横交错,形成江南水乡特有的地形,影响这种地形形成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B )
A.冰川 B.流水 C.风力 D.海浪
13.【地形的变化】下列地貌形态的形成,主要是由风力侵蚀作用引起的是( D )
A.火山湖 B.海岸边的怪石 C.喜马拉雅山 D.沙漠中的石蘑菇
14.【地形的变化】《读者》杂志社倡议的“保护母亲河,营建读者林”活动,在长江、黄河流域植树造林,其主要作用是为了减小下列哪一方面的作用( A )
流水 B.风力 C.冰川 D.生物
15.【地形的变化】华北平原是由于地壳不断下沉和泥沙不断淤积形成的,这说明地形的形成( D )
A.内力作用是主要的 B.外力作用是主要的
C.地壳运动的结果 D.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16.【地形的变化】有关地形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地形的变化是地球内部力量作用的结果
B.地形的变化只发生在陆地部分
C.来自地球内部的力量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D.风吹雨淋等来自地球外部的力量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