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打开一扇门

文档属性

名称 为你打开一扇门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67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9-09-16 13:10:00

文档简介

为你打开一扇门
主备人:李媛媛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和领会文学的内容和阅读优秀文学作品的意义。
2、体会课文丰富的情感和优美的语言,培养学生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能力。
3、学会找出文中的中心句。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读则善疑”、“读则善思”的读书习惯。
2、引导学生体会优美丰富的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热爱生活、热爱读书、热爱文学的思想感情。
2、 引导学生做一个有文化有修养的现代文明人。
教学重难点:
重点:1、了解和领会文学的内容和阅读优秀文学作品的意义。
2、学会找出文中的中心句。
难点:体会课文丰富的情感和优美的语言,培养学生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能力。
教学方法:以学生自读自学为主,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围绕问题进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语言组织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1、课前查找教学用的相关资料。
2、布置学生预习课文。
3、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查字典解决生字词。
2、课前搜集作者相关资料和写作背景资料。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当代作家赵丽宏的《为你打开一扇门》。作者要为我们打开一扇什么样的门呢?(文学之门)“你”又是指谁呢?(青少年读者)对,作者是想把青少年读者领进文学领域的入口处,揭开文学神秘的面纱,让我们尽情领略文学的无限风光,从而深深地爱上文学,做文学的忠实读者。
我们来看下文章的题目:“为你打开一扇门”是一种形象化的说法,意思是把你领进文学领域的人口处。“为”字引出行为的对象——“你”(青少年),从中寄寓着作者的一片诚意和良好愿望,“打开”指拉开,使门洞开,“一扇门”告诉读者,这只是无数门中的一扇,但作者要为你打开的正是无数关闭着的门中特定的“一扇”,可见这扇门是何等的重要。用“门”来比作某一领域的入口,给人以丰富的联想。总起来看,“为你打开一扇门”的字面意思是为你(指青少年)打开某一领域的入口,深层意思是让你由此登堂入室,尽情领略某一领域(指文学)的无限风光。
二、预习检测
诠释(quán) 憧憬(chōng jǐng) 裨益(bì yì) 广袤(mào)
跌宕(dàng) 真谛(dì) 徘徊(pái huái) 肃穆(mù)
帷幕(wéi) 斑斓(lán) 热泪沾襟(jīn)
三、作者简介与写作背景
作者简介 赵丽宏,散文家,诗人,上海人,1951年出生于上海。“文革”期间曾下乡插队,1977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1982年初毕业。在《萌芽》月刊从事多年文学编辑工作,1987年应聘为上海作家协会专业作家。现为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80年代初出版第一本书,至今已著有散文集、诗集、报告文学集等共40余部,有多种著作在台湾和国外出版。他写的《雨中》一文收入苏教版初中语文自读课本第一册。
写作背景 课文是作者为语文出版社和天津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的《中国学生必读文库·文学卷》写的序文,文学卷共分四卷(散文卷、小说卷、诗歌卷、戏剧卷),共200万字,由赵丽宏主编。序文写于1997年春季。这套文库2000年已出版。文库中,除文学卷外,还有艺术卷,社会卷,科学卷。
四、分析文章结构
提示思路:议论大门——初识大门——打开大门
第一部分(1、2) 由门谈起,引入话题。
第二部分(3、4) 论述打开文学之门的重要意义。
第三部分(5)激励人们走进文学的大门。
分组讨论:1、文章在人称方面有没有特别之处?你能用自己的理解来说说这个问题吗?
2、叙述打开门的条件是什么?(文中的句子来回答)
解答:
1、这是书序,通篇采用第二人称,显得亲切自然,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感情距离,有感染力。
2、第2段用“只要……只要……一定会……”句式,揭示打开门的条件。
五、研读文本,重点理解第一部分
首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文章《致文学》部分:“致文学”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绘文学的魅力的?(1---2段)
[讨论明确]: 文学可以增长读者的知识 ;文学可以打动读者的心灵 ;文学可以启迪读者的想象 ; 文学可以引起读者的共鸣 ; 文学可以提高自身的修养
(可以让学生结合自身体会谈谈认识)
1、思考:第一部分两段的主要话题是什么?“世界上有无数关闭着的门”“世界上没有打不开的门”各是什么意思?
2、讨论:“打开这些门”与“不想开门探寻”形成鲜明而强烈的对比,为什么二者所产生的感受和结果竟会那样的截然相反?
解答:
1、这两段的话题是“门”。“世界上有无数关闭着的门”是告诉我们“世界上有种种未知的领域”;“世界上没有打不开的门”是告诉我们“世界上所有的学问都是可以探索并了解的”。
2、 “打开这些门”与“不想开门探寻”的鲜明对比,说明打开门的必要性,这样就自然地引出了一个更深入的话题:如何打开这些门,以“门”为喻,生动形象。
六、课后练习
1、先解词再造句
千姿百态 大有裨益 潜移默化 危言耸听
2、说说你对“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感情的极为重要的途径”
预习布置:
1、找出第四段的中心句子。
2、仔细研读第四段,把写的好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并试着分析好在哪?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3、找一找:在第四段中找出文学的特征、内涵、功能以及与现代人发展的关系。
4、体会文章的写作特色。
第二课时
导入
上节课我们从整体上把握了这篇课文,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重点理解第4段。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预习检测(找位学生朗读第4段)
第4段的中心句是哪句?联系自己的阅读经历,说一说哪些文学作品或影视作品对你“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有过帮助?
解答:中心句为倒数第二句。“亲近文学,……重要的途径”。
学生可从自己读过的文学作品中谈自己的看法。
2、理解句子、段落
说说下列句子有什么特点
打开这些门走进去,浏览新鲜的事物,探求未知的天地,这是一件激动人心的事情,也
是一个乐趣无穷的事情。一个不想开门探寻的人,只能是一个精神上贫困衰弱的人,只能在门外无聊地徘徊。当别人为大自然和人世间奇妙的景象醉迷时,他却在沉睡。
—— 对比
②在这些关闭着的门中,有一扇非常重要的大门。这扇门上写这两个字:文学。
—— 比喻 ③一个民族的文学,是这个民族的历史,一个时代的优秀的文学作品,是这个时代的缩影,是这个时代的心声是这个时代千姿百态的社会风俗话和人文风景线,是这个时代的精神和情感的结晶。 —— 排比
3、第4段是文章的重点段落,共13句话,从多个方面阐述了文学,现在我们共同来学习
文学的特征 —— 文学是人类感情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是人类历史最形象的诠释。(1)
文学的内涵 —— 一个民族的文学,是这个民族的历史,一个时代的优秀的文学作品,是这个时代的缩影,是这个时代的心声是这个时代千姿百态的社会风俗话和人文风景线,是这个时代的精神和情感的结晶。(2 --- 4句)
文学的功能 —— 优秀的文学作品,传达着人类的憧憬和理想,凝聚着人类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了解历史,了解社会,了解人生的意义,是一件大有裨意的事情。文学作品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阅读文学作品,是一种文化的积累,一种知识的积累,一种智慧的积累,一种感情的积累。大量的阅读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人的知识还能丰富人的感情。(5 —8句)
文学与现代人发展的关系 —— 如果对文学一无所知,而想成为一个有文化有修养的现代文明人,那是不可想像的。有人说,一个从来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这并不是危言耸听。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感情的极为重要的途径。这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共识。 (9 —13句)
4、品味句子
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了解历史,了解社会,了解自然,了解人生的意义,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情。
(此句排比和反复结合,由历史到社会,由自然到人生,由大处到小处,由社会到自我,层层切近。)
阅读文学作品,是一种文化的积累,一种知识的积累,一种智慧的积累,一种感情的积累。
(此句句式齐整,“一种”和“积累”的反复运用,充分表现了文学作品对人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小结:四个了解,四个一种,四个积累,十分有力的阐述了文学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三、写作特色
1、运用比喻,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使我们了解文学,亲近文学,热爱文学,逐步走进文学的大门。
2、亲切的语气,真挚的情感。作者是当代散文家、诗人,对文学有着特殊的兴趣、爱好和感受。
3、词汇丰富多彩,用语灵活,多用排比,体现了作者驾驭祖国语言文字的高超水平。
四、拓展延伸
你喜欢什么样的文学作品?请说明理由。
五、当堂训练
1、什么是“高智商的野蛮人”,谈谈你的理解。
2、仿句扩展:仿造句子再写几句成为一组排比句或以其他词开头仿写句子。
如:文学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春是________________;家是________________
3、运用
学习题目的比喻说法,为"书"、"理想"、"爱"等拟一个明白生动形象的标题。
如:书——窗口、眼睛、阶梯、面包、朋友 理想——航灯、生命、风帆
爱——阳光、春雨、星光
五、作业布置
1、摘三句有关读书的名句。
2、背诵课文第4自然段
3、预习第二课
板书设计:
为你打开一扇门
引入话题(1—2) 门——文学之门
特点
打开这扇门意义(3—4) 内涵
功能
走进大门 (5) 与现代人发展的关系
教学反思:
课件29张PPT。???? 为你打开一扇门-------赵丽宏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初步感知课文
2、了解作者写作意图
3、重点研读第一部分预习检测诠释 憧憬
裨益 广袤
跌宕 真谛
徘徊 肃穆
帷幕 斑斓
热泪沾襟quán chōng jǐng bì yì mào dàng dì pái huái mù wéi lán jīn 赵丽宏,散文家,诗人。1951年出生于上海。“文革”期间曾下乡插队,1977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1982年初毕业。在《萌芽》月刊从事多年文学编辑工作,1987年应聘为上海作家协会专业作家。现为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80年代初出版第一本书,至今已著有散文集、诗集、报告文学集等共40余部,有多种著作在台湾和国外出版。他写的《雨中》一文收入苏教版初中语文自读课本第一册。 作者简介写作背景—— 课文是作者为语文出版社和天津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的《中国学生必读文库·文学卷》写的序文,文学卷共分四卷(散文卷、小说卷、诗歌卷、戏剧卷),共200万字,由赵丽宏主编。序文写于1997年春季。这套文库2000年已出版。文库中,除文学卷外,还有艺术卷,社会卷,科学卷。分析文章结构
友情提示
思路:议论大门——初识大门——打开大门
第一部分(1、2)
由门谈起,引入话题。
第二部分(3、4)
论述打开文学之门的重要意义。
第三部分(5)
激励人们走进文学的大门。 1、文章在人称方面有没有特别之处?你能用自己的理解来说说这个问题吗?
2、叙述打开门的条件是什么?(在文中找出原句)
解答:
1、这是书序,通篇采用第二人称,显得亲切自然,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感情距离,有感染力。
2、第2段用“只要……只要……一定
会……”句式,揭示打开门的条件。分组讨论
研读文本,重点理解第一部分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文章《致文学》部分:“致文学”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绘文学的魅力的?
(1---2段)
[讨论明确]: 文学可以增长读者的知识 ;
文学可以打动读者的心灵 ;
文学可以启迪读者的想象 ;
文学可以引起读者的共鸣 ;
文学可以提高自身的修养 1、第一部分两段的主要话题是什么?“世界上有无数关闭着的门”“世界上没有打不开的门”各是什么意思?
2、“打开这些门”与“不想开门探寻”形成鲜明而强烈的对比,为什么二者所产生的感受和结果竟会那样的截然相反?
解答:
1、这两段的话题是“门”。 “世界上有无数关闭着的门”是告诉我们“世界上有种种未知的领域”;“世界上没有打不开的门”是告诉我们“世界上所有的学问都是可以探索并了解的”。
2、 “打开这些门”与“不想开门探寻”的鲜明对比,说明打开门的必要性,这样就自然地引出了一个更深入的话题:如何打开这些门,以“门”为喻,生动形象。思考课后练习1、先解词再造句
千姿百态 大有裨益 潜移默化 危言耸听
2、说说你对“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感情的极为重要的途径”。预习布置:
1、找出第四段的中心句子。
2、仔细研读第四段,把写的好的句子用波浪 线画出,并试着分析好在哪?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3、找一找:在第四段中找出文学的特征、内涵、功能以及与现代人发展的关系。
4、体会文章的写作特色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
1、了解和领会文学的内容和阅读优秀文学作品的意义。
2、体会课文丰富的情感和优美的语言,培养学生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能力。
3、学会找出文中的中心句。预习检测第4段的中心句是哪句?联系自己的阅读经历,
说一说哪些文学作品或影视作品对你“增长知
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有过帮助?
解答:
中心句为倒数第二句。
“亲近文学,……重要的途径”。说说下列句子有什么特点打开这些门走进去,浏览新鲜的事物,探求未知的天地,这是一件激动人心的事情,也是一个乐趣无穷的事情。一个不想开门探寻的人,只能是一个精神上贫困衰弱的人,只能在门外无聊地徘徊。当别人为大自然和人世间奇妙的景象醉迷时,他却在沉睡。
——对比
在这些关闭着的门中,有一扇非常重要的大门。这扇门上写这两个字:文学。
——比喻
一个民族的文学,是这个民族的历史,一个时代的优秀的文学作品,是这个时代的缩影,是这个时代的心声是这个时代千姿百态的社会风俗话和人文风景线,是这个时代的精神和情感的结晶。
——排比 找一找文学的特征 ——
文学是人类感情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是人类历史最形象的诠释。
文学的内涵——
一个民族的文学,是这个民族的历史,一个时代的优秀的文学作品,是这个时代的缩影,是这个时代的心声是这个时代千姿百态的社会风俗话和人文风景线,是这个时代的精神和情感的结晶。
文学的功能——
优秀的文学作品,传达着人类的憧憬和理想,凝聚着人类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了解历史,了解社会,了解人生的意义,是一件大有裨意的事情。文学作品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阅读文学作品,是一种文化的积累,一种知识的积累,一种智慧的积累,一种感情的积累。大量的阅读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人的知识还能丰富人的感情。
文学与现代人发展的关系——
如果对文学一无所知,而想成为一个有文化有修养的现代文明人,那是不可想像的。有人说,一个从来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这并不是危言耸听。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感情的极为重要的途径。这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共识。 品一品 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了解历史,了解社会,了解自然,了解人生的意义,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情。
(此句排比和反复结合,由历史到社会,由自然到人生,由大处到小处,由社会到自我,层层切近。)
阅读文学作品,是一种文化的积累,一种知识的积累,一种智慧的积累,一种感情的积累。
(此句句式齐整,“一种”和“积累”的反复运用,充分表现了文学作品对人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四个了解,四个一种,四个积累,十分有力的阐述了文学作品的意义和价值。写作特色:1、运用比喻,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使我们了解文学,亲近文学,热爱文学,逐步走进文学的大门。
2、亲切的语气,真挚的情感。作者是当代散文家、诗人,对文学有着特殊的兴趣、爱好和感受。
3、词汇丰富多彩,用语灵活,多用排比,体现了作者驾驭祖国语言文字的高超水平。

拓展延伸 你喜欢什么样的文学作品?请说明理由。好书推荐 好书推荐 《童年》《名人传》 《朝花夕拾》《汤姆·索亚历险记》 好书推荐 作者斯威夫特以异乎寻常的想象,描写主人公英格兰瓦平都的医生格列佛随船到东印度公司,途中遭遇暴风雨,漂流到小人国和大人国、“慧因国” ,经历了诸多惊心动魄的冒险,遭遇的种种千奇百怪的事情。 如到“慧因国”以后,马成了智慧的象征,而人成了下等动物,被称为“YAHOO”。作者通过这些有趣的故事对统治者的腐败无能、无聊、毒辣、荒淫、贪婪、傲慢等作了酣畅淋漓的揭露和无情的批判。 (全世界最著名的网站“YAHOO”就出自《格列佛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当堂训练 1、什么是“高智商的野蛮人”,谈谈你的理解。
2、仿句扩展:仿造句子再写几句成为一组排比句或以其他词开头仿写句子。
如:文学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春是________________;
家是________________
3、运用
学习题目的比喻说法,为“书”、“理想”、“爱”等拟一个明
白生动形象的标题。
如: 书 —— 窗口、眼睛、阶梯、面包、朋友
理想 —— 航灯、生命、风帆
爱—— 阳光、春雨、星光 总结
文学是我们真诚而忠实的朋友,引领
我们进入辽阔美好的世界,欣赏
最奇丽的风光,感悟人生真谛,
同学们,勇敢地踏进这扇大门,在这片
文学的园地里,只要你辛勤
耕耘,定会采摘到累累硕果.1、阅读文学作品,是一种——的积累,
一种——的积累,一种——的积累,一
种——的积累。
2、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
是一个文明人——知识、 ——修养
、 ——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
3、模仿文章最后一段写句子
文学是————,只要————,就——
勤奋是————,只要————,就——
4、回顾读过的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文学
作品,列举并指出其分别对应文中哪句特点当堂训练作业:1、摘三句有关读书的名句。
2、背诵课文第4自然段
3、预习第二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