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种到界 课件(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从种到界 课件(共24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4.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8-12-16 12:57: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第一章 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第二节 从种到界
自 学 提 纲
1、生物分类的依据 是什么 ?
2、生物分类有哪几个等级?
3、对生物进行分类具有什么意义?
生物分类的意义
生物分类的单位
生物分类的依据
思维导向
依据: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的相似程度
意义: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
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
分类单位
界、门、纲、目、科、属、种
每一只狼是一个动物个体,
但所有的狼都属于动物的同一物种

郊狼的体型比狼小得多,但是这两种动物都具有身体较长、眶间部显著隆起等特征,因此它们被划分到同一个属——犬属。

狐的眶间部平缓,但它与狼、郊狼都具有颜面部较长、吻部突出、爪钝而不能伸缩等共同的特征,因此被划分到同一个科——犬科。

虎的爪锐利且能伸缩,不属于犬科,但它和狼、郊狼、狐一样,具有尖锐的犬齿,因此它们同属于食肉目。

马、兔、蝙蝠等动物,与狼、郊狼、狐之间差别很大,但它们都具有胎生、哺乳等特征,都属于哺乳纲。

图中的这些动物都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它们同属于脊索动物门的脊椎动物亚门。

种、属、科、目、纲、门、界
脊索动物门的脊椎动物亚门
哺乳纲
食肉目
犬科
狼种

郊狼

蝙蝠







犬属
 每个界之下的六个等级,它们从大到小依次是:
“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
共同特征越来越多
亲缘关系越来越近


门、纲、目、科、属、种。
界门 纲 目 科 属 种
生物
种类
共同
特征
植物的分类
界--植物界
门--种子植物门 被子植物亚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蔷薇目
科--蔷薇科
属--桃属
种--桃
界--植物界
门--种子植物门被子植物亚门
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禾本目
科--禾本科
属--稻属
种--水稻
植物的分类
界:
门:
纲:
目:
科:
属:
种: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
哺乳纲
灵长目
人科
人属
智人
盘点收获 发展延伸
小结:
1、生物分类是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不同的等级。
2、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3、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一种生物就是一个物种。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最近,共同特征也最多。
4、生物分类单位等级越高,生物种类越多,生物之间的共同特征越少,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远。
学名= 属名 + 种加词

玉米
Homo sapiens
Zea mays
走进植物学家
林奈与双名法
(1768年)瑞典著名的植物学家林奈(1707-1778)在《自然系统》中正式提出科学的生物命名法——双名法。
  按照双名法,每个物种的科学名称(即学名)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属名,第二部分是种加词,种加词后面还应有命名者的姓名,有时命名者的姓名可以省略。双名法的生物学名部分均为拉丁文,并为斜体字;命名者姓名部分为正体。
1.生物的分类单位有哪些,它们由大到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其中____ 中的物种最少,共同特征最多,个体间差异最小,__ 中的物种最多,共同特征最少,个体间差异最大。
2.什么是分类的最基本单位
3.一个物种就是一个生物
界 、门、 纲 、目、 科 、属、 种




4.下列单位中亲缘关系最远的是(   )
  A.纲 B.科   
  C.属      D.种 
5.下列单位中生物种类最多的是(   )
  A.门 B.科   
  C.属      D.种
6.下列分类中共同特征最多的是( )
A.种 B.属 C.纲 D.门
课堂练习
A
A
A
8.生物学家将生物分为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的 依据是( )
A.生物的食性
B.生物之间的捕食和竞争关系
C.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
D.生物的生活环境
D
C
课堂练习
7.我们通常说的物种指的是(  )
  A.一个生物     B.一群生物
  C.数量很多的生物  D.一种生物
练习答案
1.种中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多,界中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少。因为分类方法是按照生物体的差异特征来分的,分类等级越高,它所包含的生物体间的差异越大,即共同特征越少,反之亦然。种是七个等级中最低的,因此,这个等级中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多。
9.蝙蝠会飞,但在分类学上属于哺乳纲,而不属于鸟纲,请你说出其中的原因。
答:蝙蝠尽管会飞,但它与鸟不同:没有羽毛,不产卵,因此,不属于鸟纲。蝙蝠是胎生、哺乳的,与哺乳动物的特征一样,因此属于哺乳动物。
想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