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七律·长征课件(3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5 七律·长征课件(3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12-15 22:15: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6张PPT。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主要作品:《沁园春·雪》《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等。作者简介写作背景 从1931年到1934年,在毛泽东同志正确路线的指引下,红军取得了四次反“围剿”的伟大胜利。之后,由于王明的错误路线排斥了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领导,造成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1934年10月,红军不得不离开中央苏区根据地,开始长征,北上抗日。本文是毛泽东同志在1935年9月红军长征即将胜利时写的一首七言律诗。字词学习逶迤 磅礴 泥丸云崖 岷山我会读逶迤 磅礴 泥丸云崖 岷山wēi yíbówányámín我会写独体字结构说说这些生字的结构。上下结构左右结构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划分诗歌节奏。红 军 不 怕 远 征 难,
万 水 千 山 只 等 闲。
五 岭 逶 迤 腾 细 浪,
乌 蒙 磅 礴 走 泥 丸。/////////首联颔联诗歌朗诵/金 沙 水 拍 云 崖 暖,
大 渡 桥 横 铁 索 寒。
更 喜 岷 山 千 里 雪,
三 军 过 后 尽 开 颜。/////////颈联尾联诗文解读再读课文,说说每句诗的意思。【诗意】红军不怕万里长征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指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诗意】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小泥丸在滚动。气势雄伟。五岭逶迤 乌蒙磅礴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诗意】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雾气蒸腾;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链,寒意阵阵。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诗意】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岷山一带的千里雪山草地,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音乐欣赏《长征》自由读课文,思考问题,小组代表发言:
1.找出本诗的诗眼。
2.本诗抓住了哪几个典型画面来表现红军不畏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3.最后一句以“开颜”收尾有什么好处?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不怕诗眼。总括了红军长征途中所遇到的一切困难。充分展示了钢铁般的意志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给全诗定下了轻快豪迈、气度不凡的基调。夸张。夸张、比喻。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极言山势雄险,写出长征的艰难。红军战士藐视困难的英雄气概和战胜困难的大无畏精神。对比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快心情。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开颜 尾联描述了长征的最后历程,也是对全诗的总结,写出红军战士展望美好革命前景时无比喜悦的心情,表现了红军战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不怕远征难——只等闲万水千山三军过后——尽开颜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七律·长征板书设计五岭——腾
乌蒙——走
金沙江——暖
大渡河——寒
岷山——喜课堂小结长征的基本路线:
瑞金→突破敌四道防线→强渡乌江→占领遵义→四渡赤水→ 渡过金沙江→巧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陕北吴起会师(1935年10月)→甘肃会宁会师(1936年10月),宣告长征的胜利结束。拓展延伸随堂练习一、多音字组词。蒙古包蒙骗蒙蒙细雨横行霸道蛮横二、读课文,回答问题。 这首诗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这两句展开叙事抒情的,向我们展示了五幅红军“征难图”,你能仿照下面的例子加以概括吗?
①攀(五岭) ②越( ) ③渡( ) ④抢( ) ⑤翻(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乌蒙山金沙江泸定桥岷山三、拓展阅读。清平乐·六盘山(毛泽东)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译文】 长空高阔白云清朗,南飞的大雁已望到了天边。不登临长城关口绝不是英雄,算下来已征战了二万。六盘山上雄峰再拔,烈烈西风漫卷着红旗。今天我长绳之武装紧握手中,哪一天才会将那蒋家狂龙捆缚?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朗读指导:本诗的朗读基调是铿锵激昂的,语气是富有变化的。首联是诗的总纲,应以高昂的语调、略快的节奏朗读,表现出对红军的赞颂之情,颔联则要突出五岭的绵延不绝、乌蒙的气势磅礴,表现出红军的“不怕难”;颈联中“云崖暖”“铁索寒”语调一扬一低,声音一实一虚,节奏一松一紧;尾联应读出欢欣鼓舞的语气,“更喜”要读重一些。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朗读示例: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背诵指导:理解诗意并抓住每行诗的关键词语,如“远征难”“只等闲”“五岭”“乌蒙”
“金沙”“大渡”“岷山”,边背边想象诗所描绘的情景,这样就能提高背诵的速度了。 2.先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再联系加点的词语,体会诗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1)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2)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参考答案:(1)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是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可在红军看来,不过像在脚下滚过的泥丸。诗人把崇山峻岭看作是“腾细浪”和“走泥丸”,表现了红军战胜艰难险阻的大无畏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表达了诗人对红军的赞颂之情。 (2)金沙江两岸悬崖峭壁,湍急的流水拍击着两岸高耸的山崖,给人以温暖的感觉(暗示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快心情);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只剩下十几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暗示红军飞夺泸定桥时的惊险悲壮)。金沙江水流湍急,拍击着两岸的悬崖,诗人却感到“暖”,大渡河上的泸定桥只剩下高悬于两岸的铁索,在诗人眼中,也不过是一个“寒”,这些充分表达了诗人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选做题 读一读毛泽东的其他诗词,或有关长征的其他作品。参考答案:
忆秦娥·娄山关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在现代生活中,我们如何学习和发扬长征精神,磨炼意志,培养乐观向上的情感态度?请同学们课外把自己的意见写下来。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