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
2.掌握三角形的“边边边”条件,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
3.学生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由此带动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
4.学生积极参与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探究过程,从中体味合作与成功的快乐,建立学习好数学的自信心,体会三角形全等条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二、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1. 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
2.掌握三角形的“边边边”条件,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
难点: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
二、教学过程:
(一)构建动场:
运动会前夕,班长想要同学们回家制作三角形彩旗(如图所示),那么,班长应提供多少个数据才能保证同学们制作出来的三角形彩旗形状、大小一模一样呢?
引导学生思考:1.识别情景问题属于什么数学问题?(画一个三角形与已知三角形全等)
2.请你帮班长想想办法,并说明理由.(量出三个角,三条边)
3.那条件能否尽可能地少呢?(引出对六个条件的分类探究)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用问题促使学生思考,培养学生提出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数学眼光,有利于达成过程与方法目标,还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探索三角形的条件,我们知道全等三角形的三条边、三个角分别对应相等,反之这六个元素分别对应相等,这样的两个三角形也一定全等。但是,是否一定需要六个条件呢?条件能否尽可能少呢? 一个条件行吗?两个条件、三个条件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索的问题(自然引出课题)。
(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活动一 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按照三角形“边、角”元素进行分类:
1. 只给一个条件(一个角或一条边对应相等)画三角形时,我们得出的三角形一定全等吗?
一角 一边
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60° 三角形的一条边分别为5cm
2.给出两个条件画三角形时,有几种可能的情况?每种情况下作出的三角形一定全等吗?
两角 两边
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分别为30°和 50° 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为4cm,6cm.
一角一边
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30°,一条边为5cm
结论:
3. 如果给出三个条件画三角形,你能说出有哪几种可能的情况?
三角 三边
三角形的三个角为30°,60°,90°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为4cm,5cm,7cm
结论:
数学符号语言:
设计意图:以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的思考可以使三角形全等的条件,问题的提出从条件的由少到多,由简到繁,一步步深入、引导,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最终得出正确的结论。让学生进行讨论,在讨论中关注学生能否进行适当的归纳概括,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能否与他人交流自己的结论,目的是使他们在交流中进一步体会分类的思想方法.在此教师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时间画图、观察、比较、交流,然后教师收集学生的作品,加以比较,为学生顺利探索出结论创造条件.通过分组讨论进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激活学生思维,感受反例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活动二 应用提高
例1 如图,AB=AC, BD=DC 求证:△ABD≌△ACD
练习1、如图,AB=CD,AC=BD,△ABC和△DCB是否全等?试说明理由.
变式1,如图,D、F是线段BC上的两点,AB=CE,AF=DE,要使△ABF≌△ECD,还需要条件__________
设计意图:安排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分析、表达题,引导学生熟练掌握角形全等的“边边边”条件.使学生能够区分性质和判定的条件.为后续内容的学习做好铺垫。
(三)、综合建模:
让学生自己谈收获,可以是知识方面的,也可以是探索方法的,应鼓励学生从多方面思考问题。
设计意图:教师带领,回顾反思本节课对知识的研究探索过程,小结方法及相关结论,提炼数学思想,掌握数学规律。
设计效果: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去反思回顾,启发学生从知识技能、数学方法、情感态度进行总结,让学生们畅所欲言,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然后老师点评,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学会数学方法,增强学习兴趣和合作意识。
当堂检测
1.如图,AB=AC,BD=CD,BH=CH,图中有 组全等三角形。( )
A.0 B.1 C.2 D.3
2.如图,AD=CB,AB=CD
求证:∠B=∠D
证明:在 中
∴ △ ≌△ ( )
∴∠B=∠D(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3.如图,A、C、F、D在同一直线上,AF=DC,AB=DE,BC=EF
你能找到哪两个三角形全等?说明你的理由。
课后活动 探索三角形的稳定性并举例说明该性质在生活中的应用。类比三角形,动手操作,研究四边形有无稳定性?
设计意图: 分层次作业:可达到因材施教,各有所获,同时可以夯实基础与实践能力。
课件13张PPT。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三节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一)第四章 三角形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一)【学习目标】
1.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
2.掌握三角形的“边边边”条件,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
3.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及其运用的过程中,能够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并进行简单的推理。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探索精神。
情境问题 远动会前夕,班长想要同学们回家制作三角形彩旗(如图所示)为运动员加油,那么,班长应提供多少个数据,才能保证同学们制作出来的三角形彩旗形状、大小一模一样呢?数据能尽可能少吗? 1.都给角:给一个角
2.都给边:给一条边
一个条件活动一、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条件(1)只给一个角( 60°) (2)只给一条边(5cm) 5cm 5cm 5cm 1.都给角:给一个角
2.都给边:给一条边一个条件二个条件 1.都给角:给两个角
2.都给边:给两条边给一个角,一条边3.既给角,又给边:活动一、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条件(1)只给两个角( 30°和50°)(2)只给两条边(4cm和6cm)(3)只给一条边和一个角( 5cm和30°)5cm 5cm 5cm结论:
只给一个或两个条件,不能保证三角形全等。活动一、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1.都给角:给一个角
2.都给边:给一条边一个条件二个条件 1.都给角:给两个角
2.都给边:给两条边给一条边,一个角3.既给角,又给边:三个条件 2.都给边:给三条边
1.都给角:给三个角3.既给角,又给边:给两个角,一条边给一个角,两条边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分别为30°、 60° 、90° ;30o不一定全等给三个角90°90°给三条边 已知三角形三条边分别是4cm,5cm,7cm,作出这个三角形,并与其它组员比一比,发现什么? 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简写成 “边边边” 或“ SSS ” 用 符号语言表示:在△ABC和△ A′B′C′中∴ △ABC ≌△ A′B′C′ (SSS)新知学习:AB=A′B′BC= B′C′AC= A′C′请同学们谈谈本节课的收获与体会本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
解决最好的问题是什么?
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1.如图,AB=AC,BD=CD,BH=CH,图中有 组全等三角形。( )
A.0 B.1 C.2 D.3
2.如图,AD=CB,AB=CD
求证:∠B=∠D
证明:在 中
∴ △ ≌△ ( )
∴∠B=∠D(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3.如图,A、C、F、D在同一直线上,AF=DC,AB=DE,BC=EF
你能找到哪两个三角形全等?说明你的理由。
课后活动 探索三角形的稳定性并举例说明该性质在生活中的应用。类比三角形,动手操作,研究四边形有无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