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春》课件(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春》课件(2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12-16 19:40: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
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
这里有红花呀,这里有绿草,
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
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
春天在那湖水的倒影里,
映出红的花呀,映出绿的草,
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
春天在哪里?描写春天的古诗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宋·朱熹《春日》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
——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整体感知2.把握好感情的变化自由朗读1.读音正确 ,声音洪亮。
朗读要求3.读出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美感。
理清结构精读赏析春之图质疑思辩 小组合作点拨:可以先说此幅图画抓住了什么特点,再进一步分析哪些词用得准确恰当,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春草报春图1.春草的特点:嫩、绿、软、生命力顽强。2.动词:钻。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顽强生命力。3.修辞:“偷偷地”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不经意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特征——生机勃勃春花争春图1.动词:闹。“闹”字展现出一派沸腾喧闹的景象,渲染出盎然的春意。2.修辞:比喻、拟人、排比。联系诗句——红杏枝头春意闹3.描写顺序:树上到树下,眼前的花想象到秋天的果实。富有立体感,层次井然。特征——姹紫嫣红春风唱春图1.修辞:比喻、拟人、引用。2.描写角度:触觉——温柔,嗅觉——香甜、听觉——悦耳。特征——和煦轻柔春雨润春图1.修辞:比喻——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拟人——在雨里静默着。2.动词:斜织、笼、逼。特征——细密绵长3.描写顺序:由物到人,由近到远。联系诗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众人迎春图为什么要引用“一年之计在于春”这个俗语?引用俗语,启迪人们把握春光、努力工作、奋发向上。体现了本文的主旨。
赞 春想一想:你觉得春天还像什么?你还能用别的比喻来赞美春天吗?归纳总结 朱自清先生以诗的笔调,描绘了生机勃勃、花木争春的春天,赞美、抒唱春的朝气和活力,激励人们在大好春光里奋然前行。可以说《春》是一首抒情诗,一幅风景画,一曲春的赞歌。
  “一年之计在于春”,同学们问一声自己:恰值青春年少的我们准备好了吗?
如何写景1.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2.从不同的感官角度来描写,如视觉、听觉、触觉等;
3.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描写,如从高到低、从近到远等;
4.虚实结合,动静结合。
拓展延伸课后作业1.熟练背诵全文。2.片段练笔:选一个你喜欢的季节,选取该季节特有的景物,抓住特点进行描写。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