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三角函数
章末复习课
[整合·网络构建]
[警示·易错提醒]
1.关注角的概念的推广
(1)由于角的概念的推广,有些术语的含义也发生了变化.如小于90°的角可能是零角、锐角或负角.
(2)注意象限角、锐角、钝角等概念的区别和联系,如锐角是第一象限角,但第一象限角不一定是锐角.
2.确定角所在象限的关注点
由三角函数值符号确定角α的象限时,不要忽视α的终边可能落在坐标轴上,如sin α<0时,α终边在第三、四象限或y轴负半轴上.
3.关注正切函数的定义域
(1)正切函数y=tan x的定义域为,不可写为{x|x≠k·360°+90°,k∈Z}.
(2)有关正切的公式(同角三角函数商关系,诱导公式)应用时有限制条件.
4.平方关系应用的关注点
由平方关系sin2α+cos2α=1,开方后求另一个三角函数值,易错的地方是未对角所在象限进行讨论.
5.正确应用诱导公式
(1)明确诱导公式的基本功能:将k·±α(k∈Z)的三角函数值化为α的三角函数值,实现变名、变号或变角等作用.
(2)熟悉应用口诀解题,一方面注意函数名称,另一方面注意符号的变化.
6.关注三角函数的定义域、值域
(1)解正弦、余弦函数值问题时,应注意正弦、余弦函数的有界性,即-1≤sin x≤1,-1≤cos x≤1.
(2)解正切函数问题时,应注意正切函数的定义域,即.
7.正确掌握含三角函数的复合函数的单调性
(1)要求y=Asin(ωx+φ)或y=Acos(ωx+φ)(其中ω>0)的单调区间,先研究正弦函数y=sin x和余弦函数y=cos x的相应单调区间,再把其中的“x”用“ωx+φ”代替,解关于x的不等式即可求出所求的单调区间,但要特别关注A的正负.
(2)正切函数只有单调递增区间无单调递减区间.
专题一 三角函数的概念
三角函数的概念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理解任意角的概念、弧度的意义,能正确地进行弧度与角度的换算;掌握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及三角函数线,能够利用三角函数线判断三角函数的符号,借助三角函数线求三角函数的定义域.
[例1] (1)设角α属于第二象限,=-cos ,试判定角属于第几象限.
(2)求函数y=的定义域.
解:(1)依题意得2kπ+<α<2kπ+π(k∈Z),
所以kπ+<当k=2n(n∈Z)时,为第一象限角;
当k=2n+1(n∈Z)时,为第三象限角.
又=-cos ≥0,所以cos ≤0.
所以应为第二、三象限角或终边落在x非正半轴上或y轴上.
综上所述,是第三象限角.
(2)3tan x+≥0,即tan x≥-.
所以kπ-≤x归纳升华
1.由α所在象限,判断角所在象限时,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利用终边相同角的集合的几何意义,用数形结合的方法确定的所属象限;另一种方法就是将k进行分类讨论.
2.求函数的定义域注意数形结合,应用单位圆中三角函数线或函数图象解题;求与正切函数有关问题时,不要忽视正切函数自身的定义域.
[变式训练] (1)若θ为第四象限的角,试判断sin(cos θ)·cos(sin θ)的符号;
(2)已知角α的终边过点P(-3cos θ,4cos θ),其中θ∈,求α的正切值.
解:(1)因为θ为第四象限角,所以0所以sin(cos θ)>0,cos(sin θ)>0,
所以sin(cos θ)·cos(sin θ)>0.
(2)因为θ∈,所以cos θ<0,
所以r===-5cos θ,
故sin α==-,
cos α==,tan α==-.
专题二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与诱导公式
在知道一个角的三角函数值求这个角的其他的三角函数值时,要注意题中的角的范围,必要时按象限进行讨论,尽量少用平方关系,注意切化弦、“1”的妙用、方程思想等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在利用诱导公式进行三角式的化简,求值时,要注意正负号的选取.
[例2] 已知=-4,求(sin θ-3cos θ)·(cos θ-sin θ)的值.
解:法一:由已知=-4,
所以2+tan θ=-4(1-tan θ),解得tan θ=2,
所以(sin θ-3cos θ)(cos θ-sin θ)=
4sin θcos θ-sin2θ-3cos2θ=
==
=.
法二:由已知=-4,
解得tan θ=2,即=2,
所以sin θ=2cos θ,
所以(sin θ-3cos θ)(cos θ-sin θ)=
(2cos θ-3cos θ)(cos θ-2cos θ)=
cos2θ===.
归纳升华
三角函数式的化简,求值与证明问题的依据主要是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式及诱导公式.解题中的常用技巧有:(1)弦切互化,减少或统一函数名称;(2)“1”的代换,如:1=sin2α+cos2α(常用于解决有关正、余弦齐次式的化简求值问题中),1=tan 等;(3)若式子中有角,k∈Z,则先利用诱导公式化简.
[变式训练] 已知tan α=2,求下列各式的值:
(1);
(2)2sin2α-sin αcos α+5cos2α.
解:(1)原式====5.
(2)原式=
=
==2.
专题三 三角函数的图象及变换
三角函数的图象是研究三角函数性质的基础,又是三角函数性质的具体体现.在平时的考查中,主要体现在三角函数图象的变换和解析式的确定,以及通过对图象的描绘、观察来讨论函数的有关性质.
[例3] 函数y=Asin(wx+φ)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 )
A.y=2sin
B.y=2sin
C.y=2sin
D.y=2sin
解析:由图象知=-=,故T=π,因此ω==2.
又图象的一个最高点坐标为,所以A=2,且2×+φ=2kπ+(k∈Z),故φ=2kπ-(k∈Z),结合选项可知y=2sin.故选A.
答案:A
归纳升华
1.求解析式的方法:A=,k=,ω=,由“五点作图法”中方法令ωx+φ=0,,π,π或2π求φ.
2.图象变换中应注意方向变化与解析式加减符号变化相对应.
[变式训练] 函数y=sin 的图象沿x轴向左平移π个单位长度后得到函数的图象的一个对称中心是( )
A.(0,0) B.(π,0)
C. D.
解析:函数y=sin 的图象沿x轴向左平移π个单位长度后得到函数y=sin=sin
=cos x的图象,它的一个对称中心是(π,0).
答案:B
专题四 三角函数的性质
三角函数的性质,重点应掌握y=sin x,y=cos x,y=tan x的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对称性等有关性质,在此基础上掌握函数y=Asin(ωx+φ),y=Acos(ωx+φ)及y=Atan(ωx+φ)的相关性质.在研究其相关性质时,将ωx+φ看成一个整体,利用整体代换思想解题是常见的技巧.
[例4] 已知函数f(x)=2sin+a+1(其中a为常数).
(1)求f(x)的单调区间;
(2)若x∈时,f(x)的最大值为4,求a的值;
(3)求f(x)取最大值时x的取值集合.
解:(1)由-+2kπ≤2x+≤+2kπ,k∈Z,解得-+kπ≤x≤+kπ,k∈Z,所以函数f(x)的单调增区间为(k∈Z),由+2kπ≤2x+≤+2kπ,k∈Z,解得+kπ≤x≤+kπ,k∈Z,
所以函数f(x)的单调减区间为
(k∈Z).
(2)因为0≤x≤,所以≤2x+≤,
所以-≤sin≤1,
所以f(x)的最大值为2+a+1=4,所以a=1,
(3)当f(x)取最大值时,2x+=+2kπ,
所以2x=+2kπ,所以x=+kπ,k∈Z.
所以当f(x)取最大值时,x的取值集合是
.
归纳升华
1.形如y=Asin(ωx+φ)+k单调区间求法策略:可把“ωx+φ”看作一个整体,代入正弦函数的相应区间求解.
2.求形如y=Asin(ωx+φ)+k的值域和最值时,先求复合角“ωx+φ”的范围,再利用y=sin x的性质来求解.
[变式训练] (2014·安徽卷)设函数f(x)(x∈R)满足f(x+π)=f(x)+sin x,当0≤x≤π时,f(x)=0,则f=( )
A. B. C.0 D.-
解析:因为f(x+2π)=f(x+π)+sin(x+π)=f(x)+sin x-sin x=f(x),所以f(x)的周期T=2π,
又因为当0≤x<π时,f(x)=0,所以f=0,
即f=f+sin=0,
所以f=,
所以f=f=f=.
答案:A
专题五 转化与化归思想
化归思想贯穿本章的始终,在三角函数的恒等变形中,同角关系式和诱导公式常化繁为简,化异为同,弦切互化;在研究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时,常把函数y=Asin(ωx+φ)化归为简单的y=sin x来研究.这些均体现三角函数中的转化与化归的思想方法.
[例5] 求函数y=sin的单调区间.
解:将原函数化为y=-sin.
由2kπ-≤x-≤2kπ+(k∈Z),
得3kπ-π≤x≤3kπ+π(k∈Z),此时函数单调递减.
由2kπ+≤x-≤2kπ+π(k∈Z),得3kπ+π≤x≤3kπ+π(k∈Z),此时函数单调递增.
故原函数的单调递减区间为
(k∈Z),
单调递增区间为(k∈Z).
归纳升华
1.求形如函数y=Asin(ωx+φ),(ω<0)的单调区间时:先把此函数化为y=-Asin(-ωx-φ)的形式后,再利用函数y=sin x的单调区间来求解是常用策略,其目的是使x的系数为正数是关键.
2.在求形如y=Asin2x+Bsin x+C的值域或最值时,常令t=sin x转化为一元二次函数来求解.
[变式训练] 已知函数f(α)=.
(1)化简f(α);
(2)若f(α)·f=-,且≤α≤,求f(α)+f的值;
(3)若f=2f(α),求f(α)·f的值.
解:(1)f(α)==-cos α.
(2)由(1)知f=-cos=sin α,
因为f(α)·f=-,即cos α·sin α=,
可得(sin α-cos α)2=,
又≤α≤,cos α≥sin α,
所以f(α)+f=sin α-cos α=-.
(3)由f=2f(α)结合(2)得sin α=-2cos α,
联立sin2α+cos2α=1,解得cos2α=,
所以f(α)·f=-cos α·sin α=2cos2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