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教学设计
课题
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世界历史
年级
九年级
学习
目标
1、掌握列宁时期的新经济政策和苏联的成立
2、掌握斯大林时期社会主义建设重大成就和经济政治制度上存在的弊端
3、正确评价斯大林模式
重点
新经济政策、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难点
正确评价斯大林模式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师:经历4年世界大战和3年内战后的苏维埃俄国,满目苍夷,经济异常困难,社会矛盾加剧。面对严重的社会危机,政府必须调整政策。苏联是如何建立的?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怎样走过来的?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学生根据情景内容,各抒己见
利用情景问题的的趣味性吸引学生兴趣,进而产生探知欲望
讲授新课
一、新经济政策
1、背景
师:1920年末,苏维埃俄国国内战争逐渐平息。但是,工厂停工,农业生产急剧下降,饥荒流行。那么当时的俄国实行的是什么政策?
提示:在第9课的时候我们就提到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知识拓展——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提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对捍卫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保证国内战争的胜利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这个政策中的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存在着许多弊端。
3、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能满足民众的需求,于是列宁开始了对社会主义道路进行探索。那么列宁采取了什么政策?
展示新经济政策和战时共产主义政治的内容作为对比。从农业、工业和商业进行对比。
4、作用
思考:新经济政策的实验,使苏联经济得到了恢复,列宁对此感到很欣慰,他说“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象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拄着拐杖走动了!”材料中列宁的言论,反映了什么?
提示:作用:调动了生产积极性,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进国民经济稳步发展。
二、苏联的成立
用苏联成立的动态图片让学生从地理上了解苏联的范围,并展示了苏联的国旗和国徽等等相关的资料图片
师:1922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
思考:如何从年代上区分“沙俄”、“苏俄”和“苏联?”
点拨:沙俄(1547年—1917年)、苏俄(1917年—1922年)、苏联(1922年—1991年)
三、苏联的工业化
1、背景
(播放《苏联工业化的背景》相关视频)
师:1924年列宁逝世。那么谁来接班呢?
2、内容
师:1925年,斯大林提出实现国家工业化的设想。从1926年起,苏联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主要优先发展重工业,谁来说说工业化的建设给苏联带来了哪些影响?
展示苏联两个五年计划的成果数据图,从工业总产值、制造业、电力、煤和钢几个方面和欧洲对比
3、评价
师:苏联的工业化是在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下完成的。应该从正反两面来正确评价。
提示:一方面它使苏联能够在短时期内,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实现工业化 ;另一方面,这种排斥市场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模式被固定下来致使经济日益僵化
四、苏联的农业集体化
1、背景
师:为什么斯大林要实行农业集体化?
提示:为了解决粮食问题。斯大林从20世纪30年代初起,苏联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2、措施
引导学生说说在农业集体化的过程中苏联政府都做了哪些措施?
提示:消灭富农;建设集体农庄 ;组建拖拉机站;
监督农庄执行国家的生产计划等等
3、影响
展示一段苏联民间笑话的材料,让学生分析这段材料说明了什么?
五、苏联模式
1、形成背景
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实施,使苏联的社会经济生活和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2、新宪法的颁布
师:为了从法律上肯定上述变化,苏联政府做了什么措施?
提示:新宪法的颁布,宣告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也标志这斯大林创建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形成。这一体制被称为“苏联模式”,又称“斯大林模式”。
3、斯大林模式的主要特征
引导学生从已学知识中得出“斯大林模式”的主要特征
点拨:表现:经济方面---忽视商品经济,重视计划经济;政治方面---忽视民主法制,个人高度专权
4、合作探究
结合所学知识,如何正确评价斯大林模式?
点拨:
积极作用:在苏联二三十年代的经济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为日后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
弊端:
1.重视重工业,轻视轻工业;
2.品种少、质量差;
3.打击了农民积极性;
4.发展粗放,资源浪费;
5.政治上高度集权,缺乏民主,造成个人专权;个人崇拜盛行。
学生回顾知识,作答: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学生:巴黎和会
学生阅读课本: 新经济政策
学生阅读课本进行归纳
学生讨论思考
学生:斯大林
学生阅读课本:苏联先后提前完成了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
学生:1927年底至1928年初,苏联发生了严重的粮食收购危机
学生:农业集体化严重损害农民的利益!
学生:1936年,苏联公布新宪法
学生: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学生根据问题结合所学知识,阅读课本和分析材料,进行相互的讨论
培养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知识之间的串连
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层面,让学生增加直观印象
培养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观
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考察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以及观察分析能力。
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分析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列宁在国家进入和平时期顺应社会发展,实施了新经济政策,稳定了社会秩序,巩固了苏维埃政权,有利于国家经济的恢复;苏联的成立标志着社会主义国家阵营的发展壮大;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建设让苏联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强大的工业国,但是农业集体化又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斯大林模式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发挥过积极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斯大林模式的一系列弊端日益暴露出来。从长远来看,它严重束缚了苏联社会主义的发展,成为苏联解体的最根本原因。
总结提升
板书
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一、新经济政策
1、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适应社会发展
2、内容:农业、工业、商业
3、作用
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1、苏联的成立
2、工业化的建设
3、农业集体化
三、苏联模式(斯大林模式)
1、形成:1936年新宪法颁布
2、特征
3、评价
课件29张PPT。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历史部编版 九年级下情景问题导入: 经历4年世界大战和3年内战后的苏维埃俄国,满目苍夷,经济异常困难,社会矛盾加剧。面对严重的社会危机,政府必须调整政策。苏联是如何建立的?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怎样走过来的?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自学指导带着问题认真阅读P47-50,用笔划出关键词新经济政策工业化和农业化建设内容:苏联的成立:工业化建设:农业集体化: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苏联模式背景:①战争使经济遭到了严重的破坏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1922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先后提前完成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
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强大的工业国损害了农民的利益1936年新宪法的颁布(斯大林模式)作用:形成:评价: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期间饥荒流行1920年末,苏维埃俄国国内战争逐渐平息。但是,工厂停工,农业生产急剧下降,饥荒流行。列宁认为必须改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才能恢复和发展生产。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3年艰苦斗争中,为了战胜敌人,苏维埃政府宣布各项工作转入战时轨道,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包括实行余粮征集制、取消自由贸易、由国家统一分配一切生活必需品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对捍卫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保证国内战争的胜利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这个政策中的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存在着许多弊端。知识拓展背景列宁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能满足民众的需求,于是列宁开始了对社会主义道路进行探索。实行余粮收集制
中小型企业国有化
取消自由贸易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除大型企业由国家经营外,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经营一些中小型企业实行自由贸易新经济政策的实验,使苏联经济得到了恢复,列宁对此感到很欣慰,他说“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象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拄着拐杖走动了!”材料中列宁的言论,反映了什么? 作用:调动了生产积极性,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进国民经济稳步发展。课堂思考成立1922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1922年年底,各族人民在自愿和平等基础上,成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俄罗斯联邦1922年苏联成立俄罗斯联邦
外高加索联邦
乌克兰
白俄罗斯1925年加入的有
乌兹别克
土库曼1929年加入的有
哈萨克
塔吉克
吉尔吉斯1940年加入的有
爱沙尼亚
拉脱维亚
立陶宛
摩尔多瓦 1940年苏联有15个加盟共和国成立苏联的国旗国徽如何从年代上区分“沙俄”、“苏俄”、“苏联”191719221991沙俄苏俄苏联视频:苏联工业化的背景背景斯大林1924年列宁逝世。1925年,斯大林提出实现国家工业化的设想。从1926年起,苏联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主要内容两个五年计划的成果苏联的工业化是在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下完成的。它使苏联能够在短时期内,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实现工业化但这种排斥市场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模式被固定下来致使经济日益僵化评价主要针对中国问题而签署的条约背景农民加入集体农庄 1927年底至1928年初,苏联发生了严重的粮食收购危机。斯大林决心用行政手段加快农业集体化进程,解决粮食问题。从20世纪30年代初起,苏联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运动。在农业集体化的过程中,苏联开展了消灭富农运动。农业集体化建设集体农庄组建拖拉机站为农庄提供机械服务监督农庄执行国家的生产计划01020304措施影响苏联民间笑话:
集体农庄庄员伊万在河里捉到一条大鱼,高兴地回到家里和老婆说:看,我们有炸鱼吃了!
没有油啊。
那就煮!
没锅。
烤鱼!
没柴。
伊万气死了,走到河边把鱼扔了回去。那鱼在水里划了一个半圆,上身出水,举起右鳍激动地高呼:“斯大林万岁!”。这笑话说明什么农业集体化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斯大林模式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实施,使苏联的社会经济生活和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1936年,苏联公布了新宪法,宣告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也标志这斯大林创建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形成。苏联模式又称“斯大林模式”视频:斯大林模式的特征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如何正确评价斯大林模式?合作探究积极作用:在苏联二三十年代的经济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为日后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
弊端:
1.重视重工业,轻视轻工业;
2.品种少、质量差;
3.打击了农民积极性;
4.发展粗放,资源浪费;
5.政治上高度集权,缺乏民主,造成个人专权;个人崇拜盛行。课堂小结: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新经济政策背景内容巩固了政权社会主义建设苏联的成立工业化—重工业农业集体化斯大林模式苏联模式评价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