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课件(共22张幻灯片)

文档属性

名称 开国大典课件(共22张幻灯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五四学制)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12-18 18:43: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开国大典
辛酸屈辱
丧权辱国
外忧内患
同学们,请根据你以前阅读的书籍或文章,用一个词来说一说近百年来中国的现代史是一部怎样的历史。
1949年10月1日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是我们国家的生日。在中国共产党,在伟大领袖毛泽东的领导下,我们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这三座大山的压迫,全中国人民翻身解放,当家做主人,过上了幸福自由的生活。所以这一天对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这一天,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开国大典。
54门礼炮象征着全国54个民族(当时还没有现在56个民族一说)。
升旗的时候,礼炮响起来。每一响都是54门大炮齐发,一共28响。
28响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英勇奋斗的28年。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1949年,新中国成立。



开国大典
“开”是建立、成立的意思。
“典”是指盛大、隆重的仪式。
开国:建立新的国家。
大典:隆重的、规
模宏大的
仪式。
开国大典会场
参加开国大典的群众
开国大典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天安门城楼上
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开国大典
毛主席在宣读公告
默读,思考讨论:
(1)开国大典是在什么时间举行的?在哪里举行的?有哪些人参加?参加大典的总人数是多少?(2)大典前,天安门广场布置得怎么样?
(3)课文中描写了群众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天安门广场来参加开国大典,哪些语句给你留下的印象较深?为什么?
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开国大典的盛况的?
按照课文的顺序分段,列出提纲。
提示:课文先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大典前
大典时
大典后
典礼
阅兵式
群众游行
领袖出现
宣告新中国成立
升旗
宣读政府公告
本文是按___ ___ ___ 的顺序叙述的。
事情发展(时间)


合作学习
请你选择印象最深的场面读一读,想一想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是从哪些词句体会到的?
圈划、批注
例如:
早上六点钟起,就有群众的队伍入场了。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

(体现了群众热切期盼、激动兴奋的心情。)

领袖出现
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
投向主席台
热爱领袖
宣告新中国
成立
三十万人一齐
欢呼起来
当家作主,
激动兴奋
升旗
宣读政府
公告
全场响起雷鸣
般的掌声
热爱尊敬国
旗,兴奋
热烈欢呼,
响起掌声
热烈拥护
政府,激动兴奋

时间
事件 群众反应
(重点字词)
表达感情









“挺着”
战士们雄赳赳、气昂昂的样子;
“钢铁巨人”
坚强高大的形象。

这句话表现了人民解放军的队伍威武雄壮。
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手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
“抛”
描写群众情不自禁地把帽子、报纸等东西向高处扔去;
“盖过”
描写群众的欢呼声之大,超过了飞机的隆隆声。

这句话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群众在观看阅兵式时,看到自己的飞机飞上蓝天时的激动喜悦的心情。
“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

不仅是指灯笼火把照亮了北京城,

而且象征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北京城永远摆脱了过去的黑暗统治,获得了光明。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删掉括号中的内容,对比体会。
两股(洪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

换掉括号里的词,对比体会。
洪流 游行队伍
流 走
光明 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