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乙醇的氧化反应 课件(16张PPT)+教案+实验报告+设计思路说明

文档属性

名称 (公开课)乙醇的氧化反应 课件(16张PPT)+教案+实验报告+设计思路说明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1.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8-12-18 15:38:47

文档简介

实验报告 —— 乙醇的氧化反应
一.实验目的
①掌握乙醇催化氧化的原理;
②能够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学习乙醇催化氧化实验的操作;
④掌握酒驾的检测。
二.学习过程
[课前检测]
1.酒精灯不小心打翻了,着火,应该 ;
2.用胶头滴管给试管滴加液体时,应该 。
3.请写出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问题与实验探究]
问题一 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产物是什么?
实验一 乙醇的催化氧化(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对照实验)
【实验仪器与试剂】 无水乙醇,希夫试剂,试管,滤纸,细铜丝,滴管,酒精灯,火柴。
【资料】希夫试剂:又称品红亚硫酸试剂,将SO2通入品红水溶液中,品红的红色褪去,得到的溶液称为品红亚硫酸试剂。它能跟醛作用显紫红色,这一显色反应比较灵敏,可用于鉴别醛类物质。
A组实验
【实验步骤】
1.取一根铜丝,把其中一端绕成螺旋状,将铜丝与试管高度对比,在与试管口高度等高的地方绕一个小圈(以免滤纸滑落)。
2.剪一个比试管口稍大的滤纸片,用铜丝在滤纸片中央穿个小孔,在滤纸中央滴加两滴希夫试剂。
3.点燃酒精灯,把绕成螺旋状一端的铜丝移到酒精灯外焰上灼烧,观察现象。
4.把灼烧后的螺旋状铜丝插入盛有适量无水乙醇的试管中,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铜丝由 变成 再变成 ;浸有希夫试剂的滤纸片由 变成 。
B组实验
【实验步骤】
1.取一根铜丝,把其中一端绕成螺旋状。
2.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无水乙醇。
3.点燃酒精灯,把绕成螺旋状一端的铜丝移到酒精灯外焰上灼烧,观察现象。
4.把灼烧后的螺旋状铜丝插入盛有无水乙醇的试管中,观察现象。
5.重复上述实验3,4步7-8次,闻气味。
【实验现象】铜丝由 变成 再变成 ;同时可以闻到
【实验结论】乙醇催化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思考】
1.铜丝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的作用是 。
2.A、B两组实验,哪一组实验设计更优?

问题二 乙醇能不能被其他氧化剂氧化呢?
实验二 乙醇与酸性KMnO4、酸性K2Cr2O7的氧化反应(学生分组实验)
【实验仪器与试剂】 无水乙醇,酸性KMnO4、酸性K2Cr2O7溶液,滴管。
A组实验
【实验步骤】
1.取两只干净的试管,编号1和2,分别加入约2mL的酸性KMnO4溶液。
2.向编号为2的试管中加入适量的乙醇,振荡,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B组实验
【实验步骤】
1.取两只干净的试管,编号1和2,分别加入约2mL的酸性K2Cr2O7溶液。
2.向编号为2的试管中加入适量的乙醇,振荡,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乙醇能被酸性KMnO4、酸性K2Cr2O7的氧化。
【思考】
1.交警检测酒驾的化学原理是 。
三.目标检测
1.下列不属于乙醇的氧化反应的是( )
A 酒精的燃烧 B 乙醇在铜的催化下生成乙醛
C 乙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 乙醇与钠的反应
2.将光亮的铜丝放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后,分别放入下列溶液中,取出洗涤、干燥后,铜丝质量没有变化的是( )
A 水 B 盐酸 C 乙醇 D 硫酸
四.小结
其中 可用于酒驾的检测。
五.配餐练习
某课外小组要探究甲烷燃烧的产物。 【提出问题】如何检验甲烷不完全燃烧生成的产物。 【查阅资料】 ①甲烷不完全燃烧,除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外,还有一氧化碳产生。 ②无水硫酸铜为白色固体,遇水可变为五水硫酸铜(CuSO4·5H2O),为蓝色 固体。 【设计实验】实验室提供的装置和药品如下图(部分连接装置和发生装置及夹持略)。
(1)利用上图提供装置,组装实验所需的装置(甲烷燃烧的装置略)。 注:部分装置可重复使用。连接成套装置的顺序为(填序号) ;小明认为组装后的成套装置还不够合理,还应在装置最后增加点燃的酒精灯,目的为____________;装置D的作用为(填序号) (①吸收二氧化碳;②防止鉴别过程中的相互干扰)。 (2)填写实验报告的部分内容。 实验时,A装置中,部分同体由黑色变成红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C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B装置中,无水硫酸铜由白色固体变为蓝色固体 ( CuSO4·5H2O),主要发生了(填“物理”或“化学”)____变化。 【实验结论】甲烷不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乙醇的氧化反应
杨瑜 昆明市第三中学空港实验学校
一.内容及解析:
新课程标准强调对学生化学学科素养的培养,尤其在新高考方案的实施下,学生的培养,要从知识教学转向化学观念教学,就需要站在学科整体的高度,思考具体知识的教学对学科基本问题的渗透与落实,将化学观念的教学具体化。为此,在“乙醇的氧化反应”,课堂教学内容主线的设计方面,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以“乙醇氧化反应实验探究”为统领来搭建学生知识学习和观念认知发展的整体框架,把指向主要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的,体现化学学科素养的关键性内容具体化为教学任务,以此构建本节课堂教学内容的主线索,明确教学的核心所在。
二.目标及解析
1、目标定位
①掌握乙醇催化氧化的原理;
②能够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学习乙醇催化氧化实验的操作;
④掌握酒驾的检测。
2、目标解析
定位① 就是知道乙醇催化氧化反应时的断键位置,是如何反应的,Cu在这里的作用是什么。
定位②就是要能够熟练准确写出总反应。
定位③就是需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从实验中进一步掌握乙醇的氧化反应。
定位④就是要求学生善于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三.问题诊断分析:本节课主要的教学任务是学生能够利用实验探究来加深对乙醇的氧化反应的认识。如何学生在知识学习时,没有形成牢固的理论知识,那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就会存在问题。学习和研究化学,经常要进行实验,但是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真正让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很少,所以学生的动手能力也会导致本堂课教学任务不能顺利完成。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在本节课乙醇的氧化反应的教学中,准备使用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多媒体展示。
五.教学过程设计
引言:本次的教学活动采用 “问题—实验探究—新问题—新实验探究……” 环环相扣的方式层层推进,逐步将探究的问题引向深入。 教学过程体现知识的延伸过渡和概念的自然生长, 追求的是新课改下生态课堂的学习氛围。
[课前检测]
1.酒精灯不小心打翻了,着火,应该 ;
2.用胶头滴管给试管滴加液体时,应该 。
3.请写出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教师引导:乙醇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改变反应条件,还会有什么产物呢?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Cu存在的情况下,乙醇与氧气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
[问题与实验探究]
问题一 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产物是什么?
教师引导:请看实验一,我先进行演示实验,待会大家分组实验。请用心实验,做好实验记录。
实验一:乙醇的催化氧化(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对照实验)
【实验仪器与试剂】无水乙醇,希夫试剂(品红亚硫酸试剂),试管,滤纸,细铜丝,滴管,酒精灯,火柴。
【资料】希夫试剂:又称品红亚硫酸试剂,将SO2通入品红水溶液中,品红的红色褪去,得到的溶液称为品红亚硫酸试剂。它能跟醛作用显紫红色,这一显色反应比较灵敏,可用于鉴别醛类物质。
A组实验
【实验步骤】
1.取一根铜丝,把其中一端绕成螺旋状,将铜丝与试管高度对比,在与试管口高度等高的地方绕一个小圈(以免滤纸滑落)。
2.剪一个比试管口稍大的滤纸片,用铜丝在滤纸片中央穿个小孔,在滤纸中央滴加两滴希夫试剂。
3.点燃酒精灯,把绕成螺旋状一端的铜丝移到酒精灯外焰上灼烧,观察现象。
4.把灼烧后的螺旋状铜丝插入盛有适量无水乙醇的试管中,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铜丝由 变成 再变成 ;浸有希夫试剂的滤纸片由 变成 。
B组实验
【实验步骤】
1.取一根铜丝,把其中一端绕成螺旋状。
2.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无水乙醇。
3.点燃酒精灯,把绕成螺旋状一端的铜丝移到酒精灯外焰上灼烧,观察现象。
4.把灼烧后的螺旋状铜丝插入盛有无水乙醇的试管中,观察现象。
5.重复上述实验3,4步7-8次,闻气味。
【实验现象】铜丝由 变成 再变成 ;同时可以闻到 。
教师引导:通过上述两组实验,我们知道乙醇与氧气,在铜丝的作用下,反应生成乙醛。
【实验结论】乙醇催化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教师引导:通过观察,铜丝由红变黑再变红,整个过程中,铜丝发生变化了吗?它的作用是什么?
【思考】
1.铜丝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的作用是 。
2.A、B两组实验,哪一组实验设计更优?

教师引导:乙醇的燃烧反应,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氧化剂均为氧气,乙醇能不能被其他氧化剂氧化呢?
问题二 乙醇能不能被其他氧化剂氧化呢?
教师引导:请看实验二,我先进行演示实验,一会大家分组实验。
实验二 乙醇与酸性KMnO4、酸性K2Cr2O7的氧化反应(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
【实验仪器与试剂】 无水乙醇,酸性KMnO4、酸性K2Cr2O7溶液,滴管。
A组实验
【实验步骤】
1.取两只干净的试管,编号1和2,分别加入约2mL的酸性KMnO4溶液。
2.向编号为2的试管中加入适量的乙醇,振荡,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B组实验
【实验步骤】
1.取两只干净的试管,编号1和2,分别加入约2mL的酸性K2Cr2O7溶液。
2.向编号为2的试管中加入适量的乙醇,振荡,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乙醇能被酸性KMnO4、酸性K2Cr2O7的氧化。
教师引导:由于乙醇被酸性K2Cr2O7的氧化的实验现象比较明显,在生活中有很好的应用。比如,酒驾的检测。
【思考】
1.交警检测酒驾的化学原理是 。
六.目标检测
1.下列不属于乙醇的氧化反应的是( )
A 酒精的燃烧 B 乙醇在铜的催化下生成乙醛
C 乙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 乙醇与钠的反应
2.将光亮的铜丝放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后,分别放入下列溶液中,取出洗涤、干燥后,铜丝质量没有变化的是( )
A 水 B 盐酸 C 乙醇 D 硫酸
七.小结(板书设计)
其中 可用于酒驾的检测。
八、配餐练习(详见实验报告)
教学内容
人教版选修五乙醇的氧化反应
课型
实验课
教学对象
高二学生
教学时间
40分钟
教学总思路
主要介绍乙醇的三类氧化反应(燃烧反应;催化氧化反应;被酸性高锰酸钾、酸性重铬酸钾氧化反应)
教学目标
1.能够书写乙醇催化氧化反应的方程式
2.学习乙醇催化氧化实验的操作;能用辩证的思维探讨实验方案的优劣
3.掌握酒驾的检测
教学步骤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PPT播放及教学时长
设计意图
教学环节1:
呈现课前检测
思考并完成课前检测
P2:3 min
检查学生是否具备本实验相关的实验技能;对于乙醇的燃烧反应简单回顾,便于引出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
教学环节2:
演示实验: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并对课本实验进行改进,演示新实验方案的操作。
学生分组完成实验操作,并用心记录实验现象,思考实验结果。
P3-7 :27 min
本环节是本节课的核心突破,也是亮点所在,所用时间较多。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乙醇催化氧化反应的原理及实验操作,同时具备创新思维,对实验方案进行改进,更有利于实验结果的获得。
教学环节3:
演示实验:乙醇被酸性高锰酸钾、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氧化。
学生分组完成实验操作,并用心记录实验现象,思考实验结果。
P8-12 :6 min
本环节是为了突破与乙醇的氧化反应,氧化剂除了氧气,还有酸性高锰酸钾、重铬酸钾。同时让学生明白酒驾检测的原理,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教学环节4:
呈现目标检测及小结
学生根据所学快速完成目标检测
P13-15 :4 min
本环节是为了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及让学生将知识形成网络,有利于学生的识记。
课件16张PPT。乙醇的氧化反应授课教师:杨瑜学校:昆三中空港实验学校课前检测1.酒精灯不小心打翻,着火,应该 ;2.用胶头滴管给试管滴加液体时,应该 ;3.请写出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湿抹布盖灭垂直悬空滴入乙醇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改变反应条件,还会产生什么物质呢?问题一 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产物是什么?实验探究实验一A 组B 组实验中……用心实验,认真观察
细心记录实验结果实验现象A 组B 组实验结论思考1.铜丝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的作用是 。催化剂2.A、B两组实验,哪一组实验设计更优?A组实验设计更优,A组实验操作简单。
?实验现象准确直观;
?希夫试剂可以吸收产物乙醛,符合绿色环保要求;
?乙醛有刺激性,对人体有害,采用闻的方法不可靠。问题二 乙醇能不能被其他氧化剂氧化呢?实验探究实验二A 组B 组实验中……用心实验,认真观察
细心记录实验结果实验现象A 组B 组实验结论 乙醇被酸性KMnO4溶液或酸性K2Cr2O7溶液氧化。Tips:科学家经验证产物为乙酸思考1.交警检测酒驾的化学原理是乙醇被酸性K2Cr2O7氧化目标检测1.下列不属于乙醇的氧化反应的是( )
A 酒精的燃烧
B 乙醇在铜的催化下生成乙醛
C 乙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 乙醇与钠的反应D目标检测2.将光亮的铜丝放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后,分别放入下列溶液中,取出洗涤、干燥后,铜丝质量没有变化的是( )
A 水 B 盐酸 C 乙醇 D 硫酸C小结乙醇的燃烧反应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乙醇被酸性KMnO4、酸性K2Cr2O7氧化感谢各位的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