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课件(共4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课件(共4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12-18 16:32: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张謇的科举长路
1868年,中秀才;1885年,中举人;
1894年,中状元。
张謇(1853年~1926年),字季直,号啬庵,汉族,生于江苏省南通市。
愿成一分一毫有用之事,
不愿居八命九命可耻之官!
实业救国
朝政
腐败
民族
危难
国家
贫弱
1897年冬天,张謇为大生纱厂起草的《厂约》开篇说:“通州之设纱厂,为通州民生计,亦即为中国利源计。”
“天地之大德曰生”
——《易经》
贻来牟
机器磨坊
1878年
发昌
机器厂
1866年
继昌隆
缫丝厂
1872年
天津
广州
上海
洋务运动引领
外商企业刺激

《鹤芝变相》
《水草藏毒》
《桂杏空心》
《幼子垂涎》
大生纱厂《厂儆图》
指洋行买办潘鹤琴、郭茂芝在关键时刻退股作难。
指通州知州汪树堂暗藏祸心,多方阻挠。
指官僚盛宣怀、江宁布政使桂嵩庆言而无信,拒付资金。
指官员朱幼鸿、严信厚巧取豪夺,低价收购大生产权。
张謇办厂过程中遇到哪些人的阻挠?
外商、封建势力的阻挠和刁难。
自1912年至1921年,大生纱厂的利润率平均水平高达44.44%,10年盈利累计1161万9千两,相当于1899- 1911年纯利润总和的3.61倍。
——虞和平《中国现代化历程》
大生生利,利向何处?
造福家乡
为国分忧
1912
1913
1914
1914
1914
1920
1920
福新一厂
茂新二厂
福新二厂
福新三厂
茂新三厂
福新七厂
福新八厂
荣氏兄弟创办的面粉厂
……
1913-1920年民族工业发展变化统计表
年份 拥有
厂家 拥有
资本 工人
人数
1913 689家 31亿元 27万多
1920 1795家 50亿元 55万多
奖励和保护工商业,鼓励人民兴办实业,鼓励华侨在国内投资,设立实业部,废除清朝的苛捐杂税。
——南京临时政府的法令和措施
这些法令和措施对民族工业发展起到什么作用?
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使民族资产阶级受到鼓舞。
国内政治环境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对华输出减少了约 1/2。法国减少到不足战前的1/3, 德国货则完全停止了出口。
——《中国近代史教程》
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材料说明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有何变化?
国际环境
1937年日本法西斯大举进犯中国,荣家的工厂在战火中损失巨大,申新八厂、茂新一厂在战火中化为废墟,8年抗战中,约有1/3的纱锭、一半以上的布机及2/5的粉磨被破坏。幸存下来的大都被日军 “军管”劫夺。
抗战胜利后,奄奄一息的荣氏集团劫后余生,试图重整旗鼓,东山再起。但随后中国卷入全面内战之中,荣氏企业再难恢复战前的辉煌。1946年,荣德生遭到绑架。荣家为了救他,竟被上海国民党当局敲诈了60多万美元。
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曲折历程
历史时期 洋务运动
到清末 第一次世界
大战期间 第一次世界
大战后
阶段
特征
发展或受阻原因
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曲折历程
历史时期 洋务运动
到清末 第一次世界
大战期间 第一次世界
大战后
阶段
特征 萌芽阶段
发展缓慢
发展或受阻原因

封建制度
阻碍
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曲折历程
历史时期 洋务运动
到清末 第一次世界
大战期间 第一次世界
大战后
阶段
特征 萌芽阶段
发展缓慢 黄金时代
发展或受阻原因

封建制度
阻碍
1.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
2. 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
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曲折历程
历史时期 洋务运动
到清末 第一次世界
大战期间 第一次世界
大战后
阶段
特征 萌芽阶段
发展缓慢 黄金时代 受挫萎缩
发展或受阻原因

封建制度
阻碍
1.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
2. 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 1.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
2.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3.国民党发动内战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民国初年在中国的外商、华商煤矿比例一览表(%)
比较落后
集中沿海沿江地区
集中在轻工业
图一
图二
年产量
(万吨) ≥100 10-99 1-9 ≤1
外商企业 100 88.5 41 0
华商企业 0 11.5 59 100
民族工
业发展
阶段
大生纱厂
缩 影
整体水平低
特征
曲折、短暂
分布不均衡
萌芽阶段
黄金时代
受挫萎缩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根 源
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
官僚资本主义
我心目中的张謇
二、社会生活的变化
1、近代交通管理和通信事业的发展:
思考:近代以前人们使用的交通工具有哪些?
轿子
1864年1月,徐寿和华蘅芳合作制成一艘木壳轮船“黄鹄”号,船长50余尺,时速40余里,是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
中国进口的第一辆汽车——慈禧御用汽车
1876年,英国商人在中国修筑的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淞沪铁路。
早期火车
中国人对火车的反应
光绪二年(1876)沪淞铁路通车,中国人就是在这儿,第一次听到了火车的汽笛声。参加淞沪铁路通车典礼的一位记者在《申报》上写文章说:“火车为华人素未经见,不知其危险安妥,而(乘客中)妇女及小孩竟居其大半”“先闻摇铃之声”“又继以汽笛数声,而即闻作响声者,车即由渐而快驶矣。坐车者面带喜色,旁观者亦皆喝彩,注目凝视。”
电灯在上海出现时,有人不知电灯发光原理,以为与炭火、柴火无异,伸出长长的烟杆在电灯上点烟。
趣事一二
中国最早的火车只有车厢,没有车头,只好用马或者骡子拉着车厢在铁轨上行走。
1909年9月21日,中国最早的飞机设计师和飞行员冯如,驾驶自己设计制造的飞机,首次飞行取得成功。
近代通讯在中国的出现
早期电报机
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近代交通管理和通讯事业的发展:
电报
电话
(1)剪发辫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以后,孙中山通令全国各地男子掀起剪辫子
辛亥革命以后军警为行人剪辫
2、社会习俗的变化:
马褂
清官服
西装
中山装
(2)易服饰
清朝旗袍
民国旗袍









(3)禁缠足
用人格的平等代替身份的不平等;礼节上的尊卑观念已为平等观念所取代。
(4) 改称谓废跪拜
用鞠躬、握手礼取代跪拜礼
采用:“先生”“君”等平等的称呼
(5)饮食、娱乐、婚丧崇洋逐新的趋向:
沿海地区的变化大于内陆地区的变化;
东南各省的变化,大于西北各省的变化;
大中城市的变化,大于广大乡镇的变化;
受过教育和教育程度高的民众的变化,大于没有受过教育或教育程度较低的民众的变化。
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呈现出新旧并呈、多元发展的特征。
3.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是不平衡的: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产生:
特点:
社会生活变化
黄金时代:
原因:内因、外因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时期:一战期间
受挫:
一战后,再度受挫
总体落后;发展不平衡
交通、通信的发展
生活方式、习俗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