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1平行线(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5.2.1平行线(课件+教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8-12-19 10:25:30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5.2.1平行线华东师大版 七年级上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新知导入 取出三条纸条a、b、c,分别将纸条a,b与纸条c钉在一起,并把它们想象成在同一平面内两端可以无限延伸的三条直线,顺时针转动a。问题1:
(1)a与b的交点位置将发生什么变化?
(2)在这个过程中, 有没有a与b不相交的位置?
随着a的转动,a与b可能有交点,可能没有交点。当a与b平行时,a与b不相交。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新知讲解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记作“a∥b”.平行线相交或平行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新知讲解你能举出生活中平行线常见的例子吗? 平行线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新知讲解立陶宛刚果平行线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新知讲解如何画一条直线b与已知直线a平行?第一步:将三角尺放在斜边与直线a对齐的位置;a尺规作图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新知讲解第二步:将直尺靠在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上;尺规作图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新知讲解第三步:沿着直尺推动三角尺;a尺规作图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新知讲解第四步:沿着三角尺的斜边画直线。ab尺规作图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新知讲解做一做如果在直线a外有一个已知点P,请经过点P可以画出直线与已知直线a平行?动手画一画。性质定理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新知讲解性质定理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新知讲解试一试画一条直线a,画一条直线b与直线a平行,再向上推三角尺,画另一条直线c平行线的传递性,则c也与直线a平行。直线b与直线c是平行的。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新知讲解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平行线的传递性几何语言:
因为a∥b,b∥c(已知)
所以a∥c.(平行公理)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课堂练习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必平行;
②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线段必平行;
③同一平面内,不平行的两条直线必相交;
④同一平面内,不平行的两条线段必相交;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C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课堂练习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条直线的平行线有且只有一条
B.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C.经过一点有两条直线与某一直线平行
D.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D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课堂练习3、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因为a∥b,b∥c,所以a∥c
B.因为a∥b,c∥d,所以a∥d
C.因为a∥b,c∥d,所以b∥c
D.因为a∥b,c∥d,所以b∥dA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课堂练习4、画图:
(1)如图①,过点A画BC的平行线;
(2)如图②,过点C画CE∥AB;ABCABCD①②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课堂练习解:(1) (2)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课堂总结1、平行线:同一平面内,两条不相交的直线;
2、平行线的画法:一放、二靠、三推、四画;
3、平行公理: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4、平行公理的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板书设计 5.2.1平行线
一、平行线的概念
二、平行线的画法
三、平行公理
四、平行公理的推论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5.2.1平行线教学设计
课题
5.2.1平行线
单元
第五章
学科
数学
年级
七年级上
学习
目标
知识和技能:理解平行线的定义,掌握平行线的画法,能说出平行公理。
过程和方法:通过观察和画平行线,感受平行线的实际意义,体验平行线的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平行线的学习,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材分析
平行线与相交线构成了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基本位置关系,在前面学习中,学生已认识了角、相交线及相交线所成的角、垂直。本节课认识平行线,再探索平行线的条件,为接下来学习平行线的判定和平行线的性质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在小学已经接触过平行,本节课再学习平行线,相对而言学生理解和接受的程度比较快。
重点
平行线的认识及尺规作图的画法。
难点
平行公理的理解及运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师:取出三条纸条a、b、c,分别将纸条a,b与纸条c钉在一起,并把它们想象成在同一平面内两端可以无限延伸的三条直线,顺时针转动a。
问题1:
(1)a与b的交点位置将发生什么变化?
(2)在这个过程中, 有没有a与b不相交的位置?
学生观察思考,交流汇报答案。
学生示范或想象二条纸条旋转的样子
从不同的问题,为本节课学习平行线埋下伏笔。
讲授新课
一、平行线的概念
师:我们已经知道,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如图,直线a与直线b互相平行,记作“a∥b”.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不相交的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相交或平行。
师:平行线在生活中很常见, 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
师:如图所示,不少国家的国旗、团体或公司的标志的图案是由平行线、垂线构成的。
瑞典 瑞士
师:你能再举出一些例子吗?
立陶宛 刚果
二、平行线的画法
师:如何画一条直线b与已知直线a平行?
第一步:将三角尺放在斜边与直线a对齐的位置;
第二步:将直尺靠在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上;
第三步:沿着直尺推动三角尺;
第四步:沿着三角尺的斜边画直线。
三、平行公理
做一做:
如果在直线a外有一个已知点P,那么经过点P可以画多少条直线与已知直线a平行?请动手画一画。
动手操作的结果表明,经过点P只能画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a平行。于是我们得到关于平行线的一个基本事实:
四、平行公理的推论
试一试:
画一条直线a,按下图的方法,画一条直线b与直线a平行,再向上推三角尺,画另一条直线c,也与直线a平行。
师:直线b与直线c有什么关系?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几何语言:
因为a∥b,b∥c(已知)
所以a∥c.(平行公理)
学生从之前的导入总结平行线的定义。
学生纷纷举例说明生活中的平行线
让学生上台展示平行线的画法,各小组在下面动手操作
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直线b与直线c是平行的。
学生动手操作。
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归纳得出平行公理,教师适时进行补充。
通过让学生实际动手,加深学生对平行线的理解。
引导学生回顾小学平行线知识和趋型的画法
通过实例,拓展学生的眼界。
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过程中主动获得新知,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概括能力。
课堂练习
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必平行;
②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线段必平行;
③同一平面内,不平行的两条直线必相交;
④同一平面内,不平行的两条线段必相交;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条直线的平行线有且只有一条
B.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C.经过一点有两条直线与某一直线平行
D.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3、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因为a∥b,b∥c,所以a∥c
B.因为a∥b,c∥d,所以a∥d
C.因为a∥b,c∥d,所以b∥c
D.因为a∥b,c∥d,所以b∥d
4、画图:
(1)如图①,过点A画BC的平行线;
(2)如图②,过点C画CE∥AB;
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通过课堂练习,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课堂小结
1、平行线:同一平面内,两条不相交的直线;
2、平行线的画法:一放、二靠、三推、四靠;
3、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4、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学生总结本节所学知识。
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巩固本节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
5.2.1平行线
一、平行线的概念
二、平行线的画法
三、平行公理
四、平行公理的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