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平型关大捷与百团大战等史实,知道抗日根据地建立与发展的情况。能够对历史史实进行正确的理解和判断。
二、过程与方法
识读地图,提高通过地图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认识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
难点: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自九一八事变始,日本侵略者的铁蹄在中华大地上肆意践踏,卢沟桥事变后,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面对这次民族危机,中国人民展现了空前的民族觉醒,全体中华儿女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众志成城,同仇敌忾,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国家的主权和尊严。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打破了日本快速灭亡中国目标。共产党又是如何另辟蹊径,大显神通的呢?这节课让我们一同走进敌后战场。
【新授】
在漫长的抗日战争历史上,我们国家从未停止过抗战,诞生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大人物,他们挥洒战场,受到广泛关注,同时,也涌现了母亲送儿打日寇、妻子送郎上战场的小人物。今天就来认识一位英雄母亲,当代佘太君----邓玉芬。(以邓玉芬的家国情怀为线索)
第一篇 章绝望萌生希望---无国何为家 平型关大捷
一、平型关大捷
展示日本侵略中国的形势图和平型关地形图,让学生分析八路军在平型关隐蔽设伏的原因
【自主学习】
1.引导学生自学平型关大捷的时间、地点、部队、战绩和意义。
2.出示画面:让学生体会抗战精神
第二篇 希望坚定信念---舎家而为国 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1.[多媒体展示《抗日根据地示意图》]培养学生观察地图的能力,找出共产党创建的抗日根据地都有哪些?第一个抗日根据地和指挥中枢
2.展示《地道战》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在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的各种形式
3.联系地方史—铁道游击队,提升学生对游击战的深入认识,产生自豪感
4.自主学习共产党在根据地制定的政策和措施以及产生的作用
第三篇信念凝聚力量,有国才有家 百团大战
三、百团大战
1.展示《百团大战》视频。让学生从视频中学习百团大战的时间、地点、指挥、战绩和目标
2.出示3个材料:指导学生分析百团大战的意义。
3.出示材料,引导学生概括敌后战场中流砥柱的作用
4.缅怀先烈,致敬英雄
【课堂小结】谈收获
课件36张PPT。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敌后战场指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深入到日本占领区而开辟的战场。一般特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依靠有利地形,在日本军队占领区所形成的有一定军事控制范围的地区。 张自忠赵登禹杨靖宇 邓玉芬,1891年出生于北京市密云县水泉峪村,后嫁到密云县张家坟村,一生务农。为了革命事业,先后把丈夫和5个孩子送上前线,他们全部战死沙场。当代佘太君——邓玉芬46岁的邓玉芬经历了从绝望到希望。
1. 46岁是哪一年?
2. 令她绝望的大事件是什么?第一篇
绝望萌生希望—无国何为家
——平型关大捷平型关大捷平型关太原平型关地形八路军为什么选择在平型关一带隐蔽设伏?平型关:
地形险要,易守难攻,是北京西面的重要军事重地,是进入太原的重要门户。1937年9月平型关 林彪115师全歼日军1000多人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粹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25日一战,歼敌如麻,足证官兵
用命征战。
—蒋介石致朱德、彭德怀贺电自主学习肉搏战:刺刀断了,用枪托。枪托断了,就和日军扭打在一起,抱着日军滚入悬崖……为保卫祖国流尽最后一滴血……求战书、决心书如雪片送往连部……家国情怀,奉献精神挥泪与家人写下诀别书…… 据画面体会抗战精神 1940年,八路军挺进密云西部山区,开辟宁平云抗日根据地,我听人宣讲抗日道理,我是多么高兴啊,八路军说的话,字字句句说在了我的心坎上,越听心里越敞亮。这些话使我懂得了只有穷苦人抱成团儿,拿起刀枪打鬼子,才能救国救己。
——《邓玉芬自述》49岁这一年,邓玉芬情感又发生了变化。第二篇
希望坚定信念—舍家而为国
——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晋察冀延安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指挥中枢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1.建立抗日根据地2.开展人民游击战争地道战地雷战夜袭战麻雀战2.开展人民游击战争2.开展人民游击战争枣庄:铁道游击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战有什么特点? 兵民是胜利之本。
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
—— 毛泽东建立抗日民主政权3.巩固抗日根据地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减租减息”土地政策,发展生产大生产运动3.巩固抗日根据地使根据地成为敌后游击战得以长期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作用: 我回家和丈夫商量把儿子叫回来打鬼子。三个儿子在外地打仗,我只有一句话送给儿子:“别惦记家,安心打”。后来丈夫和两个儿子被日军杀害,我对两个小儿子说了一句话:“姓任的杀不绝,咱和鬼子拼到底!”
——《邓玉芬自述》第三篇 信念凝聚力量—有国才有家 ——百团大战背景
时间
地点
指挥
战绩
为了消灭抗日根据地,日军实行“囚笼政策”,依托公路、铁路,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封锁蚕食。 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并配以封锁墙、封锁沟背景1940年下半年华北 彭德怀八路军一百多个团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伪据点毙伤俘日伪军2.5万多人,破坏交通线2000多公里,拔掉据点近3000个。材料一:“此次袭击,完全出乎我军意料之外,损失甚大”。
——日本《华北方面军作战记录》
材料二:此役也给投降派又一次打击,提高了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的声威,打击了国民党制造所谓八路军“游而不击”的谣言。
——《彭德怀自传》
材料三:这次战役大大提高了华北人民群众敌后抗日的胜利信心,对日寇当时的诱降政策以及东方慕尼黑阴谋以很大打击,给蒋管区人民以很大兴奋。 ——《彭德怀自传》
⑴百团大战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⑵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⑶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据材料分析百团大战的意义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规模最大的战役材料二:1944年到1945年初,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率先发起局部反攻,取得了一系列胜利。
——《人教版八上历史课本》材料一:抗日根据地军民抗击的日本兵力占侵华日军总兵力的比例,1938年为58%,1942年为63%,1944年为64%。抗日根据地的存在,为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
——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流砥柱 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
相互配合,构成了
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缅怀先烈,致敬英雄 狼牙山五壮士赵一曼王二小 1945年,已经54岁的我战胜了失去亲人的巨痛,迎来了抗战的胜利,我眼噙泪花,告慰九泉之下的亲人,咱们胜利了!天亮了。
——《邓玉芬自述》 站在哪里,就战在哪里。生在哪里,就守在哪里。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一场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的抗战。
全民族抗战我的收获 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中国人民发挥了英勇顽强、不怕牺牲、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精神。铁道游击队纪念碑抱犊崮谢谢!欢迎指导狼牙山五壮士八女投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