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1-9练习题(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川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1-9练习题(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12-19 08:35: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九年级历史下册1-9课练习试题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选项

1、19世纪初,俄国全国人口中农奴占很大比重,农奴世代被束缚在土地上,不能自由迁徙和务工经商;美国由于种植园使用大量奴隶从事棉花种植,利润丰厚,因此南方的奴隶贸易非常繁盛。这表明俄国和美国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相同问题是(  )
A.农奴是廉价的劳动力 B.工业革命发展滞后
C.奴隶贸易非常繁盛 D.缺乏自由的劳动力
2.杰出历史人物对历史进程起着促进作用.华盛顿与林肯对美国历史发展进程所起的相同作用是( )
A.赢得了民放独立 B.维护了国家统一 C.推翻了封建统治 D.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3.维新与英法美革命目标有异曲同工之处的措施是(  )
A.废藩置县 B.废除封建身份制度 C.实行征兵制 D.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
4、有这样一段广告词:“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一壶沸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燃了世界……”。“爱迪生点燃了世界”是指(  )
A.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B.发明内燃机 C.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 D.改良蒸汽机
5.2017年5月,我国首款按照国际适航标准研制的干线民用飞机C919客机试飞成功,充分体现了中国制造的水平和中国“智造”的能力。飞机这种交通工具最早的发明者是(  )
A.富尔顿 B.史蒂芬孙 C.卡尔?本茨 D.莱特兄弟
6.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评价20世纪初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这说明了(  )
A.人们期待着战争的爆发 B.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战争一触即发
C.战争将会给各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D.资本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7.1916年11月,罗曼罗兰在《战时日记》中写道:“欧洲正在奔向奴役和毁灭。两年来,它一直疯狂地沿着这条灾难的道路越走越远。”材料中所说的“奔向奴役和毁灭”开始于(  )
萨拉热窝事件爆发 B.《凡尔赛和约》签订 C.慕尼黑会议召开 D.德军突袭波兰
8.透过现象看本质是认识和评价历史现象的重要方法。 下列表述属于揭示历史现象的本质的是(  )
A.1914 年,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B.1917 年,美国对德宣战
C.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D.1918 年 11 月,德国投降
9.此役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是一场典型的阵地战和消耗战,双方共伤亡70多万人,有“绞肉机”之称。此战役是(  )
A.雅克萨之战 B.萨拉托加战役 C.凡尔登战役 D.太平洋战争
10.150年前,美国内战结束,这场战争结束的最伟大的意义在于( )
消除了南北方人民的矛盾      B.废除了黑人奴隶制 
消灭了种族歧视          D.维护了国家统一
11.英法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都把追求自由平等作为革命的重要目标。日本明治维新与英法美革命目标有异曲同工之处的措施是(  )
A.废藩置县 B.废除封建身份制度 C.实行征兵制 D.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
12.托尔斯泰在《安愿?卡列尼娜》中,借列文《同情农奴的农奴主》之口说:“现在我们这里,一切都翻了一个身,一切都刚刚开始安排。“列文所说的这些变化是因为(  )
A.1861 年改革 B.二月革命 C.十月革命 D.斯大林模式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6分)
13、明治维新期间,日本在政治方面的改革是废藩置县,允许土地买卖,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
14.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特点是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 )
15、两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创造都是建立在科学研究基础之上的。( )
三、材料分析题(共20分)
16、某校九年(1)班同学开展“工业(科技)革命”的专题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活动。(6分)
【追根溯源】

据图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70年后世界能源中石油消费比重不断加大的主要原因?(2分)


【论从史出】

注:1900年,美国GDP超过英国,成为世界上经济总量最大的国家。
(2)据上表,推理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7、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家 英 法 俄 德
工业产量位次 2 3 4 1
殖民地面积(平方千米) 3350万 1060万 1740万 290万





一战前夕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与殖民地占有情况
欧洲列强扩军备战增长(%)比较
国家 1872年 1912年
英 100 180
法 100 133
俄 100 214
德 100 335


材料二:8月4日,德国政府声称:“战争会迅速结束……”在运送德军的火车上涂写着“去巴黎吃早饭……”的字句。法国的运兵车上也涂有藐视对方的字句和“在圣诞节回家”的口号。新招募的法国士兵高唱《马赛曲》,兴高采烈地从火车站出发,“枪尖上插着鲜花”,脸上露着微笑,似乎把这次军事行动当作“从巴黎到柏林令人振奋的旅行”。
(1)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哪一年爆发?请用一战的有关史实戳穿材料二中“战争会迅速结束”的谎言。(2分)


(2)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简要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2分)


(3)战争给人类带来破坏性影响给我们什么启示?(2分)



18、材料分析题:革命或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两种重要方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法国国王路易十六援助美国并非他热爱民主起义,而是由于他畏惧且憎恨英国.他帮助美国,支持自由事业,可这却成为压倒法国的最后一块巨石,法国已彻底倒闭了. 《全球通史》
材料二:2009年2月12日,奥巴马参加林肯诞辰200周年纪念活动,并表示他特别感激林肯,因为有了林肯,他才有可能成为美国第一任黑人总统。
材料三:俄国1861年改革后,一位官员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列宁指出:“臭名远扬的‘解放’是对农民的无耻掠夺。”
材料四:……日本的新统治者致力于日本社会的转型,以获得同外国势力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平等地位。……变革使日本 成为东亚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强国。……明治政府的首要目标是强化中央集权……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何说美国的独立战争是一次“民主起义”?请从政治和经济两个角度分析18世纪后半期英国被法国“畏惧并憎恨”的原因。(3分)




材料二中奥巴马特别感激林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


依据俄国1861年改革的有关内容,分别指出材料三中两种认识的基本依据。(2分)



材料四中“变革”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为了实现“首要目标”,明治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





美、日两国的崛起之路对我国现代化建议有什么启示?(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