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A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A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12-19 13:44: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组达标检测卷
第一部分:积累运用(29分)
一、选择题。(单选,请将正确答案对应的字母填在括号里)(1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是哪一项?(  )
A.徘徊(huái) B.弓缴(jiǎo) C.枯(gū)萎 D.渺(miáo)小
2.下列词语有错别字的是哪一项?(  )
A.专心致志 B.语重心长 C.座无虚席 D.惊心动魂
3.“摩”的读音可能与下列哪个字相同或相近?(  )
A.糜 B.靡 C.磨 D.麾
4.“珢”(yín)的意思最可能与什么有关?(  )
A.边界 B.玉石 C.王冠 D.王位
5.下面词句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故园无此声   无缘无故 B.通国之善弈者也 能歌善舞
C.送孟浩然之广陵 惊弓之鸟 D.孰为汝多知乎  明知故犯
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展览馆里展出的各种工艺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B.这几天电视里铺天盖地都是某明星的新闻。
C.2018年就要过去了,这是多么惊心动魄的一年啊!
D.这花儿的香味很特别,我闻所未闻。
7.适合用“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这句名言来勉励的情况是(  )
A.当哥哥拿到自己的第一笔稿费时。
B.当强强演出取得成功而沾沾自喜时。
C.当红红穿上一件极漂亮的裙子时。
D.当玲玲因没能练好舞蹈而懊恼自责时。
8.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孰/为汝多/知乎? B.思援/弓缴而/射之。
C.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D.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9.下列各项中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全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②他难道不像一个真正的守门员吗?③森林伸出有力的臂膀,发出欢快的呼啸声。④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震得那山冈也动了。
A.比喻 反问 拟人 引用 B.比喻 反问 夸张 拟人
C.引用 反问 拟人 夸张 D.比喻 反问 拟人 夸张
10.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爸爸虽然很胖,但是行动很麻利。
B.书桌里陈设着同学们使用过的文具和书籍。
C.我们每个同学在今天的考试中都要发扬出自己的真实水平。
D.因为他迟到了10分钟,但是他错过了这趟校车。
11.“发芽”“出发”“蒸发”“发扬”这四个词中“发”字的意思依次是(  )
A.产生;启程;放散、散开;扩大
B.扩大;产生;放散、散开;启程
C.启程;放散、散开;扩大;产生
D.产生;扩大;启程;放散、散开
12.“我得天天照管它们,像好朋友似的关切它们。”插在哪个位置最合适?(  )
①不过,尽管花草自己会奋斗,我若是置之不理,任其自生自灭,大半还是会死的。
②一来二去,我摸着一些门道:有的喜阴,就别放在太阳地里;有的喜干,就别多浇水。
③摸着门道,花草养活了,而且三年五载老活着,开花,多么有意思呀!
④不是乱吹,这就是知识呀!
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 D.④之后
二、判断题。(下列说法正确的在括号里打“√”,错误的在括号里打“×”)(5分)
1.《匆匆》一文用一系列排比句描写人们日常生活的细节——洗手、吃饭、默默时时间的流逝,把日子来去匆匆写得很具体。(  )
2.《桃花心木》的作者介绍种树人种树的经验、道理和方法,目的是要告诉园林工作者要想让树木长得高大茂盛应该让树木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  )
3.《顶碗少年》中描写了顶碗少年三次表演的过程:面对失败,坚持一次次表演,最后获得成功。(  )
4.“孔子东游”是指孔子到东方旅游。(  )
5.《手指》中作者以手指的全体比喻人的全体,阐明“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
三、根据平时的积累填空。(12分)
1.“孔子不能决也”这句话体现了孔子______________的态度,你联想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名言。
2.当你做事拖拉时,老师会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这句名言来提醒你做事应一气呵成。
3.《两小儿辩日》: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教育是一门艺术,不论是《师说》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
____,孰能无惑?”还是中国古人所说的“种树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必养其心”,都强调了育人的方式方法。
5.《学弈》选自《____________》,短文采用________的写作手法,写了两个人跟弈秋学下棋时的不同表现:一人“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一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态度不同,学习效果也截然不同。
第二部分:阅读欣赏(31分)
(一)垃圾分类,生态龙岩(16分)
垃圾已成为城市发展的负担,近两年,我们龙岩市生活垃圾以每年超过10%的速度增长。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是破解垃圾围城的关键手段。家庭垃圾占生活垃圾总量的60%左右。垃圾分类就是要在家里先把垃圾分好类,怎么做呢?第一步:给家庭准备不同功能的垃圾桶。第二步:垃圾分置,在厨房准备一个绿色的厨余垃圾桶装丢弃的菜叶等。在厨房里产生的并不一定就是厨余垃圾,建议在阳台或者厨房放置一个蓝色的垃圾桶装可回收的废纸、易拉罐、啤酒瓶等。有害垃圾如废旧电池、灯管和日用化学品等要放在红色垃圾桶。其他垃圾如废旧衣物、破旧陶瓷品、一次性餐具等应放在橙黄色垃圾桶。
在这场人与垃圾的战役中,人们把垃圾从“敌人”变成了“朋友”。有人曾经把垃圾称为“放错地方的资源”。通过综合处理,回收利用,可以减少污染,节省资源。例如:每回收1吨废纸可造纸850 kg,节省木材300 kg,比等量生产减少污染74%。
1.破解垃圾围城的关键手段是(  )(3分)
A.在家里先把垃圾分好类。
B.推进城市垃圾分类工作。
C.让绿色发展深入龙岩人心。
D.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2.家庭垃圾占生活垃圾总量的(  )(3分)
A.10%左右 B.74%左右 C.60%左右 D.85%左右
3.根据图中,从左到右垃圾桶的摆放顺序,以下垃圾对应投放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废旧电池   啤酒瓶    一次性餐具  粽子叶
B.啤酒瓶    粽子叶    废旧电池   一次性餐具
C.一次性餐具  废旧电池   粽子叶    啤酒瓶
D.粽子叶    一次性餐具  啤酒瓶    废旧电池
4.综合以上材料,对“垃圾”的认识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垃圾都是有害的。
B.垃圾都可以变废为宝。
C.厨房产生的垃圾都是厨余垃圾。
D.垃圾分类回收,可节能环保。
5.作为一名龙岩人,请你为建设生态龙岩献言献策。(至少写出两点具体建议)(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__________________(15分)
有一个三十多岁的青年,没家没业,游手好(hǎo hào)闲,赌博打牌样样精通。他是那样坏,坏到家人都以他为耻。他没钱赌博,向别人借钱时谎称家里人得了绝症。因为他撒谎家里人从老到小都“死”过几百回了。后来,所有亲友都不再相信他,见了他如避瘟神。他落魄至极,到处混吃混喝,更加惹人厌恶 (è  wù)。
有一天,他忽然想起在省城还有一个亲戚,而且很有钱,于是他跑到那里去,说家里人得了重病,需要借三万块钱应急。
一般情况下,他借几万块钱,人家只借几千或几百,但这个亲戚二话没说就把三万块钱拿了出来。
“给,”她说,“快拿去治病!”
那只是一个远房亲戚,与他家联系甚少,这样的信任对于他而言简直是奇迹。况且,从进了门,她就递上水果与热茶,并且说:“累了吧,要不要洗个澡?”许久以来,他如一块破布,被人扔来扔去,这忽然到来的关怀让他受宠若惊。
临走时,亲戚说:“他们都说你说谎,说你借钱从来不还,我一直相信自己的眼光,不信你是那样的人……”
亲戚还要说下去,他的眼泪已经下来了,原来亲戚什么都知道,可她对他这样信赖,还是借三万块钱给他。她明明知道这三万块钱有打水漂的危险啊。他没有拿钱。
下了楼,他用身上所有的钱买了张车票,来到南方。他从一个搬运工做起,最苦最累的活都做遍了。几年后,他成了一个房地产开发商,他有了自己的车子房子妻子孩子。曾经,他以为这一生没有什么指望了——三十多岁了还能做什么呢?但是他就是从三十多岁才开始的,他终于明白,只要有希望,人生从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而这希望,就来自一次信任。
那年春节,他专程去了趟省城,带着一份厚礼,拜访那位亲戚。“谢谢你,点亮了我心中已经熄灭的灯,那灯,照亮了我的人生!”他说。
1.用“—— ”标出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2分)
2.给短文选一个你认为合适的题目(  )(3分)
A.简单的信任 B.点亮心灯 C.神奇蜕变 D.真诚感谢
3.对“许久以来,他如一块破布,被人扔来扔去,这忽然到来的关怀让他受宠若惊”这句话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用“一块破布”作比喻,形象地写出了这个青年的人生毫无价值。
B.“这忽然到来的关怀”来自于青年的一个远房亲戚。
C.“这忽然到来的关怀”让青年感到人生有希望。
D.“被人扔来扔去”说明青年落魄至极。
4.请发挥你的想象,写出青年没有拿钱时的心理活动: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5.读了这个故事后你明白了(  )(3分)
A.人的成功取决于一个富有的亲戚。
B.只要有希望,人生从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C.信任对于青年而言简直是奇迹。
D.青年由一个游手好闲的人变成一个有作为的人。
第三部分:习作表达(40分)
(一)小练笔。(5分)
请以本市六年级的小学生徐明的身份给同学们写一份倡议书。呼吁大家保护美丽的校园,节约用水、用电。
(二)习作。(35分)
翻开我们成长的书本,一页又一页,记载着我们童年的点点滴滴:有成功,有失败,有欢笑,有泪水……但无论怎样都是那样的令我们难以忘记。你经历过哪些印象深刻的“第一次”呢?以《难忘的“第一次”》为题,把第一次的经历写清楚,还要写出在经历“第一次”之后获得的启示。
第一组达标检测卷
第一部分:积累运用
一、1.A 2.D 3.C 4.B 5.B 6.D 
7.D 8.D 9.D 10.A 11.A 12.A 
二、1.√ 2. × 3.√ 4. × 5.√
三、1.实事求是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及其日中如探汤 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4.人非生而知之者 必培其根 种德者
5.孟子·告子 对比 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第二部分:阅读欣赏
(一)1.D 2.C 3.B 4.D 5.略。
(二)1.hào wù
2.B 3.A
4.略。 点拨:根据青年当时的处境去联想,重点突出被信任的感动,以及今后的决心。
5.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