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课件(第1课时)(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光合作用课件(第1课时)(2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8-12-19 12:43: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第五章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 第一节 光合作用(1)学习目标光合作用是地球上一切生命生存、发展、繁荣的基础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光化学反应公式光合作用的发展史17世纪上半叶 海尔蒙特(比利时)实验
1771 普利斯特利(英国)实验
1779 英格豪斯(荷兰)实验
1782 瑟纳比埃(瑞士)实验
1864 萨克斯(德国)实验
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 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光是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分析讨论:1.实验前为什么要对实验材料进行暗处理?让叶片内原有的淀粉全部消耗完2、实验选用的叶片,一部分被遮光,一部分不遮光,这两部分在实验中各有什么作用?对叶片进行不遮光处理是检验植物合成淀粉是否需要光的主实验对叶片进行遮光处理是设置对照3、你怎样解释在酒精溶液中的绿叶脱色而使酒精溶液变绿的实验现象?叶肉细胞中的叶绿素能溶于酒精溶液,使叶片脱色而酒精溶液变绿4、用碘液染色后的叶片颜色发生怎样的变化?这种实验结果说明什么?用碘液染色后,叶片不遮光的部分变蓝,
叶片遮光部分不变蓝说明光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检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实验原理:
1、氧气有助燃特性,可以使熄灭的木条和卫生香燃烧
2、氧气不溶于水,可以采用排水法收集检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结论:氧气是光合作用的产物1、将带火星的卫生香和木条伸入试管后发生了什么现象?此现象说明了什么?
立刻猛烈地燃烧起来,说明金鱼藻在光下释放氧气
2、光合作用产生的助燃气体是什么?
氧气1、实验必须在光下进行的
2、清水应为温水,在一定的温度下,温度越高,植物光合作用越强,释放的氧气越多越快。验证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银边翠彩叶草银边天竺葵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检验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实验原理:
1、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
2、淀粉遇碘变蓝检验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光合作用原料:场所:条件:产物:二氧化碳和水叶绿体光淀粉和氧气光叶绿体贮1.光合作用的原料是( )
A.叶绿素、水和二氧化碳 B.二氧化碳和水
C.淀粉和氧气 D.光、叶绿素和水2.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是( )
A.水 B.二氧化碳 C.光 D.叶绿体BC3、在学习光合作用后,小张同学在同一棵树上,早晨、中午、傍晚各摘取大小相同的叶片a、b、c,将叶片脱水后,称其干重,得到的结果是( )
A.a>b>c B. b>c>a C.c>b>a D.a>c>b4、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中,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暗处一昼夜,其目的是( )
A.便于检验淀粉的多少 B.有利于除去叶绿素
C.让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耗尽 D.便于用碘液检验
BC5.“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实验顺序是
①把叶片放到装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
②把天竺葵放在光下照射
③用黑纸片把天竺葵叶片遮盖一部分
④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⑤把部分遮光的叶片摘下,去掉黑纸片
⑥用清水漂洗叶片后滴加碘液6.下图是验证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两套实验装置,A装置的水槽里放的是氢氧化钠溶液,B装置的水槽里放的是清水。把A、B两装置同时放在黑暗处24小时,然后一起移到阳光下。(1)数小时后,摘下A装置内的叶片,经过处理后加碘液数滴,叶片颜色_________,证明叶片中_____存在。水槽里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
(2)摘下B装置内的叶片,经处理后加碘液数滴,叶片的颜色______,原因是 _______ _ _。(3)将两装置先放在黑暗处24小时的作用是________。
(4)该实验说明________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5)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是_________。6.下图中甲、乙、丙是放在阳光下的大小一样、密闭的玻璃装置。乙、丙中各放一盆发育阶段相同、生长良好的花,甲、丙中各放一只同样年龄、相同性别和体质的小白鼠。(1)图_________中的小白鼠比另一只生活的时间长,因为此图中的植物通过_________产生了_________,从而使这只小白鼠能获得较多的_________。
(2)图_________中的花比另一盆花生活的时间短,因为这盆花把密封罩内的_________用尽,植物体就不能进行_________了。Thank you for wat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