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2018) 27孙中山破陋习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2018) 27孙中山破陋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12-19 13:24: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4 孙中山破陋习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有条理、生动地讲述故事。
 2.学习抓住几个表示时间的词句,感知故事叙述的顺序,读懂故事的主要内容。
 3.能尝试从不同人物的不同表现入手,想象画面,抓住关键词语“含着眼泪、深深地、长长的布条、一道又一道”等词语,体会其中表达的情感。
 4.对比朗读文中饱含情感的句子,初步学习联系上下文“对比阅读”的读书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学习抓住几个表示时间的词句,感知故事叙述的顺序,读懂故事的主要内容。
 2.能尝试从不同人物的不同表现入手,想象画面,抓住关键词语“含着眼泪、深深地、长长的布条、一道又一道”等词语,体会其中表达的情感。
 难点:
 1.在语言对比中体会具体描写表达的情意,体会姐姐缠足给家人带来的痛苦,体会孙中山生气、心疼的心情。
 2.对比朗读文中饱含情感的句子,初步学习联系上下文“对比阅读”的读书方法。
 教师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根据学生的预习单查看预习情况,以便以学定教,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实效性。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板题,示标导学:
 1.(出示孙中山头像)今天我们来认识历史上的一个名人。他是谁?哪位同学能把他的名字响亮地告诉给我们听?
 2.板题:
3.用课件出示目标,导学稿。
二.自学自测,小组纠错。
检查自学。
 (一)交流预习,集中识字。
 1.看看谁是学习小能手。师(课件出示生字)文中的这些生字词,你能正确地读出吗?
PPT出示:
 挑柴 痛苦 心疼 受罪 祖宗 既然 不该 总统 废除
 (1)学生先练读。指读。随机正音。
 (2)说一说这些字有什么不同。分别组词。(学生自主学习,然后小组交流,指名说一说,借助组词区分字义,注意字的形旁和字义的联系;要注意“疼痛”两个字和病有关,因此是“疒”旁;而“废”是“广”字旁。)
 2.读完了这篇课文,大家知道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也提出了自己不能理解的问题。读书就要这样,既要读懂作者写的内容,也要善于提出自己不能理解的问题,这样读书才能深入,才能有更多的收获。
 (1)看课题:孙中山是一个怎样的人?你能从课文中找到对他的介绍吗?读一读。
 出示句子: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当了临时大总统,他首先废除的就是这个残害中国妇女上千年的缠足陋习。
 从这句话中你可以感知孙中山是个什么样的人物?(不平凡)读读下面的这段话,看看能不能帮助你了解他。
 孙中山,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先驱,“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创始人。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他去世后,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称孙中山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
 (2)“破陋习”在课文中指什么事?“破”的意思是什么?(废除、破除)
 (3)默读课文思考,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PPT出示:
 孙中山小时候很(    )姐姐,一天,他看见(    ),感到(       )。以后的几个月,孙中山再也没有(     ),再也没有(      )。后来他当了临时大总统,首先(        )。
 (抓住几个表示时间的词句,感知故事叙述的顺序,读懂故事的主要内容。)
 学生根据提示概述课文的主要内容,并标画出表示时间的语句,感知课文记叙的时间顺序。
读了课文,你能说说孙中山为什么要废除陋习吗?(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初步说一说)
组内纠错。
三、质疑拓展,小组小结。
 黑板上记下了大家提出的问题,我们看看哪些问题是大家最关心的。大家课下通过查阅资料、向老人询问、向家长请教等方法,看看你能解决哪几个问题。
 1.姐姐非常痛苦,妈妈也含着眼泪,为什么还要缠足?
 2.为什么不缠足就要被人家笑话?
 3.什么是辛亥革命?“临时大总统”是什么意思?
 4.为什么缠足是残害中国妇女上千年的陋习?这个陋习都存在上千年了,为什么只有孙中山废除了它?
 5.什么是陋习?为什么称“缠足”是陋习?生活中还有哪些陋习?
教师小结。
课堂检测布置作业。
用课件出示检测题。
做新课堂1-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