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 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 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12-19 14:41:21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第2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
【学习目标】2′
1、讲述萨拉热窝事件的主要过程,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
2、以凡尔登战役为例,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自主学习】15′
【巩固目标】26′
(一)萨拉热窝事件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 发展不平衡,各国实力发生重大变化。
2、导火线:1914年6月, 帝国皇太子斐迪南大公参加在萨拉热窝举行的一次军事演习。塞尔维亚秘密派出青年杀手 刺杀了斐迪南大公夫妇,这就是震惊世界的 。这一偶发事件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3、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爆发:1914年7月,奥匈帝国对 宣战。全面爆发:1914年8月, 进入战争状态。
(二)凡尔登绞肉机:
1、交战双方是 和 ,主战场在 ,主要战线是 。
2、主要战线:形成东、西、南三条战线,其中 是主要战线。
3、主要战役:1914年9月 战役,1916年的 战役、 战役
战役。
凡尔登战役:
(1)概况:发生在1916年的 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在法国和德国之间的一次战役。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伤亡人数最多的战役之一,历史上称之为 。
(2)影响:凡尔登战役之后,德军的进攻被遏止,法军开始由防御转入战略进攻。
(三)人类的灾难:
结束 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以 战败而结束。
性质 帝国主义国家为争夺 和 而进行的战争。
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4年多,战火燃遍了 三大洲,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知识积累】2 ′
一战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起止时间、性质、转折性战役。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各国实力发生重大变化。
直接原因:萨拉热窝事件
起止时间:1914年7月----1918年11月
性质:帝国主义国家为争夺殖民地和 势力范围而进行的战争。
转折性战役:凡尔登战役
【知识链接】
德国和法国在领土扩张问题上经历过无数次战争,阿尔萨斯一直被法国和德国争来夺去。对这两个地区的争夺也是一浓缩的德国与法国恩怨史。
德法两国为什么会对这两块地情有独钟呢,为什么发生这么多恩恩怨怨?
要真正说清这个问题,需要从地理位置及资源两个方面来说明它。对于一块不毛之地,在一般情况下是不太可能像法国和德国那样大动干戈的,然而阿尔萨斯和洛林如此重要,它甚至左右着两个帝国的命运。
首先,这两块地在领土面积上不算大,但在战略地位上相当重要,这是德法两国前期不遗余力争夺的关键原因。
到了工业革命时代,这个地区的作用不仅表现在战略地位上,更重要的是这两个地区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及与此相关的工业体系,如果获得这两个地区,对本国经济将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工业革命后,这两块地对于德法两国的命运有深远的影响,德法两国的盛衰成败也从这两个地区的易手中清晰地体现出来。
在农耕文明时代,法国在欧洲大陆上绝对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霸主。“百年战争”中把英国的势力赶回了英伦本岛后,随后面临着哈布斯堡王朝对法国的“铁桶阵”,最后法国通过30年战争(1618-1648年)打败了哈布斯堡王朝。
30年战争使法国取得了阿尔萨斯与洛林,成为欧洲当之无愧的霸主,这一结果也加深了德国的分裂,难以对法国产生什么威胁。
而在法国大革命中,法国以一己之力单挑全欧洲,英国、沙俄、奥匈帝国、普鲁士德国等国家为了扼杀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组织了七次“反法同盟”。在前四次战争中,都是以法国全胜而告终,最后滑铁卢战役中才使法国一代枭雄拿破仑屈服,拿破仑最后死在了圣赫勒拿岛。
可以说,法国在整个欧洲近代史上的战绩是异常辉煌和灿烂的,数百年之中,法国都在欧洲大陆上四方征战,在拿破仑时代达到了巅峰。战争除了人力之外,最重要的是后勤,法国发达的农业及手工业使法国有强大的国力保障。
为了实现国家的统一,摆脱法国对普鲁士的控制,在俾斯麦首相“铁血政策”的推动下, 1870-1871年普鲁士与法国之间的普法战争爆发,这场大会战以法国完败、德国统一而结束。
这场战争后,法国不仅丧失了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而且失去了重要的工业原料基地,这也是《最后一课》的背景,该地区人民也丧失了学习法语的权利。
工业革命是煤炭的时代,在推动煤炭及铁矿石储量丰富的阿尔萨斯和洛林后,法国再也没有办法复制农业文明时代的辉煌,在深刻改变整个世界格局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法国交了一份最差的成绩单。

在工业革命中,法国因为匮乏的煤炭资源而大为吃亏,只能眼睁睁看着其他国家大口吃肉,而自己只能喝点汤。法国基本上就失去了与其他国家争霸的资格,法国只能局限于一个区域性的大国。
上帝把欧洲最美的一段给了法国,法国拥有丰饶的巴黎盆地及阿基坦盆地,平原占总面积的2/3,三面环山,濒临大西洋和地中海,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这使法国农业文明时代异常辉煌,但又使其在工业革命中变得先天不足。
反观德国,则是另外一番景象。德国山地多,这使其煤铁资源蕴藏丰富,这为德国第一次工业革命提供了充沛的动力。通过普法战争,德国掠去了阿尔萨斯和洛林,在使法国严重失血的同时,却使自己如虎添翼。
到了20世纪初期,在工业产品生产方面,德国甚至超过了英国这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把法国远远地抛到了后面。德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占16%,跃居第二位,英国则居第三位,为12%,法国则排不上号。
一战前,普鲁士工业蒸蒸日上,经济的过分扩张使德国必然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需要更多的殖民地来获得原料发展工业,并向世界倾销产品。
当时世界殖民地已经被世界列强基本瓜分完毕,德国只有通过战争的方式来取得欧洲霸权及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法、英)的殖民地。
20世纪初期的德国外长皮洛夫说“……让别的民族去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第一次世界大战也随之而来。
一战后,德国再次失去阿尔萨斯和洛林,但德国仍有庞大的资源。鲁尔区的工业是德国发动两次世界大战的物质基础,战后又在“西德”经济恢复和经济起飞中发挥过重大作用。
鲁尔区生产全国80%的硬煤,90%的焦炭,集中了全国钢铁生产能力的2/3,电力、硫酸、合成橡胶、炼油能力、军事工业等均在全国居重要地位。
注:《最后一课》在法国不是学生必修课文,好多法国人不知道谁是都德(Alphonse Daudet)和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最后一课》。
1、 选择题(总6个小题,每题3分,共18分)
1、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战争的主要依据是( )
A.交战双方都是帝国主义国家 B.英德矛盾是导致战争的主要矛盾
C.交战国的目的是重新瓜分世界 D.新兴的帝国主义要压倒老牌的国家
2、一战爆发后,意大利加入协约国方面对德作战,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协约国进行的是正义战争 B.意大利不讲信誉
C.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利益原则 D.协约国集团一开始就稳操胜券
3、1916年11月,罗曼·罗兰在《战时日记》中写道:“欧洲正在奔向奴役和毁灭。两年以来,它一直疯狂的沿着这条灾难的道路越走越远……”这里所说“奔向奴役和毁灭”开始于( )
A.拿破仑执政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希特勒上台 D.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4、一次世界大战中,为维护自己的主权和独立而战的国家是( )
A.塞尔维亚 B.保加利亚 C.英国 D.法国
5、萨拉热窝事件造成的严重后果给我们留下的深刻教训是( )
A.民族独立式历史发展的必然 B.恐怖活动严重威胁世界和平
C.民族意识是历史发展的动力 D.暗杀是民族解放的对策
6、运用数据进行分析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下表反映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
第一次世界大战情况统计
持续时间 参加国 死伤人数 经济损失
4年多 30多国 3000多万人 3400多亿美元
A.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B.人类历史上的空前浩劫
C.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D.十月革命爆发的直接原因
二、非选择题(总1个小题,共12分。)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材料二:这是一次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一位战地记者曾这样记述道:“整个树林被削平得像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覆盖物弹痕累累……到处者是残骸、击破的战车、碎成一块一块的尸体,击毁的大炮,几个月都是如此。
读后请完成:
(1) 这两个材料都是描述哪一场战争?作战双方是谁?(3分)


(1) 材料二中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发生在哪一年?被称为绞肉机说明了什么?(4分)


(1) 这场战争双方的目的是什么?战争的性质是什么?(2分)


(1) 中国参加了哪一方作战?结果怎样?(2分)


(5)战争给人类带来灾难。请你设计一条以“呼唤和平”为主题的宣传语。(1分)




第 2 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