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单元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烧开同样一壶水,完全燃烧的干木材与完全燃烧的无烟煤质量不同,这是因为干木材和无烟煤具有不同的 ( )
A.热值 B.比热容 C.密度 D.热量
2.用天平称一粒大米的质量,下利方法中相对比较简单而又正确的 ( )
A.先测出100粒大米的质量,再通过计算求得
B.把一粒大米放在太平上反复仔细测量即可测得
C.把一粒大米放在烧杯中测出总质量,再减去烧杯的质量
D.把一粒大米放在天平盘中,反复测量,再求平均值
3.如果把“1.32kg”转换成用“g”作单位,下列换算过程正确的是( )
A. 1.32 kg=1.32 kg×1 000=1 320 g B. 1.32 kg=1.32×1 000 kg=1 320 g
C. 1.32 kg=1.32×1 000 g=1 320 g D. 1.32 kg=1.32×1 000=1 320 g
4.某中学生的信息档案中,错误的信息是( )
A. 步行速度10m/s B. 质量50kg C. 体温36.5℃ D. 身高1.68m
5.估计我们自己正常喝一口水的质量大约是( )
A. 400mg B. 4g C. 40g D. 400g
6. 关于物体的质量,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一个物体的质量大小决定于物体含物质的多少,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B. 物体有质量是由天平称出来的
C. 质量为3.5×107毫克可能是一个小学生的质量
D. 国际通用的质量单位是千克,它等于巴黎国际计量局内的国际千克原器的质量
7.如图所示的图象中,能表示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关系的是( )
A. B. C. D.
8.下列关于质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大了?????B. 物理书在北京和上海的质量是一样的
C. 1kg的棉花比1kg的铁块质量小 D. 将铁块压成铁饼,质量减小了
9.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分别用甲、乙两种物质制成体积相等的两实心物体a和b,放在足够多的水中静止后,则( )
A. a漂浮,a受到的浮力大于b受到的浮力
B. a沉底,a受到的浮力大于b受到的浮力
C. b漂浮,b受到的浮力大于a受到的浮力
D. b沉底,b受到的浮力大于a受到的浮力
10.如图所示,放在天平上的甲、乙两种实心球体积相等,它们是由不同物质制成的,图中天平平衡.由此可知,甲、乙两种球的物质密度之比为( )
A. 3∶5 B. 5∶3 C. 1∶3 D. 3∶1
11.如图是探究甲、乙两种物质质量跟体积关系的图像.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甲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比乙物质小
B. 甲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比乙物质大
C. 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
D. 不同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
12.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质量的大小与地理位置无关 B. 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体积大的密度小
C. 冰熔化成水,密度变小 D. 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13.如图所示,质量为80g,底面积为50cm2,高为10cm的薄壁平底圆柱形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容器中装满某种液体后总质量为480g。另一个质量为100g,体积为60cm3的正方体物块置于容器右侧。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液体密度为0.96×103 kg/m3
B. 放入物块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大
C. 放入物块后,当物块静止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1064 Pa
D. 放入物块后,当物块静止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1000 Pa
14.小亮利用细钢针、量筒和适量的水测量一个形状不规则的小蜡块的密度。小亮正确的测量过程如图甲、乙、丙所示,图中V0、V1、V2分别是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示数。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小蜡块密度ρ蜡的表达式正确的是( )
A. B. C. D.
15.甲、乙两物体质暈之比是2:1,体积之比是1:3,则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为( )
A. 1:6 B. 6:1 C. 2:3 D. 3:2
二、多选题(每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
16.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形状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下列步骤必须的是( )
A. 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m1
B. 用天平测量量筒的质量m2
C. 向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记下量筒中水的体积V1
D. 用细线系住小石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记下量筒中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2
17.如图所示是小亮正确地使用水银体温计测量自己的体温之后,体温计所显示的体温情况。跟使用前相比,下列关于体温计内的水银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水银的内能变大 B. 水银的电阻变大
C. 水银的密度变大 D. 水银的比热容变大
18.体积和质量都相等的铜球和铝球(ρ铜>ρ铝),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铜球一定是空心的
B. 铝球一定是空心的
C. 如果铝球是空心的,则铜球一定是空心的
D. 如果两个球都是空心的,则铜球空心更大些
19.请分析密度表中的情况,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气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液体的密度小于固体的密度
B. 同种物质的密度不一定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密度也可能相同
C. 体积相同的实心铝球和铜球,铜球的质量一定比铝球的大
D. 实心铝块和实心冰块的体积之比是1:3,则质量之比是1:1
20.配置某种特定的盐水,要求盐水的密度ρ=1.2×103kg/m3。现在有V=0.4dm3的盐水,称得盐水质量m=0.52kg,则所配置的盐水( )
A. 符合要求 B. 需加入0.2kg的水后才符合要求
C. 需减少0.04kg的盐水后才符合要求 D. 符合要求后盐水的体积是0.6dm3
三、实验题
21.小王同学用天平和量筒做“测定牛奶密度的实验”。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把天平放在水平的桌面上,调节游码,当指针在标尺中央红线的两边摆的幅度相等时,停止调节;
②把盛有牛奶的玻璃杯放在天平的左盘,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到指针指在标尺的中央,测得牛奶和玻璃杯的总质量为m1;
③把玻璃杯中的一部分牛奶倒进量筒,如图所示,记下牛奶体积V;
④把玻璃杯和杯中剩下的牛奶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当天平恢复平衡时,托盘上三个砝码的质量及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记下质量m2.
(1)小王的实验步骤中有一处明显不合理 ,请更正________;
(2)正确操作后,重做实验,把以上步骤中测得数据填入下表中求出牛奶的密度.
(3)在实验步骤④中,小王在加减砝码和移动游码时,首先做的是 ________
A.先加50g的砝码 B.先加5g的砝码
C.先移动游码 D.随便,都可以
22.用托盘天平称量一个物体的质量时,在右盘放入适量的砝码并调节游码到某一位置上。当天平出现下列哪些现象时,可以进行读数( )
①指针摆动幅度越来越小
②指针在分度盘中线附近左右摆动的幅度相等
③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处
④指针静止在分度盘左端刻度线处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23.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定小合金块的密度.
(1)天平测量时,指针静止时的位置如图甲所示.为使天平平衡,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平调平后,将小矿石放在左盘,右盘中所加砝码以及游码位置如图乙,由此可知,小合金块的质量为________g;
(3)先在量筒中倒入20mL的水,然后将小合金块浸没在水中,此时水面如图丙所示眼睛应该在_______(A/B/C)位置再次读取水的体积,小合金块的体积为________cm3,密度为______________kg/m3。
四、计算题
24.一铁球的质量为158g,体积为30cm3,通过计算判断它是空心还是实心?若是空心的,计算空心部分的体积。若空心部分注满水后,球的总质量是多少克?(铁的密度ρ铁=7.9×103kg/m3)
25.有位同学根据所学密度知识进行了如下测定:首先用天平称出一盒牛奶的质量是250g,喝完再称得空盒质量是26g,然后认真观察牛奶盒,发现牛奶的净含量是200ml.问:经他们检测计算同学们喝的牛奶是否符合纯牛奶标准?
26.体积为30立方厘米的铜球,质量是89克,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若是空心的,空心部分注满水,它的总质量是多少?(铜的密度是8.9×103kg/m3)
试卷第4页,总6页
参考答案
1.A
【解析】
试题分析:明确几个概念的物理意义:
(1)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燃烧值,其单位是J/kg.
(2)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3)单位体积内物体的质量叫密度,密度的大小与质量和体积无关;
(4)在热传递的过程中,物体改变内能的多少叫热量,是过程量,一个物体不含有热量.
故选A。
考点:燃料的热值.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热值、比热容、内能、热量概念的了解与掌握,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目.
2.A
【解析】称一粒大米的质量应该用积累法,即先测出100粒大米的质量,再用总质量除以100计算求得,选A
3.C
【解析】
【详解】
A. “1.32 kg×1000”得到的单位不是g.故A错误;B. “1.32×1000 kg”得到的单位不是g.故B错误;C. 进率及过程正确。故C正确;D. 中间换算过程缺少单位。故D错误。故选C.
【点睛】
物理量不同单位的换算正确与否包括两方面:进率和过程.据此作出判断.
4.A
【解析】A、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在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B、成年人的质量在65kg左右,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50kg左右.故B符合实际;C、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6.5℃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C符合实际;D、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中学生的身高接近成年人,在168cm=1.68m左右.故D符合实际.故选A.
5.C
【解析】体积是1cm3的水,质量是1g,一口水的质量不可能为0.4g或4g,质量为400g水的体积是400cm3,相当于一大杯水,因此也是不可能的。所以一口水的质量最接近40g,故C符合实际为答案。
6.B
【解析】A、一个物体的质量大小决定于物体含物质的多少,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符合质量的概念;故A不符题意;
B、物体的质量是物质的属性,天平是测量质量的工具,质量不是由天平称出来的,故B错,符合题意;
C、质量为3.5×107毫克,3.5×107mg=35kg(即70斤),与小学生的质量接近,正确但不符题意;
D、国际通用的质量单位是千克,它等于巴黎国际计量局内的国际千克原器的质量,正确但不符题意;
故选B.
7.A
【解析】
试题分析:重力和质量成正比,当质量为零时,重力也是零,所以重力和质量的关系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
故选A.
8.B
【解析】
【详解】
A. 水结成冰后,状态发生变化,质量不变,故A错误;B. 物理课本在北京和上海只是位置不同,质量不变,故B正确;C.?1kg的棉花和1kg的铁块的质量相等,故C错误;D. 把铁块压成铁饼,形状发生变化,质量不变,故D错误。故选B.
【点睛】
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状态、位置、形状的改变而改变.
9.B
【解析】
【详解】
由图象可知,当m甲=m乙=4g时,V甲=2cm3,V乙=8cm3,则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分别为:ρ甲==2g/cm3,ρ乙= =0.5g/cm3,用甲、乙两种物质制成体积相等的两实心物体a和b,放在水中静止后,因ρ甲>ρ水>ρ乙,所以,a沉底,b漂浮,故AD错误;设a、b物体的体积为V,则F浮a=ρ水gV排=ρ水gV,F浮b=Gb=mbg=ρ乙Vg,因ρ水>ρ乙,所以,F浮a>F浮b,故B错误,C正确。故选B.
【点睛】
由图象读出任意一组质量和体积值,根据密度公式求出甲、乙的密度;分别用甲、乙两种物质制成体积相等的两实心物体a和b,放在水中静止后,比较物体密度与水的密度判断出两物体在水中的状态,物体沉底时排开水的体积和自身的体积相等,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表示出受到的浮力,物体漂浮时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据重力公式和密度公式表示出受到的浮力,然后比较判断两物体受到浮力之间的关系.
10.D
【解析】
【详解】
天平左右两侧的质量相等,根据公式ρ=可得,2ρ甲V+ρ乙V=ρ甲V+4ρ乙V,即ρ甲V=3ρ乙V,解得:ρ甲:ρ乙=3:1.故选D.
【点睛】
根据天平左右质量相等,利用密度的公式列出等式,再进行整理,即可得出两种球的密度关系.
11.B
【解析】由图象知道,物体的质量与体积成线性关系,且图象过原点,说明物体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但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相等,故C错误;当两者的体积相同时,甲物体的质量大于乙物体的质量,即不同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且甲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比乙物质大,故B正确、AD错误,故选B。
12.A
【解析】试题分析: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一个物体质量大小决定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质量大小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都无关,故A正确;同种物质密度一定,它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故B错误;冰熔化为水,状态变了,但质量是不变的;根据水的反常膨胀,体积变小;根据ρ=m/v,在质量一定时,体积变小,密度变大,故C错误;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仅与物质的种类和所处的状态有关,不随质量和体积
的变化而变化,故D错误,故选A。
考点:质量及其特性;密度及其特性
13.C
【解析】A、由题可知,液体的体积V=50cm2×10cm=500cm3,液体的质量m=m总-m容=480g-80g=400g, ,故A不正确;
B、由题可知,容器中已装满某种液体,因而放入物块后,容器内液体的深度不变,由p=ρgh可知,此时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不变,故B不正确;
C、由题可知, ,故而放入后会沉底,
物体放入后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G总=G+G物-G排=mg+m物g-ρ液V排g=480×10-3kg×10N/kg+100×10-3kg×10N/kg-0.8×103kg/m3×60×10-6m3×10N/kg=5.32N,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故C正确;
D、放入物块后,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p底=ρ液gh=0.8×103kg/m3×10N/kg×10×10-2m=800Pa,故D不正确.
故选C.
14.B
【解析】
【详解】
当小蜡块漂浮在水面上时,受到的重力等于排开水的重力,所以由图甲和乙可知,小蜡块的质量等于它排开水的质量,即:
,
由甲和丙可知,小蜡块的体积为,
所以小蜡块的密度:
。
故选B。
【点睛】
重点是浮沉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漂浮时浮力等于重,所以排开水的质量即为蜡块的质量,再结合浸没时蜡块的体积可表示出密度的关系式。
15.B
【解析】密度之比:ρ1:ρ2:6:1,故B正确。
点睛:已知两物体的质量之比和体积之比,根据公式ρ可求密度之比。
16.ACD
【解析】测小石块的密度,需要测出小石块的质量m1;小石块形状不规则,用“排水法”测出其体积,向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记下量筒中水的体积V1,用细线系住小石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记下量筒中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2,则小石块的体积V=V2-V1;根据密度公式,得出小石块的密度为。因此上述步骤必须的是ACD,没必要测出量筒的质量,故B无用。
答案为ACD。
17.CD
【解析】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和;物体的内能发生变化,可能表现在物体的温度变化,也可能是状态的变化,所以,使用后水银体温计跟使用前相比,温度升高,内能变大,故A正确;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是: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测量后,水银柱的长度增加,温度升高,故电阻变大,故B正确;测温后水银质量不变,但体积增大,由ρ=m/V知道,水银密度变小,故C错误;比热容是物质的属性,不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故D错误,故选CD。
18.ACD
【解析】根据公式ρ=m/V知道,质量m相同的不同物体,密度ρ大的,体积V小;体积和质量都相等的铜球和铝球两球中,因为铜的密度比铝的密度大,所以铜的体积比铝的体积小,而两球的体积相等,则铜球是空心的;如果铝球是空心的,则铜球空心部分更大,故D正确,故选ACD。
19.BCD
【解析】分析密度表可以看出,水的密度比干松木的密度大,所以液体的密度小于固体的密度是错误的,A错误。
水和冰是同种物质,但密度不相同;酒精和煤油是不同物质,但二者密度相同。所以同种物质的密度不一定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密度也可能相同是正确的,B正确。
铜的密度比铝的密度大,根据m=可知,体积相同的实心铝球和铜球,铜球的质量一定比铝球的大,C正确。
实心铝块和实心冰块的体积之比是1:3,则质量之比m铝:m冰=,D正确。
故BCD正确为答案。
20.BD
【解析】分析:知道盐水的质量和体积,根据密度公式求出盐水的密度,与需要的盐水的密度比较,判断是否符合要求;无论加盐还是加水,计算盐水密度要用总质量除以总体积,据此求解加水或盐的体积、质量;原来盐水的体积加上所加水或盐的体积可得最小体积。
解答:现在盐水的密度:,所以不符合要求,应该加水,故AC错;设应该加水的体积为V水,则解得:加水的质量: ,故B正确;盐水的最小体积,故D正确。
故选:BD。
【点睛】当盐水的密度不符合要求时,需要加盐或加水,无论加盐还是加水,配制的盐水的密度等于总质量除以总体积。
21. 应先调节游码再调节街平衡螺母 81.5;48;50;0.96 B
【解析】(1)①把天平放在水平的桌面上,调节游码,是错误的,应该是先将游码移至“0”刻度线处,再调节平衡螺母进行调平;?
(2)玻璃杯和剩余牛奶的质量
量筒中牛奶的质量?
量筒中牛奶的体积?
牛奶的密度
(3)在使用天平测量质量时,按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试加砝码最为合理,因此小王在加减砝码和移动游码时,首先做的是先加5g的砝码.?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1). 应先调节游码再调节街平衡螺母 (2). 81.5;48;50;0.96 (3). B
22.B
【解析】指针摆动幅度越来越小,可能是在中线的一侧来摆动的,此时不能读数,故①错误;指针在分度盘中线附近左右摆动的幅度相等,说明此时天平也是平衡的,可以进行读数,故②正确;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处时,天平是平衡的,可以进行读数,故③正确;指针静止在分度盘左端刻度线处,天平不平衡,不能读数,故④不正确;故应选B。
23. 取下最小砝码、移动游码 16.4g B 10 4.1×103
【解析】天平测量时,指针静止时的位置如图甲所示,说明砝码的质量比物体的质量大,为使天平平衡,应该取下最小砝码、移动游码。
由图乙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g,所以小合金块的质量m=10g+5g+1.4g=16.4g。
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视线应与液面的凹面相平,故眼睛应该在B位置读取水的体积。小合金块的体积为V=30ml-20ml=10ml=10cm3,则密度为。
24.此球是空心的; 10cm3; 168g。
【解析】解:由可知,实心铁球的体积: ,,
因为V铁<V,
所以此球为空心;
铁球空心部分的体积为:
V空=V﹣V铁=30cm3﹣20cm3=10cm3。
若在空心部分注满水,则水的质量:
m水=ρ水V空=1.0g/cm3×10cm3=10g,
注满水后铁球的总质量:
m总=m水+m=10g+158g=168g。
答:此球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为10cm3;若空心部分注满水后,球的总质量是168g。
点睛:判断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实质上都是根据密度定义式,比较实际物体与实心物体的质量,体积或密度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即比较质量法、比较体积法和比较密度法,如果存在差异,则实际的物体为空心物体。
25.经他们检测计算同学们喝的牛奶符合纯牛奶标准.
【解析】解答:已知一盒牛奶的总质量m1=250g,空盒质量m2=26g,则牛奶的质量:
m=m1-m2=250g-26g=224g,牛奶的体积:V=200mL=200cm3,
牛奶的密度: ==1.12g/cm3=1.12*103kg/m3
因为牛奶的密度在(1.1~1.2)×103kg/m3的范围之内,所以该牛奶符合纯牛奶标准。
26.空心, 109g
【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因为铜球铜的体积V实=m/ρ铜=89g/8.9g/cm3=10cm3 即10cm3<30cm3,所以该铜球是空心的;因为注水体积V'=V-V实=30cm3-10cm3=20cm3;所以注水质量m'=V'ρ水=20cm3×1g/cm3=20g,所以此时质量m总=m+m'=89g+20g=109g。
考点:质量和密度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