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市八校联谊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12月联考八年级历史试卷(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孝感市八校联谊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12月联考八年级历史试卷(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12-19 17:54:32

文档简介




历史答案:
    1 - 5:A B D B C 6 -10:B C B C D
11-15:B D C B B 16-22:B D C D B C B
23.题:
⑴《南京条约》(1分)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1分)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1分)
⑵《辛丑条约》(1分)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1分)
⑶三元里人民抗英(或义和团运动、太平军抗击洋枪队)(1分)左宗棠收复新疆(或邓世昌……,左宝贵……,关天培……)(1分)
⑷感想:落后就要挨打 勿忘国耻
    中华民族具有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 (其它言之有理即可)
24.题:
⑴民族 民权 民生 (必须全对才能给1分)
⑵中共一大的召开。 (1分)
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1分)
⑶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成就①创建了黄埔军校 ②取得了北伐战争的胜利
⑷共产党:南昌起义(或秋收起义、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长征等
国民党:发动对红军的围剿,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等
⑸国共两党合作有利中华民族,分裂则有害中华民族。
有合作事竞成 (言之有理即可)
25.题:
①《马关条约》的签订 (1分 )
②签订了《辛丑条约》,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一道闪电:辛亥革命,原因: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③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④农村包围城市(工农武装割据)。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A: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个艰辛曲折的过程
B: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其它言之成理即可)




孝感市八校联谊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联考
八年级历史


注意事项:
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

历史部分(50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中有且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选项。请选出该选项,并将其字母代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涂黑。每题1分,共22分)
1.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 )
A.鸦片战争 B.五四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 下列条约中,既有割地,又有赔款的有( )
①《南京条约》 ②《北京条约》 ③《马关条约 ④《辛丑条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3. 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成立时只有 3 艘轮船,1877 年轮船招商局兼并了美国商人开办的旗昌轮船公司,拥有 30 多艘轮船;湖北织布局成立后,中国进口外国的洋布减少了。 上述材料表明( )
A.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B.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C.洋务运动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
D.洋务运动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4. 下列口号的提出的先后顺序是( )
①变法图强 ②民主科学 ③民主共和 ④自强求富
A.①②③④ B.④①③② C.④①②③ D.①④③②
5. 中国近代史上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件》 B.《马关条约》 C.《辛亥条约》 D.《北京条约》
6. 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但最终中国没有被瓜分,主要原因是( )
A.戊戍变法的开展 B.义和团运动的抗争 C.辛亥革命的发生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7. 对“扶清灭洋”口号的正确分析是( )
①反映了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激化 ②体现了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已经有了科学认识 ③“扶清”有利于争取官兵,却容易让群众对清政府放松警惕 ④“灭洋”能动员广大群众反帝,但笼统排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 他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主义,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他是( )
A.康有为 B.孙中山 C.毛泽东 D.陈独秀
9. 中华民国建立后,采用民国纪年法,1912年是民国元年,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按民国纪年,这一年应是( )
A.民国8年 B.民国9年 C.民国10 年 D.民国11 年
10. 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说明了( )
A.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的反对 B.蔡锷等人发动的护国战争的武力抗争
C.卖国行径不得人心 D.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11. 有一场运动,是为了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该运动是( )
A.五四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洋务运动 D.义和团运动
12. 1919 年五四运动后,出现了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商人罢市的局面,不久,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该史实表明( )
A.中国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
B.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C.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五四运动取得胜利
D.五四运动取得胜利,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13. 以下对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相同之处的讨论,正确的是( )
A.都经过了长期的起义准备
B.一些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C.都具有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性质
D.中国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14. 下列事件中,解放了人们思想的有( )
①洋务运动 ②戊戍变法 ③辛亥革命 ④新文化运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5.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在( )会议上。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八七会议
16. 1924年国共两党的合作正式建立,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该合作取得的伟大成果是( )
A.创建黄埔军校 B.取得北伐战争的胜利
C.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取得胜利,解放上海
D.护国战争取得胜利
17. 2016 年,为纪念孙中山诞辰 150 周年,广州市开展了“一城——中山”的纪念活动,假如你暑期到广州游学,探寻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事迹,应该去( )
A.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旧址 B.辛亥革命首义纪念馆
C.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旧址 D. 黄埔军校旧址
18. 毛泽东开创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开始的事件是( )
A.秋收起义 B.八一南昌起义
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D.红军长征
19. 按照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孝感市某校今年的夏令营活动选择了遵义,你认为下列最能体现遵义红色旅游特色的是( )
A.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B.开天辟地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生死攸关,转危为安
20.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的失败给我们的启示是( )
A.中国革命要从农村转入城市 B.中国革命要从城市到农村
C.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D.必须政治建军,思想建党
21. 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性事件是( )
A.中共二大 B.中共一大 C.遵义会议 D.八七会议
22. 下列是某校为举办“中国共产党早期奋斗历程”图片展而搜集的图片,请你按事件发生的先后排序( )

①井冈山会师创新路 ②南湖游船开天地

③八一枪声建军队 ④遵义会议扭乾坤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②③④① D.④③②①
二、非选择题(共 3 小题,28 分)
23. 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中,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抗争,可以说一部近代史,既是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又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抗争史。(9分)
材料一 清政府开放广州、厦门等五处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 2100 万元;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1)根据材料一回答:该条约的名称是什么?该条约有何特点?材料中最能体现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目的内容是什么?(3 分)

材料二 清政府赔款白银 4.5 亿两;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2)根据材料二回答:该条约是哪一侵华战争的结果?该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是什么?(2 分)

材料三 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农民阶级起来抗争,反抗外国侵略;广大的爱国官兵奋起抗争……
(3)根据材料三回答:试把农民阶级抗争的史实和爱国官兵抗争的史实各举一例。(2分)

(4)综合上述材料,针对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你有何感想?(2 分)

24. 国共两党在历史上既有合作,又有对抗,下列关于国共两党的史实,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 1905 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中国同盟会成为国民党的前身。1912 年,孙中山、宋教仁组建了国民党。
(1)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后来被孙中山阐发为三民主义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分)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 1921 年成立,中国共产党以无产阶级为领导阶级,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领导中国人民一次次走向辉煌。
(2)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事件是什么(1 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何意义(1 分)?
材料三 1924年,在某次会议上,孙中山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开始。
(3)该会议的名称是什么?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后,取得了哪些成就?(3 分)
材料四 1927-1937年,国共两党进行了第一次对抗,长达十年的国共内战,给日本侵华造成了可乘之机。1931年9月18日,日本开始了14 年的侵华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沉重灾难。
(4)把 1927-1937 年期间国共两党对抗的事件各举一例。(2 分)

(5)从国共合作的成果和对抗的后果来看,你有何想法?(1 分)

25. 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10 分)
材料一 “是日本人打开了世界的眼界,让人们看到大清帝国真正的无能……清国政体是一个明显失败的政体……
(1)根据材料一,你认为《纽约时报》是针对什么事件作上述评论的?(1 分)

材料二 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 年,一道闪电划过,但黑暗依旧;1921 年,中国终于迎来的曙光。
(2)材料二所述“1901 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的依据是什么?“一道闪电划过”指什么?为什么“黑暗依旧”?(3 分)

材料三 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国人相继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3)材料三所述的“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分别指什么?(2 分)

材料四 “中国梦”迎来了中国共产党。危难之际,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成为实现“中国梦”的核心领导力量。1927 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中国共产党人经过艰难探索,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正确革命道路”指什么道路?这条道路是从哪里开始兴起并发展的?谈谈你对中华民族复兴历程的认识。(4分)
【孝感市八校联谊2018年联考·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历史试卷 第2页 共5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