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课件(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课件(2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12-19 20:22: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4张PPT。巩固统一的措施秦统一六国秦朝的建立公元前221年复习在我国沿用了两千多年,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对中国历史产生深远的影响统一货币对于促进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和维护国家统一有极为重要的影响统一文字焚书坑儒摧残了文化,钳制了人们的思想创立 中央集权制度 郡县制统一度量衡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南修灵渠巩固边防,成为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使秦朝道路四通八达,便利各地交通往来天下大势是分久必合,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元 张养浩《潼关怀古》读诗知史秦国顺应民心统一天下,结束了几百年的战争,百姓怎么还会苦呢? 秦的暴政楚汉之争一二三陈胜、吴广起义目录材料一 至秦则不然…田租口赋,二十倍于古。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当时人口约2000万人,每年服役的成年男子就有300万人。
——课本P50
材料三 五人共同盗窃,赃物在一钱之上,断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刻涂墨,判为刑徒。
——课本P51材料研读
材料四 秦始皇为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下令烧毁民间收藏的诸子百家书籍……将提出非议的儒生和方士活埋。
——课本P51 相关史事
①沉重的赋税②繁重的徭役和兵役③刑法严苛论从史出自学指导:结合材料和所学,说说秦的暴政有哪些?“焚书坑儒“一.秦的暴政④秦二世更加残暴将大量宫女殉葬,
把修建墓室的所有
工匠闷死在墓里。
屠杀兄弟姐妹、大臣、
剥削更加残酷3
2
1
4
秦的暴政徭役兵役繁重赋税沉重刑法严苛秦二世更加残暴二.陈胜、吴广起义 自学导航
认真阅读教材第51.52页,找到以下相关历史信息,并在课本中及时作出标注。五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意义三步曲原因经过结果时间地点领导人结果:失败意义:2
1
革命
首创
精神 第一次
农民大起义第一个农民政权——“张楚”鼓舞了当时的劳动人民起来反抗秦残暴的统治。3
第一次
提出斗争口号陈胜、吴广起义的意义: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沉重的打击了秦王朝,虽然失败了,但他们的首创精神在我国历史上闪耀着永不磨灭的光辉,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想一想? 如果陈胜、吴广在前往渔阳戍边的途中,没有遇雨,秦末农民起义还会爆发吗?为什么?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秦的暴政公元前207年,项羽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 ——巨鹿之战。公元前207年,率军入咸阳,秦灭亡。 项羽、刘邦起义项羽起义:刘邦起义:秦朝灭亡(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PK楚汉之争的结果如何?战争的性质是什么? 时间: 人物: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项羽 “ 汉王”刘邦三.楚汉之争刘邦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 刘邦项羽 进驻咸阳,废除秦法,“约法三章”,得民心进入咸阳,放纵部下烧杀抢掠,失民心 善用人才,势力壮大刚愎自用,依赖武力,实力削弱 启示:得民心者得天下材料一:《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率军到咸阳后,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使得秦人大喜,民心安定。后来刘邦在谈到为何能战胜项羽时说:张良、萧何和韩信都是人杰,我不如他们,但“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材料二: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
——《史记·项羽本纪》
论从
史出 刘邦、项羽先后领导了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战争。这两次战争的性质是否相同?为什么?反抗秦的暴政农民阶级帝位之争 封建地主阶级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斗争农民战争想一想?本课小结秦末农民大起义1.秦的暴政①沉重的赋税②繁重的徭役和兵役③严酷的刑法④秦二世的残暴统治2.陈胜、吴广起义①时间②地点③结果④意义3.刘邦、项羽起义①垓下之战②秦朝灭亡公元前207年4.楚汉之争①巨鹿之战②楚汉胜败原因公元前209年大泽乡失败地位/影响牛刀小试1.童谣“阿房,阿房,亡始皇”是暗指 (  )
A.秦始皇滥用民力,民怨沸腾
B.有人要在阿房宫刺杀秦始皇
C.秦始皇刑罚残酷,社会动荡
D.秦始皇将葬在阿房宫A牛刀小试2.从修建骊山墓、长城和驰道可以看出,秦的暴政最突出地表现在 (  )
A.繁重的徭役 B.沉重的赋税
C.残酷的刑罚 D.可怕的殉葬A牛刀小试3.秦末农民起义出现多支起义军,最后推翻秦朝统治的是 (  )
A.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军
B.项羽领导的农民军
C.刘邦领导的农民军
D.刘邦、项羽领导的农民军C不见长城下,
尸骸相支柱
—秦民谣六王毕
四海一
蜀山兀
阿房出
—杜牧(明人绘阿房宫图.摹本)古有童谣唱道:“阿房,阿房,灭始皇”修



宫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