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2张PPT。第12课 战后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二战后东欧和亚洲有哪些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欧洲: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
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民主德国、阿尔巴尼亚等
亚洲:中国、朝鲜、越南、蒙古等
导入新课学习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知道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的基本史实; 了解苏联模式在东欧国家推广和“经互会”的成立,
2.了解苏联赫鲁晓夫、勃烈日涅夫、匈牙利等的改革;
3.探究苏联和东欧改革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将历史与现实紧密联系的能力。
重点:苏联改革和匈牙利改革
难点:苏联改革和匈牙利改革失败的原因
一、社会主义力量由一国发展到多国
(一)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完成下列问题:
1.二战后,以苏联为首的欧亚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2.苏联模式在东欧国家的推广;
3.经互会的成立。1.以苏联为首的欧亚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1)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严重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
欧亚一些国 家,如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等,建
立了人民民主政权;有一些国家建立了以反法西斯民
族统一阵线为基础的多党联合政府。
(2)苏联利用苏军帮助这些国家的共产党壮
大自身力量,打击反动势力,建立和巩固 人民政权。
到1949年10月,欧亚共建立了12个人民民主国家,逐
步形成 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2.苏联模式在东欧国家的推广:
社会主义阵营建立后,各国按照苏联模式建立政治经济体制,经济方面优先发展重工 业,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短时间内,各国的经济得到了不同 程度的恢复和发展。
3.经互会的成立
(1)成立的目的:为与美国的经济援欧计划抗衡,苏联加强了对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经 济援助和与它们的贸易联系。
(2)成立时间及成员国:
1949年1月,苏联和东欧7国组成经济互助委 员会,简称经互会。后来,阿尔巴尼亚退出,蒙古、古巴①和越南则相继 加入,计10个成员国。
(3)评价:苏联通过经互会帮助东欧国家克服了战后经济困难,但也利用经互会将各成员国的经济纳人苏联计划经济的轨道。
。经互会国家 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是由前苏联组织建立的一个由社会主义国家组成的政治经济合作组织。经互会旗帜苏联发行的纪念经互会30周年邮票(1979年)材料:经互会成立初期,各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关系比较正常,经济发展较快。1951~1983年,经互会国家的国民收入增长了7.6倍。经互会国家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0%左右,国民收入占世界的25%,工业生产占世界的33%。其经济实力逐渐增强,已成为当时世界上一支重要的经济力量。合作探究:阅读材料探究如何评价经互会的影响积极影响:经互会成立以来,对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各成员国国民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对经互会成员国之间的经济交流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
消极影响:经互会的经济体制实际上是苏联经济模式的扩大,在苏联的控制之下,其它各成员国的经济不能独立自主的发展,而同苏联的经济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而在客观上加强了苏联对其他成员国的经济控制,削弱了其社会主义成员国的经济独立性。
二、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在曲折中前进
(一)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完成下列问题:
1.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效果与局限;
2.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效果与局限;
3. 匈牙利改革的背景、内容、效果;
4.匈牙利经济陷入困境。赫鲁晓夫 1953年, 斯大林逝世 留下了世界一流的军事强国和政治大国的辉煌,也留下了制约苏联进一步发展的政治经济桎梏。1.赫鲁晓夫改革
背景:1953年,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上台执政。
主要内容/措施:
(1)在农业方面,取消农产品义 务交售制,提高农产品收购 价格,给农庄更多的生产自 主权,以提高农民生产的积 极性。
(2)在工业方面,把众多 全国性企业转归各加盟共和 国和地方管理,以提高地方和企业自身的经营权。
(3)在政治方面,批判个人 崇拜,提倡集体领导,开始平反过去的冤假错案。
评价:有一定成效,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斯大林经济政治体制。
3、结果:
4、评价/影响:赫鲁晓夫严厉批评已故斯大林 1956年,苏共二十大
《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在揭露和批判个人崇拜上有重大意义,但全盘否定斯大林的做法引起思想混乱,对苏联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 黑白相间的墓碑毁誉参半的一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年代里,没有一位世界领袖人物的成败能像赫鲁晓夫的成败如此急剧地和决定性地改变历史的进程。”
──尼克松2.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效果与局限:
勃列日涅 夫改革内容:(1)减少中央 的指令性计划,(2)重视消费资 料的生产,(3)改革管理体制,扩大企业自主权,强调利润的刺激作用。
效果:他的改革一度取得了明显的 效果,促进了苏联经济的发展。
局限:到了执政后期,勃列日涅夫停止了经 济体制改革,苏联的经济发展速度明显放慢。
东欧各国被束缚在苏联主导的集团体系中,
缺乏自主选择的条件,难以突破。
首都:布达佩斯 典型代表:匈牙利改革3. 匈牙利改革的背景、内容、效果:
背景:由于照搬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模 式,执政党本身也存在一些问题,这就积累起众多的矛盾,不得不进行改 革和调整。
内容(1)政治上,改善党的领导,革新干部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努力 营造稳定团结的社会局面。(2)经济上,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收入,开放 农贸市场。改革计划管理体制和价格工资制度,允许私人小企业的发展。
效果:这些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匈牙利经济陷入困境
(1)70年代中期,世界发生石油危机, 油价猛涨,这给依赖石油进口的匈牙利造成极大的经济困难。
(3)匈牙利领导 人未能采取正确措施应对国际经济形势的恶化,到80年代,由于外债负担 过重,财政赤字和通货膨胀加剧等原因,匈牙利经济陷入困境。因为中国的改革做到了以下几点: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2.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3.正确处理民族关系。
4.对西方的“和平演变”采取了正确的对策。 合作探究: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和苏联先后进行了改革,中国、苏联的改革却导致了怎样不同的结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改革,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苏联:赫鲁晓夫等的改革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斯大林经济政治体制,后来间接导致了苏联的解体和苏共的垮台。1.针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最先提出改革的苏共领导人是( )
A.列宁 B.普京
C.赫鲁晓夫 D.戈尔巴乔夫
2.在匈牙利进行社会主义改革的同时,东欧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大都进行了改革,这些改革的结果是( )
A、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B、导致内战爆
C、缓解了国内社会矛盾 D、取得很大成就
C课堂达标检测A中华书局版历史九下第12课战后社会主义的
曲折发展导学案(附答案)
学习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知道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的基本史实; 了解苏联模式在东欧国家推广和“经互会”的成立,
2.了解苏联赫鲁晓夫、勃烈日涅夫、匈牙利等的改革;
3.探究苏联和东欧改革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将历史与现实紧密联系的能力。
重点:苏联改革和匈牙利改革
难点:苏联改革和匈牙利改革失败的原因
学习新课:
一、社会主义力量由一国发展到多国
(一)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完成下列问题:
1.二战后,以苏联为首的欧亚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2.苏联模式在东欧国家的推广;
3.经互会的成立。
(二)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阅读材料探究如何评价经互会的影响
材料:经互会成立初期,各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关系比较正常,经济发展较快。1951~1983年,经互会国家的国民收入增长了7.6倍。经互会国家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0%左右,国民收入占世界的25%,工业生产占世界的33%。其经济实力逐渐增强,已成为当时世界上一支重要的经济力量。
二、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在曲折中前进
(一)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完成下列问题:
1.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效果与局限;
2.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效果与局限;
3. 匈牙利改革的背景、内容、效果;
4.匈牙利经济陷入困境。
(二)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和苏联先后进行了改革,中国、苏联的改革却导致了怎样不同的结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课堂达标检测:
1.针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最先提出改革的苏共领导人是( )
A.列宁 B.普京
C.赫鲁晓夫 D.戈尔巴乔夫
2.在匈牙利进行社会主义改革的同时,东欧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大都进行了改革,这些改革的结果是( )
A、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B、导致内战爆
C、缓解了国内社会矛盾 D、取得很大成就
答案:
一、社会主义力量由一国发展到多国
(一)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完成下列问题:
1.以苏联为首的欧亚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1)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严重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
欧亚一些国 家,如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等,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有一些国家建立了以反法西斯民 族统一阵线为基础的多党联合政府。
(2)苏联利用苏军帮助这些国家的共产党壮
大自身力量,打击反动势力,建立和巩固 人民政权。到1949年10月,欧亚共建立了12个人民民主国家,逐步形成 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2.苏联模式在东欧国家的推广:
社会主义阵营建立后,各国按照苏联模式建立政治经济体制,经济方面优先发展重工 业,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短时间内,各国的经济得到了不同 程度的恢复和发展。
3.经互会的成立
(1)成立的目的:为与美国的经济援欧计划抗衡,苏联加强了对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经 济援助和与它们的贸易联系。
(2)成立时间及成员国:
1949年1月,苏联和东欧7国组成经济互助委 员会,简称经互会。后来,阿尔巴尼亚退出,蒙古、古巴①和越南则相继 加入,计10个成员国。
(3)评价:苏联通过经互会帮助东欧国家克服了战后经济困难,但也利用经互会将各成员国的经济纳人苏联计划经济的轨道。
(二)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阅读材料探究如何评价经互会的影响
积极影响:经互会成立以来,对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各成员国国民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对经互会成员国之间的经济交流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
消极影响:经互会的经济体制实际上是苏联经济模式的扩大,在苏联的控制之下,其它各成员国的经济不能独立自主的发展,而同苏联的经济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而在客观上加强了苏联对其他成员国的经济控制,削弱了其社会主义成员国的经济独立性。
二、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在曲折中前进
(一)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完成下列问题:
1.赫鲁晓夫改革
背景:1953年,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上台执政。
主要内容/措施:
(1)在农业方面,取消农产品义 务交售制,提高农产品收购 价格,给农庄更多的生产自 主权,以提高农民生产的积 极性。
(2)在工业方面,把众多 全国性企业转归各加盟共和 国和地方管理,以提高地方和企业自身的经营权。
(3)在政治方面,批判个人 崇拜,提倡集体领导,开始平反过去的冤假错案。
评价:有一定成效,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斯大林经济政治体制。
2.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效果与局限:
勃列日涅 夫改革内容:(1)减少中央 的指令性计划,(2)重视消费资 料的生产,(3)改革管理体制,扩大企业自主权,强调利润的刺激作用。
效果:他的改革一度取得了明显的 效果,促进了苏联经济的发展。
局限:到了执政后期,勃列日涅夫停止了经 济体制改革,苏联的经济发展速度明显放慢。
3. 匈牙利改革的背景、内容、效果:
背景:由于照搬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模 式,执政党本身也存在一些问题,这就积累起众多的矛盾,不得不进行改 革和调整。
内容(1)政治上,改善党的领导,革新干部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努力 营造稳定团结的社会局面。(2)经济上,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收入,开放 农贸市场。改革计划管理体制和价格工资制度,允许私人小企业的发展。
效果:这些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匈牙利经济陷入困境
(1)70年代中期,世界发生石油危机, 油价猛涨,这给依赖石油进口的匈牙利造成极大的经济困难。
(3)匈牙利领导 人未能采取正确措施应对国际经济形势的恶化,到80年代,由于外债负担 过重,财政赤字和通货膨胀加剧等原因,匈牙利经济陷入困境。
(二)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改革,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苏联:赫鲁晓夫等的改革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斯大林经济政治体制,后来间接导致了苏联的解体和苏共的垮台。
因为中国的改革做到了以下几点: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2.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3.正确处理民族关系。
4.对西方的“和平演变”采取了正确的对策。
课堂达标检测:1C2A
中华书局版历史九下第12课战后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教学设计
课题
第12课战后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历史
年级
九年级
学习
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知道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的基本史实; 了解苏联模式在东欧国家推广和“经互会”的成立,
2.了解苏联赫鲁晓夫、勃烈日涅夫、匈牙利等的改革;
3.探究苏联和东欧改革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将历史与现实紧密联系的能力。
重点
苏联改革和匈牙利改革
难点
苏联改革和匈牙利改革的原因和效果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出示《二战后形成的社会主义国家》图片,二战后东欧和亚洲有哪些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欧洲: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
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民主德国、阿尔巴尼亚等
亚洲:中国、朝鲜、越南、蒙古等
阅读问题
用问题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社会主义力量由一国发展到多国
(一)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完成下列问题:
1.二战后,以苏联为首的欧亚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2.苏联模式在东欧国家的推广;
3.经互会的成立。
阅读教材,找出所列问题,标记疑难问题。
用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初步掌握基础知识。
(二)老师一边提问一边点拨:
1.以苏联为首的欧亚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1)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严重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
欧亚一些国 家,如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等,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有一些国家建立了以反法西斯民 族统一阵线为基础的多党联合政府。
(2)苏联利用苏军帮助这些国家的共产党壮
大自身力量,打击反动势力,建立和巩固 人民政权。到1949年10月,欧亚共建立了12个人民民主国家,逐步形成 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2.苏联模式在东欧国家的推广:
社会主义阵营建立后,各国按照苏联模式建立政治经济体制,经济方面优先发展重工 业,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短时间内,各国的经济得到了不同 程度的恢复和发展。
3.经互会的成立
(1)成立的目的:为与美国的经济援欧计划抗衡,苏联加强了对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经 济援助和与它们的贸易联系。
(2)成立时间及成员国:
1949年1月,苏联和东欧7国组成经济互助委 员会,简称经互会。后来,阿尔巴尼亚退出,蒙古、古巴①和越南则相继 加入,计10个成员国。
(3)评价:苏联通过经互会帮助东欧国家克服了战后经济困难,但也利用经互会将各成员国的经济纳人苏联计划经济的轨道。
学生一边回答一边记忆,认真听讲,记笔记,可以提问。
通过师生互动,夯实基础,解决疑难,精讲点拨。
(三)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阅读材料探究如何评价经互会的影响
材料:经互会成立初期,各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关系比较正常,经济发展较快。1951~1983年,经互会国家的国民收入增长了7.6倍。经互会国家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0%左右,国民收入占世界的25%,工业生产占世界的33%。其经济实力逐渐增强,已成为当时世界上一支重要的经济力量。
积极影响:经互会成立以来,对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各成员国国民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对经互会成员国之间的经济交流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
消极影响:经互会的经济体制实际上是苏联经济模式的扩大,在苏联的控制之下,其它各成员国的经济不能独立自主的发展,而同苏联的经济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而在客观上加强了苏联对其他成员国的经济控制,削弱了其社会主义成员国的经济独立性。
阅读教材,探究问题
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复习教材内容,夯实基础,深化理解,提升能力.
二、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在曲折中前进
(一)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完成下列问题:
1.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效果与局限;
2.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效果与局限;
3. 匈牙利改革的背景、内容、效果;
4.匈牙利经济陷入困境。
阅读教材,找出所列问题,标记疑难问题。
用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初步掌握基础知识。
(二)老师一边提问一边点拨:
1.赫鲁晓夫改革
背景:1953年,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上台执政。
主要内容/措施:
(1)在农业方面,取消农产品义 务交售制,提高农产品收购 价格,给农庄更多的生产自 主权,以提高农民生产的积 极性。
(2)在工业方面,把众多 全国性企业转归各加盟共和 国和地方管理,以提高地方和企业自身的经营权。
(3)在政治方面,批判个人 崇拜,提倡集体领导,开始平反过去的冤假错案。
评价:有一定成效,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斯大林经济政治体制。
2.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效果与局限:
勃列日涅 夫改革内容:(1)减少中央 的指令性计划,(2)重视消费资 料的生产,(3)改革管理体制,扩大企业自主权,强调利润的刺激作用。
效果:他的改革一度取得了明显的 效果,促进了苏联经济的发展。
局限:到了执政后期,勃列日涅夫停止了经 济体制改革,苏联的经济发展速度明显放慢。
3. 匈牙利改革的背景、内容、效果:
背景:由于照搬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模 式,执政党本身也存在一些问题,这就积累起众多的矛盾,不得不进行改 革和调整。
内容(1)政治上,改善党的领导,革新干部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努力 营造稳定团结的社会局面。(2)经济上,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收入,开放 农贸市场。改革计划管理体制和价格工资制度,允许私人小企业的发展。
效果:这些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匈牙利经济陷入困境
(1)70年代中期,世界发生石油危机, 油价猛涨,这给依赖石油进口的匈牙利造成极大的经济困难。
(3)匈牙利领导 人未能采取正确措施应对国际经济形势的恶化,到80年代,由于外债负担 过重,财政赤字和通货膨胀加剧等原因,匈牙利经济陷入困境。
学生一边看图片一边回答一边记忆,认真听讲,记笔记,可以提问。
通过师生互动,夯实基础,解决疑难,精讲点拨。
(三)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和苏联先后进行了改革,中国、苏联的改革却导致了怎样不同的结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改革,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苏联:赫鲁晓夫等的改革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斯大林经济政治体制,后来间接导致了苏联的解体和苏共的垮台。
因为中国的改革做到了以下几点: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2.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3.正确处理民族关系。
4.对西方的“和平演变”采取了正确的对策。
阅读教材,探究问题
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复习教材内容,夯实基础,深化理解,提升能力.
请同学们画出本课的知识树或者知识网络图
画出本课的知识树或者知识网络图
通过这一环节,是同学们对本课内容形成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