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7张PPT。导入新课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学习目标1、知道淝水之战。
2、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
3、 初步理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中华民族
发展的意义。
连环画中的历史投鞭断流风声鹤唳你知道三个成语与哪次战役有关吗?草木皆兵交往中的冲突
——淝水之战战役名称 淝水之战战役时间383年战役双方前秦---东晋战役规模 87万vs8万战役结果秦败晋胜战役特点 以少胜多 战役影响东晋安定,前秦瓦解,北方混战一、淝水之战 挑战自我:合作探究 苻坚拥有八十多万兵力,却不能统一江南,这究竟是为什么?前秦:指挥者苻坚骄傲自满,指挥不当;战术不当,战线过长;战斗力不强;不得民心。
东晋:将领指挥得当,战斗力强,士气高昂;深得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淝水之战是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和历史上哪些战役相似?巨鹿之战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史海冲浪:交流中的融合
——孝文帝改革敕
勒
川 阴
山
下天
似
穹
庐笼
盖
四
野天
苍
苍
野
茫
茫风
吹
草
低
见
牛
羊《敕勒歌》诗歌朗诵新课探究 鲜卑族建立北魏,统一北方 ,因内迁较晚,保持鲜卑习俗,治理好广大的北方地区,困难重重。第6个皇帝拓拔宏,是怎么做的 ?合作探究洛阳平城北魏孝文帝为什么要迁都呢?1.迁都史料研读:
(1)《悲平城》诗说:
“悲平城,驱马入云中,阴山常晦雪,荒松无罢风。”
(2)流行的歌谣也这样唱道:
“纥(音同“和”)于山头(今山西大同市)冻死雀,何不飞去生处乐!”平城气候干旱,出产的粮食不能满足都城众多人口的需要;平城位置偏北,不利于对中原地区的统治,也不利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说汉语 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资治通鉴》二、孝文帝改革 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口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改汉姓 二、孝文帝改革 二、孝文帝改革 穿汉服 孝文帝选择中原大姓女子作后宫妃嫔,鼓励鲜卑族与门第相当的汉族通婚,又下令五个皇弟分别娶中原大姓女子为王妃,很多鲜卑公主也嫁给汉族高门,鲜卑、汉族互为姻亲。通汉婚 思考:
1、鲜卑旧制首领称“大人”,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后,称“皇帝”
2、孝文帝之后,北魏的皇帝死后多用“孝”字作为谥号,如“孝武帝”“孝明帝”等。结合我们学过的课文想一想,这是为什么?用汉制 学汉礼 材料一:南朝官员陈庆之出使北方,目睹了洛阳的风貌,感慨地说:以前以为长江以北都是落后的“异族”风气,现在才知道中原地区礼仪兴盛,人才济济,难以言传。 材料二:自西晋以后,经过两百年的战乱,洛阳已是一片瓦砾。孝文帝迁都后…… 北魏不仅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而且商业贸易之盛远远超出平城和南朝的建康(南京),成为当时最大的商业中心。增强北魏实力, 促进北方大交融。孝文帝改革的影响交融中的发展
——北方民族大交融讲授新课 根据上述图片,请你谈谈对“民族交融”的理解? 1.含义:民族交融是指各民族间共同生活、互相学习、共同发展,民族差别逐渐消失,各民族形成一个共同的整体,包括经济生活、文化语言、风俗习惯等互相影响,趋向一致。
2.结论: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趋势,民族交融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进步。 火眼金睛 -----图说历史
认真观察图片结合88至89页内容,思考北方民族大交融的表现和影响是什么?三、北方民族大交融 十六国统治者 汉人胡食穿汉族服装的少数民族贵族ˇ魏晋墓砖画:北方少数民族《扬场图》(晒谷子) 生产生活材料:十六国北朝政权的统治者,与汉族士人合作,沿袭中原地区原有的统治方式实行君主专制制度。政治制度胡汉合舞已成为普遍风气 《魏碑》思想
文化北魏佛像《北魏史》 阅读材料:在民族心理上,随着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汇,思想感情日益沟通,以往的胡汉观念淡薄,民族之间的隔阂与偏见逐渐减少。
思考:这段材料体现了民族交融的哪个方面?民族心理小结收获淝水之战孝文帝改革汉化措施北方民族大交融迁都洛阳影响表现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影响、淝水之战交战的双方是( )
A、东晋---------前秦
B、东晋-------西晋
C、前秦 ---------西晋
D、前秦------北魏A达标测试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大分裂时期。下列政权曾经统一过北方的是( )
①曹魏 ② 西晋 ③ 东晋 ④ 北魏
A、 ① ② ③ B、②③④
C 、①②④ D、①③④C达标测试观察下图“身穿汉服的鲜卑贵族形象”。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
A 北方少数民族內迁
B 穿汉服显示贵族身份
C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D 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D达标测试以下两幅有关北魏时期的图片,所反映出的历史现象是( )
A民族交融 B 中外交往
C国家统一 D 经济发展A达标测试5 、下面表格所反映的改革措施,产生的作用是( )A、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B、促进了鲜卑族与汉族的融合
C、结束了北方分裂割据的局面
D、造成了北方民族的大量南迁
B直击中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 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资治通鉴》(1)“魏主”是谁?上文反映了他的什么主张?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魏主”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3)用一句话评价“魏主” 。 材料分析北魏孝文帝。 使用汉语。 用汉制 ;学汉理 孝文帝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少数民族改革家。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看其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学法指导:中华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