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

文档属性

名称 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07-10-14 19:4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8张PPT。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出自《庄子 天下篇》 在你眼中…? 在化学家眼中…? 你知道吗?让历史为我们开启认识原子结构的大门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温岭中学 陈成请大家结合初中学过的知识及教材P27-28的短文,对下列几个问题分组讨论1、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经历了哪几个重要阶段?
2、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各阶段(道尔顿、汤姆生、卢瑟福、波尔)对原子结构模型的认识特点?
3、请你谈谈从原子结构的演变得到什么启迪?一、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 道尔顿原子模型(1803年):原子是实心球“葡萄干面包式”原子结构模型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分层模型http://www.ihep.ac.cn/kejiyuandi/zhishi/050127-paodan/paodan-index.htm认知过程人类认识原子的历史是漫长的,也是无止境的……19世纪初,[英] 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认为①一切物质都是由最小的不能再分的粒子——原子构成。
②原子模型:原子是坚实的、不可再分的实心球。历 史 足 迹历 史 足 迹1904提出了原子结构的 “葡萄干面包式模型”原子是一个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阳极球,其中均匀镶嵌着许多电子,中和了电荷,从而形成了中性原子。 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电子在核周围做高速运动,就像行星围绕太阳运转一样。1911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 “核式模型””丹麦物理学家玻尔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提出的原子结构模型,
他认为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拍摄硅表面表示原子图像的照片人类认识原子的历史是漫长的,也是无止境的……二、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为了形象、简单的表示原子的结构,人们就创造了“原子结构示意图”这种特殊的图形。+18第1层第2层第3层K层L层M层288原子结构示意图 观察教材P29页图1-27几种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核外电子是如何分层排布的呢?请画出Na、Mg、 O 、 Cl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观察教材P29页图1-27几种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核外电子是如何分层排布的呢?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电子层排布 分析稀有气体的核外电子排布,结合其化学活动性,你发现了什么?1、对比稀有气体的结构,分析Mg、O核外电子排布特点
2、Mg、O为什么容易形成 Mg2+、O2-?在变化过程中改变的是什么微粒?
3、由Mg、O你分别想到了哪些类似的原子,它们在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点?性质上呢?1、已知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原子具有相似化学性质。下列原子中,与氧元素原子的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
A. Ne   B. Mg   C. S   D. C1-18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
原子结构示意图2、用下面的结构示意图的字母填空:

(1)属于金属原子的是---------;
(2)属于非金属原子的是------;
(3)属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是-----;
(4)具有稳定结构的是-------。 查找资料自学:
1、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2、电子得失能力的强弱与核外电子排布的关系
3、非金属原子除了通过得电子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还可以通过什么方式达到稳定结构?问题解决:
1、金属单质Na、Mg能分别与非金属单质O2、Cl2反应生成氧化物、氯化物,请写出这些氧化物和氯化物的化学式
2、根据Na、Mg、O、Cl原子在反应中得失电子数目及最外层电子数目,推断其氧化物、氯化物中元素化合价,填于表中并总结规律+1
+2
-2
-11
2
6
7失1
失2
得2
得1一些元素的原子得失电子的情况二、过程与方法:
认识模型的方法、归纳总结的方法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化学学科的发展趋势;
(2)通过从道尔顿原子结构模型到量子力学原子结构模型等原子结构模型演变的学习,了解科学家探索原子结构的艰难过程;
(3)通过汤姆生原子结构模型、卢瑟福原子结构模型等的学习,体验科学实验、科学思维和科学想象对创造性工作的重要作用。 本单元三维目标电 子 云现代原子结构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