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制碱

文档属性

名称 海水制碱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0-10-12 08:4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9张PPT。欢迎进入化学世界你知道碳酸钠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用途吗?请你猜一猜 小故事 许多工业部门,尤其是纺织、肥皂、造纸、玻璃、火药等行业都需要大量用碱。古代那种从草木灰中提取碱液,从盐湖水中取得天然碱的方法是远远不能满足需求的。为此,1775年法国科学院用10万法郎的悬赏征求可工业化的制碱方法。小故事 1862年,比利时化学家索尔维实现了氨碱法的工业化。这种方法能连续生产,产量大,质量高,省劳动力,废物容易处理,成本低廉。掌握索尔维制碱法的资本家为了独享此项技术成果,他们采取了严密的保密措施,使外人对此新技术一无所知。一些技术专家想探索此项技术秘密,大都以失败告终。不料这一秘密竟被一个中国人运用智慧摸索出来了。这个中国人就是侯德榜侯德榜科学家的风范 侯德榜先生对科学的态度是严肃认真的。在研究联合制碱的过程中,他要求每个试验都得做30多遍才行。开始时有些人不理解,以为这是浪费时间和耗费精力,多此一举。后来的事实证明,多数试验在进行了20多次以后,数据才稳定下来,这样得到的数据资料才是可靠的,人们这才真正认识到侯德榜这种细致周密、一丝不苟的的科学态度是多么难能可贵。科学家的风范 侯德榜一生谦虚谨慎,平易近人。他和技术人员、工人及晚辈们在一起,从来不把自己放在权威或高人一等的位置,讨论问题,他总是认真地听取别人的意见,善于从大家的智慧中吸取积极的因素来充实、完善自己的设想。大家都觉得跟他一起工作,心情特别舒畅,能从他身上学到不少东西。讨论互动由NaCl转变为Na2CO3,物质的元素组成发生了什么变化?
用NaCl制Na2CO3,还需要含什么元素的物质?原理NaCl+NH3+CO2+H2O=NaHCO3+NH4Cl一、氨碱法制纯碱交流共享为什么氨盐水比食盐水更易吸收CO2
氨盐水吸收CO2后生成的碳酸氢钠和氯化铵,哪种物质首先结晶析出?为什么? 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又称酸式碳酸钠,通常是白色晶体,能溶于水。二、纯碱的性质碳酸钠在工业上叫做纯碱或苏打实验探究与指示剂作用与酸反应与氢氧化钙反应与氯化钡反应Na2CO3 + 2HCl = 2NaCl +CO2↑+H2ONa2CO3 + H2SO4 = Na2SO4 +CO2↑+H2ONa2CO3 + Ca(OH)2 = CaCO3↓ +2NaOHNa2CO3 + BaCl2 = BaCO3↓ +2NaCl我的收获纯碱的性质多识一点复分解反应的实质H2CO3我的收获1、氨碱法制纯碱NaCl+NH3+CO2+H2O=NaHCO3+NH4Cl2、纯碱的性质:碳酸钠在工业上叫做纯碱或苏打。它是白色粉末状物质,易溶于水,显碱性。3、酸碱盐之间在水溶液中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实质上是它们的离子相互结合的过程在线测试课本23页挑战自我中考热身1、实验室用食盐制纯碱的操作步骤是:(1)向浓氨水中加入足量食盐晶体制取饱和氨盐水;(2)向饱和氨盐水中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至有大量晶体析出;(3)将操作(2)中产生的晶体过滤出来;(4)将滤纸上的晶体转移至坩埚中,加热至不再有水蒸气产生,所得固体即为碳酸钠。对上述信息的有关理解中,正确的是( )
A.用食盐制纯碱还需要含碳元素的物质
B.食盐水比氨盐水更易吸收二氧化碳
C.室温下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比氯化铵的溶解度小,所以先结晶析出
D.在氨盐水中如果没有未溶解的食盐晶体存在,说明溶液一定不饱和AC2、“NaCl+CO2+NH3+H2O=NaHCO3↓+NH4Cl”是著名的“侯氏制碱法”的重要反应。下面是4位同学对该反应涉及的有关知识发表的部分见解。其中不正确的是

A B C DC3、向Na2CO3溶液里滴加盐酸,开始时无气泡产生,后来才有气泡产生;向盐酸里滴加Na2CO3溶液时,立即就有气泡产生。这说明( ) A. Na2CO3跟盐酸不反应 B. 产生的气泡是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 C. Na2CO3过量时,主要发生的反应是Na2CO3+HCl=NaHCO3+NaCl D. 盐酸过量时,主要发生的反应是Na2CO3+2HCl=2NaCl+H2O+CO2↑ CD谢谢合作实验探究与指示剂作用无色酚酞变成红色实验结论:实验现象:碳酸钠易溶于水,溶液显碱性
实验探究与酸反应实验现象:有气泡冒出,木条熄灭Na2CO3 + 2HCl = 2NaCl +CO2↑+H2O实验结论:Na2CO3 + H2SO4 = Na2SO4 +CO2↑+H2O实验探究实验现象:实验结论:与氢氧化钙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Na2CO3 + Ca(OH)2 = CaCO3↓ +2Na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