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上科学第二单元《光》单元复习课件(63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上科学第二单元《光》单元复习课件(63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8-12-20 17:36: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3张PPT)
第二单元单元复习
2.1 光和影
1、影子产生的条件。
光源、遮挡物、屏
2、什么是光源?下面哪些是光源?
像电灯这样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并且正在发光。
太阳、月亮、星星、燃烧的火柴、萤火虫、蜡烛、电灯
影子会具有什么样的特点或规律呢?
改变光源的位置
一 : 影子的方向随光源位置改变而改变
改变光源与遮挡物之间的距离
二: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的位置有关.距离越近影越大.
让光源照射物体的不同侧面
三: 影子的形状与光源照射的侧面有关.
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投影
投影
2.2 阳光下的影子
4、通过观察一天中铅笔影长的实验,我们知道:
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
5
阳光下的影子
阳光下的影子
阳光下的影子
太阳:东—偏南—西
影子:西—偏北—东
影子长短变化:清晨长,逐渐变短,中午最短,
然后变长,到太阳偏西快落山时最长。
太阳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
日影光测仪原理
物体的影子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阳光下的影子
画出影子
2.3 光是怎样传播的
6
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7、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从太阳出发的光到地球上需要多少时间?
30万千米/秒
8分钟
8、除了教科书上的方法,你还能用其他方法验证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吗?
光以直线的形式传播,每秒约30万千米,太阳离地球的距离为15000万千米,从太阳发出的光到达地球大约需要8分钟。
9
2.4 光的反射
什么叫反射?
反射光是怎样传播的?
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
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反射
反射光也是直线传播的。
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或物品应用了光的反射原理?
照镜子、反光镜、探照灯
汽车反光镜
额镜
潜望镜
眼睛里有一个能控制入射光线的器官,
你知道是什么吗?
瞳孔
眼睛瞳孔的变化
光线强烈时,瞳孔缩小;光线弱时,瞳孔放大。
2.5 光与热
12
我们发现: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
哪两种工具可以使光聚集起来?
凹面镜
凸透镜
13画一画,凸透镜、凹面镜的传播路线。
阳光照到凹面镜上,经弯曲的镜面反射后,会聚到一点。这一点的光很强,温度很高。
像放大镜一样的凸透镜也能会聚太阳光,产生强光和高温。
应用
凹面镜
应用
凹面镜
应用
普里斯特列
凸透镜
氧气
2.6 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我们发现: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快。
表面粗糙的笔表面光滑的吸热快。
13
一、物体颜色与吸热
纸的种类
初始温度℃
2分钟
4分钟
6分钟
8分钟
10分钟
我们的发现
黑色
粉色
铝箔纸
黑色蜡光纸
白纸
24
25.8
24
24
24
25.8
24
25.2
27
25.6
26
28
29
30
26.2
26.8
27.4
28
25.4
25.6
26
26.6
27.4
28.2
29
25.4
25.8
26.2
26.6
27
颜色越深,升温越快,表面粗糙,
升温越快.
我们发现:物体与阳光垂直比倾斜吸热快。
一、阳光直射、斜射与吸热
和地面平行
和地面垂直
和太阳光垂直
纸袋摆放情况
初始温度℃
2分钟
4分钟
6分钟
8分钟
10分钟
我们的发现
24
35
32
37
39
39
24
27
29
30
30
31
24
27
27
29
30
30
升温快
与太阳光垂直照射
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来得到更多太阳的光和热
颜色越深
表面越粗糙
受到太阳光垂直照射的物体
物体表面反光强,吸热本领就小;
物体表面反光弱,吸热本领就大。
物体吸热和反光的关系?
1、像电灯这样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 。
2、影子产生需要的条件是
3、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 。
光源
光源、遮挡物、屏(且遮挡物
要在光源和屏之间
投影
光和影
判 断
1、十五的月亮又大又圆,所以月亮是一个光源。( )
2、只要有光,就会有影子。( )
3、从不同角度用手电筒照射某物体它的影子形状大小不同。( )
4、影子方向和光照射位置无关,但长短和光源位置有关。( )
5、萤火虫也是光源。( )
×
×
×

光和影

1、下列物体是光源的是( )。A、太阳 B、月亮 C、镜子
2、物体影子的方向与( )有关。
A、同一光源从不同的方位照射 B、同一光源同一方位的不同距离照射
3、用手电筒从不同角度照射长方形小木块,木块在墙上的影子( )。
A、相同 B、不同 C、都不是
4、用手电筒从上面和侧面照射一只陶瓷盆,所产生的影子( )。
A、形状相同 B、形状不同 C、方向相同
5、用手电筒照射距离墙面不同远近、长短相同的物体,所产生的影子( )。
A、长短相同 B、长短不同 C、方向不同
A
光和影
A
B
B
B
6、在做手影游戏时,如果要让影子变的大一些,可以( )。
A、把手离光源更近一些 B、把手离光源更远一些
C、把屏幕做的更大些
7、如图用手电筒照射小木块,得到影子最小的是( )号手电照射的影子。
A、① B、② C、③
A
光和影
A
判 断
1、一天当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不会发生变化。( )
2、物体的影子总在阳光背光的一面。( )
3、影子越短,表示太阳的位置越高。( )
4、早晨太阳在东方升起,物体的影子就在东方。( )
5、同一时间,阳光下不同物体的影子方向相同。( )

×
×


阳光下的影子
1、同一时间,阳光下不同物体的影子( )。
A、形状相同 B、方向相同 C、长短相同
2、不同时间,阳光下同一物体的影子( )。
A、位置保持不变 B、方向保持不变 C、长短、位置和方向都发生变化
3、阳光下旗杆影子长5米,一会儿旗杆影子变长了,这种现象发生在( )。
A、上午 B、中午 C、下午
4、阳光下一根10厘米的铅笔直立在地上,其影子长5厘米,同时测得旗杆影
子长为2米。旗杆实际高度约为( )米。
A、2米 B、2 .5米 C、4米
B
C
C
阳光下的影子
C
5、古代人们用日晷来计时,其原理是( )。
A、物体的影子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B、物体的影子不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6、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 )最短。
A、早晨 B、正午 C、傍晚
7、地球上的光主要来自于( )。A、太阳 B、电灯 C、火把
A
B
阳光下的影子
A
9、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长度的变化是( )。
A、长——短 B、短——长 C、长——短——长
10、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方向是( )。
A、西—南—东 B、西—北—东 C、东—北—西
11、测得1米高竿子的影长0.5米,同时测得一棵树影长是8米,则树高
是( )。 A、4米 B、16米 C、无法计算
12、测得1米高竿子的影长0.5米,测得一棵树影长是8米,则树高
是( )。 A、4米 B、16米 C、无法计算
C
B
阳光下的影子
B
C
阳光下的影子
画出影子
阳光下的影子
画出影子
判 断
1、向阳的一面比背阳的一面温度高。( )
2、所有的光源在发光的同时也在产生热。( )
3、可以用放大镜和望远镜对着太阳看。( )
4、太阳是地球上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
5、在我国,人们很早就会用凹面镜取火。( )
×

×


光与热
判 断
6、太阳灶是利用凸透镜的原理制成的。( )
7、只能用凹面镜来取火,凸透镜不可以用来取火。( )
8、强光携带的热量比弱光携带的热量多。( )
9、同一时间,阳光下水泥路面和草地表面温度一样高( )
×

光与热
×
×
1、18世纪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列用凸透镜发现了( )。
A、空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2、奥运会的圣火火种是利用( )取得的。
A、平面镜 B、凹透镜 C、凹面镜
3、下面利用凸透镜原理制成的是( )。
A、放大镜 B、太阳灶 C、哈哈镜
4、用镜子将阳光投射在纸上,用的镜子越多,纸的温度( )。
A、越高 B、越低 C、不变
B
C
A
A
光与热
5、强光与弱光的热量相比较( )。
A、强光携带热量多 B、弱光携带热量多 C、一样多
6、( )能把太阳光会聚起来,形成强光和高温。
A、凹透镜和凸透镜 B、凹面镜和凸面镜 C、凹面镜和凸透镜
7、下面环境中,光强度最强的是( )。
A、室内 B、树林中 C、室外阳光下
C
A
光与热
C
画一画
1、能把阳光会聚起来,形成高温和强光的是 和

2、18世纪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列曾用凸透镜聚光获得高温
去加热一种化学物质,从而制得了 。
3、太阳灶是利用 的原理制成的。
光与热
凹面镜
凸透镜
氧气
凹面镜
画一画
1、根据凹面镜和凸透镜能把光线会聚起来的原理把下图补充完整。
光与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