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 素
如皋市职教中心、金城高中高三对口(3)班 姓名:____________
原子量:Cl—35.5 Br一80 I一127 Na一23 K一39 Ag一108 Ca—40
N一l4 C一12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15分)(请将答案填在各小题序号的前面)
1.能说明卤素非金属性从氟→碘逐渐减弱的事实是
(A)卤素单质的颜色逐渐加深 (B)卤化氢的稳定性逐渐减弱
(C)氢卤酸的酸性逐渐增强 (D)卤化银的溶解度逐渐减小
2.下列物质中,还原性最强的是
(A)HI (B)HBr (C)HCl (D)HF
3.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液氯是纯净物,氯水是混合物 (B)氯气有剧毒
(C)次氯酸比次氯酸钙稳定 (D)次氯酸比碳酸的酸性弱
4.为除去氯气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可使用的试剂是
(A)浓硫酸 (B)NaOH溶液 (C)稀盐酸 (D)饱和食盐水
5.实验室制取溴化氢气体,经常使用溴化钠固体和酸反应来制备,应使用的酸是
(A)浓硫酸 (B)浓磷酸 (C)浓硝酸 (D)浓盐酸
6.欲萃取碘水中的碘不能做为萃取剂的是
(A)苯 (B)酒精 (C)四氯化碳 (D)汽油
7.用向上排气法收集氯气时,判断瓶中氯气是否充满可选用
(A)沾有酚酞的试纸 (B)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
(C)沾有氢氧化钠浓溶液的试纸 (D)用鼻子闻气味
8.把氯气通入下列溶液中,再加氯化钡与盐酸的混合物,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
(A)碘化钾 (B)亚硫酸钠 (C)溴化钠 (D)碳酸钠
9.下列各组微粒在溶液中,因元素化合价有升降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A)Na+、OH一、H+、Cl一 (B)K+、SO42一、Ba2+、OH一
(C)NH4+、CO32-、H+、Cl一 (D)Fe2+、Cl2、ClO一、H2O
10.滴入新制的氯水,无单质生成的溶液是
(A)KI溶液 (B)Na2S溶液 (C)AgNO3溶液 (D)FeBr2溶液
二、选择题(每小题有1一2个选项符合题意,共30分)(请将答案填在各小题序号的前面)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漂白粉的有效成份是氯酸钠 (B)氟化氢在空气中呈现白雾,该白雾有剧毒
(C)碘化钾水溶液能使淀粉变蓝 (D)氟气通人水中有氧气生成
12.向下列试剂中滴入AgNO3溶液能形成白色沉淀的是
(A)NaF溶液 (B)氯水 (C)KClO3溶液 (D)Na2CO3溶液
13.下列物质中,不能使溴水褪色的是
(A)氯化钾 (B)镁粉 (C)氯水 (D)氢氧化钠
14.下列反应能说明盐酸既表现还原性又表现酸性的是
(A)Zn + HCl→ (B)HCl+NaOH→
(C)CaCO3+ HCl→ (D)MnO2+ HCl(浓)(△)→
15.砹是卤族元素,关于砹元素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砹元素的非金属性比氯弱 (B)砹元素最高正价为十7,负价为一1
(C)砹元素与氢很容易化合 (D)砹单质常温下为固态
16.有二氧化锰、木炭和氧化铜三种黑色粉末,只许用一种试剂将它们—一区别开来,则使用的试剂是
(A)浓盐酸 (B)氧氢化钠溶液 (C)稀盐酸 (D)稀硫酸
17.除去氯化钾溶液中的少量硫酸钾,加人试剂和顺序均正确的是
(A)过量 K2CO3溶液一过量 BaCl2溶液一稀HCl
(B)过量的Ba(NO3)2溶液一过量K2CO3溶液一稀HCl
(C)过量 BaCl2溶液一过量K2CO3溶液一稀HCl
(D)过量Ba(NO3)2溶液一过量Na2CO3溶液一稀HCl
18.下列反应中,水作为还原剂的是
(A)2Na+2H2O====2NaOH+H2↑ (B)F2+2H2O====4HF+O2
(C)Cl2+H2O===HClO+HCl (D)CaO+H2O===Ca(OH)2
19.下列物质能使红墨水褪色的是
(A)活性炭 (B)酸化的次氯酸钠溶液 (C)二氧化碳 (D)稀硫酸
20.下列物质不适合长期存放的是
(A)液溴 (B)氯水 (C)漂白粉 (D)氟化钙
21.硫酸铵在强热条件下分解,生成NH3、SO2、N2和H2O,反应中,生成的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质量比为
(A)48:7 (B)14:48 (C)7:48 (D)48:14
2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A)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一定是氧化一还原反应
(B)分解反应可能是氧化一还原反应
(C)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一还原反应
(D)在化学反应中,非金属只作氧化剂、金属只作还原剂
23.下列微粒不具有还原性的是
(A)Cl一 (B)Cl2 (C)H+ (D)H2
24.下列氯化物不能由金属和盐酸直接反应制得的是
(A)AlCl3 (B)CuCl2 (C)FeCl3 (D)ZnCl2
25.把含有某一氯化物杂质的MgCl2粉末95毫克溶于水,与足量的AgNO3溶液反应,生成AgCl沉淀300毫克,则该MgCl2中的杂质可能是
(A) NaCl (B)AlCl3 (C)KCl (D)CaCl2
三、填空题(共20分)
26.配平下列氧化一还原反应,并标明电子转移方向和数
(1)_____KClO3+_____ HCl=== _______KCl+ ______Cl2↑+_______H2O
氧化剂是_________,还原剂是_________;在 _________物质中________元素被氧化,在___________物质中_________元素被还原。
(2)_____FeS2十______O2====_____Fe2O3十_____SO2↑
FeS2是__________剂,物质中__________元素被氧化。
27.卤化物中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___,涂于用相感光片上的是_________,卤化氢中能腐蚀玻璃的是____________。
28.历史上曾用“地康法”制氯气。这一方法是用CuCl2作催化剂,在450℃利用空气中的氧气跟氯化氢反应制氯气。该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向碘化钾淀粉试剂中滴加氯水,试剂变成______________色,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已知某溶液中Cl一、Br一、I一离子数之比为1:2:3。现欲使溶液中Cl一、Br一、I一离子数之比变为3:2:1,那么通入氯气的分子数与原溶液中I一离子数之比应为_________________。
30.将 a g氧气和b克氢气混合,点燃使之充分反应,生成w克水,则w与a、b的关系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14分)
31.若要除去左栏有关物质中的杂质,可选用右栏中某一项操作,试将右栏中有关操作编号填入左栏的括号内
左 栏 右 栏
(1)碘中混有砂粒 [ ] A.重结晶
(2)碳酸钙中混有碳酸钾 [ ] B.灼热后取残留物
(3)硫酸镁中混有碳酸氢镁 [ ] C.加过量盐酸并过滤
(4)二氧化硅中混有氧化铝 [ ] D.加适量澄清石灰水并过滤
(5)氧化钙中混有碳酸钙 [ ] E.加热升华
(6)氢氧化钠中混有碳酸钠 [ ] F.加适量硫酸加热蒸发
(7)溴水中混有溴化钾 [ ] G.加水过滤
(8)硝酸钾中混有氯化钠 [ ] H.用四氯化碳萃取
32.实验室里用下列仪器和药品制取纯净的无水氯化铜:
图中A、B、C、D、E、F的虚线部分表示玻璃管接口,接口的弯曲和伸长等部分未画出,根据要求填写下列各小题空白。
(1)如果所制气体从左向右流向时,上述各仪器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填写各装置的序号)( )接( )接( )接( )接( )接( );其中②与④装置相连时,玻璃管接口(用装置中字母表示)应是_______接________。
(2)装置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④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装置⑥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开始时应首先检验装置的__________;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_______处的酒精灯。
(4)在装置⑤的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待充分反应后,装置①的玻璃管中剩余物呈_______色。冷却后,将制得的产物配成饱和溶液,溶液呈________色。
五、无机制备(6分)
33.今以CaCO3、MnO2、KClO3、H2SO4和水为原料制取O2、Cl2、HCl和漂白粉等物质,试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
六、计算题(共15分)
34.将5克NaCl、NaBr、CaCl2的混合物溶于水,通人氯气充分反应,然后把溶液蒸干并灼烧,灼烧后残留物的质量为4.914克。若将此残留物溶于水,并加入足量的Na2CO3溶液,所得沉淀经干燥后质量为0.27克,求混和物中各物质的质量百分组成。
35.用4.35克MnO2与过量浓盐酸加热反应后生成Cl2多少克?反应后多余的盐酸需要40克10%的NaOH溶液进行中和,最后再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AgNO3溶液时,则可生成AgCl沉淀多少克?
PAGE
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3)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在相同条件下,燃烧时对大气污染程度最小的燃料是 ( )
A. 液化气 B. 煤油 C. 煤饼 D. 木柴
2.酸雨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 )
A. 森林遭到乱砍滥伐,破坏了生态平衡 B. 工业上大量燃烧含硫燃料
C. 汽车排出大量尾气 D.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
3.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 )
A. 铝片与盐酸的反应 B. 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
C. 灼热的碳与CO2的反应 D. 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
4.下列不是化石能源的是 ( )
A. 氢气 B. 煤 C. 石油 D. 天然气
5.人类未来最理想的燃料是 ( )
A. 煤 B. 石油 C. 天然气 D. 氢气
6.在海湾战争期间,科威特大批油井被炸着火。在灭火工作中,下列措施不能考虑用于灭火的是 ( )
A. 设法阻止石油喷射 B. 设法降低火焰温度
C. 设法降低石油着火点 D. 设法使火焰隔绝空气
7.下列情况能引起大气污染的是:①煤的燃烧 ②工业废气的任意排放 ③燃放鞭炮
④飞机、汽车尾气的排放 ( )
A. 只有①② B. 只有② C. 只有②④ D. ①②③④
8.吸烟者从香烟中吸入三种主要毒素,除烟碱和致癌物焦油外,还有一种不易被注意的有毒物质,它是 ( )
A. CO B. NO C. CO2 D. SO2
9.1998年出现的全球温度大幅度升高,产生了显著的“厄尔尼诺”现象、干旱和暴雨灾难,危害了许多地区。为了防止气候变暖的进一步恶化,联合国环境保护组织于1998年通过大会要求各国减少工业排放量的气体是 ( )
A. 二氧化硫 B. 二氧化碳 C. 氮的氧化物 D. 碳氢化合物
10.下列情况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的是 ( )
A. 燃烧液化石油气 B. 燃烧管道煤气 C. 燃烧氢气 D. 燃烧木材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有一至二个选项符合题意,少选扣1分,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化石燃料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充分燃烧
B. 化石燃料在燃烧过程中能产生污染环境的CO、SO2等有害气体
C. 直接燃烧煤不如将煤进行深加工后再燃烧的效果好
D. 固体煤变为气体燃料后,燃烧效率将更低
12.燃烧充分的条件是 ( )
A. 达到着火点 B. 有足量的空气 C. 有O2参加 D. 与空气有足够的接触面
13.我国三峡工程所提供的清洁、廉价、强劲、可再生的水电,相当于每年燃烧3×106t原煤的火力发电厂产生的电能。因此,三峡工程有助于控制 ( )
A. 温室效应 B. 酸雨 C. 白色污染 D. 破坏大气臭氧层
14.下列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的是 ( )
A. 2C(s)+O2(g)2CO(g) B. C(s)+H2OCO(g)+H2(g)
C. C(s)+CO2(g)2CO(g) D. 2CO(g)+O2(g)2CO2(g)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 放热的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
C. 反应是放热的还是吸热的必须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D. 吸热反应在一定的条件下也能发生
16.为了提高煤燃烧的热效率并减少CO有害物质的污染,可采取的措施是 ( )
A. 通入大量的空气 B. 将固体燃料粉碎,使之充分燃烧
C. 将煤经过处理,使之转化为气体燃料 D. 控制煤的生产
17.下列物质加入水中显著放热的是 ( )
A. 固体NaOH B. 生石灰 C. 无水乙醇 D. 固体NH4NO3
18.有关化石燃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化石燃料是可再生的,因此在地球上的蕴藏量也是无限的
B. 化石燃料虽然在地球上的蕴藏量有限,但形成化石燃料的速率相当快,所以化石燃料相当于无限的
C. 化石燃料的形成是非常复杂的,所需时间也很长,但化石燃料在地球上的蕴藏量是无限的
D. 化石燃料在地球上的蕴藏量是有限的,而且又都是经过亿万年才能形成的非再生资源
19.等质量的氢气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热量Q1,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热量Q2,则Q1与Q2的关系是 ( )
A. Q1>Q2 B. Q120.某人设想利用 ①3FeCl2+4H2OFe3O4+6HCl+H2;
②Fe3O4+Cl2+6HCl3FeCl3+3H2O+O2;③3FeCl33FeCl2+Cl2
这3个反应的联合与循环,主要用来生产能解决环境和能源问题的某种气体,该气体是( )
A. O2 B. Cl2 C. HCl D. H2
21.下列物质加入水中显著地放热的是 ( )
A. 固体氢氧化钠 B. 生石灰 C. 无水乙醇 D. 固体硝酸铵
22.“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目前,在我国城市环境主要的大气污染物是( )
A. CO2、Cl2、N2、酸雨 B. NH3、CO2、NO、雾
C. HCl、SO2、N2、粉尘 D. SO2、NO2、CO、烟尘
三、填空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31分)
23.(12分)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并用字母注明各物质的聚焦状态。
⑴焦炭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水煤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焦炭不完全燃烧,生成C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液体燃料甲醇(CH3OH)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水液态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甲烷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水蒸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15分)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⑴(2分)绿色植物可以通过
__________作用吸收CO2,
可以通过_________作用将
CO2释放到大气中。
⑵(6分)人类活动可经由多种
途径增加到大气中的CO2,
请写出下列会产生CO2的化
学反应方程式:
①石灰窑生产石灰: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煤炭燃烧: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汽油(假定成分为C8H18)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2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化石燃料的消耗激增,导致大气中的CO2显著增多。这一变化始于历史上的____________时期。
⑷(2分)如果以CO2为主的一些气体在大气中的积聚造成所谓温室效应,那么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会导致海平面上升。
⑸(3分)如果海平面上升,我国30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_______市、_______市、_______市将会受到影响。
25.(4分)城市煤气化是改善市民生活,提高环境质量的举措。制取煤气可用煤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再转化成一氧化碳的方法。写出第二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检查煤气泄露时切忌使用明火,因为泄露到空气中的煤气遇到明火很容易引起__________________。
四、简答题(共25分)
26.(20分)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支撑因素。请回答以下有关能源的问题。
⑴人类历史进程的各个阶段,如按石器时代、铁器时代、蒸气时代、电气时代划分,各时代主要的动力来源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煤、石油、天然气、水能及生物能等是多年来大规模使用的能源,被称为_______能源。而核能、地热、海洋能、沼气以及现在又有新的利用方式的太阳能、风能等都被称为_______能源。
⑶人类所使用的能量绝大部分来源于太阳能。捕获太阳能的生物主要为绿色植物。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于参加反应的哪种物质?_______________
⑷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以热的形式供给人们需要的能量。试以它们各自的主要成分C、CnH2n+2和CH4为代表,写出它们燃烧过程的化学方程式,指出它们质量相同时,哪一种燃料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产生温室效应)最小。
⑸水能是可再生能源,可持续地利用它来发电,为人类提供“清洁”的能源。若一水力发电站水库的平均流量为Q(m3/s),落差为h(m),发电效率为η,则全年发电量A(kW·h)是多少?
⑹人类利用和开发能源的过程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⑺为了保证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国家已把能源的利用和开发作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我国目前最主要的能源品种是___________,其蕴藏量最丰富的省(区)是___________,其产量最多的是省(区)是______________。我国能源利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高一化学参考答案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A 2、B 3、C 4、A 5、D 6、C 7、D 8、A 9、B 10、C 11、AD 12、BD
13、AB 14、BC 15、CD 16、BC 17、AB 18、D 19、B 20、D 21、AB 22、D
23、⑴C(s)+H2O(g)CO(g)+H2(g) ⑵2C(s)+O2(g)2CO(g)
⑶2CH3OH(l)+3O2(g)2CO2(g)+4H2O(l) ⑷CH4(g)+2O2(g)CO2(g)+2H2O(g)(每线3分)
24、⑴光合 呼吸 (每线1分) ⑵①CaCO3CaO+CO2↑ ②C+O2CO2
③2C8H18+25O216CO2+18H2O (每线2分) ⑶工业革命 ⑷海水受热膨胀 冰川融化(每线1分) ⑸上海 天津 广州 (每线1分)
25、CO2+C2CO 爆炸 (每线2分)
26、⑴人的体力 畜力 燃煤动力 电力 (每线1分) ⑵常规 新 (每线1分)
⑶6CO2+12H2O———→C6H12O6+6H2O+6O2 H2O (每线1分) ⑷C+O2==CO2
CnH2n+1+O2==nCO2+(n+1)H2O CH4+2O2==CO2+2H2O (每个化学方程式1分) CH4产生的CO2最少,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最小 (1分) ⑸A=Q×103×ghη×365×24=8.76×104Qhη(kW·h) (2分) ⑹体现了:①在实践过程中必须尊重客观规律;②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③人对自然的认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深化 (每个1分) ⑺煤 山西 山西 (每线1分) 能源地区分布不均,能源生产与能源消费地区不匹配;人均能源消费量低,能源利用率低,单位产值能耗大;能源消费构成不尽合理;广大农村仍大量用木材、秸秆等作为燃料 (3分)
光能
叶绿体
PAGE
- 5 -氧化还原反应(1)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在下列各氧化还原反应中,水既不作氧化剂,也不作还原剂的是 ( )
A. 2F2+2H2O==4HF+O2 B. C+H2OCO+H2
C. 2Na+2H2O==2NaOH+H2↑ D. Cl2+H2O==HCl+HClO
2.下列变化需加入还原剂的是 ( )
A. HCO3-→CO2 B. MnO4-→Mn2+ C. FeO→Fe3O4 D. H3AlO3→HAlO2
3.已知有如下反应:①2BrO3-+Cl2==Br2+2ClO3-,②ClO3-+5Cl-+6H+==3Cl2+3H2O,
③2FeCl3+2KI==2FeCl2+2KCl+I2,④2FeCl2+Cl2==2FeCl3。下列各微粒氧化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 )
A. ClO3->BrO3->Cl2>Fe3+>I2 B. BrO3->Cl2>ClO3->I2>Fe3+
C. BrO3->ClO3->Cl2>Fe3+>I2 D. BrO3->ClO3->Fe3+>Cl2>I2
4.硫酸铵在强热条件下分解,生成氨、二氧化硫、氮气和水。反应中生成的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
A. 1:3 B. 2:3 C. 1:1 D. 4:3
5.用下列方法:①KMnO4受热分解 ②KClO3受热分解(用MnO2作催化剂)
③2H2O22H2O+O2↑ ④2Na2O2+2H2O==4NaOH+O2↑,若要制得相同质量的氧气,上述四种方法中所转移的电子数目之比是 ( )
A. 3:2:1:4 B. 1:1:1:1 C. 1:2:1:2 D. 2:2:1:1
6.下列反应中,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
①H2+Cl22HCl ②Na2CO3+2HCl==2NaCl+H2O+CO2↑ ③2H2O2H2↑+O2↑
④CuO+2HNO3==Cu(NO3)2+H2O ⑤2HgO2Hg+O2↑
A. ②④ B. ①③ C. ①②③ D. ④⑤
7. 某氧化剂中,起氧化作用的是X2O72-离子,在溶液中0.2mol该离子恰好能使0.6mol的SO32-离子完全氧化,则X2O72-离子还原后X的化合价为 ( )
A. +1 B. +2 C. +3 D. +4
8.能从水溶液中还原6molH+的是 ( )
A. 2molFe B. 6molOH- C. 6molI- D. 6molNa
9.下列离子中最易给出电子的是 ( )
A. Cl- B. Cu2+ C. Fe2+ D. F-
10.根据下列反应判断有关物质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
H2SO3+I2+H2O==2HI+H2SO4 2FeCl3+2HI==2FeCl2+2HCl+I2
3FeCl2+4HNO3==2FeCl3+NO↑+2H2O+Fe(NO3)3
A. H2SO3>I->Fe2+>NO B. I->Fe2+>H2SO3>NO
C. Fe2+>I->H2SO3>NO D. NO>Fe2+>H2SO3>I-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有一至二个选项符合题意,少选扣1分,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1.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物质失电子的反应为氧化反应
B. 物质在变化中失去电子,此物质是氧化剂
C. 发生电子转移的反应即是氧化还原反应
D. 发生化合价升降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12.今有下列三个氧化还原反应:
①2FeCl3+2KI==2FeCl2+2KCl+I2 ②2FeCl2+Cl2==2FeCl3
③2KMnO4+16HCl==2KCl+2MnCl2+8H2O+5Cl2↑
若某溶液中有Fe2+和I-共存,要氧化除去I-而又不影响Fe2+和Cl-,可加入的试剂是 ( )
A. Cl2 B. KMnO4 C. FeCl3 D. HCl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氧化剂本身被还原,生成氧化产物
B. 氧化剂是在反应中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物质
C. 还原剂在反应时所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D. 在一个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可能是同一物质
14.已知反应:①2A-+C2==2C-+A2 ②2C-+B2==2B-+C2 ③2D-+C2==2C-+D2,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氧化性:A2>B2>C2>D2 B. D-不能被B2氧化
C. 氧化能力:B2>C2>D2 D. 还原性:A->B-
15.实验室将NaClO3和Na2SO3按物质质量之比为71:42倒入烧瓶中,同时滴入适量H2SO4,并用水浴加热,产生棕黄色的气体X,反应后测得NaClO3和Na2SO3恰好完全反应,则X为 ( )
A. Cl2 B. Cl2O C. ClO2 D. Cl2O3
16.在反应HgS+O2==Hg+SO2中,氧化剂和还原产物分别是 ( )
A. O2 Hg B. HgS Hg
C. O2 Hg、SO2 D. Cl2、O2 Hg、SO2
17.在反应3Cl2+6KOH5KCl+KClO3+3H2O中,得电子的原子和失电子的原子个数比是 ( )
A. 5:1 B. 1:5 C. 1:1 D. 3:1
18.水作为还原剂的反应是 ( )
A. 2Na+2H2O==2NaOH+H2↑ B. SO3+H2O==H2SO4
C. 2F2+2H2O=4HF+O2 D. 2H2+O22H2O
19.在一定条件下,氯酸钾和碘按下式发生反应:2KClO3+I2==2KIO3+Cl2,由此推断下列相应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
A. 该反应属置换反应 B. 还原性:I2>Cl2
C. 非金属性:I2>Cl2 D. 氧化性:KClO3>I2
2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含金属元素的离子不一定是阳离子
B.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一定是氧化剂
C. 某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时,该元素一定被还原
D. 金属阳离子被还原不一定得到金属单质
21.单质X和Y相互反应生成X2+Y2-。现有下列叙述:①X被氧化、②X是氧化剂、③X具有氧化性、④Y2-是还原产物、⑤Y2-具有还原性、⑥X2+具有氧化性、⑦Y的氧化性比X2+的氧化性强,其中正确的是 ( )
A. ①②③④ B. ①④⑤⑥⑦ C. ②③④ D. ①③④⑤
22.需要加入适当的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反应是 ( )
A. PCl3→PCl5 B. MnO4-→Mn2+ C. SO2→HSO3- D. S2O32-→S4O62-
三、填空题(本题包括10小题,共46分)
23.(8分)在K2Cr2O7+14HCl==2KCl+2CrCl3+3Cl2↑+7H2O反应中,_________是氧化剂,_______是还原剂,______元素被氧化,______元素被还原,氧化产物是________,还原产物是______,HCl表现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电子转移的数目是_________。
24.(1分)按反应式N2H5++4Fe3+—→4Fe2++Y+…,在水溶液中,N2H5+离子将Fe3+还原为Fe2+,作为N2H5+离子的氧化产物Y可能是________。
25.(2分)高锰酸钾和氢溴酸溶液可以发生下列反应:KMnO4+HBr—→Br2+MnBr2+KBr+
H2O,其中还原剂是___________。若消耗15.8g氧化剂,则被氧化的还原剂的质量是________g。
26.(5分)⑴实验室用二氧化锰跟浓盐酸共热反应,MnO2被还原成MnCl2并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KMnO4是常用的氧化剂。在酸性条件下,MnO4-被还原成Mn2+。用高锰酸钾跟浓盐酸在室温下制氯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历史上曾用“地康法”制氯气。这一方法是用CuCl2作催化剂,在450℃利用空气中的氧气跟氯化氢反应制氯气。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从氯元素化合价的变化看,以上三种方法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比较以上三个反应,可认为氧化剂的氧化能力从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
27.(4分)比较下列微粒的氧化性强弱:(用“>”、“=”或“<”表示)
⑴SO2_____SO3 ⑵Cu2+_____Fe2+ ⑶MnO2______KMnO4 ⑷Ag+______Cu2+
28.(7分)在加热氯酸钾的分解反应中,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问题,到目前还没有肯定的解释。鉴于制得的氧气里有氯气的气味,生成的氯酸钾带紫红色,认为反应过程如下:
①2KClO3+2MnO22A+B↑+C↑ ②2AD+MnO2+C↑ ③B+D2KCl+
MnO2+C↑
⑴写出A、B、C、D的化学式: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⑵第①步反应中,氧化产物是(填化学式)_____________,被还原的元素是(填元素符号)__________。
⑶第③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4分)针对以下A~D四个涉及H2O2的反应(未配平),填写空白:
A. Na2O2+HCl—→H2O2+NaCl B. Ag2O+H2O2—→Ag+O2↑+H2O
C. H2O2H2O+O2↑ D. H2O2+Cr2(SO4)3+KOH—→K2CrO4+K2SO4+H2O
⑴H2O2仅体现氧化性的反应是(填代号)___________。
⑵H2O2既体现气体性又体现还原性的反应是(填代号)________________。
⑶H2O2体现酸的反应是(填代号)_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3分)录像用的高性能磁粉,主要材料之一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学式为CoxFe3-xO3+x的化合物。已知氧为-2价,钴(Co)和铁可能是呈现+2价或+3价,且上述化合物中,每种元素只有一种化合价。则x值为____________,铁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钴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
31.(8分)按要求写出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
⑴是化合反应,也是氧化还原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是分解反应,也是氧化还原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有金属单质Hg生成的的置换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氧化还原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4分)K2Cr2O7是一种橙红色且具有强氧化性的化合物,当它被还原成三价铬时,颜色有明显变化。据此,当交通警察发现汽车行驶反常时,就上前拦车,并让司机对填充了吸附有K2Cr2O7的硅胶颗粒的装置吹气。若发现硅胶变色达到一定程度,即证明司机是________________,这是因为K2Cr2O7跟___________(写化学名称)发生了反应。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___,还原剂是___________。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0分)
33.(5分)化工厂常用氨水检验管道是否漏氯气,其反应式为3Cl2+8NH3==6NH4Cl+N2,当有160.5gNH4Cl产生时,被氧化的氨气是多少克?
34.(5分)在3BrF3+5H2O==9HF+HBrO3+O2↑+Br2反应中,若有5.4gH2O分子被氧化,求被水还原的BrF3是多少克?
高一化学参考答案
氧化还原反应
1、D 2、B 3、C 4、A 5、D 6、A 7、C 8、D 9、C 10、A 11、AC 12、C
13、BD 14、CD 15、C 16、D 17、A 18、C 19、C 20、AD 21、B 22、AD
23、K2Cr2O7 HCl Cl Cr Cl2 CrCl3 还原性和酸性 6e- (每空1分) 24、N2 25、HBr 40.5
26、⑴MnO2+4HCl(浓)MnCl2+Cl2↑+2H2O ⑵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
+8H2O ⑶4HCl+O22Cl2+2H2O ⑷氯元素由-1价升高到0价 ⑸KMnO4>MnO2>O2(每小题1分)
27、⑴< ⑵> ⑶< ⑷> (每小题1分)
28、⑴KMnO4 Cl2 O2 K2MnO4 ⑵KMnO4和O2 Cl ⑶Cl2+K2MnO4==2KCl+MnO2+O2 (每线1分)
29、⑴D ⑵C ⑶A 这一反应可看作是强酸制弱酸的反应 (每线1分)
30、1 +3 +2 (每线1分)
31、
(反应式各1分,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各1分)
32、酒后驾车 酒精(或乙醇) K2Cr2O7 酒精 (每线1分) 33、17g (5分) 34、27.4g (5分)
PAGE
- 1 -气体摩尔体积(8)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相同条件下,下列各组中分子数相同的是 ( )
A. 14gN2与32gNO2 B. 34gNH3与4gH2
C. 2LCO2与2LH2O D. 11.2LCO与0.5molO2
2.在同温同压下,甲容器的H2和乙容器的NH3所含的氢原子个数相等,则这两容器的体积比为 ( )
A. 3:2 B. 2:3 C. 1:1 D. 3:1
3.150℃时,(NH4)2CO3完全分解,生成的气态混合物其密度是相同条件下H2密度的( )倍
A. 96 B. 48 C. 24 D. 12
4.液态二硫化碳(CS2)能够在氧气中燃烧生成CO2和SO2。今用0.228gCS2在448mL氧气(标准状况)中完全燃烧,反应后气体混合物在标准状况时的体积是 ( )
A. 112mL B. 224mL C. 336mL D. 448mL
5.将①氢气;②氧气;③甲烷三种气体分别盛放在三个容器中,并保持三个容器内气体的温度和密度均相等,这三种气体对容器所施加压强的大小关系是 ( )
A. ①>②=③ B. ①<②<③ C. ①>③>② D. ①<③<②
6.影响一定量气体占有气体大小的主要因素是 ( )
A. 气体分子的微粒数 B. 微粒本身的大小
C. 微粒的质量 D. 微粒间的平均距离
7.一定质量的无水乙醇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为Q,它所生成的CO2用过量的饱和石灰水完全吸收可得100gCaCO3沉淀,则完全燃烧1mol无水乙醇时放出的热量是 ( )
A. 0.5Q B. Q C. 2Q D. 5Q
8.在273℃、101kPa下,将1.40gN2、1.60gO2和4.00gAr混合,该混合气体的体积约为
( )
A. 3.36L B. 6.72L C. 8.96L D. 4.48L
9.实验测得氮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的密度是氢气的14.5倍,可知其中氮气的质量分数为
( )
A. 25.0% B. 27.6% C. 72.4% D. 75%
10.19世纪,化学家对氧化锆的化学式有争议。后经化学实验测定,锆(Zr)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91,其氯化物蒸气的密度是同温同压下H2密度的116~117倍。试推断与氯化物价态相同的氧化锆的化学式为 ( )
A. ZrO B. Zr2O C. Zr2O3 D. ZrO2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每小题有一至二个选项符合题意,少选扣2分,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1.在相同条件下,物质的量相同的两种气体必须 ( )
A. 体积相同 B. 体积均为22.4L C. 原子数相同 D. 分子数相同
12.相同状态下,两个容积一样的容器,一个装满NO,另一个装满N2和O2混合气体,两个容器中一定相等的是 ( )
A. 原子数 B. 质子数 C. 分子数 D. 质量
13.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O2和SO2的 ( )
A. 密度比为1:2 B. 体积比为2:1
C. 分子个数比为1:2 D. 所含原子个数比为1:1
14、今有H2、CO(体积比为1:2)的混合气体VL,当其完全燃烧时所需O2体积为 ( )
A. 3VL B. 2VL C. VL D. 0.5VL
15、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标准状况下任何气体的摩尔体积都约是22.4L
B. 1mol气体的体积若为22.4L,它必定处于标准状况
C. 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其分子个数比
D. 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实际上是阿伏加德罗定律的特例
16、标准状况下有①6.72LCH4;②3.01×1023个HCl;③13.6gH2S(g);④0.2molNH3(g)。下列对四种气体的关系从小到大表示不正确的是 ( )
A. 体积:④<①<②<③ B. 密度:①<④<③<②
C. 质量:④<①<③<② D. 氢原子数:④<②<③<①
17、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2.4g金属镁变成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目为0.1NA
B. 2g氢气所含分子数目为NA
C. 在25℃,1.01×105Pa时,11.2L氮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A
D. 标准状况下,以任意比混合的氦气和氧气混合物22.4L,所含的分子数为NA
18.在标准状况下,下列气体混合后所得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可能为40的是
( )
A. H2和O2 B. F2和HCl C. SO2和HBr D. N2和Cl2
19.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物质的摩尔质量及摩尔体积,尚不能全部计算出其近似值的物理量是 ( )
A. 固体物质分子的大小和质量 B. 液态物质分子的大小和质量
C. 气体物质分子的大小和质量 D. 气体物质分子的质量
20.1L甲气体和1L乙气体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L丙气体(所有气体的体积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定)。若丙气体的分子式是YX2,则甲、乙的分子式分别是 ( )
A. X2和Y2 B. XY和Y2 C. X2和XY D. YX2和Y2
21.X2气和Y2气共100mL,通过光照使它们充分反应,恢复到原状况时,发现体积仍是100mL,这说明 ( )
A. X2气过量 B. X2气和Y2气各50mL
C. 产物是双原子分子 D. 无法作出上述判断
22.将50mLH2、CO和CO2的混合气体,与20mLO2(过量)于某容器中混合,引燃后冷却,当恢复至原室温时,测得气体体积为37mL,通过NaOH溶液后剩余的气体为3mL,则原50mL混合气体中CO2、CO、H2的体积(mL)依次是 ( )
A. 16、16、18 B. 16、18、16 C. 18、16、16 D. 18、14、18
三、填空题(本题包括10小题,共31分)
23.(7分)为了测定某气体样品C4H10(并含有少量C3H8,均不溶于水)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设计了下面的实验:
①取一个配有合适胶塞的洁净、干燥的锥形瓶,准确称量,得到质量m1;
②往锥形瓶中通入干燥的该气体样品,塞好胶塞,准确称量,重复操作,直至前后两次称量结果基本相同,得到质量m2;
③往锥形瓶内加满水,塞好胶塞,称量,得到质量m3。
已知实验时的温度为T(K),压强为p(kPa),水的密度为ρ水(g/L),空气的相对平均分子质量为29.0,密度为ρ空气(g/L)。回答下列问题:
⑴本实验的原理是(具体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步骤②中为什么要重复操作,直至前后两次称量结果基本相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具体说明本实验中怎样做到每次测量都是在相同体积下进行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本实验中收集气体样品的操作,可选用的方法是(填下图中标号)___________。
⑸锥形瓶中空气的质量(m空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出算式)。
⑹锥形瓶中样品的质量(m样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出算式)。
⑺由实验测得该气体样品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出算式)。
24.(2分)标准状况下,2gH2与16gO2混合后,其体积是__________L,密度是________g/L。
25.(1分)在28%的KOH水溶液中,OH-与水分子数之比是____________。
26.(3分)在KCl和CaCl2所组成的某混合物中,K+与Ca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则该混合物中含CaCl2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KCl与CaCl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含1molCl-的该混合物的质量是__________g。
27.(8分)现有一份CuO和Cu2O混合物,用H2还原法测定其中CuO的质量x(g)。实验中可以测定如下数据:w—混合物的质量(g)、w(H2O)—生成H2O的质量(g)、w(Cu)—生成Cu的质量(g)、V(H2)—消耗的H2的体积(L)。
⑴为了计算x,至少需要测定上述四个数据中的______个,这几个数据的组合共有_____种,请将这些组合一一填入下表空格中。
说明:①选用w、w(H2O)、w(Cu)、V(H2)表示,不必列出具体计算式。
②每个空格中填一种组合,有几种组合就填几种,不必填满。
⑵从上述组合中选写一个含w的求x的计算式:x=____________________。
28.(1分)加热分解5g某固体化合物,得到0.7L(标准状况)A气体和4g残渣,则A的式量是______________。
29.(5分)常温下A和B两种气体组成混合气体(A的式量小于B的式量),经分析混合气体只含有氮和氢两种元素,而且,不论A和B以何种比例混合,氮和氢的质量比值总大于14/3。由此可确定A为__________,B为___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上述混合气体中氮和氢的质量比为7:1,则在混合气体中A和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A在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
30.(2分)实验测得CO、N2和O2等三种气体的混合气体的密度是H2的14.5倍,其中O2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若其中CO和N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则混合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31.(2分)相同条件下,某Cl2与O2混合气体100mL恰好与150mL氢气化合生成HCl和H2O,则混合气体中Cl2与O2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混合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
四、简答题(本题共3分)
32.(3分)在等物质的量的常见金属单质A和B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盐酸,在A中加入盐酸,B中加入稀硫酸,反应完全后,生成氢气的体积分别为VA和VB ,而且VA≠VB 。若要确定反应生成物中A和B的化合价,有下列数据供选择:①VA/VB的值;②VA或VB的值;③A(或B)的物质的量。你的选择是______________。简要地说明你选择后推导A、B化合价的过程。
五、计算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22分)
33.(10分)现有镁、铝合金5.1g完全溶于稀硫酸中,在标准状况下共收集到氢气5.6L,计算这种合金的百分组成。
34.(12分)将炭粉与wg氧气置于密闭容器中,经高温充分反应
后,恢复到初始温度,测得反应前后压强分别为P0、P。已
知P=nP0,且加入的炭粉质量x(g)与n的关系如图所示。
⑴n的最小值是________,此时,x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
_______________g。
⑵n的最大值是________,此时,x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
_______________g。
⑶若实验结果测得n值为a,求容器内气体的体积之比。
高一化学参考答案
气体摩尔体积
1、B 2、A 3、D 4、D 5、C 6、D 7、C 8、D 9、C 10、D 11、AD 12、AC
13、AB 14、D 15、BC 16、AD 17、BD 18、BD 19、C 20、C 21、C 22、B
23、⑴同温同压下,两种同体积的不同气体的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⑵为了保证瓶内的空气已完全被排出,并充满样品气 ⑶第一次称量前,锥形瓶塞紧胶塞后,在瓶口处的胶塞上做一记号,以后每次测量,胶塞塞入瓶口的位置都以此为准 ⑷D
⑸ ⑹ ⑺(每小题1分)
24、33.6 0.536 (每线1分) 25、1:8 26、42.7% 2:1 65 (每线1分) 27、⑴2 5 ⑵ (每线1分)
w、w(Cu) w、w(H2O) w、V(H2) w(Cu)、w(H2O)
w(Cu)、V(H2)
(表格中每空1分,共5分)
或 (1分) 28、32
29、NH3 N2 纯NH3中N和H的质量比m(N)/m(H)=14/3,混入N2,都将大于14/3 4:180% (每线1分)
30、27.6% 48.3% (每线1分) 31、1:1 50.15 (每线1分)
32、① (1分) 同温同压下,氢气的体积比等于A、B两金属失去的电子数之比。由于金属A、B的物质的量相等,故氢气的体积比等于其化合价之比,从而推得A、B的化合价 (2分)
33、镁占47%(6分) Al占53%(6分) 34、⑴1 0PAGE
- 29 -碱金属元素(6)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①钾比水轻;②钾的熔点较低;③钾与水反应时要放出热量;④钾与水反应后溶液呈碱性。某学生将一小块金属钾投入滴有酚酞的水中,以上实验能证明上述四点性质中的( )
A. ①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2.下列各组比较,不正确的是 ( )
A. 熔点Li>Na>K B. 碱性LiOH>NaOH>KOH
C. 还原性K>Na>Li D. 氧化性Cs+>Rb+>K+
3.下列各物质的学名是:Na2S2O3叫硫代硫酸钠,CaSx叫多硫化钙;Na2O2叫做过氧化钠;KO2叫做超氧化钾。试综合上述命名规律,分析回答:Na2CS3应读为 ( )
A. 硫代碳酸钠 B. 多硫酸钠 C. 过硫碳酸钠 D. 超硫酸钠
4.有五种不纯的Na2CO3样品,分别含有下列杂质,而杂质的质量分数相同。取等质量的这五种不纯的Na2CO3样品,跟同种浓度盐酸分别反应,消耗盐酸最多的是 ( )
A. NaHCO3 B. K2CO3 C. NH4HCO3 D. NaOH
5.能用来鉴别Na2CO3和NaHCO3的两种白色固体的方法是 ( )
A. 分别加入到水中,观察其溶解速率
B. 分别加入到盐酸中,观察有无气体生成
C. 分别取少量加入到石灰水中,观察有无沉淀生成
D. 称量后分别放到试管里加热,冷却后称量,比较其加热前后有无质量变化
6.欲观察氢气燃烧的焰色,燃气导管口的材料最好是 ( )
A. 钠玻璃 B. 钾玻璃 C. 石英玻璃 D. 铜管
7.某种混合气体可能含有N2、HCl和CO。把混合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NaHCO3溶液和灼热的CuO,气体体积都没有变化;再通过足量Na2O2固体,气体体积减小;最后通过灼热的铜网,经充分反应气体体积又减小,但气体还有剩余。以下对混合气体的组成判断正确的是
( )
A. 一定没有N2,CO和HCl中至少有一种B. 一定有N2、HCl和CO
C. 一定有N2,CO和HCl至少有一种 D. 一定有N2和HCl,没有CO
8.下列对进行焰色反应的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说明,正确的是 ( )
①钾的火焰颜色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②先灼烧铂丝到火焰无色时,再蘸被检验物质
③每次实验后都要将铂丝蘸浓盐酸后灼烧至火焰无色为止
④实验时最好选择本身颜色较强的火焰
⑤没有铂丝可用无锈铁丝代替
A. 仅③不正确 B. 仅④不正确 C. ④、⑤不正确 D. 全部正确
9.工业上常用氨碱法制碳酸钠(将氨和二氧化碳先后通入饱和食盐水而析出小苏打,再经过滤、焙烧,得到纯碱),但却不能用氨碱法制碳酸钾,这是因为在溶液中 ( )
A. KHCO3溶解度较大 B. KHCO3溶解度较小
C. K2CO3溶解度较大 D. K2CO3溶解度较小
10.合金有许多特性,如Na-K合金为液体,而Na和K的单质均为固体。据此试推测:生铁、纯铁、碳三种物质中,熔点最低的是 ( )
A. 纯铁 B. 生铁 C. 碳 D. 无法确定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有一至二个选项符合题意)
11.以下对碱金属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都是银白色的柔软金属,密度都较小
B. 单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都是过氧化物
C. 碱金属单质与水剧烈反应生成碱和氢气
D. 单质的熔、沸点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升高
12.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某无色溶液,在无色火焰上灼烧,火焰呈黄色,这说明该溶液中金属离子的情况是 ( )
A. 只有Na+ B. 可能有Na+,也可能有K+
C. 一定有Na+,也可能有K+ D. 一定有Na+,也可能有大量Ba2+
13.钠和铯都是碱金属元素,下列关于铯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无水硫酸铯的化学式为Cs2SO4,它易溶于水
B. 碳酸铯加热分解为CO2和氧化铯
C. 铯可以从电解它的熔融的氧化物中得到
D. 在Na、K、Rb、Cs中Cs的熔点最低
14.氰化钠(NaCN)有如下反应:2NaCN+O2+2NaOH+2H2O==2Na2CO3+2NH3。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 氧气是氧化剂 B. 水是还原剂
C. NH3是氧化产物 D. Na2CO3是氧化产物
15.下列物质放在蒸馏水中,能得到pH值大于7的溶液是 ( )
A. SO2 B. Rb C. CuO D. K2O2
16.加热NH4HCO3固体,使产生的气体依次通过过量Na2O2的干燥管、浓H2SO4的洗气瓶,最后得到的气体是 ( )
A. O2 B. NH3 C. CO2 D. CO 2和O2
17.mg某碱金属R的单质与3.55gCl2恰好反应,生成(m+35.5)g氯化物,将mgR与O2反应,生成化合物质量可能是 ( )
A. (m+6.4)g B. (m+0.8)g C. (m+1.6)g D. (m+2.4)g
18.从理论上讲,Li是很活泼的金属,与水反应应当很剧烈。但事实上反应却是开始较快,一会儿就迅速缓慢起来。其原因主要是 ( )
A. Li的密度很小,浮在水面上
B. 生成物LiOH溶解度较小,附着在Li表面
C. 反应开始放热而使速率变慢
D. 反应产物对此反应有催化作用
19.在一定温度下,向某饱和硫酸钠溶液中加入ag无水Na2SO4粉末,搅拌、静置后,析出bgNa2SO4·10H2O晶体。下列量中,可以根据已知条件计算的是 ( )
①该温度下硫酸钠的溶解度; ②原饱和溶液减少的水的质量;
③原饱和溶液减少的溶质的质量; ④析出晶体中含Na2SO4的质量
A. ①③ B. ③④ C. ②④ D. 全部
20.事实上,许多非金属氧化物在一定条件下能与Na2O2反应,且反应极有规律。如:Na2O2+SO2==Na2SO4,2Na2O2+2SO3==2Na2SO4+O2,据此,你认为下列反应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
A. 2Na2O2+2Mn2O7==4NaMnO4+O2 B. 2Na2O2+2NO2==2NaNO2+O2
C. 2N2O3+2Na2O2==4NaNO2+O2 D. 2N2O5+2Na2O2==4NaNO3+O2
21.下列关于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金属铷投入水中会发生爆炸式反应
B. 铷是一种强还原剂,铷离子很稳定
C. 铷可在空气中燃烧,燃烧产物是Rb2O
D. 高温下RbOH可分解为氧化铷和水蒸气
22.下列各组金属混合物的质量相同,它们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在相同条件下产生氢气的体积也相同,则其中锌的含量最多的是 ( )
A. 锌和铁 B. 锌和铝 C. 锌和镁 D. 锌和钠
三、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38分)
23.(8分)右图是测定碱金属原子量的简易装置,仪器、无水CaCl2和水的总
质量为430.00g。将1.39g碱金属投入瓶内水中,立即用带球形干燥管的
塞子塞紧瓶口,反应完毕后,称量,整个装置的质量为431.19g。试回答:
⑴该碱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
⑵球形干燥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不用无水CaCl2,可改用________。
⑶若不用干燥管,测得的相对原子质量比实际值________(填“偏高”、“偏
低”或“不变”)。
24.(12分)工业制纯碱时,第一步通过饱和食盐水、氨和二氧化碳反应,获得碳酸氢钠结晶。它的反应原理可以用下面的方程式表示:
NH3+CO2+H2O==NH4HCO3,NH4HCO3+NaCl(饱和)==NaHCO3↓+NH4Cl
以上反应的总结果是放热反应。请设计一个实验,用最简单的实验装置模拟实验这一过程,获得碳酸钠结晶。可供选择的实验用品有:稀盐酸、稀硫酸、浓氨水、氢氧化钠、消石灰、石灰石、氯化铵、食盐、蒸馏水和冰,以及中学化学实验常用仪器。
⑴画出实验装置示意图(包括反应时容器中的物质),并在图中玻璃容器旁自左至右分别
用A、B、C……符号标明(请见题后说明)
⑵请写出在图上A、B、C……各玻璃容器中盛放物质的化学式或名称。
A: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利用在本题所提供的实验用品,如何判断得到的产品是碳酸氢钠的结晶,而不是碳酸氢铵或食盐结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①本题装置示意图中的仪器可以用下面的方式表示。
敞口玻璃容器 有塞玻璃容器 玻璃漏斗 分液漏斗
玻璃导管 (但应标示出在液面上或液面下)
②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玻璃导管之间的联接胶管等,在示意图中不必画出。如需加热,在需加热的仪器下方,标以“△”表示。
25.(6分)取5.4g某碱金属(R)及其氧化物(R2O)的混合物,使之与足量水反应,蒸发反应后的溶液,得到8g无水晶体。推断:
⑴该碱金属是________;⑵原混合物中R的质量是____________;⑶混合物中R2O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
26.(12分)⑴将过氧化钾的粉末投入盛有硫酸铁溶液的烧杯中,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有关反应方程式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超氧化钾(KO2)可以吸收CO2生成碳酸钾和氧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39g金属钾在一定条件下制得KO2,再用此KO2吸收CO2,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g,若用金属钠制取过氧化钠,用过氧化钠吸收CO2制氧气,要得到相同质量的氧气,需金属钠_________g。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
27.(8分)把25.6gKOH和KHCO3的混合物置于某密闭容器中加热到300℃,充分反应后排出气体,残余固体质量为20.7g,求原混合物中KOH和KHCO3各多少克?
28.(10分)向100g8%的NaOH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然后将溶液在低温下蒸干,所得固体的可能成分填入下表:
⑴ ⑵ ⑶ ⑷
如果最后得到的固体质量为13.7g,则标准状况下通入的CO2的质量是多少?
高一化学参考答案
碱金属元素
1、D 2、D 3、A 4、D 5、D 6、C 7、C 8、B 9、A 10、B 11、AC 12、C
13、B 14、AD 15、BD 16、A 17、BC 18、B 19、D 20、AD 21、CD 22、B
23、⑴7 ⑵吸收水蒸气,防止水蒸气随H2逸出而产生实验误差 碱石灰 ⑶偏低 (每线2分)
24、⑴如下图所示 (4分)
⑵A:CaCO3,并由漏斗加入稀盐酸 B:蒸馏水(或水) C:冰水(或冷水) D:被氯化钠饱和的浓氨水溶液 E:稀硫酸 (每线1分) ⑶取少量产品放在试管中,在酒精灯上加热至不再有气体放出时,停止加热。试管中如有白色剩余物质,则得到的产品不是NH4HCO3。试管冷却后,向其中加入适量盐酸,反应激烈,冒大量气泡,最后剩余物全部溶解,说明得到的结晶是NaHCO3。如加入盐酸后,晶体全部溶解,但无气泡产生,则得到的结晶可能是食盐(3分)
25、⑴Na ⑵2.3g ⑶3.1g (每线2分)
26、⑴产生红褐色沉淀,同时有气泡产生 ①2K2O2+2H2O==4KOH+O2↑
③6KOH+Fe2(SO4)3==2Fe(OH)3↓+3K2SO4 ⑵4KO2+2CO2==2K2CO3+3O2 24 69 (每线2分)
27、KOH:5.6g(4分) KHCO3:20g(4分)
28、
NaOHNa2CO3 Na2CO3 Na2CO3NaHCO3 NaHCO3
(每格1分)
Na2CO3:2.2g (3分) NaHCO3:4.4g (3分)
PAGE
- 17 -钠的化合物(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质量会减轻的是 ( )
A. NaOH B. Na2CO3 C. Na2O D. Na2CO3·10H2O
2.欲除NaHCO3溶液中少量Na2CO3可用 ( )
A. 饱和石灰水 B. NaOH溶液 C. 盐酸 D. 通入CO2
3.在Na2O2和CO2的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和氧化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比为 ( )
A. 8:53 B. 2:1 C. 1:2 D. 1:1
4.CO和H2的混合气体3g,和足量的氧气燃烧后,在150℃时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Na2O2后,Na2O2增重的质量为 ( )
A. 1.5g B. 3g C. 6g D. 无法确定
5.估计下列溶液中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 )
A. 4.6gNa投入45.4g水中 B. 6.2gNa2O投入43.8g水中
C. 7.8gNa2O2投入42.2g水中 D. 8gNaOH投入42g水中
6.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烧碱溶液中放入一定量的过氧化钠,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溶液中Na+浓度增大,有O2放出 B. 溶液pH值不变,有H2放出
C. 溶液中Na+数目减少,有O2放出 D. 溶液pH值增大,有O2放出
7.在20℃时,100g水中溶解mgNa2CO3即达到饱和状态;100g水中溶解ngNa2CO3·10H2O了达到饱和状态,则m与n的关系是 ( )
A. m>n B. m=n C. m8.为了使鱼苗顺利运输,必须满足三个条件:①需要保持适量的氧气,②使鱼苗呼出的CO2及时排出,③防止细菌大量繁殖。已知下述四种物质加入水中都可以起到供氧灭菌的作用,过氧化钙极微溶于水。在长距离运输鱼苗的水中,最好加入 ( )
A. Na2O2 B. 氯水 C. CaO2 D. H2O2
9.分别含有下列四种杂质的纯碱样品,含杂质的质量分数相同,取等量的四种样品与浓度相同的盐酸反应,所消耗的盐酸体积由多到少的顺序是(杂质:①NaOH ②Ca(OH)2
③NaHCO3 ④CaCO3)
A. ①>②>④>③ B. ③>④>①>② C. ②>①>④>③ D. ④>③>②>①
10.下列各物质的俗名和对应括号中的化学式错误的是 ( )
A. 火碱(NaOH) B. 纯碱(Na2CO3) C. 小苏打(NaHCO3) D. 绿矾(ZnSO4·7H2O)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有一至二个选项符合题意,少选扣1分,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Na2CO3比NaHCO3易溶于水
B. Na2CO3比NaHCO3稳定
C. 石灰水能与Na2CO3反应,而不能与NaHCO3反应
D. 与足量盐酸反应要得到相同质量的CO2,用NaHCO3比Na2CO3的质量要多
1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 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2OH-+H2↑
B. 钠与CuSO4溶液反应:2Na+Cu2+==Cu↓+2Na+
C. NaHCO3溶液与稀H2SO4反应:CO32-+2H+==H2O+CO2↑
D. NaOH溶液与小苏打溶液反应:HCO3-+OH-==CO32-+H2O
根据以下叙述,回答第13至15题。
某化工厂按如下步骤进行生产:⑴以煤为燃料煅烧石灰石;⑵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充分吸收步骤⑴中产生的二氧化碳;⑶使步骤⑴中产生的氧化钙跟水反应;⑷消石灰跟碳酸钠反应。
13.该厂生产过程中涉及的物质有①石灰石,②纯碱,③小苏打,④烧碱,⑤二氧化碳,⑥消石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起始原料是①② B. 起始原料是②⑥
C. 最终产品是④⑤ D. 最终产品是③④
14.该厂生产过程的优点可能有:①排放的气体对大气无污染;②生产过程中的部分产品可作为起始原料使用;③无高温作业。其中正确的是 ( )
A. 只有① B. 只有② C. ①和③ D. ②和③
15.生产过程中没有涉及的化学反应类型是 ( )
A. 分解反应 B. 化合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16.质量分数相等的Na2CO3和NaHCO3混合物xg,加热一段时间后质量为yg,当y为何值时表明NaHCO3完全分解 ( )
A. g B. g C. g D. g
17.把CO2通入下列饱和溶液中,最终会产生沉淀的是 ( )
A. CaCl2 B. Na2CO3 C. Ca(OH)2 D. NaCl
18.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 钠与水反应 2Na+2H2O==2Na++2OH-+H2↑
B. 氧化钠与盐酸反应 O2-+2H+==H2O
C. NaHCO3与稀硫酸反应 CO32-+H+==CO2↑+H2O
D. NaOH溶液与小苏打溶液反应 HCO3-+OH-==CO32-+H2O
19.按右图所示装置持续通入X气体,并在管口P处点燃,
实验结果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X、Y可以是 ( )
A. H2和NaHCO3 B. CO和Na2CO3
C. CO和CuO D. CO和Fe2O3
20.某干燥粉末可能由Na2O、Na2O2、Na2CO3、NaHCO3、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将该粉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有气体X逸出。X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后体积缩小(同温同压下测定)。若将原来混合粉末在空气中用酒精灯加热,也有气体放出,且剩余固体的质量大于原混合粉末的质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粉末中一定含有Na2O、Na2O2、NaHCO3
B. 粉末中一定不含有Na2CO3和NaCl
C. 粉末中一定不含有Na2O和NaCl
D. 无法肯定粉末里是否含有Na2CO3和NaCl
21.下列物质中,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是 ( )
A. 碳酸氢钠 B. 氢氧化钠 C. 氧化钙 D. 碳酸钡
22.想一想,NaOH(固)、P2O5(固)、CaCl2(无水)为什么可归为一类。据此,从A~D中选出能与这三种物质归为一类的是 ( )
A. 浓H2SO4 B. NaCl C. 碱石灰 D. CaO
三、填空题(本题包括7小题,共38分)
23.(4分)在钠的化合物中可用于漂白麦杆、羽毛的是__________;可用作缓泻剂的是_________;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是_________;日常生活常用作洗涤剂的是________。
24.(8分)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
⑴Na2CO3固体中的NaHCO3,方法是________,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⑵NaHCO3溶液中的Na2CO3,方法是________,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⑶NaCl溶液中的Na2CO3,方法是________,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⑷NaOH溶液中的Na2CO3,方法是________,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25.(4分)有四种钠的化合物W、X、Y、Z,根据以下反应式判断W、X、Y、Z的化学式:
W—→X+CO2↑+H2O Z+CO2—→X+O2↑ Z+H2O—→Y+O2↑ X+Ca(OH)2—→
Y+CaCO3↓
W是___________,X是___________,Y是___________,Z是___________。
26.(5分)实验室用右图所示仪器和药品做CO2和
Na 2O2反应制O2的实验,试填写下列空白。
⑴装置①中所盛溶液最好选用______
A. 饱和食盐水 B. 饱和NaHCO3溶液
C. 澄清石灰水 D. NaCl溶液
⑵如果将所制气体从左至右流向排列装置时,上
述各仪器装置连接的正确顺序是(填写装置的
编号)____接____接____接____,其中②③④之间的仪器接口顺序应为(用接口标识A、
B、C……填写)____________。
⑶装置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9分)某学生拟用50mLNaOH溶液吸收CO2气体,制备Na2CO3溶液。为了防止通入的CO2气体过量而生成NaHCO3,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①取25mLNaOH溶液吸收过量的CO2气体,至CO2气体不再溶解;②小心煮沸溶液1~2分钟排出溶液中溶解的二氧化碳气体;③在得到的溶液中加入另一半(25mL)NaOH溶液,使溶液充分混合。
⑴他能否制得较纯净的Na2CO3?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按他的设计,第①步实验装置如下:
①装置A使用的试剂石灰石和盐酸溶液。可否使用纯碱代替石灰石?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装置B使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为了便于后续实验的煮沸、混合等操作,装NaOH溶液的容器还可使用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
④有人认为实验步骤②、③的顺序对调,即先混合,再煮沸更合理,你认为合理吗?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5分)有A、B、C、D、E五种无色溶液,只知它们是NaHCO3、K2CO3、NaOH、HCl、Ca(HCO3)2溶液,为了鉴别它们,各取少量进行如下实验:
①A与B混合无明显现象。
②B与C或D混合均有气体产生。
③D与A或E混合均有沉淀生成。
根据以上实验,推知A是___________,B是___________,C是___________,
D是___________,E是___________。
29.(3分)过氧化钠几乎能与所有常见气态非金属氧化物反应,如
2Na2O2+2CO2==2Na2CO3+O2,Na2O2+CO==Na2CO3。
⑴试分别写出Na2O2与SO2、S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通过比较可知当非金属元素处于_______价时,其氧化物与Na2O2反应有O2放出。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
30.(8分)取NaHCO3、Na2CO3、NaCl混合物100g,加热到质量不再改变为止,剩下残渣84.5g。取8.45g此残渣加入盐酸20g至气泡不再产生后,称得全部溶液质量为25.15g,求混合物中NaCl的质量分数。
31.(10分)100℃时,3.88g无味气体与足量Na2O2完全反应,放出氧气,且固体质量增加了2.88g,试推断A是什么气体?若将上述A气体与足量的CaO固体完全反应,将会有什么物质生成?生成物质的质量各多少克?
高一化学参考答案
钠的化合物
1、D 2、D 3、D 4、B 5、C 6、C 7、C 8、C 9、C 10、D 11、CD 12、AD
13、AD 14、B 15、C 16、B 17、B 18、AD 19、AC 20、AD 21、A 22、D
23、Na2O2 Na2SO4 NaHCO3 Na2CO3 (每线1分)
24、⑴加热 2NaHCO3Na2CO3+CO2↑+H2O ⑵通入过量CO2 Na2CO3+CO2↑+H2O==2NaHCO3
⑶加入过量盐酸 Na2CO3+2HCl==2NaCl+CO2↑+H2O ⑷加入适量的Ba(OH)2或Ca(OH)2溶液,过滤 Na2CO3+Ba(OH)2==BaCO3↓+2NaOH (每线1分)
25、NaHCO3 Na2CO3 NaOH Na2O2 (每线1分)
26、⑴B(1分) ⑵①②④③ C→B→G→F→D→E (2分) ⑶吸收HCl (2分)H++HCO3-==H2O+CO2↑ (2分)
27、⑴能 实验①生成NaHCO3,其中溶液CO2在实验②时煮沸除去,在实验③中NaHCO3恰好被NaOH中和完全转化成Na2CO3 ⑵①不能 实验中使用的CO2气体发生器,只适用于块状固体和液体反应,Na2CO3是粉末状固体 ②水 除去HCl ③锥形瓶 ⑶不合理 若不先驱除溶液中溶解的CO2气体,实验③加入的NaOH将有一部分消耗于CO2气体的反应,使NaHCO3不能完全转化为Na2CO3 (每线1分)
28、NaOH HCl NaHCO3 Ca(HCO3)2 K2CO3 (每线1分)
29、⑴Na2O2+SO2==Na2SO4 2Na2O2+2SO3==2Na2SO4+O2 (每个方程式1分) ⑵最高 (1分)
30、5% 31、CO2和H2O的混合物(2分) Ca(OH)2:1.48g(4分) CaCO3:8g(4分)
PAGE
- 13 -2002-2003学年度上学期
高中学生学科素质训练
高一化学期中测试题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本题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每小题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某元素由化合态变成游离态,发生的变化是 ( )
A. 一定是被氧化 B. 一定是被还原
C. 可能是被氧化,也可能是被还原 D. 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2.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后,原溶液中阴、阳离子都减少的是( )
A. CuSO4 B. Ca(NO3)2 C. Na2CO3 D. FeCl3
3.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
A. H+、Na+、SO42-、Cl- B. K+、Cu2+、Cl-、OH-
C. Mg2+、Ba2+、CO32-、SO42- D. Ag+、Ca2+、Cl-、NO3-
4.Na2CO3和NaHCO3的混合物加热到质量不再变化时,混合物的质量减少了7.44g,以下结论错误的是 ( )
A. 产生了标准状况下的CO2气体2.688L(标准状况下,CO2的密度为1.964g/L)
B. 原混合物中含NaHCO3 20.16g
C. 原混合物中一定含Na2CO3 16.4g
D. 无法根据上述数据求出原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
5.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 )
A. 碳酸钾溶液与稀硫酸混合 CO32-+2H+==CO2↑+H2O
B. 氯化铜溶液中滴加烧碱溶液 Cu2++2OH-==Cu(OH)2↓
C. 醋酸溶液中加入烧碱溶液 H++OH-==H2O
D. 硫酸镁溶液中加入氯化钡 Ba2++SO42-==BaSO4↓
6.5g甲烷(CH4)在足量O2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气),将燃烧产物通过足量Na2O2后,Na2O2增加的质量是 ( )
A. 5g B. 7g C. 10g D. 无法计算
7.由Na2S、Na2SO3和Na2SO4三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测得其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6.8%,则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 )
A. 63.2% B. 44.8% C. 25.6% D. 37.6%
8.合金有许多特点,如Na-K合金为液体,而Na和K的单质均为固体。据此试推断:生铁(铁-碳合金)、纯铁、碳三种物质中,熔点最低的是 ( )
A. 纯铁 B. 生铁 C. 碳 D. 无法确定
9.已知反应2X-+Z2==2Z-+X2、2W-+X2==2X-+W2能从左向右进行,则反应:
W2+2Z-==Z2+2W 进行的方向是 ( )
A. 从左向右 B. 从右向左 C. 不能进行 D. 无法判断
10.加热NH4HCO3并使产物全部变为气态。①若将混合物依次通过足量Na2O 2和浓H2SO4,Na2O2增重m1g,浓H2SO4增重n1g,②若将混合物依次通过浓H2SO4和Na2O2,则浓H2SO4增重n2g,Na2O2增重m2g(每次通过时,有关气体全部被吸收),则m1、n1、m2、n2从小到大的顺序是 ( )
A. n2、m2、m1、n1 B. n1、m2、m1、n2 C. n2、n1、m1、m2 D. m1、n2、n1、m2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有一至二个选项符合题意,少选扣1分,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1.对于反应H-+NH3==H2↑+N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 H-在该反应中作还原剂
C. 该反应中NH3是还原剂 D. 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都是H2
12.下面是比较过氧化钠和氧化钠性质异同点的有关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 )
A. 过氧化钠和氧化钠长期置于空气中最终产物相同
B. 过氧化钠和氧化钠都能与二氧化碳或水发生化合反应
C. 过氧化钠和氧化钠与水反应都有氢氧化钠生成
D. 过氧化钠是强氧化剂,而氧化钠只是一种碱性氧化物
13.有某碱金属M及相应氧化物的混合物共10g跟足量水充分反应后,小心地将溶液蒸干,得到14g的无水晶体。则该碱金属M可能是 ( )
A. 锂 B. 钠 C. 钾 D. 铷
14.下列物质中,不能跟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是 ( )
A. 过氧化钠 B. 氢氧化钾 C. 碳酸钠溶液 D. 碳酸氢钠溶液
15.从海水中提取溴有如下反应:5NaBr+NaBrO3+3H2SO4===3Br2+3Na2SO4+3H2O
与上述反应在氧化还原原理上最相似的是 ( )
A. 2NaBr+Cl2===2NaCl+Br2 B. AlCl3+3NaAlO2+6H2O===4Al(OH)3↓+3NaCl
C. 2H2S+SO2===2H2O+3S D. 2FeCl3+H2S===2FeCl2+S↓+2HCl
16.已知I-、Fe2+、SO2、Cl-和H2O2均有还原性,它们在酸性溶液中还原性的强弱顺序为Cl-A. 2Fe3++SO2+2H2O==SO42-+4H++2Fe2+ B. I2+SO2+2H2O==H2SO4+2HI
C. H2O2+2H++SO42-==SO2+O2+2H2O D. 2Fe3++2I-==2Fe2++I2
17.有一种消字灵,是由甲、乙两瓶溶液组成的,甲瓶是高锰酸钾溶液(内加少量稀硫酸),呈紫红色;乙瓶是将无水亚硫酸钠溶于水(内加少量稀硫酸)配制而成,呈无色,此瓶实际上是亚硫酸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2SO3+H2SO4==Na2SO4+H2SO3。高锰酸钾有氧化性,而亚硫酸有还原性。先用高锰酸钾溶液将字迹中的色素氧化而消去,则本身被还原成+4价的二氧化锰显棕色,再用乙瓶的亚硫酸溶液将二氧化锰还原成+2价的锰而呈无色(同时多余的高锰酸钾也被还原成Mn2+呈无色)。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3KMnO4+5H2SO3==K2SO4+2MnSO4+2H2SO4+3H2O。这样,便完成了消字的过程。这种消字灵不可消去的是 ( )
A. 纯蓝墨水 B. 蓝黑墨水 C. 碳素墨水 D. 墨汁
18.在同一元素中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
A. Cl2+2NaOH===NaCl+NaClO+H2O B. SO2+2H2S===2H2O+3S
C. 2KClO32KCl+3O2↑ D. 2KMnO4K2MnO4+MnO2+O2↑
19.10g只含一种杂质的碳酸钙[杂质可能是⑴SiO2、⑵MgCO3、⑶Na2CO3、⑷KNO3],跟足量盐酸反应得到4.3g CO2,则碳酸钙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 ( )
A. ⑴或⑷ B. ⑴或⑵ C. ⑴或⑶或⑷ D. ⑵或⑶
20.以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氢氧化铁与盐酸反应 H++OH-=H2O
B.石灰水中通过量CO2 2OH-+Ca2++CO2=CaCO3↓+H2O
C.碳酸氢钠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 H++CO32-+Ba2++OH-=BaCO3↓+H2O
D.三氧化硫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SO3+2OH-=SO42-+H2O
某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的已知部分为2 +5 + H+==5 +
2 +8 ,试根据反应式和下表提供的材料回答第21、22小题
序 号 氧化剂 还原剂 其他反应物 氧化产物 还原产物
⑴ Cl2 FeBr2 — — FeCl3
⑵ KMnO4 H2O2 H2SO4 O2 MnSO4
⑶ KClO3 HCl(浓) — Cl2 Cl2
⑷ KMnO4 HCl(浓) — Cl2 MnCl2
21.若对应于上述离子方程式的电子转移总数为10,则反应物、生成物的组序号是( )
A. ⑵⑷ B. 只有⑵ C. 只有⑷ D. 只有⑶
2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表中⑴组反应的氧化产物只有FeCl3
B. 氧化性比较:KMnO4>Cl2>Fe3+>Br2>Fe2+
C. 还原性比较:H2O2>Mn2+>Cl-
D. 上述离子方程式填对后,H+的系数应为6
三、填空题(本题包括9小题,共48分)
23.(6分)现有一定量含有Na2O杂质的Na2O2试样。请从图中选用适当的实验装置,设计一个最简单的实验,测定Na2O2试样的纯度(可供选择的反应物只有CaCO3固体,20%的盐酸和蒸馏水)。
请填空
⑴写出在实验室中Na2O2和Na2O分别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应选用的装置是(只要求写出图中装置的标号)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所选用装置的连接顺序应是(填各接口的字母;连接胶管省略)___________________。
24.(2分)过渡元素钴(Co)具有多种可变化合价,将11.9gCoCO3在空气中预热,可得到8.3g钴的氧化物,则CoCO3在空气中受热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7分)把煤作为燃料可通过下列两种途径:
途径Ⅰ:C(s)+O2(g)CO2(g) (放热Q1kJ)
途径Ⅱ:先制水煤气
C(s)+H2O(g)==CO(g)+H2(g) (吸热Q2kJ)
再燃烧水煤气
2CO(g)+O2(g)2CO2(g)
2H2(g)+O2(g) 2H2O(g)
试回答下列问题:
⑴判断两种途径放热:途径Ⅰ放出的热量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途径Ⅱ放出的热量。
⑵Q1、Q2、Q3的数学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⑶由于制取水煤气反应里,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________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那么在化学反应时,反应物就需要_______能量才能转化为生成物,因此其反应条件为______。
⑷简述煤通过途径Ⅱ作为燃料的意义。
26.(7分)某地有软锰矿和闪锌矿两座矿山,它们的主要成分为:软锰矿MnO2含量≥65%,Al2O3含量4%。闪锌矿:ZnS≥80%,FeS、CuS、CdS含量各约占2%。
MnO2和Zn是制造干电池的原料。电解法生产MnO2传统的工艺主要流程为:软锰矿加煤还原熔烧,用H2SO4浸出熔烧料,浸出液经净化然后电解,在阳极上析出MnO2。
电解Zn的传统生产工艺为:闪锌矿高温氧化脱硫还原得粗锌。
2ZnS+3O22ZnO+2SO2 2C+O22CO ZnO+COZn(g)+CO2
将用热还原法制得的粗锌溶于硫酸,再电解ZnSO4溶液可生产纯度为99.95%的锌。
90年代生产MnO2和锌的新工艺主要产品是通过电解获得MnO2和锌,副产品是硫、金属铜和镉。简化流程框图如下。
试回答下列问题:
⑴软锰矿、闪锌矿粉末与硫酸溶液共热时析出硫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例如:
MnO2+ZnS+2H2SO4==MnSO4+ZnSO4+S↓+H2O。据此写出MnO2在酸性溶液中分别和CuS和CdS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铁锰矿中Al2O3溶于硫酸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浸出液A与适量Zn粉作用得到滤液B与滤查甲的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试从环境保护和能量消耗的角度评价90年代新工艺与传统生产工艺相比较有哪些优点。
27.(4分)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CaCO3、Na2SO4、KNO3、CuSO4、BaCl2五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现进行如下实验:
⑴取少量固体粉末加到足量水中,得到白色沉淀,上层为无色清液。
⑵继续往其中加入足量稀硝酸,白色沉淀消失,并有气泡产生。
⑶取少量⑵中的溶液滴加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判断:该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___,一定不含有_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______。该实验中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4分)有甲、乙两相邻的工厂,排放的污水经初步处理后只溶有Ag+、Ba2+、Fe3+、Na+、Cl-、SO42-、NO3-、OH-中的各不相同的四种离子。若甲、乙单独排放污水会污染环境,但如按适当比例混合排放,则会降低水的污染程度。现又测得甲厂的污水pH>7。试推断:
⑴甲厂污水中含有的四种离子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乙厂污水中含有的四种离子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8分)有A、B、C、D、E、F六种化合物,它们之间的反应关系如下所示:
①A+B—→C+E ②C+NaOH—→蓝色沉淀D+F ③DA+E
④F+Ba(NO3)2—→白色沉淀+NaNO3
⑴试写出它们的化学式:
A___________ B___________ C___________ D___________
E___________ F___________
⑵写出反应①、④的离子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4分)将锌粒投入稀硫酸中,溶液里________________离子的数量减少,__________离子数量增加,_____________离子数量没有变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6分)将下列离子:Al3+、K+、Cl-、Na+、NO3-、OH-、S2-、MnO4-、Fe3+、NH4+、H+、SO42-、SO32-、CO32-,按能大量共存于溶液中的情况分为A、B两组,要求每组至少有两种阳离子和两种阴离子,且每组中离子总数要相等,A组中含有色离子。
A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18分)
32.(6分)试样X由氧化亚铁和氧化铜组成。取质量相等的两份试样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
⑴请写出步骤⑶中所发生的全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⑵若全部的溶液Y和全部的粉末Z充分反应后,生成的不溶物W的质量是m,则每份试样X中氧化铜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用m表示)。
33.(6分)美国《科学美国人》杂志在1971年7月刊登的“地球能量资源”一文中提供了如下数据:
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能的几条主要去路
直接反射 52000×109kJ·S-1
以热能方式离开地球 81000×109kJ·S-1
水循环 40000×109kJ·S-1
大气流动 370×109kJ·S-1
光合作用 40×109kJ·S-1
请选用以上数据计算:
⑴地球对太阳能的利用率约为__________________。
⑵通过光合作用,每年约有______________kJ的太阳能被转化为化学能(每年按365天计算)。
34.(6分)向40g已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25%的Na2SO4溶液28.4g,反应完全后,滤去沉淀,再滴加30mL(密度为1.147g/mL)20%的稀硫酸,恰好使滤液呈中性,求:
⑴与Na2SO4反应的氢氧化钡质量;
⑵原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分数。
高一化学期中参考答案
1、C 2、A 3、A 4、C 5、C 6、C 7、D 8、B 9、B 10、B 11、BD 12、B
13、BC 14、D 15、C 16、C 17、CD 18、AB 19、C 20、D 21、B 22、D
23、⑴2Na2O2+2H2O==4NaOH+O2↑,Na2O+H2O==2NaOH ⑵⑤①④③ ⑶E接B、A接E
(每小题2分)
24、4CoCO3+O22Co2O3+4CO2 (提示:可根据Co守恒先求钴的氧化物的分子式)
25、⑴等于 ⑵Q1=Q3-Q2 ⑶低于 吸收 高温 (以上每线1分) ⑷固体煤经处理变为气体燃料后,不仅在燃烧时可以大大减少SO2和烟尘对大气造成的污染,而且燃烧效率高,也便于输送 (2分)
26、⑴MnO2+CuS+2H2SO4==MnSO4+CuSO4+S↓+2H2O
CdS+2H2SO4+MnO2==MnSO4+CdSO4+S↓+2H2O Al2O3+6H+==2Al3++3H2O
⑵Zn+Cu2+==Zn2++Cu Zn+Cd2+==Zn2++Cd Zn+2Fe3+==2Fe2++Zn2+ (以上方程式每个1分)
⑶由题意可知:电解Zn的传统生产工艺条件需高温且有污染环境的SO2生成,而新法无需高温焙烧节约能源,且不对环境造成热污染,不能产生污染环境的SO2 (1分)
27、CaCO3、Na2SO4 CuSO4、BaCl2 KNO3 (每线1分) CaCO3+2H+==Ca2++H2O+CO2↑
Ba2++SO42-==BaSO4↓ (方程式每个1分)
28、⑴Na+、OH-、Cl-、SO42- ⑵Ag+、Ba2+、Fe3+、NO3- (每小题2分)
29、⑴CuO H2SO4 CuSO4 Cu(OH)2 H2O Na2SO4 ⑵①CuO+2H+==Cu2++H2O
Ba2++SO42-==BaSO4↓ (每线1分)
30、H+ Zn2+ SO42- Zn+2H+==Zn2++H2↑ (每线1分)
31、A组:H+、Al3+、NH4+、Fe3+、MnO4-、NO3-、SO42- (3分)
B组:OH-、SO32-、CO32-、S2-、Cl-、K+、Na+ (3分)
32、⑴Cu2++Fe==Cu+Fe2+ 2H++Fe==Fe2++H2↑(方程式每个2分) ⑵0.625m (2分)
33、⑴23.3% ⑵1.26×1018 (每小题3分)
34、⑴11.97g ⑵30% (每小题3分)
(共放热Q3kJ)
PAGE
高一上学期化学期中试卷第2页(共8页)物质的量(7)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关于摩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摩尔是表示物质质量的单位
B. 摩尔是表示物质数量的单位
C. 摩尔既表示物质微粒数量,又表示物质质量双重意义的单位
D. 摩尔是表示物质的量的单位,每摩尔物质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微粒
2.1个氧原子的质量是2.657×10-26kg,则32kgO2中所含O2的数目最接近于 ( )
A. 3.01×1026 B. 5.32×1026 C. 6.02×1026 D. 1.2×1026
3.如果ag某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b,则cg该气体的物质的量是(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 )
A. mol B. mol C. mol D. mol
4.下列物质所含的原子数与0.1molH3PO4所含原子数相等的是 ( )
A. 0.2molH2O2 B. 0.1molH2SO4 C. 0.2molNaOH D. 0.3molH2O
5.在反应X+2Y==R+2M中,已知R和M的摩尔质量之比为22:9,当1.6g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gR。则在此反应中Y和M的质量之比为 ( )
A. 16:9 B. 23:9 C. 32:9 D. 46:9
6.V2O3和V2O5按不同的物质的量之比混合可按计量发生完全反应。今欲制备V8O17,则V2O3和V2O5的物质的量之比应为 ( )
A. 1:2 B. 2:1 C. 3:5 D. 5:3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2mol铁原子;②1molFe3+;③0.5mol氧;④0.5mol氮气;⑤1mol氯的质量为35.5g,1molCl-质量也为35.5g;⑥氨的摩尔质量是17g
A. ①②④⑥ B. ①②④⑤⑥ C. ①②④ D. 都正确
8.有15gA物质和10.5gB物质完全反应后,生成7.2gC物质,1.8gD物质和0.3molE物质,则E的摩尔质量是 ( )
A. 100g/mol B. 111g/mol C. 55g/mol D. 27.5g/mol
9.三种正盐的混合溶液中含有0.2molNa+、0.25molMg2+、0.4molCl-,则SO42-离子物质的量为 ( )
A. 0.1mol/L B. 0.3mol/L C. 0.5mol D. 0.15mol
10.若规定6g12C所含的碳原子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12g12C的物质的量为2mol B. H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
C. 1mol水所含的分子数约为3.01×1023 D. 56g铁所含的原子数约为6.02×1023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有一至二个选项符合题意,少选扣1分,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6.02×1023个碳-12原子就是阿伏加德罗常数
B. 1mol氧含6.02×1023个O2分子
C. 1molCaCl2中含3mol离子
D. 0.5molCl2含1molCl
12.若某氖原子的质量是ag,碳-12的原子质量是bg,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
A. 氖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一定是12a/b
B. 该氖原子的摩尔质量是aNAg
C. Wg该氖原子的物质的量一定是W/(aNA)mol
D. Wg该氖原子所含质子数是10W/a
13.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2.3g金属钠变成钠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目为0.2NA
B. 2g氢气所含分子数目为NA
C. 17gNH3所含的电子数为10NA
D. NA个氧分子和NA个氢分子的质量比等于16:1
14.两份体积相同的某植物营养液,其配方如下:
含 成分 量编 号 KCl K2SO4 ZnSO4 ZnCl2
① 0.3mol 0.2mol 0.1mol —
② 0.1mol 0.3mol — 0.1mol
两份营养液的成分 ( )
A. n(K+)相同 B. n(Cl-)相同 C. 完全相同 D. 完全不同
15.0.1molNa2SO4溶解在多少mol水中,才能使每100个水分子中含有一个Na+离子
( )
A. 5mol B. 10mol C. 20mol D. 30mol
16.AgSO2与BgSO3所含氧原子个数相等,则A与B的比值为 ( )
A. 1:1 B. 2:3 C. 3:2 D. 6:5
17.mg某金属M与含nmolHCl的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MCl2和H2,则该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
A. B. C. D.
18.1个16O原子的质量为mg,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下列式子可表示12C原子质量的是 ( )
A. B. C. D. mNAg
19.已知有反应2NO+O2==2NO2。今在体积为V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amolNO和bmolO2。反应后容器中的氮原子和氧原子的原子个数之比是 ( )
A. a/b B. a/2b C. a/(a+2b) D. a/(2a+2b)
20.完全中和一定量的H2SO4溶液用去NaOH4g。若改用KOH中和,则需要KOH( )
A. 0.1mol B. 0.14mol C. 4g D. 5.6g
21.某结晶水合物的化学式为A·nH2O。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如果加热ag该结晶水合物至全部失去结晶水,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bg。则n的值为 ( )
A. B. C. D.
2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1molO2的质量为32g/mol B. 1mol物质的质量等于该物质的式量
C. SO42-的摩尔质量为96g/mol D. CO2的摩尔质量为44g
三、填空题(本题包括10小题,共43分)
23.(6分)根据反应:KClO3+6HCl==KCl+3Cl2↑+3H2O,若有0.5mol电子转移,则⑴有______molCl2生成。⑵有___________个HCl被氧化。⑶有__________个+5价Cl被还原。
24.(4分)科学实验测定,每亩森林每月可吸收4kgSO2气体,如果每月按30天计算,那么每亩森林每天可吸收SO2的分子数是________________,每年可吸收SO2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mol。
25.(2分)某固体仅有一种元素组成,其密度为5g/cm3。用X射线研究该固体的结构表明:在棱长为1×107cm的立方体中含有20个原子,则此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_________。
26.(2分)已知一个N2O3分子的质量为ag,一个N2O5分子的质量为bg,若以氧原子的质量的1/16作为原子量的标准,则NO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__________。
27.(2分)某氮的氧化物和灼热的铁按下面反应式进行反应:4NxOy+3yFe==yFe3O4+2xN2。在一个特定的实验中,2mol该氧化物通过500g(铁过量)红热的铁,生成1molN2和1molFe3O4。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8.(4分)含有相同氧原子数的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其质量比是_________,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_,氮原子个数比是__________,分子数之比是__________。
29.(4分)有五种物质是①6gH2,②0.1molCO2,③1.204×1024个氯化氢分子,④147g硫酸,
⑤95g乙醇,它们的物质的量最大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所含分子数最多的是_______,含有原子个数最多的是_______,质量最大的是________。
30.(6分)0.2molKClO3中所含氯原子与_________gMgCl2中所含氯原子数相同;所含氧原子数与________个H3PO4分子所含氧原子数相同;所含原子总数与_________molC4H6分子中所含原子总数相等;它完全分解可放出O2_______mol,相当于_______________个氧原子,同时生成KCl__________g。
31.(7分)有两种含氧酸HnXO2n-1和Hn+1YO2n,其式量分别为M和N,则
⑴X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Y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
⑵X元素化合价为__________,Y元素化合价为__________;
⑶HnXO2n-1能生成_________种酸式盐,1molHn+1YO2n和________molBa(OH)2完全中和;
⑷和等物质的量的NaOH完全中和生成正盐时,所消耗两种酸物质的量的比为________,质量比为_________。
32.(6分)A、B两种金属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8:9。将两种金属单质按物质的量之比3:2组成混合物1.26g,跟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共生成H20.06mol,且两种金属单质在反应中生成H2的物质的量相等。
⑴两种金属在与稀硫酸的反应中的化合价的最简单整数比为_____________。
⑵若反应中两种金属的化合价即为上述化合价最简整数比中的数值,则A的摩尔质量是___________g/mol,B的摩尔质量是___________g/mol。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13分)
33.(6分)在天平的两个托盘上各放一个盛有等体积稀硫酸的烧杯(每杯溶液中都含有mmol的H2SO4),调节天平使其平衡。然后在一个烧杯中加入ag铁粉,在另一个烧杯中加入bg镁粉,充分反应后,天平仍平衡。试用代数式表示在下列各种情况下,a与b的关系(关系式中可含m)。
⑴若,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若,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若,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3分)0.5molA元素的原子被氧化为简单离子需要失去1mole-。0.4gA的单质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上述A的阳离子时,可放出0.02g氢气。通过计算确定A是什么元素。
35.(4分)19世纪中期,某化学家为了测定元素X的摩尔质量而选择了如下的方法:他制备了含有元素X的四种化合物A、B、C、D,并测定了每种化合物中X的质量分数。在250℃时,四种化合物都是气态。将它们分别转移至预先抽成真空的四个等容积的烧瓶中,直至每个烧瓶内的压强达到1.013×105Pa。称每个烧瓶的质量,减去空瓶的质量后可得到烧瓶内气体的质量。用氮气重复这一过程,得到如下数据表。
气体 气体的质量/g 气体中X元素的质量分数/%
N2 0.652 —
A 0.849 97.4
B 2.398 68.9
C 4.851 85.1
D 3.583 92.2
请通过计算后确定元素X可能的摩尔质量(要求写出推算过程)。
高一化学参考答案
物质的量
1、D 2、C 3、A 4、A 5、A 6、C 7、C 8、C 9、D 10、B 11、CD 12、CD
13、CD 14、A 15、C 16、D 17、A 18、AC 19、C 20、AD 21、C 22、C
23、⑴0.3 ⑵3.01×1023 ⑶6.02×1023 (每线2分) 24、1.25×1024 0.75×103 (每线2分)
25、150 (提示:先求出1mol该原子的质量) 26、 27、NO2
28、30:23 2:1 2:1 2:1 (每线1分) 29、① ① ⑤ ④ (每线1分)
30、9.5 9.03×1022 0.1 0.3 1.806×1022 14.9 (每线1分)
31、⑴M-33n+16 N-33n-1 ⑵+(3n-2) +(3n-1) ⑶n-1, ⑷(n+1):n M(n+1):nN(每线1分)
32、⑴2:3 ⑵24 27 33、⑴a=b ⑵ ⑶ (每小题2分) 34、Ca
35、35.5g/mol
PAGE
- 29 -离子反应(2)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离子方程式H++OH-==H2O可表示的化学反应是 ( )
A. 盐酸和氢氧化钡的反应 B. 硝酸和氢氧化镁的反应
C. 硫酸和氢氧化钡的反应 D. 盐酸和氨水的反应
2.把各组中的气体通入溶液中,溶液的导电能力显著增强的是 ( )
A. CO2(g)通入NaOH溶液 B. CO2(g)通入石灰水
C. NH3(g)通入CH3COOH溶液 D. NH3(g)通入盐酸中
3.下列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有 ( )
A. NH3·H2O B. H2O C. CH3COOH D. 醋酸铵
4.要使含有Ag+、Cu2+、Mg2+、Ba2+等离子的溶液中的离子逐一形成沉淀析出,下列所选择试剂及加入试剂的顺序正确的是 ( )
A. H2SO4→HCl→K2S→NaOH→CO2 B. Na2SO4→NaCl→Na2S→NH3·H2O
C. NaCl→Na2SO4→H2S→NaOH D. Na2S→Na2SO4→NaCl→NaOH
5.下列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加入OH-能产生白色沉淀的是 ( )
A. Na+、Ca2+、SO42-、Cl- B. H+、Mg2+、CO32-、S2-
C. K+、Mg2+、SO42-、NO3- D. K+、Na+、NO3-、SO32-
6.下列物质中导电性最差的是 ( )
A. 熔融的氢氧化钠 B. 石墨棒 C. 盐酸溶液 D. 固态氢氧化钾
7.下列各组中两种物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 )
A. Cu(OH)2+HCl;Cu(OH)2+CH3COOH B. NaHCO3+H2SO4;Na2CO3+HCl
C. NaHCO3+NaOH;Ca(HCO3)2+NaOH D. BaCl2+H2SO4;Ba(OH)2+H2SO4
8.下列叙述中可说明酸甲比酸乙酸性强的是 ( )
A. 溶液导电性酸甲大于酸乙
B. 酸甲是二元酸,而酸乙是一元酸
C. 酸甲能与乙的钠盐反应生成酸乙
D. 酸甲的电离不完全,而酸乙能全部电离成离子
9.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HCO3溶液和Ba(OH)2溶液混合,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 HCO3-+OH-==CO32-+H2O
B. 2HCO3-+Ba(OH)2==BaCO3↓+2H2O+CO32-
C. HCO3-+Ba2++OH-==H2O+BaCO3↓
D. 2HCO3-+Ba2++2OH-==2H2O+BaCO3↓+CO32-
10.已知硫酸铅难溶于水,也难溶于硝酸,却可溶于醋酸铵溶液中形成无色的溶液,其化学方程式是:PbSO4+2NH4Ac==Pb(Ac)2+(NH4)2SO4。当在Pb(Ac)2(醋酸铅)溶液中通入H2S时有黑色沉淀PbS生成。表示这个反应的有关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 Pb(Ac)2+H2S==PbS↓+2HAc B. Pb2++H2S==PbS↓+2H+
C. Pb2++2Ac-+H2S==PbS↓+2HAc D. Pb2++2Ac-+2H++S2-==PbS↓+2HAc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有一至二个选项符合题意,少选扣1分,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1.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 )
A. CuO+2H+==Cu2++H2O B. CaCO3+2H+==Ca2++CO2↑+H2O
C. 2Fe+6H+==2Fe3++3H2↑ D. Ba(OH)2+2H+==Ba2++2H2O
12.在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而且为无色透明的溶液是 ( )
A. NH4+、Al3+、SO42-、NO3- B. K+、Na+、NO3-、SO42-
C. K+、MnO4-、NH4+、NO3- D. Na+、K+、HCO3-、NO3-
13.在xR2++yH++O2==mR3++nH2O的离子方程式中,对系数m和R3+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
A. m=4 R3+是氧化产物 B. m=y R3+是氧化产物
C. m=2 R3+是还原产物 D. m=y R3+是还原产物
14.下列物质间不能发生离子反应的是 ( )
A. KCl+NaOH==KOH+NaCl B. Na2CO3+Ca(OH)2==CaCO3↓+2NaOH
C. AgNO3+NaCl==AgCl↓+NaNO3 D. 2NaCl+Ca(NO3)2==CaCl2+2NaNO3
15.下列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
A. HCO3-+OH-==H2O+CO32- B. H3PO4+3OH-==PO43-+3H2O
C. 2Fe3++Fe==3Fe2+ D. Zn+2H+==Zn2++H2↑
16.不用其它试剂鉴别:①NaOH,②KCl,③Mg(NO3)2,④CuSO4等四种溶液,先直接鉴别出一种,再逐一鉴别其余物质,则正确操作顺序是 ( )
A. ④①②③ B. ①④③② C. ①③④② D. ④②①③
17.离子方程式:SO32-+2H+==SO2↑+H2O表示的意义是 ( )
A. 一切亚硫酸盐和盐酸反应生成SO2和水
B. 亚硫酸盐和强酸反应生成SO2和水
C. 可溶性亚硫酸盐和一切强酸反应生成SO2和水
D. 可溶性亚硫酸盐和非氧化性强酸反应生成SO2和水
18.化学上鉴定S2O32-的方法之一是使用AgNO3溶液作试剂,观察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颜色变化情况。将AgNO3溶液逐滴滴入含有S2O32-的溶液中时,会有以下反应发生:
Ag++2S2O32-==[Ag(S2O3)2]3-;3Ag++[Ag(S2O3)2]3-==2Ag2S2O3↓(白);
Ag2S2O3+H2O==Ag2S↓(黑)+H2SO4
下列对于鉴定S2O32-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该题写可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进行 B. 该鉴定只能在中性溶液中进行
C. AgNO3必须过量 D. S2-对该鉴定有干扰
19.下列各组关于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归类,完全正确的是 ( )
A B C D
强电解质 Fe NaCl CaCO3 HNO3
弱电解质 CH3COOH NH3 H3PO4 Fe(OH)3
非电解质 C12H22O11 BaSO4 C2H5OH H2O
20.下列离子方程式改写成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 Zn2++2OH-==Zn(OH)2↓ ZnCO3+2NaOH== Zn(OH)2↓+Na2CO3
B. Ba2++SO42-==BaSO4 Ba(OH)2+H2SO4==BaSO4↓+2H2O
C. Ag++Cl-==AgCl↓ AgNO3+KCl==AgCl↓+KNO3
D. Cu+2Ag+==Cu2++2Ag Cu+2AgCl==CuCl2+2Ag
21.对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下列说法:①不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②只能是复分解反应,③可能是置换反应,④不能没有单质参加,其中正确的是 ( )
A. ①③ B. ③ C.①② D. ③④
22.下列各对物质能发生离子反应的是 ( )
A. AgNO3,KClO3 B. Na2CO3,H2SO4 C. Cu,盐酸 D. Na2CO3,K2SO4
三、填空题(本题包括10小题,共56分)
23.(4分)现有以下物质:①NaCl晶体 ②液态SO3 ③液态的醋酸 ④汞 ⑤BaSO4固体
⑥纯蔗糖(C12H22O11) ⑦酒精(C2H5OH) ⑧熔化的KNO3,请回答下列问题(用序号):
⑴以上物质中能导电的是_________________。
⑵以上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⑶以上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⑷以上物质中溶于水后形成的水溶液能导电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4.(8分)有一固体混合物,可能由Na2CO3、Na2SO4、CuSO4、CaCl2、NaCl等混合组成,为了检验它们,做了以下实验。
⑴将固体溶于水,搅拌后得到无色透明溶液;
⑵往此溶液中滴加硝酸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⑶过滤,将沉淀置于稀硝酸中,发现沉淀全部溶解,试判断:固体混合物中肯定有____
________,肯定没有________________,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对可能有的物质,可采用往滤液中滴加____________方法来检验。
25.(2分)某同学从一种未知的无色溶液中检验出Ba2+、Ag+,同时溶液的酸性很强,他准备继续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Cu2+、Cl-、CO32-、S2-、K+、Al3+、SO42-、SO32-、NO3-、Br-等离子。显然,有些离子还必须检验,你认为还必须检验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6.(3分)某溶液中可能有下列阴离子:SO42-、SO32-、CO32-、Cl-。
⑴当溶液中存在大量H+时,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
⑵当溶液中存在大量的Ba2+时,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
⑶当溶液中存在大量_______和_______离子时,上述阴离子都不存在。
27.(8分)除去括号中杂质,写出所加试剂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⑴SO42-(CO32-),所加试剂:_________,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Cl-(SO42-),所加试剂:_________,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Fe2+(Cu2+),所加试剂:_________,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Cl-(CO32-),所加试剂:_________,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6分)在一烧杯中盛有稀H2SO4溶液,同时有一表面光滑的塑料小球悬浮
于溶液中央(如图所示)。向该烧杯里缓缓注入与稀H2SO4等密度的
Ba(OH)2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在此实验过程中
⑴烧杯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写出实验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6分)将下列离子方程式改写成化学方程式:
⑴CO32-+2H+==CO2↑+H2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Cu2++2OH-==Cu(OH)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Zn+2Ag+==Zn2++2A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4分)⑴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中性,请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在以上中性溶液中继续滴加Ba(OH)2溶液,请写出此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8分)某溶液中含有Ba2+、Cu2+、Ag+、Mg2+等4种金属阳离子,现欲将这四种阳离子逐一沉淀下来。某学生设计了如下四种方案。所选试剂及顺序如下:
甲方案:Na2SO4溶液、稀盐酸、H2S、NaOH溶液
乙方案:稀盐酸、Na2SO4溶液、H2S、NaOH溶液
丙方案:NaCl溶液、Na2SO4溶液、NaOH溶液、Na2S溶液
丁方案:Na2S溶液、Na2SO4溶液、NaCl溶液、NaOH溶液
试回答:
⑴你认为可行的方案是:______方案,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方案________不可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________不可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________不可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7分)某溶液中含有X-、Y2-、Z2-三种常见的无机离子。如下图框图所示,发生了一系列化学反应。
⑴判断X-、Y2-、Z2-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离子符号)。
⑵写出①、②、④、⑤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高一化学参考答案
离子反应
1、A 2、C 3、D 4、C 5、C 6、D 7、D 8、C 9、C 10、A 11、CD12、AB 13、AB
14、AD 15、CD 16、A 17、AD 18、A 19、C 20、C 21、B 22、B
23、⑴④⑧ ⑵①③⑤⑧ ⑶②⑥⑦ ⑷①②③⑧ (每小题1分)
24、Na2CO3 CuSO4、Na2SO4、CaCl2 NaCl AgNO3 (每线2分)
25、K+、Al3+ (每个1分) 26、⑴SO32-、CO32- ⑵SO42-、SO32-、CO32- ⑶Ba2+和Ag+ (每小题1分)
27、⑴H2SO4 CO32-+2H+==CO2↑+H2O ⑵BaCl2 Ba2++SO42-==BaSO4↓
⑶Fe Fe+Cu2+==Fe2++Cu ⑷HCl CO32-+2H+==CO2↑+H2O (每线1分)
28、⑴①产生白色沉淀 ②小球下沉 ⑵Ba2++2OH-+2H++SO42-==BaSO4↓+2H2O (每线2分)
29、⑴Na2CO3+2HCl==2NaCl+CO2↑+H2O ⑵CuSO4+2NaOH==Cu(OH)2↓+Na2SO4
⑶Zn+2AgNO3==Zn(NO3)2+2Ag (每线2分)
30、⑴2H++SO42-+Ba2++2OH-==BaSO4↓+2H2O ⑵Ba2++SO42-==BaSO4↓ (每线2分)
31、⑴乙 Ag++Cl-==AgCl↓ Ba2++SO42-==BaSO4↓ Cu2++H2S==CuS↓+2H+
Mg2++2OH-==Mg(OH)2↓ ⑵甲 加Na2SO4后,当Ba2+沉淀的同时因有大量SO42-存在,故Ag+也同Ba2+一块沉淀下来 丙 加NaCl、Na2SO4使Ag+、Ba2+逐一沉淀下来后,再加NaOH溶液会使Cu2+、Mg2+同时沉淀下来 丁 加入Na2S后不但同时产生Ag2S、CuS沉淀且S2-水解还会产生Mg(OH)2沉淀 (每线1分)
32、⑴Cl-、SO42-、CO32- (每线1分) ⑵①SO42-+Ba2+==BaSO4↓ CO32-+Ba2+==BaCO3↓
②Ag++Cl-==AgCl↓ ④BaCO3+2H+==Ba2++CO2↑+H2O
⑤Ca2++2OH-+CO2==CaCO3↓+H2O (每个离子方程式1分)
PAGE
- 1 -金属钠(4)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关于Na原子和Na+离子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它们相差一个电子层 B. 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C. 钠原子的半径比钠离子大 D. 它们核内的质子数相同
2.已知钡的活动性处于钾和钠之间,则下述说法可能实现的是 ( )
A. 钡可从氯化钾溶液中置换出钾 B. 钡可从氯化钠溶液中置换出钠
C. 钡可从冷水中置换出氢而得到H2 D. 在溶液中钡离子可氧化金属锌
3.将6g钠和3.2g硫粉迅速混合,放在石棉网上加热,反应后所得固体物质的成分是
( )
A. Na2O和S B. Na2O和Na2O2 C. Na2O和Na2S D. Na2O2和Na2S
4.将钠投入滴在石蕊的水中,下列有关现象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 Na浮在水面上 B. Na熔化成小球并在水面上四处游动
C. 有气体产生 D. 水溶液变为红色
5.在实验室里做钠跟水反应的实验时,用到的仪器是 ( )
a.试管夹 b.镊子 c.小刀 d.冷凝管 e.滤纸 f.研钵 g.烧杯 h.坩埚
i.石棉网 j.玻璃片 k.药匙 l.燃烧匙
A. abdi B. cefk C. fghl D. bcegj
6.将2.3g钠放入100g水中,生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 )
A. 等于2.3% B. 等于4% C. 大于2.3% D. 大于4%
7.工业上制取金属钠的方法是 ( )
A. 用钾用还原剂 B. 电解饱和食盐水
C. 电解熔融氯化钠 D. 电解氢氧化钠溶液
8.钠元素在自然界中存在的主要形式为 ( )
A. 单质 B. 氧化物和过氧化物 C. 盐 D. 氢氧化物
9.将一定质量的钠投入24.6gt℃的水中,得到t℃的NaOH溶液饱和溶液31.2g。t℃时,NaOH的溶解度是 ( )
A. 48g B. 62.5g C. 23g D. 31g
10.下列有机溶剂中不可用于贮存金属钠的是 ( )
A. 煤油 B. 苯 C. 四氯化碳 D. 石蜡油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有一至二个选项符合题意,少选扣1分,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1.金属钠分别与下列溶液反应时,既有气体又有沉淀产生的是 ( )
A. (NH4)2SO4 B. NaHCO3 C. BaCl2 D. CuSO4
12.钠着火时,可用来灭火的物质或器材是 ( )
A. 自来水 B. 沙土 C. 泡沫灭火器 D. 四氯化碳灭火器
13.在空气中 ,颜色发生变化且质量增加的物质是 ( )
A. 芒硝 B. 胆矾 C. 小苏打 D. 氧化钠
14.关于钠离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遇水产生氢气 B. 还原性比钠原子弱
C. 要保存在煤油中 D. 有很弱的氧化性
15.将一块钠投入盛5mL饱和澄清石灰水的试管里,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
A. 钠熔成小球并在液面上滚动 B. 有气体产生
C. 溶液底部有银白色物质生成 D. 溶液变浑浊
16.钠与水反应时的现象与钠的下列性质无关的是 ( )
A. 钠熔点低 B. 钠的密度小 C. 钠的硬度小 D. 有强还原性
17.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钠原子有强还原性,钠离子有弱氧化性
B. Na+离子浓度大的溶液一定显碱性
C. 由于钠很活泼,所以定能从溶液中置换出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钠后面的金属
D. 钠是电和热的良导体
18.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离子方程式的是 ( )
A. 钠跟水反应:2Na+2H2O==2Na++2OH-+H2↑
B. 钠跟盐酸反应:2Na+2H+==2Na++H2↑
C. 钠跟FeCl3溶液反应:3Na+Fe3+==Fe+3Na+
D. 三氧化硫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SO3+2NaOH==2Na++SO42-+H2O
19.有关金属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钠的密度比煤油大
B. Na—K合金可作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C. 金属钠着火,可用液态CO2灭火
D. Na比Cu活泼,因而可以从盐溶液中置换出Cu
20.质量为4.6g的金属钠(含一种杂质)放入足量的盐酸中可以收集到气体0.18g,则Na中不可能含有的杂质是 ( )
A. Mg B. K C. Cu D. Li
21.相同质量的Na、Mg、Al分别与足量盐酸充分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比为 ( )
A. 1:2:3 B. 23:24:27 C. 23:12:9 D. 36:69:92
22.2.3g钠在干燥的空气中被氧化后,可得3.5g固体,因此可判断其氧化产物为 ( )
A. 只有Na2O2 B. 只有Na2O C. Na2O和Na 2O2 D. 无法确定
三、填空题(本题包括8小题,共32分)
23.(4分)有一小块金属钠暴露在空气中,观察到以下各种现象:①金属钠表面逐渐变暗,②过一段时间又逐渐变潮湿,③再过些时候转变为白色固体,④最后变成白色粉末。试写出发生以上现象的有关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4分)钠与H2在一定温度下可反应生成一种白色化合物A,该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取少量A放入水中剧烈反应放出一种无味气体,并形成一种碱性溶液。
⑴钠与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2作_______剂。
⑵A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中A作_______剂。
25.(8分)实验室做钠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取黄豆大的一块钠,擦去表面的煤油,放在铺上石棉或细砂的铁燃烧匙里加热,等钠开始燃烧时立即连匙带钠伸进盛Cl2的集气瓶里,观察发生的现象,试根据实验回答:
⑴钠块表面的煤油从何而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为什么要除去钠表面的煤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燃烧匙为什么要铺上石棉或细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2分)用金属钠制取Na2O,通常采用以下方法:2NaNO2+6Na==4Na2O+N2↑,试说明为什么不采用钠在氧气中燃烧制备Na2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4分)碱金属能形成离子型氢化物。如氢化钠的化学式为NaH,其中H-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⑴常用NaH在高温下将TiCl4还原成T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NaH能与水剧烈反应生成对应的碱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并在化学方程式中标明电子的转移方向和数目。该反应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
28.(6分)把少量的金属钠分别放入下列溶液中,说明实验现象,并写出相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⑴钠放入Ca(HCO3)2溶液,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钠放入稀盐酸中,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钠放入CuSO4溶液中,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2分)如图所示,有一密闭容器,已知A端盛有2.3g金属钠,B端盛有xgHgO,
当同时加热容器的两侧支管时,钠着火燃烧,冷却后测得容器中的空气成
分并未发生变化,则x值为_____________。
30.(2分)已知NH3(液)与H2O(液)相似均可电离:2H2OH3O++OH-,
2NH3NH4++NH2-。据此写出Na与液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24分)
31.(4分)室温下,氢氧化钠的溶解度为22g,将多少克金属钠投入100g水中,可获得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
32.(4分)在托盘天平的两个托盘上,分别放置一个盛有100g质量分数14.6%的盐酸溶液的烧杯,并调节天平至平衡。这时,向左边烧杯中加入2.3g金属钠,向右边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金属镁,完全反应后,天平仍保持平衡。试求所加金属镁的质量为多少?
33.(6分)称取金属钠、铝、铁各mg,在室温下分别与VL4mol/L的盐酸充分反应。试推断在下列三种情况下V值的取值范围(用含m的表达式表示):
⑴铝与盐酸反应放出的氢气最多;
⑵钠与盐酸反应放出的氢气最多;
⑶铝、铁分别与盐酸反应放出的氢气最多。
34.(6分)将4.6g金属钠在空气中小心加热,使其燃烧,得到7g燃烧产物。
⑴求燃烧产物中Na2O和Na2O2的质量比。
⑵将燃烧产物全部溶解在18.8g水中,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Na2O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2O2+2H2O==4NaOH+O2↑)
35.(4分)把一块金属钠放入一定量的水中,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正好能与10g14.6%的盐酸完全反应,求原金属钠的质量。
高一化学参考答案
金属钠
1、B 2、C 3、D 4、D 5、D 6、C 7、C 8、C 9、B 10、C 11、D 12、BD
13、D 14、D 15、C 16、C 17、BC 18、A 19、AB 20、AD 21、D 22、C
23、①4Na+O2==2Na2O ②Na2O+H2O==2NaOH ③2NaOH+CO2==Na2CO3+H2O
Na2CO3+10H2O==Na2CO3·10H2O ④Na2CO3·10H2O==Na2CO3+10H2O (每个方程式1分)
24、⑴2Na+H22NaH(3分) 氧化 ⑵NaH+H2O==NaOH+H2↑(3分) 还原 (每线1分)
25、⑴钠保存在煤油中 ⑵因为煤油燃烧会产生黑烟 ⑶防止加热时铁和氯气反应 ⑷钠在氯气中燃烧,瓶中产生大量白烟 (每小题2分)
26、因钠在氧气燃烧生成Na2O2,而不是Na2O,且用上述方法产生的N2能阻止Na2O的进一步氧化
27、⑴2NaH+TiCl42NaCl+2HCl+Ti(1分) ⑵ 1:1(各1分)
28、⑴钠块浮于液面,熔成小球,四处游动,并有白色沉淀产生 (1分)
2Na+2H2O==2Na++2OH-+H2↑ Ca2++HCO3-+OH-==CaCO3↓+H2O (每个离子方程式1分)
⑵钠块浮于液面,熔成小球,四处游动,甚至会产生黄色火球在液面上游动 (1分)
2Na+2H+==2Na++H2↑(1分) ⑶钠块浮于液面,熔成小球,四处游动,产生蓝色絮状沉淀(1分) 2Na+Cu2++2H2O==2Na++Cu(OH)2↓+H2↑(1分)
29、21.66 30、2Na+2H2O==2NaNH2+H2↑ 31、11.5g 32、2.4g(提示:反应前后两溶液的增重质量相等)
33、⑴ ⑵ ⑶ (每小题2分) 34、⑴62:78 ⑵32% (每小题3分) 35、0.92g
PAGE
- 5 -